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8617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基础》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法律基础》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法律基础》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法律基础》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法律基础》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基础》试题.docx

《《法律基础》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基础》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基础》试题.docx

《法律基础》试题

《法律基础》试题

《法律基础》试题库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法

2.法律规范

3.成文法

4.不成文法

5.法律部门

6.法的渊源

7.法的适用

8.法律体系

9.法系

10.法律意识

二、单项选择题

1.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的那一部分是(   )

A.适用条件     B.法律后果

C.行为准则     D.处理

2.在法律解释中,属于正式解释的有(    )

A.学理解释    B.文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限制解释

3.法律意识的内容包括(     )

A.对法律的基本看法  B.对行为的评价

C.法律制度          D.审判程序

4.惟有(    )的实施,才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A.道德习俗   B.宗教信条

C.法律       D.社会章程

5.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的首要问题是(   )

A.让人们知道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B.使人们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

C.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D.提高领导人的法律知识水平

6.罗马法是(   )性质的法律

A.资产阶级          B.封建制

C.社会主义          D.奴隶制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律与原始社会的习惯有根本区别,其具体表现有(   )

A.两者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 B.两者反映的意志不同

C.两者形成的方式不同          D.两者适用的范围不同

E.两者达到的目的不同

2.法律事实的类别包括(     )

A.假定         B.制裁

C.事件         D.行为       E.处理

3.命令性规范包括(     )

A.确定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   D.委任性规范   E.禁止性规范

4.我国划分法律部门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A.特定的地域条件 B.特定的人身关系

C.特定的物质内容 D.特别的调整方法 E.社会关系的特殊性质

5.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包括(     )

A.时间      B.空间  

C.对人      D.对物      E.对事

6.社会主义法律可从剥削阶级的法律文化遗产中批判地继承以下各种有益成分,即

(     )

A.民主性的成分   B.进步性的成分

C.科学性的成分   D.技术性的成分    E.知识性的成分

7.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方式包括(     )

A.法律的解释     B.法律的执行

C.法律的适用    D.法律的遵守      E.法律的监督

8.守法的主体包括(    )

A.国家立法机关   B.国家司法机关

C.国家行政机关  D.社会组织        E.公民个人

9.(  )具有与被解释的法律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四、简答题

1.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2.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3.人类社会存在过哪些历史类型的法?

4.法律与原始社会的习惯有哪些区别?

5.什么是法律部门?

我国有那些主要法律部门?

 

五、论述题

1.试述社会主义法律与中国共产党政策的一致性和区别性,两者的关系如何?

 

第一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

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3.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

现出来的法律规范,故又称“制定法”

4.不成文法是由国家机关以一定形式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表现为成文的规范

性法律文件形式的法律规范,一般是指习惯法

5.法律部门是指以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行法律

进行的一种分类

6.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形式渊源”或“效力渊源”

7.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

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到具体的主体或场合,用来解决

具体问题的一种行使权力的专门活动

8.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

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9.法系是指根据法在结构、形式、历史传统等外部特征以及法律实践的特点、

法律意识和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基本划分

10.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

知识和心理的统称

 

二、单项选择题

1.D2.C3.A4.C5.C6.D

 

三、多项选择题

1.    ABC2.CD3.BE4.DE5.ABC6.ABCDE7.BCDE8.ABCDE9.ABC

 

四、简答题

1.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2)法是

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

决定的法的基本特征有:

(1)法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

认可;(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4)法的实现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

2.

(1)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2)我国社会

主义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3)我国社

会主义法的内容是由其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既具有法的一般特征

,也具有一切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所不具有的新的特征: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法体现

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权利和义务一致性原则;其次,

我国社会主义法是由国家强制力和广大人民自觉遵守相结合来保障实施的。

3.人类历史上除原始社会以外,曾依次出现过四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

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前三种历史类型的法,都是建立在生产资

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都是剥削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因此,统称为剥削阶级类型

的法。

与此相对立的社会主义法,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同时也是最后一种类型的

法,它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由社会主义国家所建立,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

和根本利益,得到广大人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4.

(1)经济基础不同;

(2)形成方式不同;(3)反映意志不同

5.法律部门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我国主要的法

律部门包括:

(1)宪法;(2)行政法;(3)经济法;(4)民法;(5)商法;

(6)环境保护法;(7)劳动法;(8)刑法;(9)军事法;(10)诉讼法

 

五、论述题

从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区别:

第一,制定机关不同;第二,表现形式不同;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关系:

第一,党的方针、政策是法的灵魂;第二,法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

重要工具;第三,法对党的政策有制约作用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名词解释

1.法制

2.法治

3.德治

4.依法治国

5.有法可依

6.有法必依

 

二、辨析题

1.依法治国理论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

2.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

3.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4.中国古代的“以法治国”同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本质是一致的。

5.德治与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它们难以结合。

三、简答题

1.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1.略论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即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

2.法治是指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法律要体现统治阶级大多数成员的意志,同时全社

会必须服从的普遍守法原则。

或者法治是奉行一种以法律高于个人意志的治国方略,

是按照依法办事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法律秩序和社会生活方式。

3.德治是指统治者(领导者)依靠“德化”、“礼教”来治理国家,进行统治的一

种方略。

4.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

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

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有法可依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它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都要纳

入法律轨道,都要有法律都要有章可循。

6.有法必依是对守法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党派、武装部队,以及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都要严格遵守法律,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二、辨析题

1.依法治国理论是江泽民首先提出来的,是对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

2.对应当依法治国。

3.对这是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的特征。

4.错中国古代的“以法治国”同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本质是不一致的。

5.错德治与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方略,它们可以结合。

 

三、简答题

1.第一,要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第二,要严格执法,不断加大执法的力度。

第三,要公正司法,继续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

第四,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和司法队伍。

第五,要继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

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2.

(1)共产党是我国法治国家的领导核心。

(2)保障人民民主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政治目标。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经济根基。

(4)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是我国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础。

(5)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衡机制是我国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四、论述题

1.

(1)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多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

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

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

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或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是建立和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依法治国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国家政治体制改革

的需要;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第三章  宪法

一、名词解释

1.国体

2.人民民主专政

3.政权组织形式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国家结构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

表决(    )

A.不受法律追究              B.不受法律追究,但要接受有关质询

C.不受法律追究,但要承担行政责任    D.违反法律的要予以追究

2.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进入紧急状态的权

力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集中制

4.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的权力属

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外交部

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6.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制的权力属(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是指(     )

A.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D.自治州、自治县

8.世界范围产生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的宪法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半年

10.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的权力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议事原则是(       )

A.民主集中制                B.下级服从上级

C.民主协商                  D.主席负责制

1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     )负责

A.中央军事委员会集体B.中共中央政治局

C.中共中央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是(       )

A.工会                            B.职工小组

C.党的委员会                      D.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

14.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      )人

A.2500                            B.2800

C.3000                            D.3500

15.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按其阶级本质可以分为(       )

A.无产阶级宪法和资产阶级宪法       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C.钦定宪法和民定宪法              D.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16.在我国,()年宪法确认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A.1954                            B.1975

C.1978                            D.1982

17.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     )

A.转让                            B.出租

C.买卖                            D.遗赠

1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选举法是(     )年颁布的

A.1949                            B.1953

C.1954                            D.1979

19.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规定,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力量

A.依靠                          B.领导

C.主导                          D.主要

20.近代宪法的发源地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1.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2.一个国家的选举制度的内容通常是由(     )规定的

A.宪法                    B.选举法

C.行政法规                D.民事法规

2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A.少数服从多数             B.集体行使职权

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平等原则

2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

经(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A.国家主席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国有企业                 B.乡镇集体企业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D.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2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的日常工作由(   )处理

A.委员长                     B.秘书长

C.委员长会议                 D.各专门委员会

27.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

规章有权予以(     )

A.收回                       B.废除

C.改变或者撤销               D.发回重议

28.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的权力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国务院

29.我国现行宪法第13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   )案件,应

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的执行法律

A.民事                        B.刑事

C.行政                        D.民事、刑事和行政

30.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以法律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3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     )集体经济的发展

A.鼓励、指导        B.指导、监督和帮助

C.帮助、指导        D.鼓励、指导和帮助

32.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 最高人民法院

33.我国现行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  )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A.保护                          B.保障

C.维护                          D.指导

34.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罢工自由

C.人身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3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监督

C.领导和监督                      D.统一协调

36.国家的性质是指国家的()

A.阶级本质                     B.经济制度的性质

C.政权组织形式的民主与否       D.国家整体同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3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       )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A.推广                             B.实行

C.提倡                             D.宣传

38.我国现行宪法第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

A.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B.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年老父母的义务

C.子女有赡养扶助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的义务

D.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3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决定特赦的权利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40.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原则

A.人民民主                       B.少数服从多数

C.议行合一                       D.民主集中制

4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决定和规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的权力属(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国务院

42.公民的通信权是公民(    )的一项重要内容

A.人格权                        B.言论自由权

C.人身自由                      D.建议控告权

4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     )

A.最高司法机关                  B.纪律检查机关

C.法律监督机关                  D.法纪监督机关

4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4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A.专门审判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特别审判机关                  D.最高审判机关

46.我国现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