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079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历史云南省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国际学校2016-2017学年期末考试

文科历史

考试范围:

必修二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米切尔惊异地说:

“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

“奇怪的结局”的根源是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东南沿海地区

C.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D.鸦片输入量骤增削弱国人购买力

2.元朝人曾作《木棉歌》:

“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该诗歌能够反映元朝

A.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发展

C.农民过着富足的生活

D.家庭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关系

3.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

“(东京)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由此可见

A.森严的市坊界限依然存在

B.商业交易不再受时间限制

C.民间的娱乐场所已经兴起

D.纸币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5.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

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

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

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6.《中国通史》记载:

“同治六年(1867)外国棉纱、棉布进口总值仅1376万两,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增长到5209万两(海关两),增长了近3倍。

这样,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棉纺织业,终究抵挡不住外国机制棉纺织品的冲击,在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各省开始解体。

”这客观上有利于

A.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B.洋务军事企业的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8.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改变这一状况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9.从1980年起,我国逐步在国企中开展利改税的试点工作。

到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有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其中,企业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取得了初步成功。

A.表明企业获得了独立经营权

B.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支持

C.表明所有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D.促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0.现在城镇街头、广场闲暇时有很多人在跳广场舞,连老太太也加入,这反映了

A.广场舞适合小脚老太太

B.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

C.人们社交礼仪变化

D.人民文化生活丰富

11.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到: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诗中反映的近代新的社会现象是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12.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A.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联系紧密

B.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

C.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D.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1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

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

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14.19世纪末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15.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

这一事件是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16.罗斯福实施“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渡过了1929—1933年的空前大灾难。

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发展国家福利制度

C.加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体化

D.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自我调整

17.罗斯福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活来源。

”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摆脱经济危机的手段之一是

A.关注民生问题

B.遏制两极分化

C.削减政府开支

D.控制生产规模

18.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例,其指导思想与凯恩斯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

凯恩斯主义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通货膨胀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据当时美国的经济状况,罗斯福新政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失业救济,缓和社会矛盾。

B.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C.整顿银行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D.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生产

19.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规定:

“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

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任何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

”这说明

A.美国被迫放弃了自由企业制度

B.美国加强了对工人运动的控制

C.缓解劳资矛盾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

D.罗斯福新政提高了美国人的政治地位

20.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中国进行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人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下列关于这两次探索的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B.都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

C.都放弃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

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22.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

俄罗斯科学院的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

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民族矛盾尖锐

23.对于赫鲁晓夫的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对该评价理解最到位的是

A.改革冲击了旧的模式,但不够彻底

B.他没有认识到苏联模式的根本问题

C.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忽视了工业

D.他奉行中庸政策,没有触动旧有体制

24.斯大林是一位杰出的人物,赢得了他所生活的我们这个残酷时代的敬仰……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落后的俄国,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苏联。

”斯大林受到英国首相丘吉尔这样的评价,主要是因为

A.斯大林模式促成了苏联的腾飞

B.斯大林使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C.英国与苏联同是反法西斯国家

D.斯大林克服了苏联经济发展的弊端

25.某组织于2010年9月27日表示:

“英国政府收紧财政的计划有利于长期经济复苏,但将损害短期经济增长,如果此风险显现,英国的货币政策需要快速作出反应。

”从其关注的内容看,该组织很有可能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贸组织

D.关贸总协定

26.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

个),由此能够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是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27.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

“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他意在

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

B.反对武力统一欧洲

C.反对欧洲对外扩张

D.反对美苏干涉欧洲

28.“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

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

A.平等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正式确立

B.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而建立的有效机制

C.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30.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

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波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马可•波罗行纪》描写日本时说:

“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拢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材料三

材料四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

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