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24849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docx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讲义

通論一:

怎樣查字典辭書

一、漢語字典辭書編排方式:

音序編排(平水韻106韻排列),部首和筆劃(《說文》首創540部首),編碼(四角號碼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二、《說文解字》

1、許慎著。

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成稿,安帝建光元年寫定,遣子沖進上

2、歷史評價:

(1)《說文》是我國第一部分析字形、說解字義、辨識音讀的字典。

敘目闡述對漢字起源流變的看法、“六書”理論,以及撰作緣由、原則、體例等

(2)收篆字9353個,解說133441字

(3)首創部首540部,用“讀若”和聲旁來標音。

3、大徐本和小徐本

小徐本:

[南唐]徐鍇;大徐本:

[北宋]徐鉉(徐鍇之兄)

4、清代《說文》四大家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桂馥《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說文句讀》;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三、《康熙字典》

1、張玉書、陳廷敬等奉敕集體編纂,成書於清康熙五十五年

2、部首214,以筆數為序排列,分子丑寅卯……十二集;字下先注音後釋義,以反切注音為主;釋義主要是引用古代的字書、韻書以及古注,一般都引證古書最早的例證

3、[清]王引之《字典考證》;[日]渡部溫《康熙字典考異正誤》;王力《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通論二:

古今詞義的異同

漢語的辭彙也在不斷地發展演變,有的古今詞義迥然不同,有的古今詞義僅有細微的差別,表現出同中有異。

一、一些實例

該:

[古]完備;[今]應當。

搶:

[古]撞;[今]搶奪。

找:

[古]劃船;[今]尋找。

綢:

[古]纏繞;[今]絲綢。

去:

[古]離開;[今]相對“來”。

揭:

[古]舉;[今]把東西拿開

二、詞義差異的分類:

1、詞義範圍的差異(詞義適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所指對象。

借用形式邏輯的說法是指概念的外延)

(1)詞義範圍的擴大:

睡(坐著打瞌睡→打盹兒或呼呼大睡)

(2)、詞義範圍的縮小

臭(一切氣味→惡臭氣味)宮(一切居室→帝王居室)瓦(一切陶器→建築材料)

(3)、詞義的轉移

湯(熱水→菜湯)行李(外交使節→隨身攜帶的東西)

2、感情色彩的差異(詞義的褒貶色彩和詞義輕重程度不同兩個方面)

(1)褒貶義不同

爪牙([褒義]得力助手→[貶義]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

(2)詞義輕重不同

誅([輕]口誅責備→[重]殺戮)

3、一些注意

(1)“古”概念的簡單化:

古是一個歷史的概念,所謂歷史的概念就是要隨時空的變換而改變

二、現代的雙音節詞在文言文中不一定還是雙音節合成詞,有的根本就不是一個詞的組合(例如:

消息,睡覺,地方)

通論三:

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一、單音詞

1、單音詞定義:

以一個音節結構構成的詞

2、單音詞變雙音詞的對應情況:

(1)換一種說法:

信→誠實;師→軍隊

(2)在單音詞的基礎上加一構詞詞素,詞頭、詞尾:

虎→老虎;石→石頭

(3)將同義的、反義的、或意義相關的兩個單音詞放在一起構成一個雙音詞,使原來能單獨成詞的字,變為雙音詞的一個構詞詞素:

婚姻、險阻(同義)消息、睡覺(反義)

(4)加上不同的區別性詞素:

弓→安弓、危弓、王弓

二、複音詞

1、分類:

單純複音詞、複合複音詞

2、單純複音詞是由一個詞素構成的詞(連綿字):

忸怩、倜儻、抑鬱、逍遙

3、複合複音詞(又稱合成詞)

(1)漢語中的雙音詞大部分經歷了同義詞臨時組合階段,因此最初詞序可以顛倒,並且古人常對這些一類同義詞加以區分。

(婚姻:

婦家為婚,婿家為姻饑饉:

穀不熟曰饑,菜不熟曰饉)

(2)偏義複詞: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只偏指其中的一個意義要素,而另一個音節所表示的詞素只作為一種陪襯

(3)區分詞還是短語的三個方面

A、看其結合後的整體意義發生變化沒有(天下:

大一統國家小人:

心理行為卑鄙之人)

B、看能不能從中插入其他的成份,不能插入成分,則是詞,不是片語

C、使用頻率。

如果這兩個詞長期結合,不是臨時的組合,那它們的組合就是一個詞的單位

三、同義詞:

1、同義詞不都是等義詞,絕大多數是屬於近義詞

2、重要的是掌握一組同義詞的差別:

及物和不及物、客觀與主觀(言和語:

言-自動給別人說話,帶事物的賓語;語:

回答別人的話,帶雙賓語)

3、古今詞義差別。

窮和貧:

窮-仕途坎坷不順;貧-財產少

4、特指和泛指。

禾:

泛指和“穀”同義,特指和“粟”同義;貨和賄:

貨-天然物化;賄-人工製作

通論四: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詞的本義

1、詞的本義指與字形相貼切的字義。

在詞義學中講到的本義,往往又是指引申義的起點,一個詞所具有的本來意義(或稱實際意義)

2、依據字形:

依據《說文解字》,防止望形生訓

二、詞的引申義

1、由本義出發可以向多個詞義方向引申(引,本義開弓;開弓有把弓向一個方向拉開的詞義特徵,故可向“延長”、“伸長”引申;開弓是與向箭射出方向相反的一個動作,如果箭是向前的,引的動作是向後,引申為“後退”“退卻”;引是隨人的動作而展開的,因此可向“引導”“率領”方向引申;由於開弓的同時要拿箭,所以引又可向“拿”“取”的詞義方向引申)

2、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通論五:

漢字的構造

一、六書名稱由來

1、最早見於《周禮》,後再《漢書》、《周禮注》和《說文解字》都曾出現

2、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根據六書的理論對九千多個篆文進行了分析歸類,使六書成為我國古代文字學的一種理論體系

二、六書的內容

1、象形: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記錄的詞一般都是表示具體實物的名詞(日、月、斤、行、按、經、文、豆、而、皿、弓、羽、自、止、來、網、鳥、馬、魚等)。

一半是獨體的,體現的是具體的物象,沒有表音成分,是單純的、具體的表意符號。

2、指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是用指事性的符號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字直接描畫的比較抽象、概括的事物,是象形字的一個發展(四、刃、本、末、血、甘、中等)。

真正的指事字很少,指事字具有獨體(或在獨體字上添上指示性符號)、無表音成分的特點。

3、會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揮),武信是也”。

是將幾個字組合在一起,從中體現出一個新的意義(武、信、步、逐、祝、取、鬥、戒等)。

最初的會意字其各構件所體現的是本義,用圖形表示;後起的會意字,其各構件所體現的則不一定是本義,可能是引申義。

會意也是補救象形字局限性的一種造字方法。

它所記錄的大都是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詞。

會意字形體上是複合結構,所表示的意義一般是幾個單字組合在一起後所產生的新義,也沒有表音成分。

4、形聲: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聲符兩部分組合而成的。

形聲字是最能產的造字方式(題、叔、脩、歲、臨等)。

形體上是複合結構,即由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形符表示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讀音。

5、轉注: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直到目前為至,對轉注的解釋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沒有任何一家的解釋為學術界普遍接受,也就是說轉注究竟是怎樣一種造字法,目前尚沒有研究出結果。

6、假借:

“假借者,本無其字,以聲托事,令長是也”。

不給新出現的詞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作為新詞的書寫符號,沒有造字而解決了詞的書寫問題,這是以不造字為造字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漢字造字法向表音方向發展的重要表現(令、長、東、易、其、何等)。

假借字和本字,只是讀音相同,而意義上沒有聯繫

通論六:

古今字、異體字、通假字、繁簡字

一、古今字

1、古今字指在不同時期用不同的字形表示同一意義。

2、形成原因:

(1)同音假借

A、為本來意義造字:

本字的意義,造一個字來代替(西-棲、其-箕、須-鬚、采-採)

B、為假借義造字:

假借的意義,造一個字來代替(辟-避[躲避]、闢[開闢]、嬖[宠爱]、僻[偏僻]、譬[譬如])

(2)同源分化(詞義引申過程中出現的新字)

A、為本義造字:

奉-捧、賈-價、益-溢

B、為引申義造字:

禽-擒、屬-囑、取-娶、竟-境

3、在古今字中,今字多為形聲字,並且以古字做聲旁

二、異體字

1、異體字是指音義皆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組字。

2、異體字出現原因:

(1)造字法不同,主要是會意字和形聲字的差異(會意-形聲:

埜-野,岳-嶽,岩-巖,灾、災-烖,泪-淚)

(2)同是形聲字

A、形旁不同:

歌-謌,歡-讙,嘆-歎,雞-鷄,溪-谿

B、聲旁不同:

啖-啗,線-綫,蚓-螾,杯-桮,跡-蹟

C、形旁、聲旁均不同:

訴-愬,剩-賸,跡-蹟,襪-韤

D、形旁、聲旁相同,但偏旁位置不同:

期-朞,慼-慽,裡-裏,群-羣,峰-峯

3、有些漢字在意義上雖有相同部分但不符合異體字的條件,因而不能構成異體字的關係(如游和遊,“游”除了有“遊”的

遊玩;

交際;

流動;

放縱的意思外,還有“在水上漂浮,游泳”的意思)

三、通假字

1、通假字是漢字使用過程中一種同音假借的情況。

指古代文獻中“本有其字”的假借,本來有表示某音一的字形,但書寫時由於各種原因寫成了別的同音字,這種情況我們稱爲通假字。

通假字中本來的漢字叫本字,被借用的漢字叫借字。

通假字的要求是本字和借字之間必須是讀音相同或相近的。

2、實例:

(1)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史記·項羽本紀)

蚤,通“早”,二者讀音相同。

(2)陽貨欲見孔子。

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論語·陽貨)

歸,通“饋”,二者讀音相近。

(3)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湯問)

惠,通“慧”,二者讀音相同。

四、繁簡字

1、繁簡字是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合稱。

所謂繁體和簡體是就同一個字構形時所使用的筆畫多少相對而言。

筆畫多者為繁體,筆畫少者為簡體。

漢字簡化過程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簡化字形,二是削減常用字的字數。

2、漢字簡化主要方法:

(1)使用古體字:

採-采,雲-云,捨-舍,氣-气

(2)使用古代異體字或俗體字:

禮-礼,趕-赶,無-无,棄-弃

(3)省簡一些部分:

聲-声,廣-广,飛-飞,標-标

(4)同音替代:

醜-丑,幾-几,後-后,餘-余

(5)草書楷化:

辦-办,書-书,學-学,東-东

(6)符號替代:

鷄-鸡,嘆-叹,鄧-邓,這-这,樹-树

(7)新造字:

遠-远,態-态,認-认,補-补,竊-窃,寶-宝

通論七:

判斷句,也字

一、古漢語判斷句

1、判斷句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肯定判断)或不是什么(否定判断)的句子

2、古汉语判断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出现判断动词(也称判断动词)“是”字。

“是”字有不同的作用

(1)先秦時,“是”是指示代词,在句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或者谓语。

A、作主語: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B、作謂語:

取之而燕民悦,而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孟子)

夫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戰國策)

(2)兩漢後,“是”字作为判断词在书面语中有所使用,但始终没成为文言判断句的主流。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各种结构形式

1、用“也”字煞句:

制,岩邑也。

(左傳)

2、用“……者”,“……也”式:

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

3、用“者”字提頓:

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記)

4、“者”、“也”均無:

端木赐,卫人。

(史記)

5、用“非”字表否定判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莊子)

6、用“诚、即、乃、则”等副词加强判断:

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

三、古漢語判斷句的實質

古汉语判断句的实质就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

至于有没有“者、也”实在是无关紧要的。

四、“為”字句的問題

1、古代漢語中,“為”字十一個含義非常廣泛的動詞,雖然一些句子裏,“為”可以用現代漢語的“是”字來對譯,但不必認為就是上古的真正的繫詞。

在上古漢語裏,用“為”做判斷句非常罕見,而且僅限於一定的場合。

2、實例:

(1)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

(戰國策·趙策三)

“先生為天下之士”不是獨立的句子,而是全句謂語動詞“知”的賓語

(2)長沮曰:

“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

“為孔丘。

”(論語·微子)

“為”字後是疑問代詞,這句話更常見的說法是“夫執輿者誰也?

”,不用“為”字

五、古漢語判斷句的作用

1、表判斷:

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

2、表比喻:

虢,虞之表也。

(左傳)

3、表強調: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史記)——比较:

沛公必夺项王天下。

4、解釋原因: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戰國策)

通論八:

敘述句,矣字,焉字

一、敘述句

凡是用动词做谓语,叙述事物的动作、存在的句子就是叙述句。

(1)動詞可以是不及物動詞:

冬,晉文公卒。

(左傳)

(2)可以用及物動詞作謂語,帶賓語:

晉侯秦伯圍鄭(左傳)

(3)可以帶補語:

初,鄭武公娶於申。

(左傳)

(4)動詞位於前帶狀語,後面帶賓語: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

(左傳)

(5)可以帶雙賓語:

公賜之食。

(左傳)

(6)可以用兩個動詞構成兼語式:

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

(左傳)

二、雙賓語

1、雙賓語一般一個指人,一個指物。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左傳)

多予之重器。

(戰國策)

2、有些古代雙賓語,現在無法翻譯成雙賓語。

天生民而立之君。

(左傳)

三、賓語前置

1、為了強調賓語,將賓語前置

2、賓語前置情況:

(1)用“是”“實”“之”等提賓助詞提賓:

將虢是滅,何愛於虞?

(=將滅虢)

商書曰: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其祁奚之謂矣。

(=其謂祁奚矣)

(2)有時在提前的賓語的前面用“唯”“惟”字,構成“唯(惟)……是……”或者“唯(惟)……之……”的說法:

故周書曰:

“皇天無親,唯德是輔。

”(左傳)

父母,唯其疾之憂。

(論語)

(3)如果被提前的賓語是代詞,一般就只用“之”字複指:

“我之懷矣,自詒伊慼”,其我之謂矣。

(左傳)

(4)當想要強調介詞“以”的賓語是,也可以將其前置:

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以方城為城),漢水以為池(=以漢水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左傳)

3、由此可見,用代詞“是”字或“之”字複指提前的賓語,是古代漢語變更賓語次序的一種語法手段;即使被提前的賓語本身是代詞,也並不排斥這種語法手段。

四、行為數量句法

1、一般式:

把數詞直接放在動詞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動量的量詞。

這時數詞在句中充當狀語。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論語)

秦趙五戰,秦再勝而趙三勝。

(戰國策)

2、強調式:

強調動作數量時,把數詞從動詞前移動到句尾,並在數詞前用“者”同前面詞語隔開,這樣“者”字前面的詞語充當了全句主語,移動到句尾的數詞上升為全句謂語。

於是平原君欲封魯仲連,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

(戰國策)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者三。

(史記)

五、語氣詞“矣”

1、表示動態的語氣詞,意味着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一般情況下,“矣”字總是把事物發展的現階段作為新的情況告訴別人。

吾知所過矣。

(左傳)

(原先不知道,現在知道了。

余病矣。

(左傳)

(本來好好的,現在受重傷了。

2、有些句子用了表示時間的副詞如“已”“既”“嘗”等字,表示某一情況已經如此或曾經有某一情況;句尾用“矣”,是說話人把它當作新的情況告訴別人。

平原君曰:

“勝已泄之矣。

”(戰國策)

鄭既知亡矣。

(左傳)

3、有時某一情況還為出現,但預料它將會出現,用“矣”字將其當作新的情況告訴別人。

孔子曰:

“諾,吾將仕矣”

4、表示可能性的句子雖然也屬於敘述句,但是並不表示一種過程,“矣”依舊表示一種新情況。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

5、以形容詞為謂語的描寫句同樣可以用“矣”字,因為描寫句同樣可以報導新情況。

國危矣。

(左傳)

今老矣。

(左傳)

6、描寫句的謂語部分被提到前面去,後面再用“也”字煞句,這樣就增加了誇張語氣。

但“矣”本身沒有誇張語氣。

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戰國策)

7、祈使句用“矣”,這是祈使者希望對方實現某種行為或完成某種事情。

先生休矣。

(戰國策)

8、用於疑問句,“矣”保留這原來的語法意義,只是用來幫助表示疑問語氣罷了。

年幾何矣?

(戰國策)

通論九:

否定句,否定詞

一、否定句

表示否定的句子就叫做否定句,否定句是依靠否定詞來表示否定的。

二、否定詞

1、常見否定詞有不、弗、毋、勿、未、否、非(以上為副詞)和無(動詞)、莫(無定代詞)等。

2、特點:

在“不”“毋(無)”“未”“莫”等否定詞的上古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一般前置。

不倒裝才是不正常的變例。

三、常見否定詞

1、不

(1)表示一般的否定,後面的動詞既可以是及物動詞也可以是不及物動詞;既可以帶賓語,又可以不帶賓語。

(2)實例:

居則曰:

“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論語)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論語)

2、毋

(1)通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勸阻,等於現代漢語中的“不要”。

“毋”後的動詞一般帶賓語,在古書上,“毋”也常常寫作“無”。

(2)實例:

爾毋我詐,我毋爾虞。

(左傳)

大毋侵小。

(左傳)

3、未

(1)表示事情還沒有實現,等於現代漢語的“沒有”。

(2)未嘗,表示“不曾……”或“沒有過……”的意思。

相比於“未”,“未嘗”表示簡單的否定過去,而“未”則側重在和將來實現的可能性對比,或和已經實現的事情對比。

(3)實例: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左傳)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莊子)

4、莫

(1)否定性的無定代詞,翻譯成現代漢語,應該是“沒有誰”“沒有哪一個東西(事情)”的意思。

“莫”字前面可以出現它所代替的名詞,也可以不出現它所代替的名詞。

(2)實例:

群臣莫對。

(戰國策)

秦王車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莫,不要,在漢以後常用於祈使句,表示禁止。

5、非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作為否定副詞,否定整個謂語部分,可以用“不是”對譯。

“非……而……”結構可以用“不是……卻……”來對譯

(2)實例: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戰國策)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荀子)

否定副詞

否定性質

動詞後能否帶賓語

一般性否定

一般性否定

毋(無)

禁止性否定

禁止性否定

5、“不”和“弗”

(1)都表示一般性否定

(2)“弗”在先秦文獻裏多否定不帶賓語的及物動詞,而“不”既可否定及物動詞,又可否定不及物動詞,還可以否定形容詞。

6、“毋(無)”和“勿”

(1)都表示禁止性否定

(2)但“勿”的使用範圍比“毋(無)”要窄,在先秦只能否定不帶賓語的及物動詞

通論十:

疑問句,疑問詞

一、疑問句

疑問句是有疑而問的句子。

表示疑問的有疑問代詞和疑問語氣。

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這個賓語要前置。

值得注意的是,“何如”“何若”不需要前置,當作“怎麼樣”“怎樣”講。

二、疑問詞

1、誰

(1)指人的疑問代詞。

(2)實例:

孟嘗君怪之,曰:

“此誰也?

”(戰國策)

2、何

(1)指物的疑問代詞,和現代漢語的“什麼”相當。

(2)實例:

門人問曰:

“何謂也?

”(論語)

3、孰

(1)表示選擇,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

用來指人時,“孰”就和“誰”

沒有分別了。

“孰與”二字連用,用來比較人物高下或事情的得失。

(2)實例:

哀公問:

“弟子孰為好學?

”(論語)

禮與食孰重?

(孟子)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戰國策)

4、胡、奚、曷、何

(1)用作賓語和狀語,都可以譯成“什麼”

(2)實例:

奚以之其然也?

(莊子)

“途之人可以為禹”,曷謂也?

(荀子)

5、安、惡

(1)用作賓語和狀語,指處所的疑問代詞,一般表示反問,可以譯成“哪裡”“怎麼”。

(2)實例: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孟子)

梁客辛垣衍安在?

(戰國策)

三、几種表示反問的固定格式

1、何(奚、惡、安、曷)以……為,何……為……

(1)用來詢問動作的行為原因或目的的習慣句式。

整個結構可以翻譯成“還用……幹什麼呢?

”“為什麼……呢?

(2)實例:

項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

”(史記)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莊子)

2、不亦……乎(哉)

(1)用疑問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的固定格式,整個句子的意思是“不是……嗎?

”“豈不是……嗎?

(2)實例:

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

子貴母死,矫枉之義,不亦過哉?

(魏書)

3、無(毋)乃……乎

(1)表示推測的習慣句式,實際上是一種溫婉的肯定。

整個句子翻譯“恐怕……吧?

(2)實例:

今君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

(國語)

4、猶(尚)……,況……乎?

(1)這是一個很有表現力的句式,猶連接分局有意猶未盡的意思,用反問句是做進一步推論,達到對某一事情進行進一步推論。

(2)實例:

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左傳)

通論十一:

被動句

一、被動句含義:

1、當句子的主語不是動作行為的發出者而是承受者時,句子就含有被動的意味了。

2、兩大類被動句:

意念上的被動句、有標誌的被動句。

(1)意念上的被動句,在形式上和主動句完全一樣,僅僅是動詞用於被動意義,因此只有從上下文才能領會出來: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

(2)有標誌的被動句,用於、于、乎等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郤克伤於矢,流血及屨。

(左傳)

二、“為”字表被動

1、古漢語常見的被動句

2、實例: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戰國策)

三、“見”字表被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