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5929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docx

英语学习方法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

英语学习方法

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

 

作者简介杨周翰,教授。

江苏苏州人。

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

1949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

曾任西南联合大学讲师。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英国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届会长,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十一届副会长。

九三学社社员。

擅长英、法、拉丁语等外语。

著有《攻玉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译有〔古罗马〕维吉尔的《埃涅厄斯纪》〔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与赵萝蕤等主编《欧洲文学史》。

文章我出生在1915年没有上过私塾,从小进的是新式小学。

那时写国文作文,不论老师出什么题目,我们的开头一句不外是“人生在世”或“光阴”。

现在我已年逾古稀,回过头来看看往事,这样的开头倒也切题。

我是苏州人,从小生长在北京。

我进小学是在二十年代初。

当时在北京还有一座江苏会馆,是旅京江苏同乡的联络站。

我祖父大半兼管一点这个会馆的事。

为了旅行京江苏人的子弟就学方便,在会馆里办了一所江苏小学。

小学校长是洞庭东山人,我们都叫他叶教习(当时的教师都叫“教习”)。

他常因学校的事和我祖父有来往。

我的小学教育就是在这里接受的。

大半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生有英文课了。

我记得教我们英文课的教师是吴郁周先生,他也是苏州人,和我祖父是朋友。

他为人和蔼可亲,循循善诱。

当然小学英文程度是极浅的,吴教习的英文水平如何,我虽然不能判断,但现在回想起来,他非常注重发音的准确。

他非常反对用汉字注英语发音。

他说比如有人为了记ENGLISHGRAMMAR两个字的读法,就编了一句顺口溜“英哥拉屎狗挠门”,既注了音又便于记忆,但这样是永远学不会英语的。

我想学一门外语而要摆脱本国语的干扰是困难的,但你若不摆脱,不建立另外一套完全独立的习惯,也是学不到家的。

我开始学英文,怎么也学不会,忽然有一天上课读课文,非常流利,好象豁然开朗一样。

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我想和吴教习教学有耐心是分不开的。

如果他认为孺子不可教,那么我的积极性也就没有了。

对照今天来看,我们的启蒙英语,对发音似乎还不够考究,总带点“口音”。

陈毅同志主张要学那“洋腔洋调”,说得极对。

纠正方音的干扰,吐音准确,在启蒙阶段若不注意,以后难改。

初学英语,好象一个异物进入体内,格格不入。

教师自己发音要准确,还必须要有耐心。

当然有人会反对,会问什么是标准发音(如肖伯纳),言外之意,没有标准发音。

实际生活中的英语也确实各式各样,“标准”云云浑如柏拉图的“理念”,但我们总应有一个标准而取法乎上。

讲到方言,人人都说苏州方言适合女人说,不适合男人说,这一种偏见。

苏州方言对学英语语音有不少方便,有些英语的短元音相当于苏州方音的浊辅音,苏州方言的声调对模仿英语声调也比较方便。

苏州方言在几个大方言里恐怕最贴近英语。

这是我的印象,有待语音学家研究。

我在江苏小学毕业后,1926年经亲戚资助进了崇德中学(今北京31中),在宣武门内绒线胡同。

这所中学是英国圣公会办的,据说是要办成一个中国的伊顿公学。

家里怕我程度不够,先上了小学六年级。

我在这学校一直上到中学五年级,因为我和老师捣乱,被学校开除。

有位国文老师上堂讲黄庭坚,说他的号是“石谷”,我说不对,黄庭坚号“山谷”,塌了他的台。

我又在作文里写打油诗讽刺他,被他拿住把柄,就到校长处告状,说有我无他,有他无我,与我势不两立。

校长大了我几下手板,把我开除了。

这所中学除了国文、中国历史以外,其他课程都是用英文课本。

当时学的外国历史、外国地理对我后来很有用,许多历史上的人名,外国地名,不仅记住了拼法,而且记住了正确的发音。

现在往往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看见一个外国人名、地名,不知怎么念,一念又往往发音不对,或重音放错,或者认为读错了也无所谓。

这虽是小节,但却代表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就象说中国话而读白字一样。

至今西洋历史和文学中一些难读的名字如等等,我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我的数学学的不好,但一些数学名词如都还记得。

我学的英文课本记得是一套[英文津逮],后来还用了林语堂编的开明英文。

教我英文的是一位英国老小姐,叫,她的发音当然非常地道,教书也很严格。

[英文津逮]是一套由浅入深的教材,可以打好英语的基础,到了开明英文就有些文学课了。

记得其中一课是讲亚瑟传奇的,把我带进了中古传奇世界,什么M魔术师,什么M,什么U,名字一个个都叫得出来,故事也十分吸引人,加以M讲得好,能引人入胜。

这时也接触到一两首抒情诗,但记不得是那些了。

英语课当然有笔头练习,到五年级可能有作文了。

也有口头练习,有时举行演讲会。

回顾这六年中学生活,我觉得学外语必须有一个外语环境。

当时各门课程除国语和中国历史外,都用英语,各课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这种环境已是历史陈迹,今天不可能再办什么教会学校,但是尽可能创造一点外语环境还是办得到的。

其次,设法把扩大知识和外语结合起来,例如讲外国史地,甚至讲数、理、化,能否把外文的专名、术语也教给学生?

不要把外语作为一门孤立的课去教,把外语以外的课和外语课看成井水河水,互不相犯,各自是个不漏水的密封箱。

要想提高全国外语水平,一定要在中学打好基础。

我被开除以后,同学们很同情我。

学校连转学证书都不给我,同学们想办法给我弄了一张假的转学证书,改了名字,转到了育英中学。

本来六年级一般不收转学生,大半也是走点关系才进去的。

这是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在灯市口。

我上了一年就毕业了。

这一年的英文是一位美国太太教的,她比M大有逊色,不过她用的课本还不错,我不记得名称了,只记得课本中有一些法国短篇小说的英译文,似乎有都德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还有莫泊桑作品的英译。

这些读物不仅是很好的文学作品,而且因为它有故事性,初学英文的人不会感到枯燥。

一般说来,英文翻译的非英语作品,常常译文本身文学性很强。

英译本可能有时字面上不“忠实”,但它决不牺牲英语习惯,著名的翻译如[鲁拜集],托尔斯泰小说的两位译家的译本,斯科特/蒙特克利夫译的[往事追忆],威利译的唐诗,霍克斯译的[石头记]都是极好的英文。

翻译是一个解释过程,翻译者往往本能地要把原文晦涩难懂的地方译得使人能看懂,这样一来,译文往往比原文明澈,给学译文这种语言(如英语)的人减少困难。

所以不能小看通过英译外国作品来学英语的作用。

在育英中学毕业后,学校保送我去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费用太贵,我考了北京大学,居然考上了。

1933年我进了北大英文系,梁实秋先生是系主任。

我在北大一直呆到1936年3月。

在1935年夏天,北大有一位英籍女教师M把我介绍给来华访问的瑞典美术史教授喜龙仁(),要我和他一起核教一部他已出版的[中国画论]()的英译文。

后来他又邀我去瑞典和他工作,此是后话。

在北大英文系学习的两年多,单就本系课程说,我上过朱光潜先生讲的欧洲名著。

朱先生这时刚到北大来授课,他从史诗、悲剧一直讲到歌德的[浮士德]。

他不是空讲,而是读作品,用的都是英译本,他也用英语讲授。

朱先生最善于在纷纭的现象中提炼出本质的东西。

当时他住在后门慈慧殿,办文学杂志,他的寓所就是一间文学沙龙,我也经常去敬陪末座。

朱先生使我开阔了对西方文学的眼界,同时使我对创作也发生了兴趣。

梁实秋先生总喜欢穿绸衣绸裤的中装,他讲莎士比亚是逐段讲解,参照各家注释,颇能深入浅出。

当时他以应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之邀翻译莎剧,可以说驾轻就熟。

潘家洵先生教我们戏剧。

潘先生不是留学生,苏州人,他的英语讲来娓娓动听。

他的北京话,苏州话都十分地道。

他译了易卜生,也译了王尔德的%少奶奶的扇子*,在课堂上讲剧本简直把人物讲活,对于王尔德用字如何俏皮,分析得十分细腻,使学生深感到作品的感染力。

()淑平先生教我们传记,当时胡适十分提倡传记文学,我记得我还译了一部莫鲁阿(ANDREMAUROIS)论传记的书(英译本,书名忘记了)。

()先生在牛津学的是历史,英语之流利动听,难与匹。

她教鲍斯威尔的%约翰逊传*,洛克哈特的{司各脱传},不局限在这些作家,而是旁及英国历史、社会、风俗习惯,使我们增加了许多背景知识。

应谊先生(女)教我们小说,记得读的小说有{傲慢与偏见},还有其他十九世纪小说,要求我们的阅读量是很大的,她在课上重点分析。

邵可侣(RECLUS)先生教我们法语,他给每个学生起一个法国名字,他常常带实物上课,有一次带了夫人来作“教具”,教有关“夫人”、“妻”等词汇。

他用的是直接法,从不教语法,所以学生的语法概念级差,但发音、音调很好。

第二年就用他编写的法文文学读本。

回顾在北大学习的两年半期间,名师引路,为我打开了西洋文学的大门和前进的道路。

1936年3月,我应前一年夏天喜龙仁之约,离开北平,经伪满、西伯利亚抵莫斯科,有转列宁格勒、芬兰,搭船到了斯德哥尔摩。

喜龙仁原是研究意大利绘画的,专攻文艺复兴早期画家乔托(Giotto),有专著(英译本19l7),后来研究中国建筑和园林艺术,1920年就到中国来过,据说是唯一获准在宫内拍摄建筑物的外国人(当时紫禁城还由傅仪居住),继而又研究中国绘画。

在我认识他以前,他已出版了《中国画论》,《中国早期绘画史》,他约我去的时候,正在准备写中国后期绘画史,包括元明清三朝。

他的古汉语不能独立工作,他要我做的工作就是把画论、画史、画家传、题跋、诗词等口译成英文,他写下来。

在口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总要经过一番商讨。

我当时只21岁,对古文略知一二,但对绘画则一无所知,尤其绘画理论,绘画术语,什么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这些至今聚讼不止的概念,什么吹云泼墨,什么破刷点拖这类技术术语,都是从未接触过的。

但是这对我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同时对中国的绘画艺术也有所理解。

喜龙仁还带我去英、德、法各国首都博物馆看他们收藏的中国画,从所谓顾恺之的女史箴到明清画家的作品,颇开眼界。

1938年夏末我离开瑞典回国到昆明。

当时北大已与清华、南开联合成为西南联大,蒙自部分也迁到昆明。

北大英文系主任是叶公超先生,他同意我复学,进四年级。

从1938到1939年,我完成了大学学业。

这一年对我收获最大、对我以后的工作影响最深的是燕卜荪先生(WilliamEmpson)的现代英诗。

他从史文朋、霍普金斯、叶慈,艾略特一直讲到三十年代新诗人如奥登。

他自己是诗人,朗读诗歌极有韵味。

但他不讲自己的诗,请他解释他的晦涩的诗,他总是不肯的。

他是位批评家,在大学时他就写了他的成名作《七种晦涩的典型》。

他的批评有人把它归入新批评派,在主张“精读”(closereading)这点上,他们是相同的,但燕卜荪并不无视文学和社会的关系,作品和作者的关系,他生前出的书如《牧歌文学的几种表现形式》、《弥尔顿的上帝》和他死后出版的《运用传记》即是明证。

他不同于新批评派还在于他认为应当追问作者的意图,评判作品应当有道德标准。

他的“精读”法从文字分析入手,引导人深入到作品的多层次涵义,不是象印象派那样去评论作品,而是有根据地把深层涵义发掘指点出来。

也许有人觉得他过于钻牛角尖,但不能指责他无中生有。

他的方法归根结底还是实证主义的,和推理的演绎法相反,我至今觉得从理论到理论有它的用处,但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还要看实际批评中能否应用来决定,不从具体作品出发,不深挖作品本身,便贸贸然提高到理论,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这就是燕卜荪先生给我的经久的影响。

1939年我毕业后,他就回英国了。

l950年我从英国回来,他又在北大,但我在清华,拜会的机会不多。

不久他就任舍菲尔德大学英国文学讲座直到1982年我去英国,我才又去拜访过他。

1985年我再去英国,他已于前一年去世了。

从1939年到1946年我一直在西南联大教大一英文,教两个班的读本和作文。

陈福田编的大学英文,选的材料和今天比,可能相当于今天三年级的程度。

有些文章也不愧为名篇,如红衣主教纽曼论大学教育,但教起来并不费力,改几本作文要费点时间,但仍有不少时间可以自学,写点新诗。

我也订了一个自学计划,但未能全部实现,只做成了一件至今受益的事,那就是自学了拉丁文。

我感到研究英国文学,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