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066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docx

桥梁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1.钻孔桩基础

1.1钻孔

1.1.1复测桩位,确保钻孔位置的准确。

1.1.2检查护筒的直径、埋设的深度、中心位置、倾斜度等:

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旋转钻机应比钻头大约20cm,冲击钻机应比钻头大约40cm。

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在旱地或筑岛时还应高出施工地面0.5m。

护筒埋设深度,岸滩上:

粘性土应不小于1m,砂类土应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宜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水中筑岛上,护筒宜埋入河床面以下1m;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m,倾斜度不得大于1%,监理全部检查。

1.1.3检查泥浆指标:

正循环旋转钻机、冲击钻使用管形钻头钻孔时,入孔泥浆比重为1.1~1.3,冲击钻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泥浆比重,砂粘性土不宜大于1.3,大漂石、卵石层不宜大于1.4。

反循环旋转钻的孔泥浆比重可为1.05~1.15。

粘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

新制泥浆含砂率不大于4%,胶体率不小于95%,PH值应大于6.5。

监理全部检查。

1.1.4钻进过程中,抽查钻杆的垂直度,钻孔桩达到设计深度后,每一个承台的第一根桩要由设计确认地质情况,监理全部检查地质情况。

1.1.5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成孔后的孔深、孔径、孔形进行验收,孔径、孔深均不于设计值,孔型符合设计要求,用测绳测量、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进行检测。

监理全部检查。

1.1.6孔位中心允许偏差为5c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1.1.7浇筑混凝土前对清孔的检查,设计无要求时,沉渣厚度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用测绳量测,严禁采用加深钻孔厚度方法代替清孔。

清孔后泥浆应达到以下指标:

手摸无2~3mm的颗粒。

1.2钢筋笼

1.2.1检查钢筋笼的下料,钢筋材质、末端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全部检查。

钢筋下料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全长下料误差为±1cm,尺量检查。

1.2.2监理全部检查钢筋接头外观,焊接接头外观应符合如下规定:

帮条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搭接焊焊接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

焊颖厚度应等于或大于0.3d,并不得小于4mm,焊缝宽度应等于或大于0.7d,并不得小于8mm。

检查下表中的允许偏差项目。

序号

类别

项目

允许偏差

1

电弧焊接头

帮条焊接头钢筋轴线的纵向偏移

0.5d

搭接焊接头钢筋轴线

弯折角

偏移

0.1d,且≯3mm

焊缝高度

+0.05d~0

焊缝宽度

+0.1d~0

焊缝长度

-0.5d

咬肉深度

0.05d,且≯0.5mm

在2d长的焊缝表面上,焊缝的气孔及夹渣

数量

2个

面积

6mm2

2

闪光对焊接头

接头处钢筋轴线

弯折角

偏移

0.1d,且≯2mm

接头表面裂纹

不允许

用尺量和观察。

力学性能检测监理见证检测数量为施工单位取样数量的10%。

1.2.3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和数量,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的部位,“同一截面”上的接头不得大于50%,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根钢筋上“同一截面”内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1.2.4扎丝绑扎要牢固,加强箍和主筋全部焊接,点焊应控制咬主筋的现象,扎丝不得但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1.2.5抽查耳筋的数量、安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2.6钢筋笼骨架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笼骨架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

±100

尺量检查

2

钢筋骨架直径

±20

3

主钢筋间距

±0.5d

尺量检查

4

加强筋间距

±20

5

螺旋筋间距

±20

6

钢筋骨架垂直度

1%

吊线尺量检查

1.2.7钢筋笼安装过程,应检查钢筋笼的中心和桩位的中心是否重合,测量吊筋的长度,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深度和位置准确。

1.3水下混凝土灌注

1.3.1控制材料的称量偏差:

每工作台班抽查不少于一次,监理见证检验:

序号

原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1

水泥、矿物掺和料

±1

2

粗、细骨料

±2

3

外加剂、拌和用水

±1

1.3.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1次,监理见证试验,确认施工配合比。

1.3.3见证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cm。

1.3.4见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含气量应≥2.0。

1.3.5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监理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1次,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

1.3.6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底距孔底宜为25~40cm。

首批封底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注,混凝土埋入深度不小于1m。

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确定导管的提升高度,灌注中导管埋深宜为2~4m,最后一节导管应缓慢提拔。

设计桩顶标高以上的应加灌100cm左右混凝土。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过程监理进行旁站。

1.3.7在浇筑地点随机见证混凝土试块取样。

1.3.8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计划体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

监理检查施工单位的试验报告。

1.3.9检查剔除桩头的施工方法:

采用空压机结合人工凿除,严禁用挖掘机或铲车将桩头强行拉断。

1.3.10检查桩身顶端的清理,应露出新鲜密实的混凝土面,复测清理后桩身顶端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桩体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全部检查。

1.3.11桩身质量检测业主委托第三方进行检测。

桩长超过50m的桩采用超声波进行检测;桩长短于50m的桩采用小应变进行检测,施工单位和监理接到检测合格的初步报告后,方可进行承台施工。

2.承台

2.1基坑开挖及回填

2.1.1基坑开挖坡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1.2测承台底标高及承台边缘线,应符合设计要求,用水准仪、经纬仪及尺量检查。

基底高程容许误差为:

土质±5cm,石质+5m,-20cm。

2.1.3检查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1.4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虚铺厚度、夯实遍数应符合相应夯实设备的要求。

2.2模板及支架工程

2.2.1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变形翘曲等。

监理全部检查,观察和尺量。

2.2.2模板的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表面洁净,应均匀涂刷隔离剂,检查支撑是否牢固、卡扣是否全部卡好,螺栓是否紧固。

监理全部进行检查。

2.2.3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符合下表规定。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15

尺量

2

表面平整度

5

2米靠尺和塞尺

3

高程

±20

测量

4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2.2.4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大于2.5MPa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同时应保证拆模时混凝土的芯部温度与表层温度,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不大于20℃。

2.3钢筋工程

2.3.1钢筋材质、钢筋的下料、末端弯钩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下料的偏差:

受力钢筋全长下料误差应为±1cm,监理进行抽查,检查方法:

尺量检查。

2.3.2钢筋焊接质量见钻孔桩钢筋焊接要求(此要求为钢筋加工统计要求),监理全部检查。

2.3.3绑扎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照图纸全部检查。

扎丝绑扎要牢固,架立筋应能保证钢筋骨架不变形。

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监理全部检查。

2.3.4墩身预埋钢筋位置应准确,插入深度、预留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2.3.5钢筋保护层垫块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的数量不应少于4个/m2。

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材质,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承台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2.3.6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20

3

钢筋保护层厚度C≥35mm

+10,-5

2.3.7接地钢筋的连接必须采用焊接方式,焊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测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全部检查。

2.4混凝土工程

2.4.1原材料的称量偏差见钻孔桩原材料偏差要求。

2.4.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确定施工配合比。

监理见证施工配合比确定过程并检查施工配合比单。

2.4.3见证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度不应少于1次,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在于±2cm。

2.4.4见证混凝土含气量测试,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含气量应≥2.0。

2.4.5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监理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1次,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30℃。

2.4.6当混凝土的下落高度超过2m,应采用的溜槽、串筒输送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密实,混凝土的运输、间歇、浇筑时间应符合相应的要求,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旁站监理。

2.4.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宜大于20℃,养护用水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禁止洒水,并应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2.4.8在浇筑地点随机抽样,施工单位取样数量:

每拌制100盘不超过100m3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监理见证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数量为施工单位的10%,平行取样为施工单位的10%。

2.4.9抗冻、抗渗、电通量等试件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试样的10%抽取,并进行平行试验。

2.4.10检查承台表面,表面的非受力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表面应平整密实、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2.4.11承台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符合下表的规定。

承台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尺寸

±30

尺量

2

顶面高程

±20

测量

3

轴线偏位

15

测量

4

前后、左右边缘设计中心线尺寸

±50

尺量

3.墩台身

3.1模板及支架

3.1.1复测模板的放线,墩台的中心线是否准确。

3.1.2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变形翘曲等。

监理全部检查,观察和尺量。

3.1.3模板及支架的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表面洁净,应均匀涂刷隔离剂,检查支撑是否牢固、卡扣是否全部卡好,拉接螺栓是否紧固。

监理全部进行检查。

3.1.4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

2

表面平整度

3

1米靠尺和塞尺

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

4

空心墩壁厚

±3

尺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