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698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docx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

神秘消失的古国——龟兹

龟兹——影响了中原的西域文明

  “假如有通往东方的道路,那就是库车……假如有通往北方的道路,那就是库车……”这是一首维吾尔族诗歌中的两句,这里的库车就是历史上的龟兹。

  龟兹是唐代安西四镇之一。

它北通乌孙;南连于阗;东西有丝绸之路中道贯穿,龟兹处在西域中心的十字路口上,是唐代著名的军事重镇。

在伊斯兰化以前,龟兹一直以佛教为国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

龟兹乐从前秦吕光西征时传入河西,再入中原。

  

  龟兹王的浪漫爱情

  塔里木沙漠的边缘,许多个绿洲被丝绸之路串联在一起,像一串珍珠项链。

  龟兹绿洲正是这串珍珠项链上的一颗珍珠。

它并不是最大的绿洲,但却绝对是一个有特色的重要绿洲。

从龟兹绿洲向西南走,是阿克苏、喀什,向东经过轮台,则可到达焉耆、楼兰。

  龟兹绿洲的独特之处在于龟兹河。

从龟兹河逆流而上,就可进入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并,继续前进,则是开阔的伊犁河谷。

龟兹国就位于这样一个丁字路口之上。

  龟兹的历代先王都没有留下姓名。

第一个将名字留在史书里的龟兹王,叫做绛宾。

他的父亲是上一任龟兹王,在史书中有记载,但姓甚名谁,没有人知道。

  绛宾的父亲在位的时候,正是汉武帝经营西域的时期。

  当时,西汉将军李广利率领大军讨伐大宛获得胜利后,经由龟兹国班师回朝。

在龟兹国休整的时候,李广利发现龟兹国竟有不轨行为。

  原来,在龟兹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只有两万多人口的小国,叫扜弥。

扜弥当时正臣服于龟兹,并且将王子赖丹送到龟兹作为人质。

当时,龟兹和扜弥都是向西汉称臣的。

李广利认为,两国都是大汉的臣民,龟兹竟敢擅自将扜弥作为自己的附属国,是冒犯了大汉的天威,是有不臣之心的表现。

在指责了龟兹王之后,李广利将赖丹王子带回中原。

汉武帝去世后,汉昭帝即位,根据桑弘羊的建议,派赖丹王子带领一支小部队到轮台屯田,挂汉印,称校尉。

赖丹原来在龟兹做质子,地位等同于奴仆,现在却成了汉帝国的官员,可以对龟兹颐指气使,这让龟兹人感到屈辱。

于是,龟兹王在大臣姑翼的建议下,偷袭轮台,将赖丹杀死了。

事情成功后,龟兹王立即给汉朝上书,承认错误,请求原谅,希望汉朝能明白龟兹只是面子上过不去,并不是要造反。

  但是,龟兹国也许没有反意,但其行为已经触犯了汉朝的威严。

一个附属国竟然敢先斩后奏地杀害天子委派的官吏,汉朝上下对此非常恼火。

但是龟兹太小,如果为此专门派远征军讨伐,未免有“杀鸡用牛刀”之嫌。

因此,汉朝一时间没有对龟兹的行为做出反应。

许多年过去了,汉昭帝早逝,汉宣帝即位;老龟兹王也已经过世,王位传给了绛宾。

当时,留在汉地附近的匈奴因为西汉的军事行动停止而再度恢复了实力,对西域不断侵扰。

为了对付匈奴右臂,汉朝与西域强大的乌孙国结盟,共同起兵讨伐匈奴。

大军行进的途中,要经过龟兹。

汉王朝显然并没有忘记许多年以前龟兹的不臣行为,命长罗侯常惠出使乌孙联系起兵事宜,顺路发诸国之兵攻打龟兹。

  人口只有8万多、全国军队也不过两万的龟兹国,就这样忽然受到一支拥有5万精兵的西域联军攻击。

危机主要来自东方的汉帝国,而起因则是西南方向的一个小国。

力量对比太悬殊,龟兹王绛宾明白,一旦选择对抗,那么他与龟兹国都将承受雷霆之怒的打击。

他能够选择的只有妥协。

绛宾向汉朝承认了错误,并解释说:

“杀赖丹王子的是先王。

他是误听了姑翼的谗言。

而我是无辜的,希望能得到皇帝陛下的谅解。

”他还把主张除掉赖丹的姑翼住起来送交常惠,任凭常惠处置。

  龟兹王绛宾畏服的态度让汉王朝找到了台阶下。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许多年了,而且犯错误的是前任国王,汉王朝如果执意追究,就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因此,常惠代表皇帝与龟兹和解,龟兹与汉朝的关系恢复正常了。

  在西汉王朝继续经营西域的推动下,丝绸之路日渐繁荣,龟兹国也尝到了甜头。

在人来人往的交通大道上,信息和物资在龟兹的土地迅速扩散,龟兹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了。

西汉的强大与繁华,绛宾既有耳闻也有目睹。

他深知,龟兹这样的小国,不能与西汉对抗,而应该与西汉进一步加深友好的关系。

这样,不仅国家得以保存,汉朝的先进文明也会给龟兹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那么,该如何进一步加深彼此的联系呢?

这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毕竟,中原汉朝是“天朝上国”,西域诸国是“蛮夷小国”。

龟兹又不是数一数二的西域强国,想跟汉朝套关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尽管事情很复杂,但绛宾还是找到了机会。

  早在汉朝与乌孙结为同盟的时候,为了表示对乌孙的看中,汉朝就特地将宗室之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陬(zōu)。

老迈的岑陬不久去世,解忧公主从胡俗嫁给了新乌孙王——岑陬的堂弟翁归靡。

婚后不久,解忧公主生下一个女孩,取名叫弟史。

弟史渐渐长大,仪容端庄,举止优雅,从小跟母亲学习诗书礼仪和音乐,琵琶弹得很好。

解忧公主的侍女,当时已经嫁给乌孙右将军的冯嫽非常喜爱弟聪明好学的弟史,在出访西域邻国时,常把弟史带在身边,让她见世面,长知识,一心要把她培养成将来能佐理王政的人。

  后来,冯嫽到龟兹国访问,当然也代了弟史同去。

绛宾对乌孙王的女儿自然不会怠慢,特地在王宫中举办了一场宴会。

绛宾首先演奏了一组自己谱的曲子,然后请弟史弹琵琶助兴。

弟史弹奏轻盈,旋律悠扬,绛宾不禁连连喝彩。

曲子演奏完毕,绛宾又邀弟史跳舞。

弟史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姿和庄重高雅的风韵使所有人都赞叹不已。

  这样一来,绛宾对弟史产生了爱慕之情。

在寻找与汉朝加深关系的办法时,年轻的龟兹王突然想到:

弟史是解忧公主的女儿,是汉天子的亲戚,又是乌孙王的亲女儿。

如果能与弟史永结秦晋之好,不仅自己可以抱得美人归,还可以同时与汉朝、乌孙建立起进一步的友谊,不正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吗?

  于是,绛宾派出使者去向乌孙王求亲。

求亲使者到达无损后,传回令人沮丧的消息:

弟史已经被解忧公主送到长安历练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眼看求亲的愿望要化为泡影,绛宾也只能仰天长叹了。

就在这时,求亲使者还没有返回,一队使团却来到了龟兹。

  乌孙作为汉朝的盟国,一直与汉朝保持着密切的往来,一队队使者经龟兹向长安进发,又经龟兹返回。

对于一些重要的使团,绛宾还要亲自出面接待,以示友好。

现在这队使团,正是从汉朝的长安归来,要回乌孙去的。

  在按以往的例子接待了使团后,绛宾突然眼前一亮——他在使团中遇到了朝思暮想的弟史。

原来,弟史在长安呆了几年后,经汉皇批准,返回西域了。

  绛宾当即决定扣留乌孙使团,不准他们返回乌孙,以免再生变故。

他同时又派出使者,前往乌孙说明情况,再次求亲。

解忧公主被绛宾的真诚感动了,答应了婚事。

  就这样,绛宾与弟史结为夫妻。

两个人异常恩爱。

解忧公主对女儿婚后的幸福生活非常满意,专门给汉朝写信,希望第史能享受比照皇帝宗室的待遇,并希望朝廷允许第史入朝觐见。

这也是在变相为女婿争取地位。

绛宾也趁机向汉朝表示,如果朝廷允许,他愿意陪同第史一起入朝觐见皇帝。

公元前65年,绛宾的愿望实现了,他陪同第史到达了长安。

  汉朝盛情款待远方的客人。

作为皇室血脉,第史被正式任命第史为公主,赐予车骑旗鼓,几十人的专门乐队,绫绸缎绮、金银珍宝不计其数,并同丈夫绛宾一起被皇帝赐予印绶。

绛宾夫妇在长安住了一年,才带着丰厚的赏赐回到龟兹。

  一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足够让绛宾见识长安的繁荣和汉朝的富强。

被中原汉家文化折服的绛宾在龟兹仿照中原样式建立了新的宫殿,让龟兹人穿起汉式服装,修筑道路,实行出入传呼、钟鸣鼎食的汉家礼仪。

  对绛宾兴汉俗的做法,后来有些人给予了嘲讽。

他们认为,那些汉家的宫廷礼仪不适合龟兹这样的小国。

甚至有人说:

“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意思就是说,绛宾在小小的龟兹国实行中原的宫廷礼仪,就好比既不是驴又不是马的骡子。

这话后来竟然演变成为一句成语——非驴非马。

但是,非议绛宾的并不是龟兹人,而是龟兹以外的人。

这些人并不知道,绛宾的政策为龟兹带来了多大的利益。

  绛宾与汉家和好的政策不仅在他这一代得到保持。

他的儿子丞德即位后,自称汉外孙,继续与汉朝通好。

到了东汉时期,龟兹成了塔里木盆地最强大的绿洲之国。

绛宾为龟兹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否认的。

  高僧鸠摩罗什

  没有人知道第一个来到龟兹的佛教徒是谁,也没有人知道这个佛教徒来自哪里,什么时候来的。

我们仅仅知道,当佛教从古印度传到龟兹的时候,龟兹人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信仰,并开始大规模地开凿石窟,以表达自己的虔诚。

成吨的颜料被运送进石窟,画师们在石窟中忘我地绘制佛教壁画。

龟兹成为佛教胜地,吸引着遥远国度的僧侣。

就是从这里,诞生了一位著名的佛教徒。

他的名字叫鸠摩罗什。

他是一位改变了龟兹的人。

  当时的中原处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只有小乘佛教在中土传播。

  鸠摩罗什的父亲是一个来自古印度的婆罗门种姓贵族,叫做鸠摩炎,原本是印度半岛某国的国相。

因为厌倦了官宦生涯,鸠摩炎不远千里来到龟兹。

龟兹王热情接待了这位远方的来客,聘鸠摩炎为国师。

  龟兹王有一个的妹妹,名叫罗什,聪敏才高,能过目不忘。

当时,她已经20多岁了,各国显贵都曾来提亲,她却不肯答应。

但对鸠摩炎,罗什确实一见倾心,决意嫁他。

后来,罗什为鸠摩炎生下了一个儿子。

鸠摩炎夫妇按照西域的习惯,为出世的儿子取名叫鸠摩罗什。

  母亲罗什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在鸠摩罗什很小时,罗什就决意出家,不惜以绝食的方式逼迫丈夫鸠摩炎同意。

剃发受戒之后,罗什带着儿子一起到了雀离大寺出家为僧。

罗什向儿子讲了自己的心愿:

她希望儿子有一天能让佛法在中原发扬光大。

鸠摩罗什记住了母亲的话,化为自己的志愿,一生都在为这个志愿而努力。

  雀离大寺在西域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寺院,俗称西大寺和东大寺。

龟兹佛教鼎盛的时候,这里曾同时容纳了上万名僧侣。

  年幼的鸠摩罗什很快地引起了雀离大寺僧人们的注意。

僧人们发现,这个孩子对经义,能迅速理解和掌握,一天能诵读1000偈,相当于32000字。

鸠摩罗什研究佛经的同时,还研习了声韵学、语文学、工艺、技术、历算之学、医药学、逻辑学、星象、律历等学问,特别精于文辞和讲说。

连龟兹国王都对他钦佩不已。

  由于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的妹妹,因此龟兹国人都特别供养他们母子。

罗什深怕丰厚的利养影响修行,带着儿子走避他国。

此时,鸠摩罗什才9岁。

随着母亲渡过辛头河到罽(j?

)宾国,遇到了名僧盘头达多。

鸠摩罗什受到了盘头达多的传授,进步神速,受到了盘头达多的称赞。

罽宾国王听说鸠摩罗什如此了不起,立即请鸠摩罗什进宫,同时召集许多论师一同问难鸠摩罗什,结果论师全被折服。

因此,罽宾国王非常敬重鸠摩罗什,以上宾之礼供养他。

  当鸠摩罗什12岁时,母亲又带他四处游历。

这时,鸠摩罗什的大名已经被传播开了,许多国家都邀请他做自己的国师,但鸠摩罗什丝毫不动心。

当时,罗什的母亲带着儿子到月氏北山,一位小乘佛教的高增见到鸠摩罗什,非常惊异地告诉鸠摩罗什的母亲:

“你应当常守护这位小和尚。

假如他到三十五岁时还能不破戒,就必将大兴佛法,普渡众生。

  不久,龟兹王亲自迎接鸠摩罗什母子回国传法。

龟兹国原是小乘佛教国家,鸠摩罗什归来后,开始传播大乘佛法,听者无不欢喜赞叹,大感相逢恨晚。

此时,鸠摩罗什刚刚20岁,在王宫受戒,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

  安定了儿子后,母亲罗什起身到天竺修行,据说修成了圣人。

  鸠摩罗留在龟兹继续苦修,两年的时间已能通达大乘教法的奥秘。

国王为他准备了一场法会,要他与从西域赶来的盘头达多辩法。

老师和学生的辩论持续了一个月。

结果,鸠摩罗什赢得了辩论。

盘头达多向鸠摩罗什顶礼膜拜,说:

“你是我大乘佛法的师父,我是你小乘佛法的师父。

  于是,鸠摩罗什被龟兹王誉为国师。

每逢大型法事,各国前来聆听佛法的国王为了表达无限的敬意,都亲自跪在地上,让鸠摩罗什踩着膝盖登上法座。

鸠摩罗什不仅在西域传播了大乘佛法,他的名声也从西域传到了中原。

  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开凿的佛教石窟已经具有庞大的规模了。

但在当时,僧人们学习的佛教经典还是相当有限的。

鸠摩罗什自幼就有个心愿,要让佛教在中原发扬光大。

为了完成这个心愿,他将印度佛教的梵文翻译成龟兹文,在国内传播,同时又做汉文翻译,以便于在中原普及。

鸠摩罗什翻译出来的佛经,精确并且富于韵律,如同音乐一般。

显然,借助音乐的做法很符合当地的实际特点,对宗教而言,它易于人们接受与记忆,也便于传播。

他编写的汉字的佛教典籍很快传到中原地区。

就在鸠摩罗什声望日隆的时候,一场劫难突然发生了。

  公元379年,车师的前任首领带着龟兹王的弟弟朝见前秦皇帝苻坚。

他们说西域有丰富的珍珠宝贝,请求皇帝发兵进攻龟兹,让龟兹王的弟弟接管龟兹。

苻坚答应出兵,但并不是为了珍宝。

他对奉命出征的将军吕光传下谕旨:

龟兹真正的国宝是鸠摩罗什,一定要把他带来见我。

吕光带领军队攻克了龟兹,抓到可鸠摩罗什。

  吕光虽然得到了苻坚的命令,却并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的和尚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他有意羞辱鸠摩罗什,竟然强迫他与龟兹王的女儿结婚。

鸠摩罗什坚决不肯,吕光就命他骑猛牛和乘恶马,想看他摔下来的丑态。

面对恶意欺负,鸠摩罗什不为所动,丝毫没有怒色。

最后,吕光感到惭愧,才停止轻慢的行为。

  在前往中原的旅途中,前秦发生变故,姚苌(ch?

ng)杀死苻坚,建立了后秦。

  吕光带着鸠摩罗什,率大军返回,中途在一座山下扎营休息。

鸠摩罗什却说:

“不可以在这里停留,否则全军将士必定狼狈不堪。

你应该把军队迁到高原上。

”吕光根本不理鸠摩罗什的建议,依然故我。

当晚,忽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积水数丈深,山下宿营的将士死亡有数千人。

直到这时,吕光方才自感受到鸠摩罗什的智慧过人。

  鸠摩罗什又对吕光说:

“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你应赶快率兵返国。

中途一定可以找到乐土,在那里居住。

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往回赶。

大军到达凉州时,得到了“姚苌杀死苻坚,建立后秦”的消息。

吕光下令三军缟素服丧,自立为帝建立了后凉。

鸠摩罗什就被羁留在前凉国中。

直到17年以后,后秦皇帝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讨伐前凉,大胜之后,才把鸠摩罗什由凉州接到长安。

当时,鸠摩罗什已经58岁了。

  公元407年,鸠摩罗什抵达长安。

整个长安城为迎接他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从此,鸠摩罗什专注翻译佛教经典,300卷浩繁的经文在他的笔下化作精湛的汉语传向辽阔的中原。

在长安,仅跟随鸠摩罗什从事翻译的助手就有5000人。

期间,鸠摩罗什仍然要忍受屈辱,后秦皇帝姚兴异想天开,以怕“鸠摩罗什逝世后法种便断绝、没人可继承”的名义,逼迫鸠摩罗什接受10名女子。

人在屋檐之下,为了完成在中原弘法的心愿,鸠摩罗什只好接受了。

根据历史记载,鸠摩罗什真的留下了两个儿子。

至于他的两个儿子是否真的有父亲的大智慧,就不得而知了。

  公元413年,70岁的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

据说,他死前曾留下遗言,说:

“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弘法的心愿,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

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三百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

你们如果能继续以我的本意去翻译,一定不会有错误。

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都能流传于后世,发扬光大。

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

”摩罗什圆寂后,遗体在逍遥园火化。

他的形骸灰飞烟灭,舌头却真的依然如生。

  鸠摩罗什在中原留下了大乘佛教的火种,但因为他来到中原,龟兹国又再度被小乘佛教占据。

从唐代开始,中原的大乘佛教渐渐向西域反传,许多汉人僧侣来到龟兹,具有中原风格的壁画和汉字出现在龟兹的石窟中,人们称之为汉风。

  1995年,一个牧羊人在山崖绝壁上偶然发现了一个洞穴。

随后,洞穴被证实是一个具有汉人风格的千佛洞。

从地面到石窟洞口有30多米高。

当时的人在如此陡峭的山体上开凿石窟,在今天看来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问题。

现在,它被称作阿艾石窟。

  在阿艾石窟里,大量的汉字用毛笔书写在壁画上。

画面人物是单线平描的,西方的净土世界中出现了亭台楼阁。

在审美情趣上,佛教思想同中原固有的神仙观念、人间富贵结合在一起,并不生长于龟兹本地的团花、茶花、卷草出现在壁画中,取代了原来盛行的几何形图饰。

更为重要的是,佛像的面目日益远离高鼻、深目、卷发的西方人种类型,而逐渐转换成汉人的面容了。

  鸠摩罗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把大乘佛教传入中国的僧人。

他对梵文佛经的翻译,开创了佛经翻译的先河。

这个来自龟兹的人,让种族的概念在他面前消失于无形。

无论在佛教历史上,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鸠摩罗什都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龟兹人,也是最伟大的龟兹人。

  龟兹国的变迁

  龟兹,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中一个古国的国名,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县一带。

  《汉书》记载:

  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

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

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击胡侯、却胡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左右力辅君各一人,东西南北部千长各二人,却胡君三人,译长四人。

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杅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

能铸冶,有铅。

东至都护治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

  龟兹国在汉朝时最为繁荣。

两汉对丝绸之路的开辟、保护让身为沙漠绿洲的龟兹国得到了莫大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是因为巨大的利益,一方面也是出于对中原文化的向往。

另外加上长期以来的友谊激发的情感,龟兹人一直对中原王朝以忠诚待之,即使在汉朝以后也仍然如此。

  三国时期,龟兹国兼并了姑墨、温宿、尉头等西域小国,遣使向曹魏政权称臣。

西晋王朝建立后,龟兹仍遣使朝贡有时还将王子送到晋朝做质子。

西晋政权覆灭后,前凉皇帝张骏派沙州刺史杨宣征讨西域,龟兹立即降伏。

前奏主苻坚灭掉前凉后,于公元382年派大将吕光进军龟兹,龟兹国王帛纯战败逃走,吕光做主,立帛纯的弟弟帛震为王,然后返回。

此后,龟兹又先后向北凉、北魏称臣。

公元5世纪中叶,龟兹一度被北方的柔然民族吞并。

后来柔然衰弱,龟兹得以复国,立即遣使到北魏进贡驼马、珍宝。

5世纪末,曾隶属于西方强国嚈哒(y?

n

da)。

此后,龟兹曾先后遣使于北魏、北周和南朝的梁国。

隋朝时,龟兹先是臣属于北方新兴的西突厥汗国,到隋炀帝即位后,龟兹又派使者入朝通好。

  唐朝建立后,龟兹虽然仍附属于突厥,但也时常与唐朝往来。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唐军讨伐焉耆,龟兹与焉耆结盟抵抗唐军。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恼怒,命昆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率兵进击龟兹。

经过激烈交战,第二年,龟兹国王被俘,西突厥王十分震惊,立即率众降唐,唐军当即班师。

经过几度反复之后,唐王朝终于完全收服龟兹,将唐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都城,下设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龟兹开始成为唐朝统治西域的中心。

因此,龟兹王城又被称作安西城。

在龟兹王协助下唐王朝有效地控制着西域。

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龟兹国王派精援助唐朝,每逢大战势必为唐军先锋。

在龟兹等国的援助下,唐王朝才终于平定了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避免了一场亡国危机。

在龟兹国全力援助唐王朝时,吐蕃乘龟兹国内空虚大举入侵,攻占了龟兹。

不久,回鹘击败吐蕃,龟兹被纳入回鹘民族的统治之下,人种也逐渐被回鹘人同化。

宋朝时,龟兹回鹘独立性增强,其国王还遣使向宋或辽入贡。

11世纪末,龟兹人脱离回鹘的控制,归附黑汗王朝,由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变成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从此,龟兹不再是一个独立、半独立的政权,先后成为黑汗、西辽、蒙古、元朝、察合台后王、准噶尔部等治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公元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龟兹重新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被定名为库车。

  龟兹国是个文明古国。

印度和欧洲的文化沿着丝绸之路越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后,就在龟兹绿洲上四处扩散,和当地的各种文化相融合,而汉文化也在龟兹被吸收、发扬。

龟兹是古印度、古希腊—罗马、古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惟一的交汇之处。

  受印度佛教东渐的影响,龟兹国是一个很早就开始信奉佛教的国家。

自从佛教产生后,佛教石窟原本是印度南部信徒的风俗。

这个风俗渐渐随佛教东传,龟兹境内克孜尔千佛洞的开凿,证明了龟兹绿洲曾是佛教东渐的重要驻所。

富庶的龟兹国,臣民百姓乐善好施,虔心供奉,使龟兹称为了佛教得以进入中原的重要后方。

  龟兹国内,一直流行小乘佛教,石窟壁画内容也是表现小乘教的。

小乘佛教认为,成佛要经过个人长期的艰苦努力,累世修行,积集功德。

小乘教保持了早期佛教教理,把释迦牟尼当成惟一佛,着重于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主张通过个人修行摆脱轮回之苦。

因而,这里的石窟绘有举世无双的佛本生故事,即佛在得道以前的无数世界里的表现。

  龟兹佛教石窟壁画上所绘制的佛本生故事,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有的已达到很高的境界,感染人的能力非常强。

壁画中有一个《鹦鹉奋身灭火》故事:

  古时,有一座大雪山,山上森林茂密,郁郁葱葱。

各种飞禽走兽在林中繁衍生息。

一天,森林忽然发生火灾,野兽惊恐地四散奔逃,却无处藏身。

森林中有一只鹦鹉,名叫欢喜首。

它原本可以安全地飞离着火的森林,却因为对面临大火威胁的野兽十分同情,决定扑灭这场大火。

欢喜首飞到有水源的地方,将翅膀伸进水里,然后飞回去,把水滴洒进森林火中,日夜不停,坚持不懈。

天上的帝释宫被这种行为感动了,发生了震颤。

居住在帝释宫里的天帝释提桓受到惊动,奇怪地问:

“我的宫殿为什么会震动?

”众神都不知道原因。

释提桓开天眼向凡间望去,只见一只鹦鹉,怀着大慈大悲的心肠想只身灭火,但森林烈焰熊熊,靠一只鸟的翅膀沾的水滴,即使竭尽全力,也不能稍减火势。

  释提桓来到鹦鹉面前,问它:

“这片森林这么大,方圆数千里,你的翅膀所能取得的水,不过是微微几滴,怎能灭掉这样大的火呢?

  鹦鹉回答:

“森林虽然宽广,但我的心胸更宽广。

只要我坚持不懈,一定能够把火灭掉。

即使我灭不掉,还有来世来生,非灭掉大火不可。

  释提桓被鹦鹉的行为感动,降下大雨,把火浇灭了。

  虽然没有文字的说明,但龟兹石窟壁画用高明、生动的绘画技巧使人看画如同看书。

画中表达的主体,也确实让人的心灵受到启迪、震撼。

  龟兹的佛教是如此独具魅力,而龟兹的音乐、舞蹈也不遑多让。

  汉魏以来,西域的龟兹乐就成为中原宫廷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吕光伐龟兹后,就带走了许多乐舞艺人和多种乐器。

在割据凉州建立后凉国后,吕光把龟兹带来的乐舞伎和琵琶、筚篥、箜篌、羯鼓等乐器,汇集中原艺人组成一支庞大的乐舞队。

在他的亲自主持下,龟兹和中原的艺术家们把大量的龟兹乐曲改编后,又和西凉地区的乐舞融合,形成具有特色的西凉乐,又名秦汉乐。

此后历朝历代,秋瓷的音乐、舞蹈都在宫廷中时时出现,连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中也有龟兹音乐的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僧人玄奘也曾亲自领略龟兹的音乐与舞蹈。

玄奘印度取经归来后,途经龟兹,正好碰上了龟兹国盛大的节日——行像节。

那是玄奘已经是赫赫有名的高僧了,龟兹国王邀请玄奘登上了城门上临时搭的木棚,和王后宫女一起观赏节日庆祝典礼。

玄奘描述说,一座高达三丈的巨大佛像立于四轮车上,由几个僧人缓缓推着,从城外向城门驶来。

玄奘合掌迎候,国王卸下王冠,赤脚捧着一炷香走下城门,跪在佛像前,王后及宫女从城楼上撒下五彩缤纷的花瓣。

这时,城楼上各种乐器一齐响起来。

男女老幼赤脚露膀,手拉手用水尽情互相泼洒,边浇边跳着舞,并用绳索钩套来往的行人,把水往他们身上浇去。

连玄奘也被这国王邀请,脱去袈裟鞋袜,同大家一起且舞且泼。

以后,龟兹国的“乞寒舞”传到中原,再由中原传到缅甸、云南一带,成为“泼水节”。

  所以说,龟兹国不仅在政治上世代与中原友好相处,而且,在文化艺术上也与中原有诸多交流。

这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的古国中是不多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