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517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docx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简介

一、国家IT应用技术考试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是根据劳动部发[1996]19号《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件,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领域新职业国家考试。

  劳动部劳培司字[1997]63号文件明确指出,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核发《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

“该证书作为反映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的基础性职业资格证书,在要求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实行岗位准入控制的相应职业作为上岗证;在其它就业和职业评聘领域作为计算机相应操作能力的证明。

通过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获得操作员、高级操作员资格者,分别视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级、高级技术等级,其使用及待遇参照国家相应规定执行;获得操作师、高级操作师资格者,参加技师、高级技师技术职务评聘时分别作为其专业技能的依据”。

  

  劳社鉴发[2004]18号文中,又进一步明确“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作为国家职业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面向各类院校学生和社会劳动者,重点测评考生掌握计算机各类实际应用技能的水平。

二、实用的考试内容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内容主要是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

考试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国际通用的专项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根据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特征,划分模块和平台,各模块按等级、按模块分别独立进行考试。

个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考试模块,可根据职业和工作的需要选取若干相应模块进行组合而形成综合能力。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考核模块将逐步扩充,考试平台和软件版本将不断更新。

现计划开发企业管理(ERP)、通信管理、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及计算机辅设计模块Pro/Engineerr平台。

考试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也将逐步提高。

三、统一的考试规范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特别强调规范性,全国统一管理,保证考试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根据“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统一考评员资格、统一培训考核机构条件标准、统一颁发证书”的原则进行质量管理,每一个考核模块都制定了相应的鉴定标准和考试大纲以及专门的培训教材,各地区的培训和考试都执行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考试大纲,并使用统一教材,以避免“因人而异”的随意性,使证书获得者的水平具有等价性。

四、鲜明的考试特点

1.保持高新特色

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不断跟踪最新应用技术,更新内容,建立了动态的职业鉴定标准体系,并由专家委员会根据技术发展及时修订定和调整。

2.考试题库公开

考试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公开考核标准、考试大纲、考试题库和评分标准;每个考生逐一随机抽题,各个考生在一场考试中题目各不相同,但具有等值性,从而保证了整个考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3.实行随培随考

采用随培随考的方法,不搞全国统一时间。

为适应考生需要,考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随时参加培训和考试,培训机构可根据社会需求随时组织培训。

4.考核应用能力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密切结合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软硬件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考试内容和考核标准及方法,侧重专门软件的应用,以软件为对象,以标准作业为载体,重在考核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

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考试方法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相应的程序完成具体的作业任务,重在考核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

采用模块化的培训考试设计,根据不同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情况,以职业功能分析法为依据建立若干个实用软件的独立模块,应试者可根据自己工作岗位的需要选择相应模块,有效地解决了计算机专业不同应用领域的特殊性问题;考试合格证书上显示考生的相关信息,用人单位能清楚了解考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技术水平。

5.重视培训和提供统一指定教材

考试是手段,培养学员实际应用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是目的。

培训是考试的源泉,考试是培训效果的检测和评价,提高培训质量是保证考试质量的根本。

为保证培训质量,劳动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委托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根据各模块标准编写与出版发行统一考试指定教材。

经十年的建设,现出版250余种图书、光盘,已建设成教材体系,已成为国内IT认证中覆盖面最广、品种最多的教材系列,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知名教材品牌。

五、考试规模迅速发展

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自实施以来,培训和考试依据职业标准,采用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模块组合的教学模式和行为引导实例教学法,因此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重视,将培训考核纳入教学计划。

目前全国已有300万人参加了该项考试,2005年考试规模已达60万,预计2008年考试规模可达100万。

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引进了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不仅是引进了一种认证体系,还是引进了一种先进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课程和职业培训模式,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对于职业院校意义尤为重大。

六、有力促进劳动者就业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现代职业的必备技能。

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始终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坚持科学性原则,突出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内容具有鲜明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考试合格证书对于具有什么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具有什么水平有明确的表述,成为有效的就业通行证,持证者具有相应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认可,重而有效地提高了就业竞争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劳动者就业。

   

 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面对广大计算机技术应用者,致力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应用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高新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率。

为高新技术应用人员提供一个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标准证明,以促进就业和人才流动。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性质

 

一、考试名称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全称)

 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简称)

二、证书名称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全称)

OSTA计算机认证(简称)

三、考试战略

科学严谨,公开公正,质量第一,社会效应第一,求职效应第一。

为推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服务,使计算机真正成为信息时代的劳动工具,为促进劳动者就业服务。

国家将坚决实施“名牌证书战略”,使证书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权威性和法律效用性。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等级划分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等级划分为五、四、三、二、一,对应职业资格的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分别称为初级操作员、操作员、高级操作员、操作师和高级操作师等。

说明:

   1.操作员:

独立、熟练地在规定平台使用相应软件,完成“技能标准”确定的一般性日常工作,水平要求为相当于中级工人技术等级。

   2.高级操作员:

独立、熟练地在规定平台使用相应软件,完成“技能标准”确定的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水平要求为相当于高级工人技术等级。

   3.操作师:

独立、熟练地在规定平台使用相应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完成“技能标准”确定的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和简单的二次开发工作,水平要求为相当于技师等级。

   4.高级操作师:

独立、熟练地在规定平台使用相应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扩展功能,完成“技能标准”确定的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使用二次开发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在更高层次上扩充原有功能,水平要求为相当于高级技师等级。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等级表:

序号

级别

与国家职业资格对应关系

1

高级操作师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2

操作师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3

高级操作员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4

操作员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5

初级操作员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模块划分及鉴定标准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内容主要是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

考试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国际通用的专项职业技能鉴定方式。

根据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特征,划分模块和平台,各模块按等级、按模块分别独立进行考试。

个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考试模块,可根据职业和工作的需要选取若干相应模块进行组合而形成综合能力。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要,考核模块将逐步扩充,考试平台和软件版本将不断更新。

现计划开发企业管理(ERP)、通信管理、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及计算机辅设计模块Pro/Engineerr平台。

考试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也将逐步提高。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共分为15个模块,38个系列:

序号

模块

模块名称

编号

平台

1

初级操作员

001

Windows/Office

2

00

办公软件应用

002

Windows平台(MSOffice)(中,高级)

003

Windows平台(WPS)(中级)

3

01

数据库应用

011

FoxBASE+平台(停考)

012

VisualFoxPro平台(中级)

013

SQLServer平台(中级)

014

Access平台(中级)

4

02

计算机辅助设计

021

AutoCAD平台(中,高级)

022

Protel平台(中级)

5

03

图形图像处理

031

3DStudio平台(停考)

032

PhotoShop平台(中,高级)

034

3DStudioMAX平台(中,高级)

035

CorelDRAW平台(中,高级)

036

Illustrator平台(中级)

6

04

专业排版

041

方正书版、报版平台(待开发)

042

PageMaker平台(中级)

043

Word平台(中级)

7

05

因特网应用

051

Netscape平台(停考)

052

InternetExplorer平台(中级)

053

ASP平台(高级)

8

06

计算机中文速记

061

双文速记平台(初、中、高级)

9

07

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

071

IBM-PC兼容机(中级)

10

08

局域网管理

081

WindowsNT平台(中,高级)

082

NovellNetWare平台(停考)

11

09

多媒体软件制作

091

Director平台(中级)

092

Authorware平台(中,高级)

12

10

应用程序设计编制

101

VisualBasic平台(中级)

102

VisualC++平台(中级)

103

Delphi平台(中级)

104

VisualC#平台(中级)

13

11

会计软件应用

111

用友软件系列(中,高级)

112

金蝶软件系列(中级)

14

12

网页制作

121

Dreamweaver平台(中级)

122

Fireworks平台(中级)

123

Flash平台(中级)

124

FrontPage平台(中级)

125

Macromedia平台(高级)

15

13

视频编辑

131

Premiere平台(中级)

132

AfterEffects平台(中级)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标准与命题

 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是标准参照模式考试。

先进、科学的"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体系和题库系统,是考试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核心。

一、标准体系的主要特点:

*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产品为导向,适应现代技术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源配置需求,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实现的相对适应性。

*以实用软件操作为对象,在国内首创并实践模块化标准设计理论。

根据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不同应用领域,通过职业功能分析,建立相对独立的考核模块。

不同模块内部的技术构成和技能要求完整、合理,各模块之间的技术构成和技能要求相对平衡。

*在每个模块标准中可以容纳多个应用程序,分别作为完成某类作业任务的平台或系列,例如在图形图像处理模块中,既可以有主要用于处理平面图形图像的程序平台,也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三维图像的程序平台。

每个平台根据掌握的技能难易程度、技能范围等单独分为不同的等级。

使每一个模块的标准都成为具有可扩充性、兼容性的多原主干式树状组合结构。

*动态稳定地保持标准体系的高新技术状态。

紧密跟踪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迅速扩充,同时适应社会应用的广泛性和多层次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使标准体系始终处于优选渐进式的良性反馈性回应机制中。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的众多专家和标准起草组按程序起草和审定标准,由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文件形式发布,保证了标准体系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二、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根据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使用领域特征,目前已制订了十二个模块的标准,分别是:

办公软件应用、数据库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处理、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因特网应用、专业排版、计算机中文速记、局域网管理、多媒体软件制作、应用程序设计编制和会计软件应用。

*每个标准的内容由定义、适用对象、相应等级、培训期限、技能标准、鉴定要求和鉴定内容七部分组成。

其中,"定义"和"适用对象"概括了本模块标准要求完成的工作技能范畴和接受鉴定考核的此类工作技能人员;"相应等级"明确了本模块标准设立的级别,通过各级别鉴定需要掌握的相应技能,以及各级别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的等级;"培训期限"提供了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相当于初中毕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相应等级鉴定考核所需的短期强化培训时间;"技能标准"以抽象的条目表述方式列出了各级别鉴定考核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鉴定要求"规定了申报条件、考评员构成、鉴定方式与鉴定时间;"鉴定内容"按不同平台(系列)和等级详细说明了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点。

三、命题的组织与题库的使用:

*制定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实现标准可操作性考核的具体细化,也是培训授课的知识和技能的具体依据。

考试大纲将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考核类别考核点的形式分为若干个测评单元和测评项(题目)

*制作考试题库:

依据标准和考试大纲,命题组选取适宜的作业素材,提出操作要求,制作参照样文。

完整的题库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书籍文字部分的《试题汇编》,包括操作要求和样文,二是电子信息部分的考试作业素材,安装在各考试站的考试用计算机中,供考生考试时调用操作。

*编制考务文件:

根据考试题库对考试的设备、程序、判分等考务方面的要求,逐一编制出与每个题库配套使用的《考试站技术指导》、《考评员技术指导》、《考生须知》、《评分标准》等各种考务文件,分别供考试站、考评员和考生在考试活动中使用。

*题库的使用:

考试题库由部鉴定中心发布,各省、市、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负责本地区题库管理,各考试站是题库的使用机构,全国使用统一的题库进行考试。

点击以下模块名称查看其具体鉴定标准:

(1)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2)初级操作员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3)多媒体软件制作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4)会计软件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5)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6)局域网管理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7)视频编辑软件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8)数据库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9)图形图像处理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10)网页制作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11)微型计算机安装调试维修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12)因特网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13)应用程序设计编制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14)专业排版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训和鉴定标准

定义:

    使用微机及相关外部设备和一种办公应用软件处理文字、数据、图表等相应事务的工作技能。

适用对象:

    文秘人员、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掌握办公软件操作技能的社会劳动者。

相应等级:

    操作员:

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四级。

在一种中文操作系统平台下独立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完成相应工作。

实际能力要求达到:

能使用办公应用的相关软件和设备熟练完成日常文字、数据处理。

    高级操作员:

专项技能水平达到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三级。

在一种中文操作系统平台下独立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完成相应的综合性工作。

实际能力要求达到:

能综合使用办公应用软件和相关设备熟练处理文字、数据、图表等日常事务信息,并具有相应的教学能力。

培训期限:

    操作员:

短期强化培训60~80学时;

    高级操作员:

短期强化培训80~100学时。

技能标准:

1、操作员

1.1知识要求

  掌握微机及常用外部设备连接和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

  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命令的使用知识;

  掌握一种中文平台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知识;

  掌握一种办公应用软件的基本使用知识;

  掌握防病毒基本知识。

1.2技能要求

  具有熟练的操作系统使用能力;

  具有熟练的文本处理软件使用能力;

  具有熟练的数据计算、分析和图表处理软件应用能力;

  具有熟练的文件管理和打印操作能力。

2、高级操作员

2.1知识要求

  掌握调试各档微机及相关外部设备的系统知识;

  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的使用知识;

  掌握一种中文平台系统的使用知识,并了解其他中文平台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

  掌握一种办公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知识,并了解其他办公套件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

  熟练掌握信息共享的主要途径和管理方法。

2.2技能要求

  具有熟练的操作系统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具有熟练的文本处理软件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具有熟练的电子表格软件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具有熟练的图形演示软件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具有熟练的文件管理、共享和打印操作能力。

鉴定要求:

1、申报条件

    申请参加考核的人员,经过要求的培训后,根据本人能力和实际需要,可参加本模块设置的相应等级、平台的考试。

2、考评员组成

    考核应由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注册的考评员组成的考评组主持,每场考试的考评组须由三名以上注册考评员组成,每位考评员在一场考试中最多监考、评判10名考生。

3、鉴定方式与鉴定时间

    鉴定方式:

使用全国统一题库,按照操作要求,完成指定的考试题目;考试全部在计算机的相应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中完成,实际测试操作技能。

    鉴定时间:

    操作员:

120分钟;

    高级操作员:

120分钟。

鉴定内容:

1、操作员

1.1Windows平台及其环境下的中文操作系统、办公应用软件(推荐使用中文Windows98/2000/XP、金山WPS2000/2002集成办公系统)

    基础知识:

微机及办公设备的型号、特点和连接,微机及相关外部设备的启动、关闭及正确使用,相关外部设备的准备;微机中央处理器的类型,内存的种类和容量,外存的配置、种类、规格和容量,显示器、扩展槽、接口的分类、标准及特点;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知识,中文平台的功能模块及其使用方法,会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方法;系统的安装,汉字库的使用特点;办公应用软件的组成和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功能模块的作用及相互调用方法,汉字与图形的处理方式,文书、非文书、数据、表格和图形文件的格式和相关的转换和调用知识;防病毒基本知识。

    操作系统及中文平台的使用:

(1)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

格式化磁盘,数据文件的复制与删除,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目录的建立与管理;批处理的设计,内存管理的设计;以及窗口管理、菜单使用、程序管理和文件管理,系统随带的主要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共享(如剪贴板、DDE动态数据交换、OL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的应用;系统的设置、优化和维护,基本系统配置文件的编辑修改技巧。

(2)熟练安装、启动、使用和优化中文平台,汉字输入,使用中文平台的工具对中文字符串作变形处理,对汉字作空心、旋转、阴影等效果处理,进行补字处理和运用单字节汉字。

    中文办公软件的使用:

建立和编辑文书:

建立与编辑文件,进行文件保存、查阅、复制、删除和排版编辑,在文件中输入正文,插入、删除和修改图文对象,查找与替换操作,文字块操作;格式化:

格式化字符和段落等,设置页面,基本版式设计与排版;使用软件提供的工具进行文字校对和段落重排等操作;命令与对话框操作和工具条的使用;绘制表格和图形;样式的应用;绘制表格、定制表格和创建报表,表格的行列操作和数据操作,表格的编辑操作;格式化表格:

改变列宽和行高,表格的复制粘贴等操作,表格文字的复制粘贴等内容;计算:

行列运算,自定义算式,取消特殊表格;图表:

创建图表,缩放及移动图表,改变图表类型和格式,数据编辑;图像形状、亮度和对比度处理;数学化学等公式编辑操作;演示文稿的演示方式设置和演示对象(文字、图形、图像、表格等元素)的演示处理和整体演示效果的处理。

1.2Windows平台及其环境下的中文操作系统、办公应用软件(推荐使用中文Windows98/2000/XP、MSWord97/2000/2002、Excel97/2000/2002)

    基础知识:

微机及办公设备的型号、特点和连接,微机及相关外部设备的启动、关闭及正确使用,相关外部设备的准备;微机中央处理器的类型,内存的种类和容量,外存的配置、种类、规格和容量,显示器、扩展槽和接口的分类、标准及特点;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知识,中文平台的功能模块及其使用方法,会使用一种汉字输入方法;系统的安装,汉字库的使用特点;办公应用软件的组成和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要求,功能模块的作用及相互调用方法,汉字与图形的处理方式,文书、非文书、数据、表格和图形文件的格式和相关的转换和调用知识;防病毒基本知识。

    操作系统及中文平台的使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

格式化磁盘,数据文件的复制与删除,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目录的建立和管理;批处理的设计,内存管理的设计;以及窗口管理,菜单使用,程序管理和文件管理,系统随带的主要应用程序的使用,数据共享(如剪贴板、DDE动态数据交换、OL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的应用;系统的设置、优化和维护,基本系统配置文件的编辑修改技巧;熟练安装、启动、使用和优化中文平台,汉字输入,使用中文平台的工具对中文字符串作变形处理,对汉字作空心、旋转、阴影等效果处理,进行补字处理和运用单字节汉字。

    文书处理软件的使用:

建立和编辑文书:

建立与编辑文件,进行文件保存、查阅、复制和删除,定义文件格式,在文件中进行输入、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查找与替换操作,文字块操作;格式化:

格式化字符,段落等,设置页面,基本版式设计与排版;使用软件提供的工具进行文字校对等操作;使用命令与对话框操作和多窗口操作;使用表格和图形;简单宏的应用。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

创建和编辑工作表:

创建和编排工作表、工作簿及其一般使用,工作表分组、冻结及缩放,工作表的编辑操作;格式化工作表:

改变列宽和行高,改变对齐方式,选择字体及字体尺寸,应用边框,格式化单元格中的公式,使用式样,复制格式;计算:

使用操作符进行计算,确定单元格数据之间的关系,使用内部函数,命名单元格和区域,保护工作表;图表:

创建图表,缩放及移动图表,改变图表类型和格式,打印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