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716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docx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

李振华同志事迹材料

李振华,男,1937年11月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党员,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

先后荣获山东省模范教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78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连续4届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先后8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扎根沂蒙山区支教58年,先后资助学生2000多名,被评为“感天动地天下父母情全国十佳人物”、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山东省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山东十大好人”、“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入围奖”、“山东省优秀人大代表”。

52年前,年仅18岁的南京师大学生李振华,同43位南京热血青年一起援教来到了沂蒙老区;

52年后,唯有李振华永远地留了下来。

这位风雨老人将半个世纪的沧桑和一颗永恒的心融进蒙山沂水,融进沂源55万老区人民的心中。

此后,他先后5度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1年,沂源县韩旺镇的群众又自发捐款为李振华雕铸了一座汉白玉半身雕像。

活着而被塑像瞻仰的普通劳动者,从古到今能有几人?

这洁白无瑕的汉白玉雕像,凝聚了老区人民对他们所爱戴的人民教师李振华的眷眷深情,也叙说了这位山东省优秀党员、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扎根沂蒙山区半个世纪的感动。

从繁华的大都市南京,来到偏僻贫穷的沂蒙山区,他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住了本该不属于他的责任。

从那一刻起,他就把心交给了沂蒙山这片英雄的土地。

1953年,一个冬日的晨曦下,博山通往沂源的山路上,一位肩背铺盖卷、双手提着行李的小伙子冒雪艰难地行走着。

他就是响应党的号召,志愿到沂蒙山区援教的南京师大学生李振华。

50多公里的路程,没有公路,也不通汽车,崎岖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

雪打湿了他的鞋袜、裤管,走起路来冰肌刺肤,他就用捡来的草绳包起双脚。

夕阳渐下,满目凄冷的山野传来了阴森的狼嚎声,李振华被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寒冷和饥饿包围着,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出远门。

晚上10时左右,精疲力尽的李振华终于在黑暗中敲开了沂源县文教科的大门。

“你就留在县城驻地的南麻完小吧。

”教育科长对李振华说。

“不,还是让我到全县最偏远落后的地方去吧!

看着这位文静单薄的南京小伙子,教育科长愣住了。

他哪里知道,这已是李振华第三次提出这样的要求。

第一次是山东省教育厅准备将李振华分到条件较好的潍坊,而他坚决要求到沂蒙老区;当来到当时的临沂地区,他又从地图上指着全地区最为偏远、山头最多的沂源县要求说,“我要去这里。

就这样,李振华从繁华城市南京一下子就来到了千里之外沂蒙老区最为偏僻闭塞的穷山沟韩旺。

此后的半个世纪他再也未陪南京的父母过一个年夜,也就此告别了一段缱绻难泯的情缘。

当李振华赶到韩旺时,看到的是迎候在村头黑压压的人群。

清一色的黑粗布对襟棉袄、掌尖上翘的钩子鞋和黑褐色的脸上那惊奇的目光。

走进3间破庙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

没有玻璃的窗户,掉落一半的门,透风撒气的四壁和散落着的大大小小的石头。

村支书告诉他:

“这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板凳,上课时你就吹吹哨子,没有表,你就看着日头掌握时间,阴天时,点一段麻秆就是一节课,哎!

村里穷,请不来老师,学生们有大半年没有上课了,就全指望你了。

超乎寻常的贫穷落后,令李振华始料未及。

晚上,他躺在教室一角用石头架起的床铺上,外面是漆黑的夜和听来毛骨悚然的狼嚎,令他倍感恐惧,而更令他难耐的还有孤独和绵绵的乡思。

夜半孤灯,茕茕一人,他想家,非常想家……仿佛间,母亲来了,冰凉的泪水流到了他的脸上。

他一骨碌爬起来,四周凄凉。

泪眼朦胧中,唯有孤灯相伴,睡枕处,湿湿的一片。

这山村第一夜他不知是怎样度过的。

太阳刚爬上山顶,教室里一下子围拢来38名学生,最大的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而破庙外也围满了观看的人。

李振华在忐忐不安中开始了他的第一课,可是他的一口南方话,却引来了阵阵笑声和议论。

李振华的心像针扎似的。

他不知怎样去咽那从未见过的黑乎乎的地瓜面煎饼、糠窝头,更不知怎样应付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工作落差的失意,言语不通的焦虑,艰苦生活的困窘,漫漫长夜的惊恐,只灯伴影的孤独,李振华的精神似乎就要崩溃了。

回家的念头更是一天天地折磨着他。

他在苦闷中走出了校门。

一位乡亲拿着石头在烟熏的墙上为大家记工分,出整天工,画整条杠;出半天工,画半条杠。

眼前的场景深深地震憾了他,刺痛了他。

他想起自己来时的雄心壮志,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沂蒙老区的人民,为共和国的解放付出了巨大代价,我做为新中国的大学生就不能牺牲点个人利益,为他们做点贡献吗?

李振华为自己的懦弱而感到惭愧,更为沂蒙人民那博大宽厚的爱而感到不安。

乡亲们知道这位来自南方的城里娃不适应山里的生活,便变着法尽可能让他吃好。

山区的气候特别冷,大婶们便亲手纺布为他缝制了御寒的棉衣、布袜和钩子鞋。

逢年过节,乡亲们知道娃子想家,便争相邀他进门过节。

每当李振华外出学习或开会,乡亲们总是把煮熟的鸡蛋和烙饼塞到他的背包里,甚至大伙一起送他走上好几里路。

山一般的胸怀,水一样的深情,释解了他思乡的愁绪,重又唤起了他献身沂蒙的豪情壮志。

他立即写信让家人寄来了一台收音机,每天练习普通话;看到学生头发长,没有钱理发,他便自费买来理发工具学着为学生理发;为了给学生买学习用具,他从每月仅有的21元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自制了28种教具用于教学,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翻山越岭到孩子家里补课。

全身心的投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扶摇直上。

1955年,沂源县其他学校的升学率为10:

1,而他教的8名应届毕业生,全部升入了中学,轰动了整个沂源。

由于德才双馨,1959年,李振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他被评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原山东省委书记白如冰在接见李振华时感慨地说:

“一个城市的知识分子,不用说干工作,就是在这山沟里住上几年也算了不起啊!

年复一年,寒来暑往。

昔日的城里娃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乡亲们开始为他张罗。

殊不知李振华的心里正饱受着爱情的折磨。

一个南京都市,一个深山坳里,数载深情,千里飞鸿,声声呼唤,字字饮爱。

捧着一封封缠绵似水的情书,李振华三寸柔肠,千回百转,他恨不能立刻飞回女友的身边,但是他不能甩下贫苦的孩子们,于是他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动员女友到大山里来,与他一起教书。

但等来的却是女友的最后“通牒”:

“如果你不回南京,咱们就此分手吧。

”一种伤悲立时涌入李振华的血液。

他理解女友,但他只能请求女友原谅,因为他已渐渐地把自己融入了大山,这里的孩子需要他,他再也不能离开这块土地了。

忍痛告别了这段悲情绵绵的恋情,李振华在乡亲们的关怀下,与一位贤淑的沂蒙姑娘结为连理。

从此,他把根须深深地扎进了蒙山沂水,年复一年,春华秋实。

他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却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他把有限的青春乃至生命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天涯海角有穷时,绵绵乡情无尽期”,遥望故土,他的心里是挥之不去的歉疚和悲怆。

这是一座特殊的学校。

1982年秋,李振华被任命为新建的南麻镇城关二中校长。

收拢来的学生都是素质差、学习差的“双差”生。

由于这批孩子上学没人要,其中有的孩子流散到社会上,经常滋事扰民,被人称为“渣滓生”。

李振华义无返顾地挑起了这副谁也不愿接的担子。

刚招起的2个班108名学生,在许多人眼里是没了指望的“一百单八将”,能管住他们就不容易,要想改变他们,难!

而李振华却拿出了全部的热情和信心。

李振华是一个好“大夫”,对学生的各种“疾病”,他精于“望、闻、问、切”之术,善于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耿文波不守纪律,不爱学习,整天无精打采,混天熬日,李振华几次同他谈话都毫无效果。

为什么不愿学?

一问,才明白:

父亲准备退休,他想退学接班。

李振华反复找耿文波谈心,耐心开导,并帮着他制定学习计划。

耿文波渐渐变了,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全力指导学生的同时,李振华关心孩子胜过了孩子的父母。

为了不让学生吃长毛的饭,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逐村为学生到家里拿饭;为了更好地照顾那些住校生,李振华干脆搬进了男生宿舍,冬天为他们盖被子,夏天给他们驱赶蚊子,宿舍内人多条件差,特别是夏天更是臭气难闻,李振华没有嫌弃,而是像慈父一般,体贴照顾着这些家远的学生。

李振华的一片爱心,把这些后进生顽石般的心都融化了。

李振华与学生交谈他们毕业时,有78人升入重点高中,26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升学率达到96%。

这个一度被称为“少年看守所”的“渣滓校”,1986年被评为全县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并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创造了点石成金的现代教育神话。

李振华对老区的学生体贴入微,可对自己的孩子却抽不出时间去辅导。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与他没有亲近感,女儿把姓氏都改为母姓。

李振华跟他们解释说:

“我的职业是教师,是人民的教师,而不是家庭教师啊!

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一封“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从南京飞来。

电报牵动着李振华的心,也牵动了广大师生的心。

大家纷纷劝他回去。

望着浸着母亲泪水的电报,想着眼前这些高考在即的农家子弟,无奈,他只好安排正上高三的儿子李东伟回家伺候老人。

儿子不去,说关键时刻怎么能中断复习。

“正因为是关键时刻才这么做,我是班主任,我走了会影响全班同学的高考冲刺,想来想去只有牺牲你了。

儿子哭了:

“为什么偏偏牺牲我?

”李振华也掉下了眼泪:

“唉,那些农民的孩子苦读多年,命运就指望着高考啦,而你考不上还可以就业呀。

你爷爷做了一辈子教师,他会谅解我的。

儿子代父回了南京。

可是,紧接着是第二封、第三封电报。

病重的老人没有撑到日夜思念的儿子回来,便撒手人寰了。

电报上的廖廖数语,就如同一记记重锤,击打在李振华的心头。

他眼前一黑,瘫倒在地上。

醒来后,不自觉地抓起桌上的一沓白纸,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学校的后山上,点着白纸,跪向南方,嚎啕大哭:

“父亲呀,儿子不孝,对不起你呀!

父亲故去了,他没能在床前端一杯水,递一片药;儿子落榜了,3个孩子中,这个孩子功课最好、最有希望……每每想到这些,李振华的心如同刀绞。

谁想,又一个不幸接踵而至:

父亲的离去击倒了母亲,母亲患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

为了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故乡街道居委会的领导给李振华在南京联系好了一所学校,办好了商调函,希望他能调回去照顾老人。

可李振华实在丢不下眼前这些孩子,思想斗争再三,还是放弃了这最后一次调回南京的机会。

沂源的乡亲们知道后,为了既能让李振华安心工作,又不委屈了老人,一位姓顾的村民首先提出:

“就让俺闺女替你到南京去侍侯老人吧。

”但他让大伙儿也答应他一个条件,他要按月支付报酬。

就这样,在此后长达10年的岁月里,竟先后有8位沂蒙老乡的孩子,接力般轮流到南京去照顾李振华的母亲。

一个教师,难道真是这样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吗?

是的,在沂源人心中,李振华正是这样的人。

一位受他影响也做了教师的学生说:

“水平高的教师也许不难找,难得的是李老师的一颗心,一颗时时处处惦记穷苦孩子的严师慈父之心。

光阴荏苒,老母亲在床上一躺就是9年。

到第10个年头,为不再拖累乡亲们,李振华苦苦劝说,把不肯离开故土的83岁的老母亲接到了沂源。

来之前,贤明通达的母亲理解了儿子的心,她让人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连同送老的寿衣也一块带上。

显然,母亲是决定把她这副老骨头埋在沂蒙山了。

为了弥补30多年来失去的亲情,李振华一有空就来到母亲床前嘘寒问暖。

当他罄其孝道,让母亲颐养天年的时候,不料,老人由于不服水土,不适应北方山区的寒冷干燥,加上饮食不习惯,一场病接着一场病,一年多就病逝了。

李振华痛不欲生、悔如刀绞,在母亲的遗体前长跪不起:

“妈,我错了!

我不该把您接来,我对不起您哪……”

他后悔,不该把母亲接到沂源,如果在南京的话还能多活几年;他后悔,母亲千辛万苦把自己拉扯大,而自己尽孝的机会却太少、太少;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