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656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II)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桀骜 兵荒马乱肖像(xiāo)  心潮澎湃(bài)

B.通牒 水蒸气 麻痹(bì) 濒临绝境(bīn)

C.装钉  木碳画 福祉(zhǐ)仁爱孝悌(tì)

D.跋涉 兴高彩烈翎毛(lín)伺机报复(s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数十家中国企业在美国曾经兴盛一时的“汽车之都”底特律开设办事处,向从安全带销售到新技术研发的各种生意投资。

B.少数地方官员干工作急功近利,谋发展简单粗放,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行政化、简单化地处理问题,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却视而不见百姓的生活困难,缺少公仆意识。

C.在印度、日本等国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探讨的中心问题。

D.各地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同时,还要严正法纪,惩处某些公权单位向企业利用权力变相索贿的违法行为。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循环经济把经济系统看作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认为传统工业社会是①

,这线性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系统高强度的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抛回到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既是②

线性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同时通过逆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与此同时,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的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③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不超过10字。

(3分)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径和行政手段,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

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产生和传播的规律,正如解决癌症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胞首先是一种细胞,并掌握这种特殊细胞生长与繁殖的规律,才能够找到应对之策。

对于谣言这种舆论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精确制导地克敌制胜,这样才能把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饮泉亭记【明】刘基

昔司马氏①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

“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

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②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

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

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

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

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

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

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

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

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

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

呜呼,伟哉!

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

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

 (《诚意伯文集》卷六)

【注】①司马氏:

代指西晋。

②征士:

不就朝廷征聘之士。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与刺史相先后      卒:

最终B.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而移哉  幻:

惑乱

C.贪相承习为故        故:

缘故D.多不与相得               得:

投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赞扬吴刺史的一组是(3分)

①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②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③明而自信,笃也

④有一焉,则其守不固⑤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

⑥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概述吴刺史饮贪泉、赋诗,廉洁终老,宪副吴君用“饮泉”给亭命名等事情,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②段中作者批评一些人对吴刺史饮贪泉事的非议;认为君子树立廉洁的榜样,有利于匡正世风。

C.第③段中作者认为吴刺史冒死饮泉,具有无所畏惧的勇气,是大丈夫之所为,值得世人学习。

D.末段指出以“贪”命名泉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并点明写这篇记的缘由。

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

(3分)   

(2)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

(3分)  

(3)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

(4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野 步 (宋)周密                    野 步(清)赵翼   

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4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3),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逍遥游》)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7),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新五代史》)

(8)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___________。

(《三字经》)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看不见的邮差迟子建

①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单位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

我写的第一封信,是给聂华苓老师的。

在此之前,因为我不上网,几乎每隔半个月,她就要从美国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近况。

②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③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

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

“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④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⑤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

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

我还记得,2005年我在青岛修改完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寄给《收获》杂志的,就是一块薄饼似的软盘。

⑥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

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⑦上网后,无论是长稿短稿,都可以用伊妹儿发出了。

报纸的采访,往往需要配发作者照片。

以往我会寄上一张照片,并在后面标记上“用后请奉还”,麻烦得很。

现在呢,请人把照片扫描了一些,放在自己的图片库里,哪里需要,就选一张把它派发到哪里,非常便捷。

而且,新书出版前,你可以事先看到美编设计的封面,有不满意的,能够及时沟通和修正。

而从前,出版社因为我不上网,让我看封面时,只得出一份打样,特快专递过来。

⑧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

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

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

由于他是个歪脖子,头总是拧向一侧,他骑着墨绿的邮车行进在山间公路时,我常担心他会因为看不到正前方,而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

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

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

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

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

我觉得这个邮差了不起,他不看大家都看的路,却依然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无闪失,说明眼前的那条路,他已熟稔于心。

走上它时,只需轻轻一瞥,就能畅通无阻。

能够在大路上用目光“别开蹊径”,去瞭望别人不曾看到的“旁逸斜出”的美景,真乃神人啊!

⑨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

我们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

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

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

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选自《迟子建散文》

11.结合文章内容,试简要概括网络邮件的特点。

(4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山村邮差性格的,请简要分析。

(6分)

13.试分析文章第6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14.结合全文,试探究文题“看不见的邮差”的深刻意蕴。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打而不痛”是诚信滑坡的重要原因

3月17日,教育部公布消息说,目前已经抓获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的主要犯罪嫌疑人。

教育部要求认真核查试卷,对作弊考生严肃处理,强化复试考核,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对此,网上一些富有“同情心”的人质疑:

考试作一次弊,就开除学籍和上了失信“黑名单”,终生都受到不良影响,对于这些多数尚未出校门的孩子,处罚是否“过于残忍”了?

尽管考研作弊的考生是少数,但如果他们得逞或败露后不受到严惩,对绝大多数认真学习和诚实考试的孩子来说,既有失公平公正,也是更大的“残忍”。

还会形成不良的导向,如“处罚”不够,作弊者的侥幸得手会刺激更多的人铤而走险。

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基本要素。

诚信意识的树立,固然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但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时甚至比个人修养更必须。

有些老外在本国即使没车没人也不会闯红灯,以前都解释为其修养和习惯好,可同样是这些老外,他们到中国来很快就学会了闯红灯,这里就有一个“敢与不敢”的“违法成本”问题。

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有不少在诚信和质量上如雷贯耳的著名国际品牌在本国是不敢弄虚作假的,可到我国却屡屡失信。

没有对失信“打痛”的制度,仅靠个人或企业的“诚信自修”,是很悬的。

我们必须这样狠。

因为,实践不断证明,如果不用法律的铁腕和完善的制度把失信者都打痛打怕了,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凭什么让人们相信在如今“陌生人社会”的“短暂性关系”里坚守诚信而仍会得到公平对待而不吃亏?

凭什么使对所有人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对诚信滑坡问题解决的不好,甚至有些地方或领域的失信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说得狠,却下手软,漏洞多,处罚不到位。

就拿教育部门来说,类似这次重拳痛打考试作弊的措施,其实也不是新招,前几年就有,可真正落实了吗?

有威慑力吗?

如真有,这次即使有人违法泄露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大概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坦荡荡”地做买家吧?

而泄题的考研辅导公司竟敢公开拿此做营销卖点,这可是“重拳痛打”诚实守信的广大考生了,同时,也是在讥讽所有还有些诚实和良心的人们。

如此种种,再不痛打,如何了得?

(选自2012年3月21日《扬子晚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6分)

16.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当前为什么对失信者的打击“我们必须这样狠”?

(6分)

17.你认为如何确保国民诚信的不滑坡?

(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70分)

李嘉诚说: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苏省赣榆清华园复习班2013-2014第一次月考

        班级姓名 考试号□□□□□□□□□

语文加试卷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

予之令鄞,客有授予古之诗世所不传者二百馀篇。

观之,予知非人之所能为,而为之实甫者其文与意之著也然甫之诗其完见于今者自予得之世之学者至乎甫而后为诗不能至要之不知诗焉尔。

呜呼,诗其难,惟有甫哉?

自《洗兵马》下序而次之,以示知甫者,且用自发焉。

皇祐壬辰五月日,临川王某序。

--节选自《<老杜诗后集>序》

而为之实甫者其文与意之著也然甫之诗其完见于今者自予得之世之学者至乎甫而后为诗不能至要之不知诗焉尔。

20.用现代汉语简要说明作者编辑《老杜诗后集》的目的。

(2分)

 

21.《老杜诗后集》的编辑者是谁?

(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由于诸葛亮用人不当,马谡骄傲轻敌,不听关平的劝告,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B.《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对封建道德的批判。

狂人实际上是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

C.《家》的结尾部分,觉慧与家人告别时,尽管面对的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可是一想到就要离开曾经生活的18年的“家”,他的内心一点也兴奋不起来。

D.当欧也妮放弃母亲的财产继承权,在文书上签了字后,葛朗台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女儿,如此热情是因为自己没有必要为家财有被分割的危险而担心了。

E.《炉中煤》中把“祖国”比喻为“女郎”,是继承并发扬了屈原《离骚》中“美人香草”之喻,使意境甘美浓郁,有利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薛宝钗、林黛玉、贾探春在大观园里的住处名称各是什么?

其住处环境各显示了主人什么样的性情?

(6分)

 

(2)《哈姆雷特》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请简要叙述作品安排了哪三个高潮?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战士和苍蝇①

鲁迅

①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话:

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

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②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

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

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③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

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④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⑥去罢,苍蝇们!

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

你们这些虫豸们!

三月二十一日

注释:

①本文是鲁迅先生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不久写的一篇杂感。

24.解释“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这句话的内涵。

(3分)

 

25.请概括说明“苍蝇们”的丑态。

(6分)

 

26.文章的五、六两段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6分)

 

赣榆清华园复习班2013-2014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B  2.A(B视而不见不能带宾语。

C“增强……地位”“提高……影响力”搭配不当,应是“提高……地位”“增强……影响力”。

D语序不当,“利用权力”移至“向企业”前)

3.示例:

①一种线性经济(根据下文“这种线性经济条件下”判断)(1分)②“原料箱”又是“垃圾箱”(根据上文“把物质和能源从生态系统中提取出来”可以判定“原料箱”,根据“把污染和废物抛回到生态系统中”和“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垃圾”可以判定“垃圾箱”)(2分)③经济循环中(根据“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可以判定)(2分)

4.拿起舆论武器(2分)应对谣言(2分)。

5.C(故:

惯例、老例)

6.A(②与吴刺史无关;④是作者对于“人之好名与好利”的议论;⑥是对吴以时品行的赞扬)

7.C(“吴刺史冒死饮泉”这一说法于原文无据)

8.

(1)(3分)有人指责他矫情(或译为“故作姿态”、“掩饰真心”等也可),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

(得分点:

“或”、“病”、“然”各l分)

(2)(3分)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变的吗?

(得分点:

“自我”l分,“易”1分,反问句式l分。

(3)(4分)番禺在岭峤之外,距离天子最远,所以在那个地方做官的人,能够放纵贪婪之心。

(“去”、“吏”的活用为动词“逞”各1分,大意对1分)

【参考译文】

   从前西晋有一个廉洁的官员,名叫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经过贪泉饮水,赋诗说:

“古人说此水,饮一杯值千金。

如果让伯夷、叔齐来饮,应当是始终不变心的。

”后来吴隐之最终以其廉洁自律而终其一生。

后人称道廉洁之士时,也一定会称(他)为“吴刺史”。

元代宪副吴君任职广西时,把(贪泉边)的亭子命名为“饮泉”,是钦慕吴刺史的(缘故);而宪副的廉洁,最终可与吴刺史相提并论。

至正十四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拿着以前的征士京兆杜伯原所写的“饮泉亭”三个字,来征求我的意见(向我求取文章)。

我过去看过前人谈论吴刺史饮泉的事,有人指责他矫情(或“故作姿态”,“掩饰真心”),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

君子用自身的行为来树立榜样,能用来培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的,(大家)都应当看到并且学习,又怎么可以指责并讥讽他呢?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是上天决定的,不可以凭借人力争取就能得到的。

然而做恶事或善事,却是由自己决定的。

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变的吗?

假如那里有(一口)泉水,说是喝了的人会死,我却奋发那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冒死饮用,死亡不是我能决定的,而怀抱必死的念头而勉强饮用,这就是矫情,这是没有好处而是沽名钓誉,那么君子就会指责并且不去做这样的事。

大丈夫的心胸,要用仁义充实,要用礼仪确立,用刀剑逼迫却不被不义之行所屈服,面对如汤似火一样的险境而不被不义之行所撼动,那难道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改变的吗?

人们喜好名利,都是被外物所蛊惑,(好名与好利)只要有一样,那么(他)的操守就不能稳固,因而外物就能够改变他了。

像吴刺史这样的人,我知道他决不是矫情来沽名钓誉的人,只因为他深知道义,明智而自信,忠心实意,所以(他)饮了泉水来昭示世人,让人知道贪婪与廉洁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借助外物的(力量)的,让那些表面上追求名声然而内心贪婪污浊的人,不能用借口来减轻自己的罪过,这就是所说的扶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真的是能够使愚顽的人开启心智,使懦弱的人变得自立,他的功绩不在伯夷、叔齐之下啊。

 番禺在岭峤之外,距离天子最远,所以在那个地方做官的人,能够放纵贪婪之心。

贪婪互相沿袭,成为惯例,百姓没有可以归罪的对象,于是让泉水承担(这个罪名),(喝了贪泉之水的人会变贪)这是怨恨激愤的人的说法。

吴刺史这种行为,不只是使岭外之民开始蒙受天子的恩惠,而且也让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

百姓,是上天的子民;泉水,是苍天的赐物。

一个刺史的职位如果能有合适的人(来担任),那么百姓与万物都蒙受恩赐。

啊,真是伟大啊!

吴以时崇尚高尚的气节,敢于直言,看见贪婪之人嫉恨如仇人,所以凡是有俸禄爵位的人,大多不能与他相互投合。

我很是敬重他有祖辈的风范,因此写了这篇记。

9.

(1)第一首诗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各2分,共4)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

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飞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表现出来(2分);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2分)

10.

(1)凌万顷之茫然

(2)金就砺则利(3)别有幽愁暗恨生(4)朝菌不知晦朔(5)岸芷汀兰(6)君子不齿(7)祸患常积于忽微(8)断机杼

11.答案要点:

经济(免费)、快速、无形(看不见)、便捷(每点1分)

12.答案要点:

采用了对比手法、细节描写。

(2分)他能体谅作者收信的心情:

收到用稿通知时就为我高兴;收到退稿时同情地看着我,感到遗憾和自责。

(2分)写出了他热心善良的性格。

(2分)

13.答案要点:

(1)内容上:

写出了上网前到邮局寄稿的种种快乐(1分)与网络邮差的无影无形(看不见)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以及对这种生活方式正逐渐消失的感伤。

(1分)

(2)结构上:

由这里的寄稿引出了下文对山村邮差送回信情形的回忆(为下文回忆山村邮差送回信作铺垫),(1分)并与文章结尾所写的邮局寄稿返回路上的生活情趣相照应。

(1分)

14.答案要点:

(1)指无影无形的网络;

(2)指记忆中的像田师傅一样的热心善良的一类人。

(3)指正逐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

(6分,每点2分)

15.(6分)①首先,从教育部对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事件严肃处理入手,论述对此类不诚信现象要严肃处理;(2分)②继而,论述了诚信固然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更要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2分)③接着论证不用法律的铁腕与完善的制度打痛失信者会产生的后果;(1分)④最后联系实际,指出“重拳痛打”失信者的必要性。

(1分)

16.(6分)①外国人在国内诚信而到中国就不诚信的例子说明单靠“诚信自修”很悬,必须痛打失信者。

②要让人们相信在“陌生人社会”的“短暂性关系”里坚守诚信是会得到公平的对待,要使诚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