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题中期报告.docx
《数学课题中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题中期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中期报告
安阳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时间:
2014年2月
立项号
XKT2013544
课题名称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负责人
张炳琴
负责人
所在单位
岚皋县蔺河镇蔺河小学
新浪博客地址
课题组参与成员
余莉 张青
郭志谦 肖维新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本次小课题从2013年6月开题至2014年4月结题,历时11个月;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展: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0月)
第二阶段:
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2月)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4年3--4月)
从开题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有关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记录、收集、整理工作,并形成了“常见错例集”;同时,我们将完成第二阶段分析错例出错原因的工作,将形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单元易错题小卷”三项成果。
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一)实时、映像记录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例,整理成“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作业常见错例集”。
常见错例的收集要求如下:
·对象及范围:
小学数学作业、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书和练习册中常见的错题。
所谓常见错例,主要是指本班有15%以上的学生出错的习题。
·收集方式:
带课数学教师,用照相机及时将学生作业中的错例拍下来;然后将其电子文稿存下来;课题组负责老师每月负责收集、整理一次。
·成果:
2014年1月之前,课题组老师将自己负责年级的、本学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整理,并制成“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方式存档。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将每位带课老师收集的错例进行了再次的优化和集中,最终形成了每个年级约30道典型错例、六个年级共计约200道的典型错例,制成了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个版本的“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包括:
一年级常见错例集、二年级常见错例集、三年级常见错例集、四年级常见错例集、五年级常见错例集和六年级常见错例集。
(二)分学段(小学低段、中段和高段)对常见错例进行分析、解析,完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
完成了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后,课题组成员分学段,即:
小学低段(一二年级)、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对每个学段学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小学低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小学中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三份材料,在分析报告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1.本学段,学生数学作业常见的错例有哪些类型?
2.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出错原因是什么?
3.针对这些错例,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课题组老师首先对每个年级的“作业常见错例集”进行的深入的分析,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形成了自己对错例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向自己负责年级组的数学教师展示了“本年级的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并和带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听取了老师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学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报告”的撰写,并将报告反馈给带课教师,指导老师们的教学。
(三)分年级、分单元针对常见错例进行集中优化,设计制成“单元易错题小卷”。
在对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
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往往是教学难点,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容易忽视或者技能不过关的地方。
因此,我们一边收集和整理错例,一边以单元为单位,针对这些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经过老师们一个学期的努力和辛勤负出,现在,我们已经制作完成了以单元为单位的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至六年级上册的“易错题小卷”共计约50份。
“单元易错题小卷”的具体情况如下:
·题量控制在7道以内,主要体现问题的多种形态,展示解决问题的多个策略,不提倡机械的重复和叠加的训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尽可能以较为直观的形式展示问题,如:
情境、图示、图表等,因为直观的形式有助于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带课老师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用“单元易错题小卷”对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单元易错题小卷”已经跟随我们课题的研究使用了一个学期,调查发现:
“单元易错题卷”有针对性,能突出难点问题,对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实效、减轻重复性的机械劳动非常有益。
可以说,“单元易错题小卷”已经成为我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个突破口。
以前,针对学生容易错的题,老师们只有反复的练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测评前,学生的各科的课业负担非常重。
有了“单元易错题小卷”,老师们感觉很有针对性,学生的书写量也明显的减少了。
“单元易错题小卷”也是我们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个意外的收获。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时间紧张。
由于搜集整理典型计算题需要耗费精力和时间。
鉴于此种情况,将原定计划简化,后期主要精力放在学生改错的整理上和师生总结上。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结合自己的现有实际,正在尝试通过以下策略来解决问题:
(一)开展三级教研活动,加强同伴间的沟通、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成长。
现阶段,我校数学教师间的有效沟通渠道有:
每两周一次的分学科教研活动;每周二下午一个小时的集体备课;同年级带课老师遇到问题时的随机交流。
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主要是以“观摩教学、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的就某一数学专题开展的研讨和交流。
教研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及时了解、学习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时了解现阶段数学的发展状况,领悟、感受一些新的教科研动向和发展。
每周的集体备课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上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二是明确本周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点。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同年级老师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错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有了一定的提升。
平时随机的教学研讨更有针对性,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寻求同伴的帮助。
这样的三级教研以同伴交流、共同成长为基础,以专业培训、理念引领为指导,对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帮助。
(二)加快校本研修工作的发展,逐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
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专业技能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但学校的培养也很重要。
本学期,在校本研修、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学校都有一定的发展。
例如,为了提升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热情、督促教师按时完成课题任务,我们学校分别在课题的开题、中期、结题三个关键时间点安排了三次交流、培训会;同时安排了“教师电脑应用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电脑的水平和技能;另外,我校还开展了针对提高教师基本功的“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讲解技能比赛”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下一步研究计划
1、根据课题实验方案要求,对上一阶段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反思,并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下一阶段课题的实验操作模式,经论证后负诸课题组所有成员在教学中得以践行。
2、实施教学工作课题化,引导教师在工作情境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使课题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实际工作在理论指导下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地运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进一步加强个案的跟踪调查,探明问题教学核心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学计算是一种逻辑思维性很强的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第一,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
第二,加强练习和基本技能训练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耐心细致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只要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计算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从细处入手,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计算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工作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能否按期结题
课题依照计划稳步推进,能按期结题。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课题的提出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有一定现实意义。
背景阐述不很充分,理论依据除课程标准外还可参看其他教育教学理论,以拓展思路。
课题名称解读与界定应再注意针对性。
研究步骤要注意细化,注意时间安排。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负责人:
武秀芳
负责人所在单位:
文峰区宝莲寺镇黎元小学
课题组参与成员:
师宝贵、常亮、毕金艳、周文照、赵红霞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
本次小课题从2014年4月开题至2015年9月结题,历时17个月;我们的课题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展:
第一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8月)
第二阶段:
具体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4月)
第三阶段:
实践总结阶段(2015年5月~2015年9月)
从开题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有关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记录、收集、整理工作,并形成了“常见错例集”;同时,我们将完成第二阶段分析错例出错原因的工作,将形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单元易错题小卷”三项成果。
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一)实时、映像记录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例,整理成“小学数学三至六年级作业常见错例集”。
常见错例的收集要求如下:
1.对象及范围:
小学数学作业、三年级至六年级数学书和练习册中常见的错题。
所谓常见错例,主要是指本班有15%以上的学生出错的习题。
2.收集方式:
带课数学教师,及时将学生作业中的错例记录下
来;然后将其电子文稿存下来;课题组负责老师每月负责收集、整理一次。
3.成果:
2015年1月之前,课题组老师将自己负责年级的、本学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整理,并制成“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以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方式存档。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在,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小学数学三至六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将每位带课老师收集的错例进行了再次的优化和集中,最终形成了每个年级约20道典型错例、四个年级共计约100道的典型错例,制成了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个版本的“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包括:
三年级常见错例集、四年级常见错例集、五年级常见错例集和六年级常见错例集。
(二)分学段(小学中段和高段)对常见错例进行分析、解析,完成“学段常见错例分析报告”。
完成了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后,课题组成员分学段,即:
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对每个学段学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了分析,并完成了“小学中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和“小学高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报告”两份材料,在分析报告中,我们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1.本学段,学生数学作业常见的错例有哪些类型?
2.小学数学作业常见错例的出错原因是什么?
3.针对这些错例,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课题组老师首先对每个年级的“作业常见错例集”进行的深入的分析,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形成了自己对错例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向自己负责年级组的数学教师展示了“本年级的数学作业常见错例集”,并和带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广泛听取了老师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学段数学作业常见错例报告”的撰写,并将报告反馈给带课教师,指导老师们的教学。
(三)分年级、分单元针对常见错例进行集中优化,设计制成“单元易错题小卷”。
在对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
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往往是教学难点,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容易忽视或者技能不过关的地方。
因此,我们一边收集和整理错例,一边以单元为单位,针对这些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经过老师们一个学期的努力和辛勤负出,现在,我们已经制作完成了以单元为单位的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至六年级上册的“易错题小卷”共计约20份。
“单元易错题小卷”的具体情况如下:
题量控制在7道以内,主要体现问题的多种形态,展示解决问题的多个策略,不提倡机械的重复和叠加的训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尽可能以较为直观的形式展示问题,如:
情境、图示、图表等,因为直观的形式有助于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带课老师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用“单元易错题小卷”对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单元易错题小卷”已经跟随我们课题的研究使用了一个学期,调查发现:
“单元易错题卷”有针对性,能突出难点问题,对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实效、减轻重复性的机械劳动非常有益。
可以说,“单元易错题小卷”已经成为我们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个突破口。
以前,针对学生容易错的题,老师们只有反复的练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测评前,学生的各科的课业负担非常重。
有了“单元易错题小卷”,老师们感觉很有针对性,学生的书写量也明显的减少了。
“单元易错题小卷”也是我们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一个意外的收获。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加强同伴间的沟通、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成长。
现阶段,我校数学教师间的有效沟通渠道有:
每两周一次的分学科教研活动;每周二下午一个小时的集体备课;同年级带课老师遇到问题时的随机交流。
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主要是以“观摩教学、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的就某一数学专题开展的研讨和交流。
教研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及时了解、学习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时了解现阶段数学的发展状况,领悟、感受一些新的教科研动向和发展。
每周的集体备课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上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二是明确本周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点。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同年级老师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错例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有了一定的提升。
平时随机的教学研讨更有针对性,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寻求同伴的帮助。
这样的三级教研以同伴交流、共同成长为基础,以专业培训、理念引领为指导,对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有帮助。
(二)加强网络学习,逐步提高课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
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专业技能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但学校的培养也很重要。
本学期,在校本研修、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学校都有一定的发展。
例如,为了提升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热情、督促教师按时完成课题任务,我们学校分别在课题的开题、中期、结题三个关键时间点安排了交流、培训会;同时课题组武主人的谆谆善诱,使我们提高了我们课题研究水平;另外,我校还开展了针对提高教师基本功的“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下一步研究计划
1.根据课题实验方案要求,对上一阶段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反思,并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下一阶段课题的实验操作模式,经论证后负责课题组所有成员在教学中得以践行。
2.实施教学工作课题化,引导教师在工作情境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使课题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实际工作在理论指导下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地运作,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3.进一步加强个案的跟踪调查,探明问题教学核心能力培养的可能性。
四、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数学计算是一种逻辑思维性很强的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
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第一,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
第二,加强练习和基本技能训练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关键。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耐心细致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只要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计算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从细处入手,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计算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工作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能否按期结题
课题依照计划稳步推进,能按期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