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426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docx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

《固体物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本科物理学专业)

课程编码:

140613040

学时:

64学分:

4

开课学期:

第七学期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

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固体物理学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固体物理学对于近代物理和近代科技的发展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了解固体物理所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固体物理研究前沿领域的概况,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科学远见;掌握固体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培养掌握科学知识的方法;掌握应用固体物理学理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晶体的结构

  2.固体的结合

  3.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4.能带理论

  5.晶体中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6.金属电子论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晶体的空间点阵,晶体基矢的表达,倒易点阵,晶面、晶向的概念以及正点阵和倒易点阵的关系。

(2)掌握晶体的结合类型和结合性质。

(3)掌握一维晶体振动模式的色散关系,晶格振动的量子化、声子的概念。

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解释固体的比热性质。

(4)掌握自由电子气的概念,自由电子气的费密能量,布洛赫波以及自由电子模型。

(5)掌握布里渊区的概念以及近自由电子近似和紧束缚近似方法计算能带的理论。

(6)了解晶体的对称操作类型,了解非谐效应,确定振动谱的实验方法以及晶格的自由能。

(7)了解金属中电子气的热容量,金属、半导体、绝缘体以及空穴的概念。

四、课程学时分配:

第一章晶体结构(8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晶格结构的一些实例;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的周期性特征及其描述方法;理解和掌握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特征及其描述方法;理解和掌握倒格子的定义及其与正格子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特征及其描述方法、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特征及其描述方法、倒格子及其与正格子的关系。

难点:

倒格子及其与正格子的关系、对称操作与群表示。

§1—1一些晶格的实例

简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六角密排晶格、金刚石晶格、NaCl晶格、CsCl晶格、闪锌矿晶格、钙钛矿晶格

§1—2晶格的周期性

(一)原胞和基矢。

(二)简单晶格与复式晶格

(三)晶格点阵的数学表述

(四)例子

§1—3晶向、晶面和它们的标志

(一)晶向与晶向指数

(二)晶面与晶面指数、密勒指数

§1—4倒格子

(一)倒格子基矢

(二)倒格子与正格子的关系

§1—5晶体的宏观对称性

(一)对称操作及其数学性质

(二)立方体、正四面体、正六角柱的对称操作

(三)对称操作群

§1—6晶体的对称性与晶格点阵分类

(一)七个晶系

(二)十四种布拉伐格子

第二章固体的结合(8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晶体结合力的一般性质;掌握晶体的结合类型与特征;理解元素和化合物晶体结合的规律性;掌握离子晶体的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的计算;掌握范德瓦耳斯晶体的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的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

晶体结合的一般规律、离子晶体的结合能、范德瓦耳斯晶体的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

难点:

共价结合、体积弹性模量、范德瓦耳斯晶体的结合能

§2—1离子性结合

(一)结合力的一般性质

(二)离子晶体的吸引能、马德隆常数

(三)离子晶体的排斥能、内能

(四)离子晶体的体积弹性模量、结合能

§2—2共价结合

(一)成键态与反键态

(二)共价结合的饱和性与方向性

§2—3金属性结合

(一)价电子的“共有化”

(二)金属的基本性质

§2—4范德瓦耳斯结合

(一)范德瓦耳斯力的几种形式

(二)Lennard-Jones势

(三)范德瓦耳斯晶体的内能、结合能、体积弹性模量。

第三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16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理解简谐近似、格波概念、声子概念;理解玻恩-卡曼边界条件;了解三维格波的一般规律、晶格振动的非简谐效应;了解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掌握一维单原子、双原子晶格振动的格波解与色散关系;掌握晶格振动模式密度的计算方法;理解晶格热容量的量子理论、掌握爱因斯坦模型与德拜模型;理解格林爱森近似、掌握晶格状态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

格波概念、声子概念、一维单(双)原子晶格的振动及其色散关系、晶格振动模式密度的计算、晶格热容量、晶格状态方程

难点:

三维格波的一般规律、色散关系、模式密度、非简谐效应

§3—1 简谐近以和简正坐标

(一)简谐近似

(二)简正坐标与振动模

(三)独立谐振子系统的量子力学解

§3—2一维单原子链

(一)简谐近似与动力学方程

(二)格波解及其物理意义

(三)玻恩-卡曼边界条件与波矢的取值

(四)色散关系

(五)长波近似

(六)格波量子化与声子

§3—3一维双原子链

(一)动力学方程与格波解

(二)色散关系

(三)边界条件与波矢的取值

(四)声学波与光学波

§3—4三维晶格的振动

(一)三维格波解及一般特性

(二)波矢数与模式数

(三)声子及声子的准动量

§3—5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

(一)能量守恒与准动量守恒

(二)中子非弹性散射

(三)光的散射

§3—6晶格振动模式密度

(一)晶格振动模式密度的定义

(二)模式密度的计算

(三)例子

§3—7晶格热容的量子理论

(一)晶格热容量

(二)爱因斯坦模型

(三)德拜模型

§3—8晶格的状态方程

(一)晶格振动的自由能

(二)格林爱森近似与晶格状态方程

(三)格林爱森定律

§3—9晶格振动的非简谐效应

(一)晶格热膨胀

(二)固体高温热容量

(三)晶格的热传导

第四章能带理论(8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晶体能带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理解布洛赫定理及其推论的证明,掌握晶体能带的基本特征;熟悉布里渊区、费米面等基本概念;掌握近自由电子近似方法及其结论;掌握紧束缚近似方法的运用;掌握能态密度的计算方法。

通过周期势场中单电子布洛赫波的多种求解方法的学习与练习,使学生具有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固体电子理论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布洛赫定理与布洛赫波、晶体能带的基本特征、自由电子近似、紧束缚近似、能态密度、布里渊区

难点:

布洛赫定理及其推论、紧束缚近似方法

§4—1布洛赫定理

(一)能带理论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二)平移算符与布洛赫定理

(三)布洛赫定理的若干推论

§4—2近自由电子近似(一维周期场)

(一)模型与微扰计算

(二)能带与带隙

§4—3近自由电子近似(三维周期场)

(一)模型与微扰计算

(二)布里渊区

(三)布里渊区与能带

§4—4紧束缚近似(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法)

(一)模型与微扰计算

(二)原子能级与晶体能带的对应

(三)瓦尼尔(Wannier)函数

(四)例子

§4—5能态密度和费米面

(一)能态密度

(二)等能面

(三)费米面

第五章晶体中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1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在准经典近似下晶体中的电子在均匀外电场与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熟悉平均速度、有效质量、准动量、空穴等概念;理解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论解释;掌握运用电子准经典近似的动力学方程讨论晶体中的电子在电场与磁场中运动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电子准经典近似

难点:

波包、有效质量、空穴的特性

§5—1准经典运动

(一)波包与平均速度

(二)动力学方程与准动量

(三)加速度与有效质量

§5—2恒定电场作用下电子的运动

(一)一维运动的例子

(二)讨论

§5—3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能带论解释

(一)满带电子

(二)导体与非导体的模型

(三)近满带与空穴

§5—4在恒定磁场中电子的运动

(一)恒定磁场中电子的准经典运动

(二)自由电子情况的量子理论

(三)电子的有效质量近似

(四)回旋共振

第六章金属电子论(1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金属自由电子气的经典与量子理论,由此理解金属导热与导电的微观机制,揭示出金属导热与导电等宏观性质的物理实质。

【重点难点】

重点:

金属自由电子气的量子理论、费米能级、电子容热、热电子发射与功函数

难点:

费米能级、电子容热、分布函数与玻耳兹曼方程

§6—1金属自由电子气的量子理论

(一)索末菲模型

(二)费米统计

(三)费米能级

(四)电子热容

§6—2功函数与接触电势

(一)热电子发射和功函数

(二)接触电势

§6—3分布函数和玻耳兹曼方程

(一)分布函数

(二)玻耳兹曼方程

§6—4弛豫时间近似和电导率公式

(一)弛豫时间近似

(二)电导率公式

§6-5各向同性弹性散射和驰豫时间

(一)各向同性弹性散射

(二)驰豫时间

§6-6晶格散射和电导

(一)晶格散射

(二)电导

五、课程习题要求:

书面作答。

六、实验内容与要求:

参见实验课计划。

七、课程主要参考书:

1.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胡安,章维益《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陆栋,蒋平《固体物理学》高教出版社(2010)。

3.阎守胜《固体物理基础》(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CHARLESKITTEL著,项金钟、吴兴惠译《固体物理导论》(原著第八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执笔人:

李印峰审核人:

2012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