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642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docx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检验本科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生理学(Physiology)。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

4学分。

总学时为69学时,其中理论53学时,实验16学时。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生理学是医学检验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学科。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过程、现象及基本规律,讲述人体生命活动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阐明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并揭示其中的机制。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并能初步应用于实践。

学生只有在掌握正常机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实践中识别异常,因此生理学是一个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知识。

六、教学重点:

生理学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影响因素、调节以及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本课程的深度涉及人体内各系统生命活动的机制,从分子水平直至整体水平,适当介绍一些近些年来的新进展,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七、主要先修课程: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生命的基本表现。

2.掌握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基本方式。

3.熟悉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

4.了解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及方法。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2.生命的基本表现:

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3.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三种调节方式的概念、过程及特点。

4.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

●自学内容

生理学的研究的三个水平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2.熟悉单纯扩散、胞吐与入胞。

3.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2.细胞膜的跨膜转运。

●自学内容

受体介导式入胞。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G蛋白耦联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2.熟悉特异性膜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3.了解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4.了解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细胞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2.由特异性膜通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3.G蛋白耦联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4.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

第三节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目的要求】

1.掌握组织的兴奋性的定义及衡量兴奋性的客观指标。

2.掌握静息电位的定义、特性及其产生机制。

3.掌握动作电位的定义、过程和特性。

掌握动作电位的基本产生机制。

4.熟悉细胞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5.熟悉动作电位(兴奋)的引起:

阈电位和局部兴奋。

6.了解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的传导。

7.了解膜电位的数学计算。

8.了解电压钳与膜片钳技术。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细胞的兴奋性。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3.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4.兴奋的引起和传导。

●自学内容

电压钳与膜片钳技术。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2.熟悉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3.了解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4.了解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2.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3.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自学内容

1.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

2.肌肉收缩的力学分析。

第三章 血液

第一节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3.掌握的理化特性。

4.掌握血液的生理功能。

5.熟悉血浆的化学成分。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体液和内环境。

2.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

3.血浆的化学成分。

4.血液的理化特性。

5.血液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生理特性、功能和生成的调节。

2.掌握白细胞的数量、分类和主要功能。

3.掌握血小板的形态、数量、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

4.掌握生理性止血的定义及步骤。

5.熟悉红细胞的破坏。

6.了解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各类白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了解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7.了解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红细胞的数量和形态。

2.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生成与破坏。

4.白细胞的数量、分类和主要功能。

5.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生理性止血。

●自学内容

1.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发挥作用的过程。

2.白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3.血小板的生成和破坏。

第三节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液凝固的的基本过程。

2.掌握抗凝和促凝。

3.熟悉凝血因子。

4.熟悉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血液凝固的概念。

2.凝血因子。

3.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4.抗凝和促凝。

5.纤维蛋白溶解于抗纤溶。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

【目的要求】

1.掌握红细胞的ABO血型系统。

2.掌握Rh血型系统。

3.掌握输血的原则。

4.熟悉血型的概念与红细胞凝集。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2.ABO血型的分型和检测。

3.Rh血型的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4.输血的原则。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心脏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

2.掌握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掌握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起搏点。

4.掌握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

5.熟悉心脏泵功能评定的常用指标:

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

6.熟悉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7.熟悉心肌兴奋性的特点及与收缩的关系。

8.熟悉心动周期。

9.了解心音的产生。

10.了解心肌细胞的类型。

11.了解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2.了解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13.了解体表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

14.了解心房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15.了解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16.了解心脏做功量。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心动周期。

2.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

3.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4.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形成机制。

5.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6.心肌电生理特性。

●自学内容

1.心音。

2.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3.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4.心脏做功量。

5.体表心电图。

第二节血管生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动脉血压。

2.掌握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3.熟悉微循环的组成与血流通路。

4.了解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5.了解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6.了解动脉脉搏。

7.了解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8.了解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9.了解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

10.了解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2.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3.动脉血压。

4.微循环的组成与血流通路。

5.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自学内容

1.动脉脉搏。

2.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3.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4.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目的要求】

1.掌握心脏的神经支配和缩血管神经纤维。

2.掌握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3.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4.掌握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熟悉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6.熟悉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7.了解舒血管神经纤维。

8.了解心血管中枢。

9.了解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和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10.了解局部血流调节。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

2.心血管中枢:

基本心血管中枢。

3.心血管反射: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

5.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自学内容

1.舒血管神经纤维。

2.心血管中枢的其他内容。

3.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和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4.其他调节心血管的体液因素。

5.局部血流调节。

第四节器官循环

【目的要求】

1.熟悉冠脉循环。

2.了解肺循环。

3.了解脑循环。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冠脉循环。

●自学内容

1.肺循环。

2.脑循环。

第五章 呼吸

第一节肺通气

【目的要求】

1.掌握肺通气的动力。

2.掌握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熟悉肺通气的阻力。

3.了解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功能残气量、最大通气量和通气贮量百分比。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呼吸的四个基本环节。

2.肺通气原理:

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运动,肺内压,胸膜腔内压;肺通气的阻力。

3.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

【目的要求】

1.掌握肺换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熟悉组织换气。

3.了解气体交换原理。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气体交换原理。

2.肺换气。

3.组织换气。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目的要求】

1.掌握氧的运输:

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特征。

2.掌握二氧化碳的碳酸氢盐形式运输。

3.熟悉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4.了解氧解离曲线:

特点、意义及影响因素。

5.了解二氧化碳的运输: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的运输,何尔登效应。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2.氧的运输。

3.二氧化碳的运输。

●自学内容:

1.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2.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目的要求】

1.掌握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2.了解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3.了解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2.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化学感受性反射、肺牵张反射。

●自学内容

1.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呼吸相关神经元。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呼吸反射。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第一节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掌握胃肠的神经支配。

3.了解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4.了解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5.了解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2.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3.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4.胃肠的神经支配。

5.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目的要求】

1.熟悉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2.了解咀嚼和吞咽。

3.了解食管上括约肌和食管下括约肌的作用。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唾液及其分泌。

●自学内容

1.咀嚼。

2.了解食管上括约肌和食管下括约肌的作用。

第三节胃内消化

【目的要求】

1.掌握胃液及其分泌。

2.掌握胃的运动。

3.了解呕吐。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胃液及其分泌。

2.胃的运动。

●自学内容

呕吐。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

【目的要求】

1.掌握胰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的调节。

2.掌握胆汁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3.熟悉小肠运动的形式。

4.熟悉胆汁的分泌、排出与胆囊的作用。

5.了解胆汁分泌与排放的调节。

6.了解小肠液的分泌。

7.了解小肠运动的调节和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胰液的分泌。

2.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3.小肠液的分泌。

4.小肠的运动。

●自学内容

1.胆汁中其他成分及其作用。

2.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3.小肠运动的调节。

4.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目的要求】

1.熟悉大肠运动的形式。

2.熟悉排便。

3.了解大肠液。

4.了解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5.了解食物中纤维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大肠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自学内容

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第六节吸收

【目的要求】

1.掌握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及其在吸收中的有利条件。

2.了解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3.了解吸收的途径和机制。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吸收的部位。

2.小肠在吸收中的有利条件。

●自学内容

1.吸收的途径与机制。

2.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能量代谢

【目的要求】

1.熟悉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

2.熟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3.了解基础代谢。

4.了解食物的能量转化。

5.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2.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自学内容

1.人体能量的来源。

2.能量代谢的测定:

基本概念:

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测定原理;能量代谢的测

定方法。

3.基础代谢。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目的要求】

1.掌握体温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

2.掌握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3.熟悉体温调节机制——调定点学说。

4.了解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

5.了解温度感受器。

6.了解体温调节中枢。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体温。

2.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3.体温调节。

●自学内容

体温调节中枢的传出途径。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血流量

【目的要求】

1.熟悉肾的功能解剖。

2.熟悉肾的血液供应和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3.了解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4.了解肾的神经支配。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肾的功能解剖:

肾单位和集合管、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球旁器、肾的血液供应。

2.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自学内容

1.肾的形态学知识。

2.肾脏的神经支配。

第二节肾小球滤过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肾小球滤过的有关概念:

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2.掌握肾小球滤过功能: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有效滤过压、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3.肾小球滤过的实验证据及相关概念(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

4.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5.有效滤过压。

6.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第三节肾小管与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近端小管对Na+、水和葡萄糖的重吸收。

2.掌握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K+的同向转运重吸收。

3.掌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H+的分泌。

4.熟悉肾小管与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5.熟悉近端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6.了解肾小管与集合管对K+重吸收、对K+和NH3的分泌。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肾小管与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2.近端小管对Na+、Cl-、水的重吸收。

3.近端小管对HCO3-的重吸收与H+的分泌。

4.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5.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K+的重吸收。

6.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H+和NH3的分泌。

●自学内容

1.肾小管和集合管对K+的重吸收和分泌。

2.近端小管对其他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

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目的要求】

1.掌握尿液浓缩稀释的过程和机制。

2.了解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3.了解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尿液浓缩和稀释的现象。

2.尿液的稀释。

3.尿液的浓缩。

4.直小血管在维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

2.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3.掌握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4.熟悉球-管平衡和肾小球滤过率的自身调节。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3.肾内自身调节。

4.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自学内容

1.定比重吸收的机制。

2.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作用。

第六节清除率

【目的要求】

1.掌握清除率的定义。

2.熟悉清除率的计算方法。

3.了解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清除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菊粉清除率)。

●自学内容

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测定肾血流量和推测肾小管的功能。

第七节尿的排放

【目的要求】

1.掌握排尿反射。

2.熟悉排尿异常。

3.了解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排尿反射。

2.排尿异常。

●自学内容

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感受器及其一般生理特性

【目的要求】

1.熟悉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了解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自学内容

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眼的近反射调节。

2.掌握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3.熟悉瞳孔对光反射。

4.熟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5.了解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6.了解简化眼。

7.了解眼的调节能力异常和折光能力异常。

8.了解房水和眼内压。

10.了解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11.了解视锥系统的换能和色觉。

12.了解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眼的折光系统:

光学特性,眼的近反射调节,瞳孔对光反射。

2.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视网膜的结构特点,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自学内容

1.眼的调节能力异常和折光能力异常。

2.房水和眼内压。

3.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4.视锥系统的换能和色觉。

5.与视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第三节耳的听觉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耳的功能。

2.掌握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3.熟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4.了解耳蜗的结构要点。

5.了解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6.了解与听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耳的传音系统:

中耳的传音和增压作用。

2.耳的感音换能系统:

耳蜗的结构要点,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自学内容

1.咽鼓管的功能。

2.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3.与听觉有关的若干生理现象。

第四节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目的要求】

1.熟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

2.了解平衡觉感受细胞。

3.了解前庭反应。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

●自学内容

7.平衡觉感受细胞。

8.前庭反应。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一般功能

【目的要求】

1.熟悉神经纤维的功能。

2.了解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3.了解神经纤维的分类。

4.了解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5.了解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6.了解神经胶质细胞。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9.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10.神经纤维的功能。

11.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12.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自学内容

1.神经纤维的分类。

2.神经营养性因子。

3.神经胶质细胞。

第二节突触传递和神经反射

【目的要求】

1.掌握定向化学性突触传递。

2.掌握周围神经系统中主要的递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3.熟悉非定向化学性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4.熟悉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基本概念。

5.熟悉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6.了解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的主要的递质、受体。

7.了解反射的类型及中枢控制。

8.了解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9.了解中枢抑制和易化。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3.定向化学性突触传递。

14.非定向化学性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15.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基本概念。

16.周围神经系统主要的递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和受体。

17.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递质和受体概述。

18.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19.中枢抑制。

●自学内容

4.周围神经系统中的肽类和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

5.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各种递质及其受体。

6.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7.中枢易化。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感觉投射系统。

2.掌握大脑皮层的第一体表感觉代表区。

3.熟悉躯体感觉中的痛觉。

4.熟悉内脏痛和牵涉痛。

5.了解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和丘脑。

6.了解躯体感觉中的触-压觉、本体感觉和温度觉。

7.了解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8.了解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20.丘脑的核团和感觉投射系统。

21.大脑皮层代表区。

22.躯体感觉中的痛觉。

23.内脏痛。

●自学内容

8.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

9.躯体感觉中的触-压觉、本体感觉和温度觉。

10.内脏感觉的传入通路与皮层代表区。

11.特殊感觉的中枢分析。

第四节觉醒、睡眠与脑电活动

【目的要求】

1.熟悉脑电图的基本波形。

2.熟悉睡眠的时相。

3.了解觉醒状态的维持。

4.了解皮层诱发电位。

5.了解睡眠的产生机制。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24.脑电活动:

脑电图的波形。

25.觉醒与睡眠。

●自学内容

26.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27.皮层诱发电位。

28.与睡眠有关的结构。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

【目的要求】

1.掌握脊髓对姿势的调节功能。

2.掌握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

3.熟悉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4.熟悉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5.了解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6.了解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7.了解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