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489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docx

江苏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

2012年江苏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主备人:

江红光审核:

江苏省丰县顺河中学高二地理备课组

一、考试说明——有的放矢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含义

旱涝、台风、寒潮、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概念:

人类可以,。

2.分类:

(1)资源:

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2)资源:

如矿产资源

3.共性特征

(1)分布的不平衡性:

分布有规律可循,因地制宜

(2)资源间的联系性:

综合开发利用

(3)数量的有限性:

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4)利用的发展性:

不轻易开发利用,依靠科技挖掘潜力

4.结合实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社会阶段

对自然资源

的依赖程度

较强

减弱

起主要作

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地、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自然资源对产

业布局的影响

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

例如:

不同阶段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1)采猎文明阶段

因为人少,所以土地数量的对于人类的影响不大。

而人类主要以狩猎动物和采集果实为生,土地肥沃与否决定人类在较小范围、较短时间内能否获得充足的食物,所以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

(2)农业文明阶段

此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

这时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土地在此阶段是人的财产和生产资料。

土地肥沃,易于耕作的地区,人口密集、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快,往往成为文明的发祥地。

(3)工业文明阶段

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越来越严重。

土地的区位和数量和质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5.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和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2)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强调的是;其次,要将眼前利益与利益、局部利益与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再次,要高度重视对的保护,最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考点四、自然灾害

1.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主要有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两种,前者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后者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2.结合实例,简述旱涝、台风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灾害

分布地区

时间

形成原因

主要危害

防治措施

干旱

华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春旱

伏旱

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加强防护林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选择耐旱作物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洪涝

及时预报,做好防灾准备

寒潮

青藏高原以外地区

冬半年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现象。

使农作物、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受到很大影响。

及时预报,做好预防

地震

东南沿海和云南、西藏地区

各季节均可发生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释放出来,引起地面震动。

摧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时发生火灾和疾病蔓延。

加强地震研究和预报,实施预防措施。

3、感悟经典——高考真题体验

1、【2009年江苏高考第27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原因是。

(4分)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原因是。

(3分)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原因是。

(4分)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

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

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

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建议。

(2分)

②在E、F两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2分)

4、备战高考——迈向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

1.读下图,指出图中符合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发育分布图,回答2~3题。

2.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

3.关于该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风是该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B.该灾害北方比南方的发育程度高

C.地形是该灾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D.植被破坏对造成该灾害没有影响

读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

回答下面4~5题。

4.图中因素对耕地造成实质性减少的是()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③②

5.下列地形区中,因素①表现最明显的是()

A.江南丘陵B.四川盆地C.青藏高原D.黄土高原

我国首批选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

镇海(浙江省宁波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黄岛(山东省青岛市)、大连(辽宁省大连市)。

读下图回答6~8题。

6.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目的是()

A.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B.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石油市场的影响

C.加快东部地区石油加工业的发展D.石油危机时可在国际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7.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是()

①海运条件优越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国际安全需要④石化工业发达城市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8.有关维护中国石油安全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与经营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的替代产品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9~11题。

9.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较低纬地区向较高纬地区减少B.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

C.由平原向山区逐渐增多D.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多

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B.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周围高山环绕

C.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D.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11.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A.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B.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地热能、风能和沼气D.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

(二)综合题

1.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

读图回答:

(1)图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至少答出两点)

(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工程。

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__(选择填空)。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

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

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具有全国性的是____________。

(2)我国受低温冷害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旱灾害在我国影响范围广,其中华北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

(4)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除带来洪涝灾害外,其有益的方面有。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

_________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

等。

4.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为我国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A.降水量悬殊较大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

C.热量条件差异大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

(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发生在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5.图

(一)、

(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

读图填空并回答:

 

(1)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A.洪水B.风暴潮C.干旱D.水土流失E.泥石流F.台风

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________、_______。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________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发生在水圈中的是________。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参考答案

二、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三、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

(1)可再生

(2)非可再生

5、

(1)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

(2)适度开发长远整体生态环境公众参与

3、感悟经典——高考真题体验

1.【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涉及考点如地形图的判读,锋面气旋系统判读,城市等级发展条件、区域生态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控及3S技术的应用等。

(1)根据等压线判定该区域主要受低压系统控制,根据气压梯度力(方向大体向北)、地转偏向力(方向向右)及摩擦力,三力平衡决定风向为西南风。

同理,D附近为西北风。

D与C之间可认为是冷锋锋线所在区域,则A在冷锋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故A地晴天概率大。

(2)等高线反映该区域高低落差大,植被图例反映该区域一些坡地种植了农作物,有毁林开荒的现象。

故在山高坡地、落差较大、植被覆盖较差、流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处恰好如前面所述。

(3)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等级提升,与城市所在的位置、交通条件及资源条件密切相关。

A城镇所在地,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这些条件有利于促进其规模扩大。

(4)山地地区从地形条件及保持水土、防灾减灾的需要来看,适宜发展林业,该区有毁林开荒的现象,故可建议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处两岸为陡崖,谷地有河流流经,如在E附近出现崩塌滑坡,造成下游土石成堆、阻断河流,很可能形成堰塞湖。

应借助遥感,远距离观察监控,做好预防工作。

【答案】

(1)西南风A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坡陡;水充足。

(3)A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遥感

4、备战高考——迈向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

1.C2.【答案】D【点拨】图中主要灾害区都在坡度比较大的山区,而平原和大型盆地中少,所以为滑坡。

3.【答案】C【点拨】滑坡必须发生在山区地形。

4.【答案】C【点拨】耕地实质性减少,即有耕地变为非农业,包括将耕地变为建筑用地,由于各种灾害,原来耕地不能继续使用。

5.【答案】D【点拨】因素①为生态退耕,说明原先耕地比重大,生态用地少,如森林、草地少,如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被迫将部分耕地变为其他方式的农业用地。

6.【答案】B【点拨】石油储备数量有一定限度,主要目的是缓冲国际市场石油供求变化对国内石油市场的冲击。

7.【答案】D【点拨】图中显示了我国石油储备基地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一方面我国石油来自国外市场,通过油轮来运输,另一方面,我国主要经济重心即石油市场在东部沿海地区。

8.【答案】D【点拨】维护我国石油安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包括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

9.【答案】B【点拨】东部沿海地区为较丰富区,向西为欠缺区和可利用区,再向西为较丰富区和丰富区。

10.【答案】C【点拨】④地大约位于四川盆地,四周高山使内部风力小。

11.【答案】A【点拨】M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丰富。

(二)综合题

1.

(1)E水量大、水流急,落差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A西气东输西电东送D(3)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布很不平衡(或答:

能源生产和输出主要在西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是主要能源消费地区)。

调整产业结构;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进口能源等(答案合理即可)

2.

(1)暴雨

(2)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3)春季夏季(7、8月)(4)台风雨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带来大量水资源,同时降低气温,缓解酷暑。

3.

(1)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①加强植树造林;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

4.

(1)太阳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AB(3)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4)寒潮春、秋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影响较小。

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远离有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

5.

(1)A;C;ABCF;C、D;E

(2)DE;CF;AB(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

高?

考≌试★题*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