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287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百强校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有同学在学习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专题时整理了以下史实,这些史实中需要修改的是:

①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

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

③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

④1949年,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2.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书目30多种,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A.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

B.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

C.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

D.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

3.1876年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到八九十年代,京津地区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

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

这表明

A.西餐逐渐进入国民生活B.国人普遍接受西式餐饮

C.西餐经营者多为中国人D.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化

4.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

为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

”由此表明当时:

A.学校教育尚未开启近代化

B.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

C.崇洋风气已成为社会主流

D.新文化运动促进女性解放

5.兰陵忧患生在《京华百二竹枝词》中云:

“坤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

庚子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

”注文有云:

“庚子岁(1900年)以缠足致累,尚在目前,事过辄忘,积习中人,一深至此。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政局变化推动了习俗变迁

B.庚子国变后,放足风气大开

C.民族工业发展要求废止缠足

D.缠足陋习深重,废止过程艰难

6.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上海鳞爪》一书中记载:

“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同一时期,河南督军冯玉祥却下令:

“着绸服则加税,而丝袜缎鞋尤甚,每一只须纳税一元。

”上述现象说明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特点是

A.全盘西化B.男女平等

C.西风东渐D.新旧杂陈

7.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湖南《国民日报》上刊登的一副漫画,画上的人说“青天白日之下用不着这个废物”,脚下踩的字是“庆祝上元”,这表明当时社会上

A.主动破除旧俗与陋习

B.全盘接受西洋新风俗

C.肤浅理解破旧与革新

D.激进与保守斗争激烈

8.下图是民国初年“剪辫子”的历史场景,两幅照片中主人公的服装、神态和动作反映出

A.国人普遍认同剪辫易服

B.西式生活成为国民共识

C.剪辫易服运动一呼百应

D.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并存

9.《点石斋画报》中有不少形象反映当时社会习俗的内容,下表就是根据其内容整理的1884年至1896年间中国婚嫁服饰构成。

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地区

性别

服装

配饰

获得方式

发达地区

对襟红袍或西式大礼服

领衣、官服或领结、西式礼帽、西式鞋履等

自制、购买、定做

大襟袄裙、马面裙或中西合璧式礼服

凤冠霞帔、红巾、金银首饰、玉佩或白色头纱、西式鞋履等

自制、购买、定做

落后地区

对襟红袍或常服

领衣、官帽

自制、租借

大襟袄裙、马面裙或常服

凤冠霞帔或红巾、绣花弓鞋、木底鞋等

自制、租借

 

A.婚姻观念落后,婚嫁服饰传统难以改变

B.地区发展差异,婚嫁服饰选择样式多元

C.民主意识增强,婚嫁服饰获得方式自由

D.社会转型加速,婚嫁服饰完全趋向西化

10.传统中国以礼教立国,服饰不仅仅是民族的外观,还带有深刻的礼的烙印,映衬出特权、等级和道德信念。

据民国初年报载,“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这一变化反映

A.西装已代替传统服饰

B.服装款式多样缺乏审美

C.儒家礼教思想的崩溃

D.服饰的礼制限制被淡化

11.1898年,谭嗣同在《湖南不缠足会嫁婆章程》中主张:

“无论家道如何丰富,总以俭省为宜,女家不得丝毫需索聘礼”,“女家置办嫁奁,亦应简省,男家尤不得以嫁奁不厚,遽存菲薄之意。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民国政府积极推动婚俗改革

B.婚姻礼俗崇尚简约之风盛行

C.湖南的婚俗改革开风气之先

D.传统婚姻观念已经受到冲击

12.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

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

该年画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13.清朝末年发生的反对缠足的天足运动是由一批维新志士发动起来的。

后来,孙中山正式下令禁止缠足。

到了“五四”时期,缠足更成为各派革命运动和激进分子讨伐的对象。

这主要反映了

A.废止缠足成为近代民众共识

B.天足运动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C.政治变革推动近代习俗变迁

D.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

14.14.1874年《申报》刊文称赞我国当时出现的—种新事物,曰:

“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度重洋。

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

”这一“新事物”是指

A.铁路

B.电报

C.电话

D.电影

15.晚清诗人黄遵宪在1890年作《今别离》: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其描述的是

A.报刊杂志

B.有线电报

C.轮船运输

D.无线电报

16.1878年,《申报》记录了人们对某新鲜事物的描述:

“新来中国之传音机器,西人名曰德律风……相距十余里,将德律风各一具与电线连接,以口互相传话,两处听之宛若面谈。

”由此可知,这一新鲜事物是

A.电报B.电话C.电灯D.电影

17.“上海公共租界街市之繁盛,以南京路至江西路转角处为最,自晨七时至晚七时,各车往来,不绝于道,约计其数,则电车450次,汽车900次,马车1000次,黄包车18000次,独轮车1000次。

”材料表明,上海城市交通

A.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B.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率先引进了近代交通工具

D.呈现新旧并存的显著特征

18.“用铁线连缀不绝,陆路则架木杪,遇海则沉水中。

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以铁线之一端画字,其一难在千里外,即照此字写出,不逾晷刻也。

”中国人最早自办此“铁线”是在

A.上海B.台湾C.北京D.南京

19.1865年,总理衙门密函各地将军暨各省督抚,指出:

“倘任其安置飞线,是地隔数千里之遥,一切事件,中国公文尚未递到,彼已先得消息,办事倍形掣肘。

……是以叠经本处力为拒绝。

”材料中清政府反对的是下列哪一通讯设施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

20.1931年,上海市区仅有共用电话6处,在市公用局的推广下,到1936年,上海华侨界地区公用电话有124部、租界213部。

1933年至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共接到火警警报3389次,其中由电话接到警报1962次。

这反映出

A.电话通讯利于城市消防发展B.国民政府大力普及电话事业

C.火警报警基本使用公用电话D.电话通讯在近代中国发展迅速

21.纵观近代中国铁路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下列有关铁路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冲击了传统社会

B.促使中国由传统的农耕社会向近代化过渡

C.催生新的经济理念,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D.界定着新旧,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22.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

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信业务方才起步。

这反映了

A.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B.中国在科技土处于领先地位

C.中国仍处于学习西方器物的阶段

D.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3.(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877年6月29日,(李鸿章)复刘仲良中丞曰:

“日来由东局(天津机器局)至敝署(直隶总督府天津衙署)电线置妥,仅费数百金,通信立刻往复。

即用局内学生司之,神奇可诧,各使均相道贺。

执事闻之,将又哑然笑,数十百年后必有奉为开山之祖矣。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天津机器局是民用工业代表

B.天津电报业是由中国人自办

C.当时中国电报技术世界领先

D.国人通讯方式发生普遍改变

24.(题文)1876年,《申报》报道:

“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

”这反映出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25.下表展示的是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B.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

C.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26.近代欧美国家的科技成就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较早。

下表中的数据体现出

A.近代科技应用呈现地域不平衡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C.引进欧美科技的时差逐年缩短D.民族工业主导两地城市近代化

27.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

下图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

由此可知

A.清政府一直以来重视铁路修筑

B.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

C.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

D.国人的阻碍严重制约铁路修筑

28.南京浦口火车站是中国唯一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它也见证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变迁。

中国历史上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C.宝成铁路D.青藏铁路

29.“吾国向来闭关自守,深绝因拒。

故当铁路萌芽之时,人民则惊疑,政府则顾虑,及后知铁路之不能不筑矣,而犹有拒外资,争路权之事,然以国力不胜,资本缺乏,争之不得,则路机与主权并落于列强之手。

”造成近代中国此种状况的原因有

①传统观念的束缚

②列强对路权的激烈争夺

③国家资金的匮乏

④政府对铁路的一贯轻视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0.(家国情怀——近代航空业的发展)近代不少火柴厂的火花体现了国人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20世纪30年代,大华火柴厂出品的“飞机”火花,以早期双翼单引擎螺旋桨式飞机作为主图;湖北武汉火柴厂出品的“航空”火花,以当时较先进的单翼多引擎螺旋桨式客机为主图。

当时,这些火花的出现说明中国

A.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迅速

B.中国飞机制造业进步显著

C.近代国人期待航空事业发展

D.新式交通工具已广泛使用

31.近年来,在“低碳出行”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

但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好人不坐电车”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

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已传入

②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

③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达

④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32.(题文)下面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

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

该图片可以说明

A.上海社会风貌已成完全西化之势

B.传统衣食住行风格依然没有变化

C.近代通信工具电话、电报普遍使用

D.电力技术推动了近代交通工具变革

33.近代欧美国家的科技成就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较早。

下表中的数据体现出

近代科技

铁路

天气预报

电话

电灯

汽车

无线电

欧美技术发明年份

1825

1856

1876

1881

1883

1896

上海使用年份

1876

1873

1882

1882

1901

1909

武汉使用年份

1906

1919

1912

1906

1921

1925

 

A.近代科技应用呈现地域不平衡

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C.引进欧美科技的时差逐年缩短

D.民族工业主导两地城市近代化

34.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

“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

”这表明

A.人们仍然有浓重的传统意识B.汽车成为人们主要出行工具

C.近代上海奢侈风气最为盛行D.人们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抗

35.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

人)。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机器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89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数据的变化表明上海

A.近代交通工具普及B.城市交通进步显著C.生活方式普遍西化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36.《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由此推断

主题时间

1880—1889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报纸数量急剧增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37.1833年之前,普鲁士人郭士立三次进入中国沿海搜集情报,并于当年创办中国第一份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表示要为“摧毁横隔在中外人民之间的城墙”而工作。

魏源撰写《海国图志》时,多处引用了此报刊中的资料。

下列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的是

A.郭士立搜集情报为发动鸦片战争做准备

B.外国人希望通过文化交流促进相互了解

C.中国近代创办报刊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

D.近代报刊间接对中国人起到了启蒙作用

38.下表是《近代中国报刊业大事记(部分)》,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

报纸成为革命团体宣传政治纲领的阵地

B

《昭文新报》于1873年在汉口创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

C

《民报》于1905年在东京创刊

国人办报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影响巨大

D

《青年杂志》于1915年在上海创刊

该报是宣传维新思想的主阵地

 

A.A

B.B

C.C

D.D

39.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

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

《时务报》最多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

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C.中国办报深受西方的影响D.报纸具有宣传政治主张的功能

40.清末戏子杨月楼与富家女子私定婚姻,但是女方家庭从中作梗,利用官府势力将杨月楼打入大牢。

《申报》自报道该案起就把处理该案的县令作为抨击对象,批评他无理无据乱判案,从而引起了社会较大反响。

这主要说明《申报》

A.注重重大新闻报道的连续性

B.以维护民众利益为办报宗旨

C.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D.发挥了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

41.下图为1928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孙中山纪念时表》(部分)广告。

此广告反映出

A.辛亥革命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手表在当时中国已广泛使用

C.社会变革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D.厂家营销注重名人效应策略

42.近代某报刊一经出版,就以鲜明的变法宣传特色而受到全国维新志士的欢呼,其创刊号就发表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及《变法通议》两篇政论文章。

该报刊是

A.《申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43.“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下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

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

A.互联网完全取代其他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大众传媒

B.互联网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在二十一世纪才开始接入互联网

C.“互联M+”将消灭中国一切传统行业

D.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44.温州新学社群成员张棡在1903年4月26日的日记中记录,这一天有海轮从上海到了温州,给他带了五期《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第六号和四月份的《中外日报》,新学社群的人闻讯至他家看新书报。

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现。

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清末上海对周边地方产生文化辐射

B.交通、通讯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C.新式报刊推动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

D.维新变法运动已深人到了社会基层

45.一位久居上海的民族资本家一直坚持阅读《申报》,以了解国计民生。

在民国六年的《申报》中,他可能读到的新闻是:

A.京剧名角谭鑫培奉旨入宫给皇帝表演

B.某华侨在沪投资开办西餐厅生意兴隆

C.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了有线电报线

D.上海学生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

46.1895年至1898年,全国出版社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中80%左右是中国人自办的。

这些报刊中,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业创办的行业报,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政治性报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报纸”与“刊物”部分,贴近民众生活

B.注重舆情监督,通达社情民意

C.“维新”与“革命”论战,争取舆论支持

D.提倡民主科学,促进政治进步

47.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1786种,其中小报就有1266种。

《福尔摩斯》报是当时小报界“四大金刚”之一,该报注重揭露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黑幕,特别注重新闻报道,常抛出惊人消息,销路很广。

这表明,近代报刊

A.发挥了舆情监督的功用

B.是列强文化侵略的产物

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

D.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多元

48.下图为发表于1909年的时事漫画《一手掩尽天下目》。

该漫画的寓意是

A.清政府肆意压制革命舆论

B.新闻媒体面临恶劣的环境

C.报刊有效发挥着政治监督作用

D.革命派开始利用报刊启发民智

49.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

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

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

……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

文中作者认为

A.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

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

C.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

D.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50.下图是对某报1890年至1912年“报纸”一词出现频率的统计情况。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近代报业发展总体上较为缓慢

B.晚清报业与政治局势关联紧密

C.清末政府大力支持报刊业发展

D.戊成变法导致近代舆论最高峰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5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材料二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的现象,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

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保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

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3月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

“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

”“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材料二(建国初期)受当时强劲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学习借鉴苏联服饰的趋势。

在当时,服装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外,更承载着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营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政治使命。

苏联服装成为思想进步、追求革命的象征,主导着当时人们的服饰取向与选择。

列宁装、依照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根据苏联款式仿制的各种“布拉吉(连衣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闪耀在民众服装中的亮丽风景。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文化大革命”兴起,在“破四旧”运动中,谁的穿戴如果被认为不符合无产阶级式样,或带有“封、资、修”的影响,就会在大街上被勒令停下来,强制剪掉头发,撕烂衣服,红卫兵拿着剪刀专干此事,小脚裤管是他们最为仇视的对象,见了就剪。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社会服饰变革的主要因素。

(2)著名历史学家冯尔糜先生曾说:

“冠服、发型的形成同人们的政治意识紧密联系。

”因此,在特定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服饰就成为特定的政治符号。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字左右。

53.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

材料一:

“满虏窃国,易吾冠裳……今者清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1912年3月5日《临时政府公报》29号

材料二: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梳着小辫走进课堂曾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狂士怪杰:

辜鸿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