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25274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2019年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称为()。

A、经验课程

B、综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选修课程

【答案】A

【解析】A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它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B综合课程,是指

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C广域课程,是合并数门相邻

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D选修课程,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术取向和职业需要而自由

选择的课程。

故选A。

2、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B、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具有历史性,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性

D、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C

【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

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项描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故选C。

3、概念学习的难易程度是概念一般属性中的()。

A、可学性

B、可用性

C、明晰性

D、一般性

【答案】A

【解析】可学性是指概念学习的难易程度。

可观察实例的概念,如鸟、植物的可学性强,小学生容易学习掌

握。

不好观察实例的概念,如函数、生产关系等,小学生掌握困难,可学性差。

故选A。

4、教师常用表扬、称赞等方式,激励学生学习进步,其针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自我效能感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强化理论

D、动机归因论

【答案】C

【解析】根据强化理论,强化起着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如适当的表扬与奖励、获得优秀成绩、取消令人厌

恶的考试等均是强化的手段。

与题干表述一致。

故选C。

5、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

B、经济的

C、社会的

D、科学的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故选A。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朱熹所著的《四书集注》中的“四书”?

()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大教学论》

【答案】D

【解析】《四书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简称,作者是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

《四书集注》是

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

有《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

注》10卷、《孟子集注》〗4卷。

故选D。

7、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

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故选C。

8、教育目的要回答的问题是()。

A、服务的方向

B、怎样培养人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怎样的人

【答案】D

【解析】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

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那样的期望,这些

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故选D。

9、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A、社会教育制度

B、企业教育制度

C、家庭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

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即处于教育制度的核心位置。

故选D。

10、()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A、家长

B、学生处

C、品德课老师

D、班主任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

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11、在教学过程中,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与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

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答案】A

【解析】行动研究法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

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题干所述正是行动研究

法。

故选A。

12、在学校教育中,要求小学生锻炼身体、讲究个人卫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这是对学生()方面

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对学生体育方面的要求。

故选C。

13、“君子强化促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B

【解析】“君子强化促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体现了教育是为了服从社

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体现的是社会本位论。

故选B。

14、下列不属于我国学者关于学习的分类的是()。

A、知识的学习

B、道德的学习

C、技能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答案】B

【解析】按学习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故选B。

15、测验的可靠性即指测验的()。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A

【解析】自编测验的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既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故选A。

16、()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A、人身权

B、财产权

C、肖像权

D、名誉权

【答案】C

【解析】作为学生,其最基本的权利是受教育权。

17、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答案】D

【解析】在民办学校,领导体制实行的是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制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董事会

是学校的决策机构,对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

故选D。

18、新课改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是()。

A、选拔性评价

B、甄别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定量化评价

【答案】C

【解析】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认为评价应该是促进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

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

19、新课改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是()。

A、选拔性评价

B、甄别性评价

C、发展性评价

D、定量化评价

【答案】C

【解析】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强调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认为评价应该是促进课程发展,学生发展,教师

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

20、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标准,依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价某一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

评论方法称为()。

A、标准参照评定

B、诊断性评定

C、常模参照评定

D、配置性评定

【答案】C

【解析】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

告评价结果。

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

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

始前进行,以便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

诊断性评价,是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多半

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故选C

21、1993年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颁布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C

【解析】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故选C。

22、人们看书时用笔进行标记画出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答案】B

【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征。

故选B。

23、班级组织构建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答案】A

【解析】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构建的首要原则,班级组织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有利于学生的教育

展开的。

故选A。

24、某老师上一节古诗赏析课,在进行诗意解释时,老师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以探讨,学生提出不同看法,

老师激发学生讨论,并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概括。

这个教学片断体现了新课程教学中()。

A、教师教学的权威性

B、师生交往的双向性

C、学生学习的接受性

D、课堂教学的固定性

【答案】B

【解析】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强调师

生交往的双向性、互动性;教师教学的权威性、学生学习的接受性、课堂教学的固定性属于传统教学理念。

故选B。

25、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入()之中。

A、安全需要

B、尊重、成就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答案】C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五类,后来马斯洛又在此基础上加上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构成七个层次的需要,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

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把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归到了自我实现需要里面。

故选C。

26、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

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称之为()。

A、主动学习

B、观察学习

C、参与性学习

D、模仿学习

【答案】B

【解析】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

习、无尝试学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

故选B。

27、关于新课程的理念说法不科学的一项是()。

A、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

B、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答案】A

【解析】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故选

A。

28、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

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所以教育应要抓住最适宜进行教育的那个时期,即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

故选

C。

29、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内,作出处理。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

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

内,作出处理。

故选B。

30、19世纪初,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导生制”出现在()。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答案】B

【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故选B。

31、以下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的是()。

A、自愿性

B、统一性

C、强制性

D、公益性

【答案】A

【解析】自愿性不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故选A。

32、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答案】D

【解析】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

务属于锻炼法。

故选D。

33、下列做法没有违法的是()。

A、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14至16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

允许公民旁听

B、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

C、某中学高一年级两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做出取消这两名学生学籍的处

分决定

D、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将

此信归还了高某

【答案】D

【解析】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校教职员工

34、“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是从学生自身特点看,表明学生具有()。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自主性

【答案】A

【解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意思是丝原本是白色的,把它放到青色的染缸中,白丝就变成了青

色;把它放到黄色的染缸中,就有变成了黄丝。

它表明了学生具有可塑性。

故选A。

35、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班级的()。

A、制度管理

B、教学管理

C、活动管理

D、学习管理

【答案】A

【解析】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四个,即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

制度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是班级管理的具体体现。

故选A。

36、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最基本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学生自我评价法

【答案】A

【解析】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最基本方法是测验法。

选A。

37、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

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

()。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

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方法

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D、尊重林老师的自主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答案】B

【解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在共同完成学校工作任务的环境中建立的,同事之间应该做到尊重、

理解和协作。

作为班主任,发现本班任课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耐心与任课老师交流,与

其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

38、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

A、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答案】A

【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这种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和解释,都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

故选A。

39、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布鲁纳

D、加涅

【答案】A

【解析】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

法。

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故选A。

40、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

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

A、道德动机

B、道德评价

C、道德行为习惯

D、积极的道德情感

【答案】D

【解析】情感体验是学习道德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

道德情感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是人们产

生道德行为的一种内部力量,是道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故选D。

41、在我国偏远的山区,存在这样一种教学现象:

一间教室、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一名教师分别用

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

A、班级授课制

B、分组教学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答案】D

【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

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故选D。

42、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实物

B、人自身的活动

C、说教

D、标本

【答案】B

【解析】从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但主要通过

语言,也包括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

故选B。

4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答案】D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学习过程是其核心内容。

故选

D。

44、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继承性

D、不平衡性

【答案】C

【解析】教育具有继承性是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

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

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故选C。

45、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

A、循序渐进

B、教学相长

C、防微杜渐

D、因材施教

【答案】D

【解析】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故选D。

46、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答案】B

【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

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故选B。

47、青年初期是世界观的()。

A、初步成熟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形成时期

D、成熟时期

【答案】B

【解析】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

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于青年初

期(此时尚不太稳定),到青年中后期进一步成熟。

故选B。

48、以下哪一项不是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

A、攻击性行为

B、亲社会行为

C、性别角色的获得

D、观察能力

【答案】D

【解析】班杜拉重点研究的社会学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有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

故选

D。

49、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C、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D、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答案】C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重组织学生的行为实

践,使学生具有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体现的即是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故选C。

50、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与学生核对一下答案。

曾老师的做法

()。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B、不合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

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答案】B

【解析】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课下应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故选B。

51、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答案】A

【解析】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故选A。

52、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答案】C

【解析】由于班主任相对于各科教师来说在德育方面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是专门的德育工作者、班级管

理者以及关系协调者,所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故选C。

53、教育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体现的功能属于()。

A、个体享用

B、经济发展

C、文化选择

D、个体谋生

【答案】A

【解析】斯宾塞强调教育对于个人生活的价值,他认为社会进化到今天,快乐、幸福已成为人类应有的目

的,所以,“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

斯宾塞认为多数人的个人利益是最重要

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可以说只是个人的事情,所以他提出的教育目的是为个人“完满生活”做准备。

故选

A。

54、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

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

【答案】D

【解析】由组块编码的定义可知。

故选D。

55、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打手10~30下,班主任的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B、错误,不能对学生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

C、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

D、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

【答案】B

【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

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故选B。

56、()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媒体

D、教学方法

【答案】A

【解析】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调控、激励、评价

等功能。

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

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测量与评估的依据。

故选A。

57、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答案】C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

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所以教育应要抓住最适宜进行教育的那个时期,即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

故选

C。

58、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A、行为塑造

B、行为训练

C、行为矫正

D、行为强化

【答案】A

【解析】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故选A。

59、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A、民主管理权

B、教育教学权

C、获取报酬权

D、科学研究权

【答案】B

【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

利。

故选B。

60、以“应当怎样”和“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