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27124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2 第二单元.docx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2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更衣记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张爱玲的散文,灵动活脱,才气四溢,信手拈来,涉笔成趣。

《更衣记》就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这是一篇相当独特的散文,在几千字的篇幅里写出了服装的“近代史”。

作者将满清以来服饰的变迁娓娓道来,但又并不拘泥于对服饰本身的描述,而是由服饰的细节逼入时代的症候,从不同时期的服饰特点与变化来揭示当时的生活观念、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时而古今对照,中西勾联;时而左右映带,顾盼生辉。

行文跳荡,神采飞扬。

 

张爱玲不愧为服装的行家里手,笔触一涉及服装就有了灵性:

“你在竹竿与竹竿之间走过,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那是埋在地底下的古代宫室里发掘出的甬道。

你把额角贴在织金的花绣上。

太阳在这边的时候,将金线晒得滚烫,然而现在已经冷了。

”“家教好的姑娘,莲步姗姗,百褶裙虽不至于纹丝不动,也只限于最轻微的摇颤。

不惯穿裙的小家碧玉走起路来便予人以惊风骇浪的印象。

”“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

恰巧相反。

它可以代表呆滞;由于其他活动范围内的失败,所有的创造力都流入衣服的区域里去。

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

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

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张爱玲笔下的服装之所以有灵性,大概得益于她对服装与人生、服装与时代、服装与文化、服装与生活之关系的独到而深切的感悟。

 

文章题为“更衣记”,但并不是对衣着进行琐屑描述,而是从衣着的款式、时尚来透视历史、时代、社会和世态。

服饰的时尚是历史变迁、时代风貌的反映:

“从17世纪中叶直到19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

”“民国初建立,有一时期似乎各方面都有浮面的清明气象。

大家都认真相信卢梭的理想化的人权主义……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

‘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

”服饰的时尚也是社会生活的留影:

“民国初年的时装,大部分的灵感是得自西方的。

衣领减低了不算,甚至被蠲免了的时候也有,领口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形,金刚钻形。

白色丝质围巾四季都能用。

白丝袜脚跟上的黑绣花,像虫的行列,蠕蠕爬到腿肚子上。

交际花与妓女常常有戴平光眼镜以为美的。

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

”“现在要紧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

革命前的装束却反之,人属次要,单只注重诗意的线条,于是女人的体格公式化,不脱衣服,不知道她与她有什么不同。

”当然,服饰的讲究还是世态人心的写照:

“政治上,对内对外陆续发生的不幸事件使民族灰了心。

青年人的理想总有支持不了的一天。

时装开始紧缩。

喇叭管袖子收小了。

1930年,袖长及肘,衣领又高了起来。

往年的元宝领的优点在它的适宜的角度,斜斜地切过两腮,不是瓜子脸也变了瓜子脸,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颔,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下双下巴。

这种衣领根本不可恕。

可是它象征了十年前那种理智化的淫逸的空气──直挺挺的衣领远远隔开了女神似的头与下面的丰柔的肉身。

这儿有讽刺,有绝望后的狂笑。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张爱玲把我们领到由“两边拦着绫罗绸缎的墙”所筑成的“甬道”面前,笑评服装,畅谈古今,纵论社会气象与时代风尚。

 

张爱玲的散文通篇是鲜活的,不拘一格,活泼俏皮。

她时常在畅谈古今历史、时代风云的“行吟”中笔锋一转而谈论人生,在活泼跳荡、似乎不经意的描述中透露出深沉的历史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传达出对女人生命价值的痛惜和对世俗的痛疾。

“目前中国人的西装,固然是谨严而黯淡,遵守西洋绅士的成规,即使中装也长年地在灰色,咖啡色,深青里面打滚,质地与图案也极单调。

男子的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单凭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愿意做一个男子。

”评说男子服装,融入自己作为一个女子的感悟,让自己那种追求自由、率真率性的个性跃然纸上,读起来顿生亲切之感。

 

在结构上,这篇散文可谓是信马由缰,如行云流水,意到笔随,开阖自如。

文章开头如话家常:

“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吧。

”然后便开始对服装变迁的历史与文化娓娓道来,总体上,以时间为踪,但又随意穿插,不断跳脱流转。

结尾部分,从纵论古今,扫描中外,跳入现实情景,由谈论着装转而谈论“人生”:

“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

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

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

”调侃中见洒脱,洒脱时亦伤怀,给全文注入别样的情韵,让人回味再三。

 

在物质享受中显示超脱的灵性,在对世俗的品评中显出智慧,在热闹中冷讽,在悲凉中打趣,这既是才女张爱玲独特的自我,也是她独特的散文世界。

这一点,在她的《更衣记》里得到了潇洒的张扬。

 

语言品味 

许多人喜爱张爱玲的散文,是喜爱她的语言。

造语活脱灵动、取譬用喻多有妙趣,是张爱玲散文的一大特色。

比如:

“衣服似乎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刘备说过这样的话: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可是如果女人能够做到‘丈夫如衣服’的地步,就很不容易。

有个西方作家曾经抱怨过,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的聚精会神,慎重考虑。

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这段话针对男子轻视女子的传统观念,用西方作家的一席话反戈一击,语带机关,实乃俏皮至极。

再如,“更为苛刻的是新娘的红裙,裙腰垂下一条条半寸来宽的飘带,带端系着铃。

行动时只许有一点隐约的叮当,像远山上宝塔上的风铃。

”设喻新颖,引发读者产生美妙飘远的联想,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教学建议 

一、张爱玲喜欢在散文里谈吃、谈穿、谈女人、谈哲学、谈艺术,甚而谈理想,构筑的是一个琐屑平凡的世俗世界。

这个世界既有浓烈的世俗趣味,又处处闪烁着一个具有现代文明意识的智者的灵性与聪慧。

引导学生参读张爱玲的其他散文,讨论张爱玲散文中的独特的“衣食住行”中的文化内涵。

 

二、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张爱玲散文“在热闹中冷讽,在悲凉中打趣”的艺术特色,进而研究她的精神情怀。

 

参考资料 

变化中的时尚风景──百年女性服饰回眸(黄强) 

时光匆匆,岁月如歌。

回眸百年沧桑,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世界变化得太快。

就服饰而言,从清末民初旗袍的诞生,到30年代女子服饰的繁盛;从60年代“不爱红妆爱武装”,祖国一片“绿海洋”,到如今缤纷色彩,“时装渐欲迷人眼”,可以说,20世纪是中国自有服饰历史以来,服饰变化最快的100年。

物转人非衣犹在,几多兴衰,几多感慨。

 

20世纪初:

厚重包裹的时尚 

19世纪末期,中国仍处在满清王朝的统治下,传统的保守、封闭观念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在女子服饰方面,出现了旗装、汉装并存的格局,形式宽大,没有线条,缺乏个性。

 

旗人女子服饰以长袍为主,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

值得注意的是,旗装总体上却给人们有一种旗女比以往历代妇女身材修长的感觉,这主要是因服饰掩饰的缘故,旗女脚登高底旗鞋(俗称“花盆底”“马蹄底”),比普通女鞋高出二三寸;头梳旗髻(俗称“架子头”),比一般女子发髻高五六寸。

旗女走路缓慢,一步一摆,长袍下摆掩住旗鞋,便显出妇女俊俏颀长的身姿。

 

汉族女子则穿裙,不穿袍,仍沿袭上衣下裳的形制,一般上着衫袄,下着裙或裤,上下不连属。

女裙的种类繁多,有百褶裙、凤尾裙、马面裙、月华裙等等,裙前后有裙门,裙内穿裤。

这时的裙衣相当宽肥,毫无曲线可言,贯穿着“存天理去人欲”抹灭个性的理学观念,有意识地以厚重的衣料来遮掩女子婀娜的身段。

 

此时,妇女服饰流行“元宝领”的马甲,领高盖住腮碰到耳垂,头部扭动颇为不便。

我们从传世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穿大襟衫的“丽人”,还是穿“元宝领”的贵妇,时尚推崇的“美女”,身着“时尚风景”,面对照相机镜头都掩饰不住目光中的那么一丝茫然,抑或是对时尚的不满,还是对人生莫名的惆怅?

 

辛亥革命后:

女装走向平民化 

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建立民国,为西式服装在中国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

剪辫发、易服色成为这个时期的壮举,服饰等级制度被打破,女子服装开始走向平民化。

 

民初风气开化,上衣下裙后上衣下裤成为女子的时兴装束,裤装大受女性青睐,裤装外穿不分阶层,大家闺秀也乐意穿裤装,以便自己行动轻便,合乎潮流。

1912年左右,流行女短上衣的着装,裙、裤倾向于用牡丹、海棠、梅、兰、菊的大花纹布料。

 

此时,社会上竞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思想、个性解放的社会大气候涤荡着女子服饰上的陈规陋习。

社会对女性的种种礼节限制,有所松动,女性服饰一扭满清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开始有意识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

 

日本服装波及中国,妇女(尤其是女学生、女教师)多穿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穿黑色长裙,裙上不施绣纹,呈现朴素、清纯、淡雅的风情,昔日繁多的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首饰一概不用。

 

同时,在上海女学生中出现了新式旗袍。

旗袍最初是旗装,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等处绣有宽阔的花边。

新式旗袍先是以马甲形式出现,加在短袄上,稍后镶滚装饰,面料也改为轻薄,多印花。

经过这番修剪,旗人之袍变得精巧、精致、精彩,旗袍把中华女性映衬得非常柔媚。

 

20年代:

曲线初露别样风情 

自唐代以来,中国妇女服制,一直是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状态,无美可言。

1919年前后,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意识,天真、轻松、愉悦的思想成为年轻一代人的理念目标,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的重要性。

 

20年代的中国是中西文化融汇的时期,传统与时尚的交锋,给服饰带来了一种空前融合的风尚:

兼收并蓄,多样变化的艳丽之美在广袤的中国大地蔓延开来,总体上的风格是既开放又封闭。

 

先是由留洋女学生和本土教会学校学生穿着的“文明新装”被城市女性视为时髦,纷纷效仿。

这种文明装,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呈现喇叭状,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

裙子也略为缩短,但不曾缩短到膝上(在这以前的裙子下垂及足),裙褶完全取消而任其下垂。

 

1924年,清纯的女学生装束成为时尚。

 

20年代中叶,初兴旗袍问世。

这种旗袍仍然是袍身宽松、廓形平直,几乎看不出胸腰臀曲线,腰节较低,只是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不如以前那么宽阔,一如张爱玲所言:

“是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

”(《更衣记》) 

20年代中叶以后,受欧美服饰影响,宽大的旗袍开始收腰,长度缩短。

1926年旗袍下摆一升再升,至1929年升至膝盖,女子大方地露出她们秀美的小腿,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在茅盾先生反映20年代社会生活的小说中就有这样的记录:

赵女士身着月白色印度绸旗袍,半扭着纤腰,“渐劲的晚风吹开了紫色旗袍的下缘,露出蜜色长统丝袜上的浅红色吊带。

”“多么鲜艳的服装啊!

银红色的旗袍长仅及膝弯。

”(《色盲》。

1929年) 

这时装饰性质的镶滚也趋于简洁,甚至完全取消,色调淡雅和谐。

 

汉装西化旗袍的诞生,使中华女性秀美身段,如此风光地展示出来,绰约有致,风姿迷人。

 

20年代西式连衣裙比较盛行,有多种式样。

另外,在女子中还流行披风,又称大氅,实际就是从前的斗蓬,这是近代妇女时髦的服饰。

除夏季不用外,其余季节都可穿用。

披风的长度,一般到膝盖,只是冬季时略长些。

披肩的两襟,辅以钮扣或系带,但是往往不用,主要起装饰作用,时髦女性穿着时有意敞开,在走路时候才用两手交叉抓住衣襟,以显示富贵气派与潇洒风度。

 

30年代:

旗袍走向辉煌 

进入30年代,妇女装饰之风越演越盛,加上海禁开放之后,外国衣料大量涌入,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服装中心已转移到有“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

繁荣的不夜城,灯红酒绿,歌舞笙乐,不绝于耳。

各大报刊开辟“服装专栏”,约请名画家设计新装;各大百货公司、纺织公司争相举办“时装表演”,招揽生意,推销时装,妇女服饰受此熏陶由简入繁,日新月异,渐渐步入高峰。

 

旗袍此时大放异彩,进入辉煌时期。

旗袍的种类显著增多,呈现领小、袖小、下摆变化的发展趋势。

先是时兴低领,继而流行高领,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

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上缀三粒钮,以衬托了脸型的美丽。

而后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最后干脆不要领子,也是时尚。

旗袍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制则在膝盖略上些。

30年代初期,旗袍开叉,并逐渐攀升,1934年到达臀部,女性秀美的大腿得以沐浴阳光,获得完美的表露,而后开叉又渐渐回落。

茅盾的名著《子夜》中便有旗袍样式变化的描述:

“淡青的印花的华尔纱长旗袍,深黄色绸的里子,开叉极高,行动时悠然飘拂,闪露出浑圆柔腴的大腿,这和那又高又硬,密封着颈脖,又撑住了下颏的领子形成非常明显的对照。

” 

30年代的旗袍款式有两大特点:

中西合璧与变化多端。

 

旗袍与西式服装结合十分完美,剪裁得更为合身,除两边开叉外,前后也可开叉,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

领、袖、下摆的变化就更多了,荷叶领、开叉领与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大量采用,甚至穿戴方面,旗袍也可以与西式服装搭配。

而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则是当时的一种摩登的穿法。

 

到了3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一种改良旗袍,旗袍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旗袍无省的格局被打破。

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

改良旗袍的出现,使玲珑突兀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此时,面料十分丰富,纱、绉、绸、缎、花呢、棉布一应俱全,流行用条格织物,国产本白或毛蓝布做旗袍,穿起来十分素雅文静,阴丹士林布旗袍成了30年代时尚的宠物,深受女学生、女职员乃至闺阁小姐的喜爱。

装饰侧重简洁有度,而旗袍的滚边及夹里用料却颇为讲究。

 

除典雅的旗袍外,在社交场所,薄、透的时装颇有市场,“半裸体似的只穿着亮纱坎肩,连肌肤都看得分明的时装少妇”,活跃在交际场,淡青色薄纱洋服,绣着“寸半阔的网状花边。

”(《子夜》) 

在这一时期,服饰附件异常丰富,项链、耳饰、手镯、围巾以及提包已经流行。

女子服饰以旗袍为最,其他服饰虽曾流行,但是均未产生过像旗袍那样大的影响。

概括地讲,30年代女子典型扮样就是烫发,穿长丝袜,脚登高跟鞋,身着修长入时的旗袍,美轮美奂。

 

40年代:

简约中的美丽 

伴随着抗日的硝烟,服饰走进了40年代。

战争使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尺丝寸缕也变得非常昂贵。

大多数国民无心于服饰的奢侈,服装上力求节俭。

 

40年代女性服饰仍以旗袍为主,不过名称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举凡日常便服、学生校服、工厂制服都可归为旗袍。

这时的旗袍不再是30年代的那种装饰多、腰身窄的奢靡风格,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

领高减低,夏季无袖,省去了种种烦琐的装饰,旗袍的雍容华贵变得简便、适体。

 

40年代在工厂女工中风行穿一种简便型的旗袍,形制略似面粉袋上挖一个圆孔──无袖无领或低领,不收身、小开叉、长度在膝盖上下,内穿一条短裤,极为轻便、凉爽。

 

面料上,一方面广泛采用镂空料、花边、珠片、亮片等新材料,另一方面人造丝、人造革等国产辅料已经代替羊毛等舶来品,土布也是旗袍常用的衣料。

 

制作工艺上,垫肩、拉链被引进,传统的盘香钮、直角钮替换成拉链;领子被改进成可拆卸的领衬,给穿着者带来很多方便。

 

40年代旗袍的总体特点是长度减短,身体暴露程度有所加大,更适宜表现女性曲线;旗袍的成本降低了,旗袍得以普及,配穿方式也跟着层出不穷,穿着范围扩大,中华女性在简约中显露出自然的美丽,朴素、淡雅成为这一时期的风尚。

  

50年代:

女装回归俭朴 

1949年新中国成立,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健康风尚与服装款式、色调也随着大军南下、西进而传遍全国,旗袍亮丽辉煌的地位被干部装取而代之。

社会鄙夷挂红穿绿的奢侈服饰风尚,旗袍衬映出悠闲、舒适的女性形象失去了生存的氛围,人们对衣着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是美,心灵最美为社会认同。

 

女装流行代表俭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

 

女式两用衫,是中国妇女50年代乃至六七十年代的主要着装。

两用衫以长袖为主,前门襟4粒扣,款式简洁,多用混纺毛料、中长纤维、涤卡等制作。

 

这一时期服装崇尚简洁、朴实,颜色相对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

 

1956年,为展示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新面貌,政府提出“人人穿花衣裳”的口号,才使捆扎着的女装松开了束缚,有了新色彩。

一时间爱劳动穿俏衣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沉寂的旗袍再度复苏,比以往多的是一份健康自然的气息。

旗袍款式简洁,腰身比40年代宽松,很少用刺绣、镶滚等装饰,色调素雅和谐,体现出“得体大方”的风尚。

面料以棉为主,少用丝、毛织物。

穿法也多种多样,外罩背心的比较普遍,此外,也可搭配毛衣、列宁装、军便服。

 

在50年代中后期外事活动中,中国女性身着浓郁中华特色的旗袍,充分展示了新中国女性的新面貌,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受到海外人士的欣慕与赞扬,留下了旗袍灿烂的一瞬。

 

60年代:

不爱红妆爱武装 

进入60年代,受众所皆知的政治因素影响,服饰进入制服时期。

 

60年代初期,女子服饰尚有性别区别,沿袭50年代的俭朴风尚。

女子穿花布袄比较流行,有传统的对襟,也有新式的中间锁扣样式,俭朴中尚有那么一点亮色。

 

在一些有较高地位的知名人士中,由于国际交流的需要,她们的服装仍保持着端庄华丽的风格,像宋庆龄这一时期仍着她喜爱的旗袍。

 

到了60年代中期,男女服装归于一统,女装趋向男性化,尤其是“文革”时期,军便服大行其道。

黄军装、黄军帽、红袖章、黄挎包成了“时装”,“不爱红妆爱武装”被女性奉为圭臬,视为理想追求,婀娜的身姿终于被宽肥的军便服罩住了,代替纤纤柔情的是六亲不认的冷酷。

人性沉寂,女装萧条;孤独的单色,统一的款式,时尚不再体现个性,而仅仅是流行,近似宗教式的一种躁动与狂热。

 

血雨腥风,沧桑变迁,当我们回头重新审视那历史的图片,有的是一份苦涩,一种辛酸,一份惆怅,中国女性服饰在60年代中期以后实际进入了虚无的状态,留下了一片空白,当我们把这不堪回顾的服饰呈现给读者时,我们也有一份歉意,因为“美”变得很苍白。

 

70年代:

中性化到奇装异服 

70年代中期以前,女子服装保持着60年代的状况。

旗袍、西装被视为封建余孽、资产阶级意识而遭批判,服饰的个性之美、时尚之美统统被扼杀了。

女装中基本上是两用衫、军便服的天下。

 

旗袍的艳丽之美仅仅用于外贸出口,由于政治的需要,当时国内接受海外的少量订单,除此之外,就是成了爱好收藏人士压箱底的藏品。

 

安于现状、喜随大流成为社会推崇的一种心理定势,人们不得不放弃对服装美的追求,使自己的精神处于压抑的状态。

因此这一时期女子服饰处于停滞阶段,本分、款式单一、色调沉闷是其特点。

 

1976年岁末,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服饰的坚冰消融了。

喇叭裤悄悄闯进国门;迷你裙的流行,虽然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时代不同了,还是很快被民众接受了。

中性化的女装渐渐被人们摒弃,成了历史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奇装异服”。

 

80年代:

女装进入时装时代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封闭已久的国门一旦打开,外面世界美丽时尚便蜂拥而入,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贫乏的生活也确实太需要“真善美”的滋润。

 

服饰的靓美让人们感到生活的甜蜜,我们生活的空间不能没有美丽的点缀。

对外开放,时尚率先与国际接轨,人们早已厌倦了“灰蓝绿”的单一色调,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追求新款服式。

牛仔裤裤腿较瘦,线条分明,有助于下腹绷紧和收起,给人利索、轻快感。

夏季连衣裙,花色繁多,穿着舒适,有飘逸的动感。

一时间,蝙蝠衫、棒针衫、滑雪衫纷纷登场,成了服饰亮点。

 

多样性、多元化是这阶段女子服饰的特点。

 

80年代初期,服装流行与变化速度相对缓慢,到了80年代中后期,市场机制臻于成熟,服装流行速度加快,这时候女性服饰开始向时装化转变,在浪漫娇美的基础上,加上了成熟因素的设计风格,造型和装饰突出艺术性和时代风貌,强调体廓形线和腰线,通常采用轻薄和半透明的丝绸等材料,使装式更接近衣着者的需要,以充分显示人们享受时装美的生活情趣。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外穿运动装的时尚。

宽松、舒适、健康风尚使得运动装不再是竞技场上的专利,而成为健康养生、陶冶情操、调剂生活的一种服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登山旅游、上学上班、走亲访友,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求新、求变成为80年代后期服饰消费的主流。

 

90年代:

缤纷时装迷人眼 

讲究品位、突出个性的风尚将服饰带入了90年代。

女子服饰宛如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出都市的无穷魅力。

“时装渐欲迷人眼”,风情万种的女装,将女性的柔媚表现得淋漓尽致。

开放带来交流,交流促进发展,舶来的服装发布会、流行色发布会不断告示流行色与流行服饰。

巴黎时装、米兰服饰、美国牛仔装……举凡一有国际服装流行浪潮,很快就会在中国大都市汇融,并演绎成中国的都市时尚。

 

女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的情调和主题。

 

上班族女性,因为自身的学识与工作特性,经常穿着挺直的套装,代表着成熟气质、高雅风度、成功典范的职业装应运而生。

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面对忙忙碌碌的工作,渴望回归自然,借此释放压抑的情绪,轻松一下,飘逸的休闲服,摆脱了穿着的拘谨与束缚。

 

最有民族性的就最有个性。

经历了十多年外来服式的冲击,世纪末人们再度回眸注视中华本土民族性与个性化的服饰:

蓝印花布重新披在窈窕淑女身上,尽显东方迷人的风采;旗袍加上了镂空的领型设计,运用鲜黄与灰黑的色彩搭配,将现代服饰工艺与传统风格融合,端庄不失妩媚,令人惊叹不已。

 

以现代方式诠释古典美的复古情调的服饰在都市女性中颇具市场,多褶长裙、高叉窄裙、礼服上衣,无不显示出复古情怀的时尚风情。

典雅的古典情调,使城市女郎温柔婉约、端庄娴淑的个性显山显水。

 

性感风情则是现代都市女性追求服式美的另一个方面。

给身体多一份关心,多一份体贴,多一份柔媚,内衣时尚渐渐为国人认识。

普遍采用蕾丝、镂空衬料,薄、透、露、小的内衣让情感丰富的女性好一阵目眩心醉。

朦胧是美,展露也是美,性感与情感的交融,使女性更具女人味。

同时,内衣时尚开始超越原有的概念,不再仅仅属于闺房,内衣外穿成为一种时尚。

夏日里,骄阳下,镂空服、吊带裙、露脐衫恰到好处地显露出女性莲藕般的手臂,润滑的后背,纤纤腰肢,宛如凝脂的肌肤,千般柔媚,万种风情,传递了多少含蓄的性感!

 

女性的曲线美、阴柔美、风情美,全统辖在服饰美的形式下,美不胜收。

 

这时期服装大量采用高科技纺织面料,内层以纯棉、真丝、高支高密毛纺织物为贴肤面,使服装的挺括感、舒适感增强,远红外材料、罗布麻、牛奶丝、微生化复合材料被应用到织物中,使服饰具有了保暖、抗菌、保健的功能。

又有融入合金材料为设计骨架的内衣问世,主要起定型、支撑的作用。

在外层多采用高弹性、透气好、表面立体感强的纤维织物,强度增加,重量减轻,穿着舒适。

此外,正红、亮黑、萤光色等愉悦色彩纷纷出笼,又使服饰色彩更加丰富,变化多端。

回顾百年女子服饰的变迁,我们发现服饰与社会情致是保持一致的,社会稳定时服饰蕴涵着繁荣、健康的情调,动荡时局则使服饰携带了压抑、散乱的信息。

与上世纪相比,我们同样发现20世纪90年代服饰尽扫世纪末的浮动不安,显现出明亮乐观的气息,这是对太平盛世社会稳定、生活祥和的充分肯定。

(选自1999年第17期《江海侨声》)

老北京的四合院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天地即大人,人亦小天地。

这是中华文化很早就总结出的整体性世界观,反映的是人和天地自然之间相从相随的亲近,而非纯粹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冷漠。

这种整体性世界观,与中国古代独特的时、空观念相一致,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创造的灵魂,决定着文化创造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以居住方面来说,北京的传统民居──四合院,正是这种天人合一文化内涵的物质化体现。

邓云乡《老北京的四合院》,用抒情的笔调、华美的辞章,挖掘出四合院里埋藏着的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的两段,点出四合院是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不仅形成了人们独特的性格和气质,而且反映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