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32945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7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

《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透过性别看世界.ppt.ppt

,透过性别看世界,主要内容,1、性别的概念2、社会性别角色3、社会性别角色定型与变化4、社会性别差距与性别歧视5、关于社会性别主流化6、妇女解放运动7、男女平等基本国策,1.性别的概念,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生理性别(sex):

又称自然性别,是指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别。

生理性别是人与生俱来的性特征,不因人的种族、民族、地域或国别而有所差别。

例如女人和男人有不同的染色体、第二性征,产生不同的激素。

生理性别一般是不能改变的(如女人生孩子)或很难改变的。

社会性别:

(gender)是指人们认识到的基于男女生理差别之上的社会性差别和社会关系。

社会性别概念被用来描述一个特定社会中,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

如:

男外女内的社会性别分工,男刚女柔的性格特质,男尊女卑的性别角色评价等。

在不同社会形态文化形态下,有关男性和女性的特征、角色、责任的认定有所不同。

为什么要区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人是一种社会性存在。

因为我们人类是生活在社会大团体中的,人类不可能有单纯生物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

人类的性别具有双重性既有生物性也有社会属性。

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人的社会性别是文化的产物,是可以随着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改变而改变的。

社会性别制度在所有社会组织中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社会性别体制一整套确定两性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制度,它通过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作用,使女性处于从属地位。

社会性别概念的产生对“生物决定论”的反思生理的性别并不是性别的社会分工的主要依据,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更是社会的产物,通过文化传统、习俗、教育、法律、宗教、政策等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并且被规范化、制度化、体制化、模式化、两极化(男女二元对立),20世纪中叶,美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组织共同打造出了女性角色的严密规范,即贤妻良母是正常女性的唯一生存方式。

这套社会规范的科学理论基础是生物决定论,它认为贤妻良母的角色是由女性的生理差别所决定的,性的差别决定了女性的从属地位。

两性性别划分的生物决定论因此成为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女权主义者冲击的重要目标。

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他们开始用gender来指称有关女人的社会文化含义。

“社会性别”很快成为女权主义研究者重要的分析范畴,很多学者发表了对“社会性别”的理解。

英国学者安奥克利在1972年出版的著作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与社会中指出,“性别是生物学意义上有关男性和女性在解剖学和心理学上的特点,社会性别则是社会建构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并不完全由生物学性别所限定,而是通过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形成的,这种影响在特定的社会和特定的时期内,在一个人成长为男人和女人的过程中无所不在。

”,美国学者盖尔鲁宾在1975年发表的论文女人交易:

性的“政治经济学”笔记中认为“社会性别是一种由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别的社会关系的产物。

”美国社会历史学家琼W斯科特1988年出版著作社会性别与历史政治学,强调“社会性别是诸多社会关系中的一分子,是基于能观察到的两性差异之上的;社会性别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途径。

社会性别概念是西方女权运动的一个理论凝结。

“用gender,即社会性别来区分sex生理性别的目的在于指出妇女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如以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所说的,是由女性的生理所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反应中形成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都是在社会文化制约中形成的;生理状况不是妇女命运的主宰,男女性别角色是可以在社会文化中改变的。

”,“在女权主义者们看来,应当把生物意义的男性和女性同由社会形成的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加以区别。

尽管在事实上人们很难将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截然区分,但是,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以及它有别于生理性别的内涵,对于认识性别在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功能,看到关于性别的成见和对性别社会差异的社会认识,绝对不是自然的,而是社会文化建构的,都具有相当的价值。

社会性别不是人的身体的一种属性,而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知识或制度。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并研究社会性别概念,随着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社会性别概念进入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视野,取得了一系列得认识成果。

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社会性别”一词的释义采纳的是美国学者琼W斯科特的定义,“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的社会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表示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

”,郭慧敏教授在社会性别与妇女人权问题兼论社会性别的法律分析方法一文中有如下的阐释:

“社会性别(gender),是指社会造成的基于性别(sex)之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后天习得的社会性角色,是由社会构建的差别即性构(gendered)。

”,信春鹰教授认为,“社会性别实际上指的是由于社会文化所形成的对男女两个性别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对于这两个性别的群体特征和不同行为方式的这样的一个概念或者概念的体系。

”,从上述国外国内学者对于社会性别概念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论述。

定义一个概念往往是片面的,抓住概念的核心涵义是认识概念的另一个路径。

这里我们来对社会性别进行一个概况总结。

社会性别首先区别于生理性别,生理性别是与生俱来的生物属性,然而社会性别并非人的一种身体属性,是社会文化制度建构的社会属性;社会性别构建出了两性差异,并在两性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中的各种制度、宗教、世俗等,并根深蒂固于人的思想观念中,从而构成社会对制度规制的集体无意识;社会性别与性别既相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

社会性别基于生理性别差别的基础上存在,是生理差别在社会领域的扩张。

2、社会性别角色,社会性别角色:

在某一既定社会、社区或人群中,被人们所认为的男性或女性的行为,叫社会性别角色(genderrole)。

社会性别角色:

人们认同的男女的群体特征男强女弱:

男性阳刚,男子汉大丈夫,女性柔美,女性小鸟依人;(男人女性化,女人男性化,给人不舒服感觉)男尊女卑:

男人处于核心地位,女人处于从属性地位,女人要维护男人的面子。

(男弱女强,家庭平衡与稳定易于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男女活动范围与分工不同男性:

主要的养家人,女性被认为是主要的家庭照顾者,次要的养家人。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男孩帮助父亲从事田野劳动,女孩帮助母亲打理家务。

农户户主绝大多数是丈夫。

只有家中无男性时,女性才为户主.土地、房屋等家庭财产,一般登记为男性户主的名字,很少采取夫妻双名的登记形式。

当只有妇女在家时,有些妇女本人都会告诉外来者屋里没有人。

在闽北的一些村,当被问及家里有多少孩子或多少劳力时,村民的回答通常是不包括女孩子和妇女有客人时,女人吃饭不上桌子.丁与口:

丁是指家庭的男性,口则女性。

家族的登记制度就是只在族谱上记录鸿丁,妇女在族谱中无名无姓。

这是男权主宰的制度。

3.社会性别角色定型与变化,社会性别角色定型(genderstereotypes)社会性别角色在每个社会中被固定和强化了,变成人们的一种社会期待,一种性别的人只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这就是社会性别角色定型。

这种社会性别角色定型往往是不自觉的。

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和行为限制了男女两性(不仅仅是女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社会性别角色和意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性别常常在社会制度(如文化、资源分配、经济体制等)中以及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传递和巩固。

资源分配如家庭资源稀缺时,家长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的取舍,女孩辍学,供男孩读书。

文化给男女孩子的玩具:

男孩的多是武器、车辆、球等;女孩多是布娃娃等。

刘伯红、卜卫、陈新欣,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1994年对电视广告中的妇女形象进行了研究,考察我国电视广告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统计结果表明,平等和中性(即广告不含性别意识)广告占大多数(663%),反映了我国社会和传媒领域男女平等精神文明的一面;但从另一方面看,不自觉地表现出性别歧视倾向的广告也占一定比例(337%),广告类别比较说明,女性多出现在服装、美容、家用产品和商业服务业广告中。

例如,5个地区所有有角色出现的洗衣机、洗衣粉广告,都是女性;所有的美容用品,除大宝润肤霜有一名男记者出现外,其余都是年轻美貌的女性,暗示女性的职责是保持亮丽和做好家庭服务。

一个最常见的广告模式是:

女性作为母亲或妻子,在家里照顾孩子或丈夫吃喝、做家务,并且是服装、美容产以及黄金首饰等的主要消费者。

男性则多出现在机械、电子、科技广告中,说明男性以技术和专业操纵世界,创造财富。

两性传统的角色定型非常明显。

从职业分布看角色定型,669%的广告中女性角色职业不明。

可以辨别的地点中,女性大多出现在两种场所:

一是家庭,占515%;二是大型或高档娱乐场所,占306%。

出现在工作场所从事工作的女性只145%,并且工作场所女性不专心工作,要么为枯发发愁,要么为约会分神,要么惦记给朋友巧克力。

电视广告强化了女性是家庭主妇,有永无休止的购物欲望。

电视广告中女人在做什么?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一种两极分明的定式:

一极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另一极是超前消费.吃喝玩乐的“现代花瓶”。

女人在做家务,女性主要在服装美容类家庭用品类食品饮料类的广告中担任主角.所占比例分别是67%,60%和47%。

女人在吃喝玩乐,女性多出现在两种场所:

一是家庭占50,8%二是大型或高档娱乐场所.占30.2%;女人都在“露”。

衣着暴露女性暴露占女性角色总数的14.5%.男性只占男性角色总数的1.6%.而且多为运动时脱掉上衣。

女人的美从满足男性的感官需要出发商业文化的美。

从电视广告女性.87%是年轻漂亮的女性。

电视广告表现了性别不平等的角色定型主要是:

第一,将女性的价值限制在容貌、年龄、体形上,她们的主要兴趣在化妆品、服装和首饰上,关心容颜,害怕变老、变丑;第二,将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制在家庭,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第三,将女性与男性关系界定在依顺、服从、服务上,并以此得到男性的呵护、爱慕、供养、资助和指导;第四,将女性的智力限定在追求时尚、爱情和享受上,她们极少在社会事物、事业、科技上用脑。

社会性别角色变化生理的性别不是性别分工的主要依据,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和评价是性别分工的主要依据。

性别分工是社会产物,通过文化、习俗、教育、法律、宗教、政策等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并且被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过程。

女人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社会文化养成的。

男女差异和关系会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会随时间和社会发展发生变化,社会性别是可以改变的。

社会性别角色虽然被社会定型强化了,然而它能够并且确实发生变化.,

(1)男女两性实际的职业分布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各类科技人员中,男性占547%,女性占453%,男性仅为女性的121倍;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男性占855%,女性占115%,男性仅为女性的77倍,

(2)家务劳动的差异199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在家务劳动时间上,全国平均,女性为每天501小时,男性为221小时,女性从事家务的时间是男性的227倍。

新中国建立后,传统的社会和家庭角色分工模式开始打破,男性在家务活动中充当“甩手掌柜”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男女两性开始平等地分担家务,特别是在城市。

例1,布伦特兰故事,布伦特兰,挪威首相1939)1981年2月成为挪威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1986年5月至1989年10月再任首相。

1990年11月后第三次任首相。

例2,社会变迁中的苏南农村性别分工,金一虹在农村社会变迁中,两性的分工也发生着调整和变动。

在社会变迁时期,劳动的性别划分表现出更大的弹性。

为有了新兴的产业部门和新的职业出现,在比较利益驱动下,两性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原有的性别边界变得模糊起来。

稻作文化圈的苏南农村,在农业文明阶段,性别分工与华北农村典型的“男耕女织”的性别分工模式相比较就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苏南的农村妇女比较普遍地下田,参与农耕,而男子亦参与织造。

江南农村这种女能下田,男亦织造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劳动按性别分工,仿佛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