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476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 2.docx

老中医欧阳琦医疗经验2

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专家欧阳锜

朱克俭欧阳剑红整理

编者按:

欧阳锜,湖南衡南县人,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中医内科学家,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专家。

历任衡南县中医院院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代所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欧阳氏15岁随其伯父欧阳履钦学中医,履钦先生为湘南名医,藏书丰富,勤于著述,对从学要求甚严,欧阳氏从小受其熏陶,养成严谨治学风尚。

毕生从事中医内科、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有《内科辨证学》、《伤寒金匮浅释》、《中医内科证治概要》、《证治概要》、《杂病原旨》等。

承担卫生部重点科研项目“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化研究”,主持完成“湖南省中成药开发远景规划研究”。

本文重点介绍欧阳氏在学术上,建立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的成就。

临证特色则论述欧阳氏临床病证结合的思想方法,和辨别疑难杂证三大关键及其运用,并从八个疑难病例评析予以进一步印证。

医论医话所言及的“求衡论”、“常变论”乃是他研究多年的心血,曾以“求衡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和“气的理论探讨”等专题分别在泰国、日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总之,欧阳氏毕身在中医内科领域的疑难杂病的研治有重要突破,尤其在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上成绩更为突出,细阅全文后学之人定会从中受到很大启迪。

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

———《医说》

欧阳锜,字子玉,男,汉族,1923年9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和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专家。

第三卷60715岁时,欧阳氏随其伯父欧阳履钦学中医,甫学成,履钦先生外出任教,乡里患病者就医,经欧阳氏医治,多能获效,且不分贫富、不计远近,有求必应,求医者逐日增多。

履钦先生为湘南名医,藏书甚丰、勤于著述,对从学要求甚严,常谓“行医非学医之终止,乃学医之继续”。

欧阳氏从小受其熏陶,行医以后仍不忘读书,故学与术与日俱增。

22岁即参加原考试院中医师考核合格,当时已将读书临床心得整理为《内科辨证学》,送原中央国医馆审阅,焦易堂馆长为之题词,称“临床必读”。

《内科辨证学》于1951年在上海《新中医药》杂志全文发表后,得到中医界的赞许。

自此,欧阳氏遂确定以“辨证的理论方法”为其研究方向。

他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出治疗神经衰弱、烦躁失眠的桑椹养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消积二金散;治疗咽喉炎的清音利咽片;治疗晚期癌症的消癌止痛膏;治疗慢性风湿病的通络熄风汤;治疗前列腺炎的小蓟分清饮;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疏肝散结汤等等,都本着病证结合的用药原则,提出每个方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便于推广应用。

疏肝散结汤已批准为新药“乳核内消液”投产,不但深受患者欢迎,并在继续进行预防乳腺增生病恶变的研究。

他在全国中医期刊上发表过不少文章,介绍某些病辨证分型、分期的治疗经验,使读者能学以致用。

70年代,他开始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研究,通过研究,他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舌苔变化与病情转变的关系,主张解毒养阴以防止舌苔花剥光剥引致病情恶化,对部分晚期癌症病人起到了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作用。

并提出白血病、鼻咽癌、胃癌等以舌苔变化为主要指标的统一辨证用药方案,均为全国有关肿瘤会议所采用。

因医疗和教学之需要,继《内科辨证学》之后,欧阳氏又先后撰写出版了《伤寒金匮浅释》、《中医内科证治概要》、《证治概要》、《杂病原旨》等书。

《伤寒》《金匮》是中医的经典。

50年代,欧阳氏在中医进修教学中就对二书作了全面探讨。

《伤寒金匮浅释》用简明浅近的语句和现代的学理,逐条加以整理注释,并在每段或每篇之后,根据辨证论治的精神把篇段的含义、治疗作了扼要的分析、比较和总结。

教学实践证明,《浅释》确有助于对《伤寒》《金匮》二书的全面领会。

为便于掌握辨证的理论方法,《中医内科证治概要》详细叙述了每一症状的发病机制,再分别叙述每一证候的主要症状(含舌苔脉象)及与其他类似症状的鉴别,从而指出各证的辨证要点及处方用药。

由于本书综合归纳得条理分明,既有助于提高中医理论,也便于临床参考运用。

在60年代西医学习中医高潮时,深受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欢迎。

《伤寒金匮浅释》1980年在香港宏业书局再版。

《中医内科证治概要》经日本东京创医会学术部译成日文,1967年出版,1976年再版,日本几所讲习所已作为教材使用。

为辅导《金匮》专业研究生学习与临床,《杂病原旨》一书深入阐发仲景辨杂病的三个环节,提出《金匮》辨杂病不单以脏腑经络为纲,而应是脏腑病、新感卒病、邪结为病“三纲鼎立”。

这一思想,经研究生在医疗实践中运用,认为确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证治概要》一书,是《中医内科证治概要》的补充和完善,本书的总论在全面探讨、系统总结前人辨证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三型二十一证互为纲目的辨证方第三卷608法”,经各地中医在医疗实践中运用,不少来信反映:

这一方法不但对辨析疑难杂病有所帮助,并能若网有纲、执简驭繁,真正掌握了辨证的要诀。

本书一版再版,前后7次印刷发行,仍畅销不衰。

欧阳氏通过对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反复学习,认为中医虽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必须以现代哲学思想为指导研究提高。

他说:

“中医不但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并且在进行理论概括时,能把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结合起来运用,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思维方法,在逻辑思维上是相当成功的。

”他发表了《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初探》的文章,并撰写出版了《中医临证思维》一书。

由于他意识到研究理论思维的重要性,故长期潜心于中医辨证理论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并使中医的辨证理论方法向前深入发展了一步。

如他提出的辨证只有主症才能作为定量依据,才能掌握证与证之间的质量变换关系的观点及辨别疑难杂证的三大关键、辨证求衡四法等等,对后学启发实多。

他还发现辨证施治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并指出只注意证候之同,忽视疾病之异,辨证方法也会停滞不前,因而设计出病证结合的临床实验研究方法。

纵向结合以病为主,以病统证,欧阳氏指导内科研究生赵志付、洪净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慢性乙肝和Ⅱ、Ⅲ期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初步总结出两病的辨证用药经验,获得较为理想的近期疗效。

横向结合,以证为主,以证统病,湖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运用这一方法,并按主症辨证及主症分级定量记分,研究制定出了中医肝病常见证候的统一辨证标准,并表示相同证候见于不同疾病中的差异,不断取得成果。

他所承担的卫生部下达重点科研项目“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化研究”,也是从探讨中医认识疾病思维方法入手,在理清思路、确定规范原则和范围的基础上,组织骨干,通力合作,终使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中医病名(包括证名)不统一的局面得以初步澄清。

以此为基础,又主编和撰写出版了病证专著《临床必读》和《证病结合用药式》。

欧阳氏不仅声及国内,其学术思想和观点见解也引起海外学者专家的关注和重视。

有些国家来信来函请去讲学和交流,他也曾先后应邀赴泰国、日本等地进行中医学术交流,分别作了“求衡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和“气的理论探讨”两个专题学术报告,得到两国专家的高度评价,泰国和日本有关报刊进行了宣传报导,为我国中医药学术界争得了荣誉。

近年,全国各地就如何发展中医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讨论,欧阳氏也发表了《关于中医学术未来的发展》一文,着重探讨了中医学术的自身发展规律,从而检讨以往在发展过程中的得失,并从医疗、科研、教学三方面,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战略设想。

他主持完成的“湖南省中成药开发远景规划研究”,也是面对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湖南省中成药发展的战略思想、目标、步骤及相应的战略措施,并进行科学预测和可行性论证。

这一课题的完成,对振兴湖南省经济和中医药事业,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他常说:

“我虽年过古稀,退居二线,为了中医中药事业未来的发展,还需不断探索,为后一代接线搭桥。

”学术精华

———建立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欧阳氏自幼从其伯父欧阳履钦学医,履钦先生尝谓:

“学医必先读经,而后博览群书,对证第三卷609候的辨别,方药的选择,经反复相互比较,辨其异同,明其主次,自能对一切证候包括疑难杂证了若指掌,此即辨证之要诀。

”履钦先生认为,《杂病源流犀烛》虽搜罗甚广,名目备具,但多有方无证,有证无症,欲求烛见疑难病情,方证相应,实不可得,因拟撰写《燃犀录》一书。

然其时正研究“象数之学”,欲以改进运气干支推算之法,不暇兼顾,以至搁置。

欧阳氏行医后,深感辨证的准确性与保证提高疗效关系至切,遂继其志,以辨证理论方法研究为其研究方向。

经反复读书临症及孜孜不倦地求索,50年代即初有所成,先后发表或出版了辨证研究专著《内科辨证学》、《中医内科证治概要》等书,对历代医家内科辨证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建立自身独特的辨证体系奠定了十分扎实的基础。

在临床实践中,欧阳氏发现,凡病情单纯,证候典型,运用历代医家各种相应的辨证方法,多易辨治;而病情复杂、隐蔽,或多方面牵涉,或病情变化处于转折关头出现的证候,多不典型。

此时如果辨证不清,治疗就难免舍本求末。

医者会诊时做出的辨证结论不一致,也多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从历代名医医案中,不难发现前人对诸多疑难复杂病症,应手取效。

这究竟是历代名医都独具慧眼,灼见病情,还是有一定规律、标准可循呢?

从60年代至70年代,时历20余年,欧阳氏反复研读历代名医论著、医案,以及现代哲学、方法论名著,结合自身临症体会,并从《矛盾论》中有关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论述及其伯父“辨其异同,明其主次”的教诲中受到启发,逐渐认识到:

历代名医对于复杂疑难病证,善于明辨主次。

一旦掌握其主要病变所在,集中解决主要问题,其他枝节问题也就随之得到解决。

任何一个证候,其中必然有一些起决定和影响作用的症状,其他症状都是随着这种症状的转变而转变的。

前者应属主要症状,后者则为次要症状,辨证分主次,即以此为准。

对于疑难复杂证候,要认真观察病情,分析病势的轻重缓急,要了解发病的前后经过,要撇开表面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具体应从病势的轻重缓急,发病的先后因果,证象的真假异同三个方面着眼,如此则不难分析出谁是主症,谁是次症。

这就是复杂疑难证候辨证分清主次的三大关键。

从思维方法学角度提出主、次症及其辨析三大关键的论点,不仅为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提供理论核心,而且也是欧阳氏对中医辨证学的一大贡献。

古今中医辨证,无不运用前人所陆续总结出的各种辨证纲领与辨证方法,疑难证候亦不例外。

通过多年研究,欧阳氏认为,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辨“六经”,“脏腑经络”,“血、水、痰、食”,为后世临床辨证树立了楷模。

自后,历代医家相继提出“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及《素问玄机原病式》、《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都在辨证方法方式上有所充实和发展。

历代各家创建的各种辨证方法方式各有偏重,如“六经”“三焦”“卫气营血”侧重在辨五气为病;“脏腑经络”侧重在辨脏腑主病;“血、水、痰、食”侧重在辨邪留发病。

三个方面,分之则见其偏,合之则见其全,所以全面掌握三个方面的见证及各种证候的相互关系,从而提纲挈领,使之纲举目张,就可使辨证方法方式得到集中,更便于临床的综合运用。

集中各种辨证方法方式,建立比较完整的辨证新体系,也是保证辨证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中医医疗质量的需要。

由此,欧阳氏提出了疾病表现的三个类型及其二十一个纲领证。

这些研究成果,为“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之雏形,系统发表于80年代初出版的专著《证治概要》之中。

80年代中期,欧阳氏领衔承担国家卫生部重点项目“中医病名诊断规范化研究”,对中医病、证、症三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

与此同时,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三型二十一证间相互关系。

进而发现,外感五气、内伤脏腑、血水痰食邪结三类证候及其各证间均存在相互因果关系,各证只能互为纲目,不能执一而定。

临床辨证尤其是复杂疑难证候的辨证,欲提纲挈领,明辨主次,必须综合分析纲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证的内在因第三卷610果联系,分清主次,治疗才能纲举目张,切中病情。

各证的纲目关系,即在此证为纲,在彼证为目;或在彼证为纲,在此证为目。

从三类证候各证的内在联系分析,可以看出各证不是平行的两个层次的关系,而是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关系。

按照“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思路,欧阳氏在三型二十一证的基础上创建出“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结构模式”,于80年代末期出版了《中医临证思维》一书,使“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随后,欧阳氏有选择地吸收其多年病证结合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对三类证候临床常见之101个证候的概念、证方组合的内在结构、与其它类似证候的鉴别、辨证标准与因病而异的要点及证病结合用药等,进行系统研究,于其70诞辰之际撰写出版了《证病结合用药式》。

该书以“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为理论核心和基本框架,综合集中历代各种辨证用药模式与方法之所长,研究其相应关系,充实其用药经验,使之成为结构更为完备,规矩更为严谨,切合中医临床实际的证病结合用药式,对于促进中医学术与临床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使用意义。

因此,《证病结合用药式》的出版,是“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

如上所述,集中各种辨证方式,从五气为病,脏腑主病,邪留发病的见证及各种证候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统一提纲分目,即形成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辨证新体系。

兹将其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一、各种辨证方法方式与纲目关系历代各家创建的辨证方法方式,有的只适应于某一类证候,有的可普遍适应于各种证候,不论适应范围的大小,都已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因此根据各种证候的纲目关系分析其内在联系,即可看到一脉相承及其存在问题。

仲景《伤寒论》辨伤寒外感,根据人体阴阳盛衰不同,以阴阳为总纲,具体分为三阴三阳六经。

六经均有提纲证,三阳提纲证表示病邪在表、入里及留连半表半里,三阴提纲证表示里寒的轻重缓急程度及厥热胜复。

若外感寒邪伤犯不同的脏腑产生蓄血、停水、结胸、陷胸等证,均为纲证下的子目。

叶香岩《三时外感温热篇》辨外感温病,以卫气营血为纲,四种提纲证特别注重舌苔变化。

温病从表入里表现出的各种证候,分属于四种纲证之下,即可据此以判断各种证候的轻重缓急。

吴鞠通《温病条辨》辨温病以上中下三焦为纲,上焦病在肺与心包,中焦病在肠胃,下焦病在肝肾,并注意到温病后期热盛伤阴之证,虽与卫气营血辨证有纵横之分,也是从纲证下的目证观察分析病的深浅程度的。

薛生白《湿热病篇》专论湿温病,也提出湿温病的提纲证,各层次目证的轻重传变,如上焦气分湿热、湿热阻闭中上二焦、邪灼心包、营血已耗、湿滞阳明、邪入厥阴等,就是根据三焦、卫气营血、六经等辨证的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的。

薛氏辨治湿温病,能综合运用上述各种辨证方法,也就是掌握了各证的纲目联系及其内在联系。

《金匮》论脏腑病,无论是经络受邪入脏腑,或发于脏腑形于肢体,辨证以脏腑为纲,施治着重在调节脏腑功能,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脏腑病兼有新感,或新感引发原有的脏腑病,《金匮》首篇就提出“当先治其卒病”的原则。

卒病既然是疾病所处一定阶段和重点,辨证当以外感表证为凭,施治就当侧重在疏散表邪方面。

尤其是血水痰食结成邪蔽,非攻逐破结不为功,要正确运用攻下之法,必须辨明血水痰食诸证,才能有的放矢,施治也须随证转移。

由此可见,《金匮》对脏腑病、卒病、邪结病诸证的治疗是不能彼此代替的。

单用脏腑为纲,就不能网罗有关卒第三卷611病、邪结病诸证辨证施治的内容。

从《金匮》辨证三个环节及其内在联系来看,《金匮》辨证提纲,已体现出“三纲鼎足”的框架。

作为辨证用药式专题提出的,首推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其次是同时代的张洁古《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原病式》根据《内经》病机十九条,分五脏六腑及上下十三纲,分别概括外感病、脏腑病种种病证,由此掌握病症的机要,为辨证用药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但《原病式》对于各证分类提纲,虽然纲举目张,只是体现出各证平行的两个层次的关系。

《脏腑用药式》辨证以五脏(含命门)六腑为纲,寒热虚实及标本各证为目,对辨证用药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但每个脏腑发病,都不必然出现或仅有寒热虚实四证。

脏腑寒热虚实四证,系从脏腑阴阳演绎推理而来,其中某些标证,用药需发散解表,其病并非发自脏腑。

《脏腑用药式》用脏腑一纲概括所有证候,致外感证与脏腑证纲目不分,把用发散解表的外感证亦纳入脏腑证之类。

所以作为辨证用药的公式,《原病式》、《脏腑用药式》结构均有不够完整之处。

尤其是未把血水痰食作为纲证提出来,易于引起误会,致认为血水痰食诸证只是外感病、脏腑病目证。

外感寒热、内伤脏腑固然可以产生血水痰食诸证,但病在一定阶段血水痰食诸证较为突出,治疗须采用攻逐诸法始能建功,则均应以血水痰食为纲。

实际上外感寒热、内伤脏腑及血水痰食邪结为病各证均存在着相互的因果关系。

如:

《金匮》辨瘀血,分为在腹、在胸两个子目。

清·王清任丰富了瘀血各目证辨证用药的经验,并提出瘀血证涉及到多种疾病,所以瘀血证纲与目的确定就必须究其因果。

水气为病,外感寒湿,内伤脾肾皆可致之。

如外感、内伤证已不突出,而聚水为病,则当以水气病为因为纲,由于水液潴留与浸淫的部位不同引起各种证候,如《金匮》所谓“水在脾”“水在肾”等,则均属水气病的目证。

津液凝聚不行成为痰饮,《三因方》谓痰饮“或为喘、为咳、为厥、为呕、为泄……皆痰饮之所致”,皆病因痰生;《景岳全书》谓“因风因火(外感)因虚因实(脏腑)而生痰”,则属痰因病生,两者亦只是因果关系不同而已。

宿食不化,脾伤不运而成疳,或中焦阻塞,营卫不调而发热,均为宿食证之子目,与脾虚食滞、伤寒夹食亦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说明外感寒热、内伤脏腑、血水痰食邪结为病三方面的证候均存在相互因果关系,各证只能互为纲目,不能执一而定。

因之辨证用药式,不仅应提纲挈领,使之纲举目张,并应综合分析纲目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证的内在联系。

各证的纲目关系,即在此证为纲,在彼证为目,或在彼证为纲,在此证为目,从各证的内在联系分析,可以看出各证不是平行的两个层次的关系,而是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关系。

所以辨证用药要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系统完整,就应按三纲鼎足、互为纲目建立新的体系。

二、三纲所属各证及其相互关系辨证必须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应该说,辨证之纲,是证候的分类,具体证候,是纲证下的子目。

三纲鼎立,首先必须确定三纲以及三纲所属各证,然后根据各证的相互关系建立互为纲目的框架。

由于临床上相同的症状(含舌、脉)在各种证候中可以相互出现,而相同的症状组成的各种证候彼此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辨证必须掌握三纲所有各证及其内在联系,明确证的纲目关系,才能抓住本质,避免在治疗上舍本逐末。

第三卷612

(一)三纲所有各证外感五气为病,皆由表入里,人身卫外的阳气拒邪于表,初起都有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等表证,发病都很急骤。

由于五种病邪及五邪所伤引起人体内部变化各有不同,有以下五证:

风证:

发热、汗出恶风,肢体疼痛,鼻塞流清涕,苔白,脉浮数。

热证:

发热、汗出热不退,口渴,小便黄,苔黄,脉数。

湿证:

发热、汗出恶寒,头身重,肢软,舌苔厚腻。

燥证:

发热、鼻干塞,无汗,便结,口干舌燥。

寒证:

发热、恶寒无汗,周身酸痛,头痛、项背强,苔白不渴,脉紧而数。

五气为病五证,皆为外感病初起时的证候。

外邪传里,伤害脏腑或使邪留为患,可出现各种变证,为风、热、湿、燥等五种。

表证未罢,治之当以疏散清利为主。

内脏病在发展过程中兼有外感,或外感引发原有的内脏病,只要五种表证未罢,均当以处理外感为首务。

脏腑主病,是因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脏器有所损害所致。

病在脏腑,都以每个脏腑的功能失常反映出来的症状为主症。

由于脏腑与整体的正常相互关系受到干扰或破坏,病证还可反映在形体的某一局部。

脏腑主病,有以下十证:

肝证:

以胁痛、烦闷、易怒为主症。

肝证可反映在头、眼、耳、爪、甲、筋、少腹、阴囊、睾丸等部位。

心证:

以心痛、心悸、唇绀、脉结代及健忘、失眠、神昏、谵语狂妄为主症。

心证可反映在颜面、舌、血脉、手臂内侧及掌心等部位。

脾证:

以腹胀、食少、倦怠少气、浮肿、泻利为主症。

脾证可反映在口唇、四肢、肌肉、足股内侧等部位。

肺证:

以咳、喘、短气、胸满为主症。

肺证可反映在鼻、喉、皮毛、手臂内侧等部位。

肾证:

以腰痛、水肿、尿闭、尿频及遗精、阳痿、早泄为主症。

肾证可反映在耳、舌、骨、齿、发、脊、足股内侧等部位。

胆证:

以胁下胀痛、口苦、目黄为主症。

胆证可反映在胸、腋、足内侧等部位。

小肠证:

以脐腹坠胀、肠鸣、疝气痛为主症。

小肠证可反映在肩臂外侧等部位。

胃证:

以胃脘胀痛、纳减、呕吐、反胃、呃逆、嗳气为主症。

胃证可反映在咽、唇、胸乳、脘腹、足股、足背等局部。

大肠证:

以腹胀、里急、脱肛、便秘或泻利为主症。

大肠证可反映在齿、鼻、肩臂前缘等局部。

膀胱证:

以少腹满痛、小便癃闭涩痛或遗溺为主症。

膀胱证可反映在头顶、颈项、腰脊、股等局部。

脏腑主病,治之当着重调节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

脏腑主病产生寒热及痰、饮、水气、瘀血等证,亦当以调节脏腑功能为主。

内脏器质性病变,当长期守方,以逐步促其质变。

邪留发病,皆属有形之积留滞为患,有以下六证:

痰证:

眩晕呕恶,胸闷食少,渴喜热饮,喘咳多痰,苔滑,脉滑或沉有弦象,虽食少而肌肉丰腴如故,虽皮肤肿起而皮色不变,证象多变幻无定。

饮证:

面目浮肿,咳喘,呕吐多痰涎,口淡不渴或先渴却呕。

第三卷613水气证:

通体浮肿,按之凹陷,皮肤光亮,小便不利。

瘀血证:

唇萎,舌青紫,大便黑,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腹不满而言满,局部皮肤甲错。

食积证:

苔浊口秽,腹胀便溏,嗳气酸腐而不欲食。

虫积证:

面部白斑,白睛蓝斑,下唇内及舌上有颗粒虫疹,眼眶鼻下色黑,鼻孔痒,骱齿,腹痛嘈杂,时泛清涎,或嗜异物,脉乍疏乍数。

邪留发病六证,治之皆当以祛邪为主,如祛痰、逐饮、行水、破瘀、消食、杀虫等,皆祛邪之法。

邪留发病的实证,系有害物结聚不散,非消导攻逐不为功;邪留发病的虚证,亦当攻补兼施,不可专恃补益。

(二)各证的相互关系上述三纲所属各证,都有本质上的不同,但三纲及所属各证,又都是相互依存的。

如:

五气为病:

由于外邪伤害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职,或脏器受损,同时可出现脏腑症状及痰饮、水气、瘀血、食积等证。

脏腑主病:

因脏腑功能失职,脏器受损或影响整体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亦可出现寒热症状及痰饮、水气、瘀血、食积等证。

邪留发病:

致内脏功能障碍,或使整体营卫阴阳的正常运行受阻,同时亦可出现脏腑症状或寒热症状。

由此可见,各种疾病所见症状虽然是错综复杂的,但彼此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都不外是三纲二十一证相互交错所组成。

所以,辨证既要看到三纲所属各证的相互依存,又要注意到各证因纲目关系不同而有本质上的区别。

三、三纲鼎足、互为纲目的结构模式

(一)三纲二十一目代号A.五气为病;B.脏腑主病;C.邪留发病。

A、B、C、为三纲代号。

A.1.风;2.热(含火与暑);3.湿;4.燥;5.寒。

A1、2、3、4、5为第一纲5个子目代号。

B.1.肝;2.心;3.脾;4.肺;5.肾;6.胆;7.小肠;8.胃;9.大肠;10.膀胱(含脏腑所合部位)。

B1、2、3、4、5、6、7、8、9、10为第二纲10个子目代号。

C.1.痰;2.饮;3.水气;4.瘀血;5.食积;6.虫积。

C1、2、3、4、5、6为第三纲6个子目代号。

(二)三纲鼎足内外线的纲目关系———实线内外线表示本证纲与目的内在关系……虚线表示内外线存在纲目关系,但在本证无直接联系。

举例如下图所示:

第三卷614纲A.2内热极盛苦寒泄热纲B.8胃中积热苦寒清胃纲C.4瘀血阻滞活血化瘀目B.9.8热结肠胃急下存阴目A.2热壅阳明经络泄热通络目B.2瘀塞神明通窍醒脑方用大承气汤,方用清胃汤,方用加减通窍活血汤,以泄热为主以清胃为主以祛瘀为主四、辨证新体系临床应用举例例一、五气寒证为纲,脏腑证为目翁某某,男,45岁,农场干部。

春节后发病,恶寒发热,头剧痛,项强转侧不便,周身关节痛,咳嗽,呕吐,胃脘痛不能进食,进服香苏散加味无效,病情日益加重,并见不汗出而心烦失眠。

遂在某医院住院,诊断为支气管炎、急性胃炎、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并疑为结核性脑膜炎。

患者不愿住院,转来就诊。

察其舌苔白润,脉沉细数。

询其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