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4543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docx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困境和思考

 

这两年,在中国大学生村官这一名词使用频率非常高,各级地方组织部门也都在中央号召下,大力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由于这项计划的某些优惠措施,也确实吸引了很多大学生投身到农村去建设新农村。

对此,中央的政策是一贯的,明确其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从高层领导的谈话中可以看出。

在中国,高层的讲话精神,是很有学问的,有时,它比一些文件还要给力!

从2008年到今年,第一批陆续要到期离岗了(按照选聘合同规定,三年为一个聘期)。

由此,也陆续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最大的问题,是这些到期的大学生村官何去何从?

从原来的合同来看,并没有太明确的、细化的出路;从中央提出的五条出路来看,也基本上等于没出路。

中央的五条出路是这样的:

一是留村任职。

这条是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参加村里的选举。

其实,在中国大陆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按照选举法的规定,只有本村的人才有资格参与选举,而大学生村官基本上不是本村人,即便少数是本村人,但由于农村复杂的宗派关系,一个不怎么被群众熟悉、才来没几年的大学生也很难选上。

当然,一般的解决办法是由上级安排大学生参与党的支部委员会的选举,这个便于操作。

二是考录公务员。

其实,大学生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不必经过大学生村官这样的环节。

为什么这么说?

原因是,大部分大学生下村后都会忙于繁杂的农村事务,而从现实环境来看更多的大学生村官是被所在乡镇长期借用的,免费(其工资上级财政负担,乡镇不花一分钱),好用(大学生有较高文化素质,受过良好教育,中国的教育是最能培训出听话的好学生的),而在乡镇的大学生通通都成了万金油,哪里需要往哪里借用。

这在中国也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大量繁杂的工作,大学生疲于应付各类事务,能有多少精力(注意,我说的是精力,不是时间,精力比时间更宝贵)去准备考试。

与其三年后考公务员,还不如一开始好好地安安静静地准备考试呢,成功把握更大!

三是自主创业。

这个真是搞笑的很,自主创业,哪里不能自主创业?

非要等个到农村三年后再去自主创业,难道农村是创业的孵化器?

还是农村出来的人更懂得创业?

四是另行择业。

这个很清楚了,就是你卷铺盖走人吧!

这个谁都懂,不再赘述。

五是继续深造学习。

这个……也很跌很多人的眼睛。

对于那些大学生来说,大部分是普通家庭的,他们上完大学后,在如今高等教育高度产业化背景下的中国,估计其家庭也被耗空的差不多了。

还让他们去念书,虽说念书不是坏事,但念完呢?

无非又是让其就业进一步后延,完成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问题是被拖延了,但能一直拖下去吗?

封建社会的弊政就是一代拖到下一代,循环往复,最终帝国大厦倾倒。

社会主义的中国一直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难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就不能也体现点优越性?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五条出路是不严肃的,是不负责的,是不完善的。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当初政策的制定就是仓促的。

也无怪一些大学生村官自己也说,这个计划和当初的上山下乡是无区别的,虽然对农村多少有点作用,但无数青年的青春被耗费了,可惜了。

同时,也凸显了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无力和软弱,反映了政府在制定政策上的大而无当和执行过程中的不严谨不稳妥,更从一定意义上造成大量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的浪费,不是科学发展的体现。

身为大学生村官,自己满腔热血扑到农村的如地上,可政府却如此的让广大的有志青年心寒!

由此,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谨防诱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大学生村官,宣传时红红火火,被社会所高度期盼,聘期结束时,却无力解决他们的出路。

当初缓解就业压力的初衷,现在不仅重新爆发,更有放大的趋势。

处理的不好,几十万的大学生村官必将是新一波影响社会稳定的因子,而且由于其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容易被糊弄,处理起来就显得更棘手。

二是政策的朝令夕改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2008年是全国大范围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第一年,当时的宣传说以后参与公务员考试笔试加分。

没到聘期结束,中央的政策就修改为不加分了而是采用单列计划形式,单列,就是单独列出一些岗位单独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考录,这个貌似确实很不错。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各地的招考都是将以前就实行的特岗教师、三支一扶人员、志愿者等基层服务人员放在一起进行考试。

这个情况在当初的合同中可是没有的,算不算组织部门违约呢?

不过,政府、组织部门是强势一方,即便违约也只能怪大学生们倒霉了,签了个有霸王条款的合同。

何其不幸也!

只是,这样的政策,即便出自中央之手,也更改的如此快速,不知道会寒了多少大学生的心?

而由此导致的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其损失之大也是无法估量的。

三是大学生村官们今后会如何看待政府,或者说他们如何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

笔者妄自揣测,由于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断然不会采取什么暴力血腥的行为,但正由于其良好的教育背景,其可能作出的行为本身将比暴力行为更可怕。

这个世界上,可怕的并不是暴力,而是文化,是思想。

如果大学生普遍不认可政府了,这个政府的处境是可怕的。

从中国历史上可以看出,每次改朝换代虽然是普通劳苦大众在推波助澜,但真正影响大局走势的是士大夫,是知识阶层。

笔者担忧的是,在今时今日,一群大学生为国家无私奉献了多年,却仍然不免被抛弃的可能。

相反,各处曝光的萝卜招聘、吃空饷等恶劣现象,又毫不客气地将政府的公信力进一步摧残。

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们情何以堪?

当然,这样的现象不是主流,但大学生们就业的愿景是强烈的,是迫切的,不容政府不小心应对。

四是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否会最终尾大不掉。

随着第一批大学生村官陆续到期,各地无力解决大量到期人员就业问题,其最终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将无法估量。

对此,中央怎么看?

各级地方政府又将如何面对?

最终,这项初衷良好的计划是否会尾大不掉,影响社会稳定,都将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

(注:

中国重庆地区实行的是聘期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后全部转为公务员身份,这在中国是个案,有其独特性,但在大环境下其应算为异类,不具有可比性,因而在文中未予讨论。

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迅猛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双赢战略。

大学生村官计划这几年仅是一个开端,该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喜有忧,有得有失。

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从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们的角度,大学生村官工程凝聚着太多的目光和期待。

近年来,江苏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较快发展,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2007年江苏省分管农村工作的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在大学生村官部署大会上明确提出,选拔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是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2007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开始面向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选拔1011名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苏北地区经济薄弱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并开全国之先河,全部列入乡镇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

此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和各大高校的强烈反应。

而其他各省市为吸引各类高校的大学生投身到农村基层工作,也开出了多种优惠政策。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

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选派大学生到基层其意何在

找工作太难了!

这是淮阴师范学院2008届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在就业重压之下,很多同学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报名应聘村官,把就业的目光从城市转向农村。

如果能让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农村,既能缓解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大学生更贴近民生,更利于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

农村真正需要的是能扎根农村、专业对口、热爱农村的大学生,而不是为了解决户口,为了优厚待遇和混日子的大学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学生村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贵在一个新上,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有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大学生年纪轻,知识新,朝气蓬勃,干劲十足,适合在农村搞创新性建设。

相比其他村官,大学生村官是具有现代理念、现代管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新型领导干部,他们可以凭借聪明才智带领越来越多的农民发展致富,以他们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知识,影响和培养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纵观历史,每一个时代的热血青年都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弄潮儿,当代大学生已经不是过去的书呆子,他们有着互联网一般的脑子,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更具有全局性的思考高度和广度。

新农村建设任务最艰巨、最繁重,需要能够吃苦耐劳、大胆创新的时代英才,大学生理应当仁不让。

大学生村官是中国未来的管理者,我们国家的未来非常需要一批懂中国国情,精于实践的管理型人才。

在农村这块最基层的广阔的天地里,浓缩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大学生可以深入百姓家,亲身到地头,帮农民想出路,求发展,和农民一起体验市场经济中的苦辣辛酸。

当然,缓解就业压力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二字,然而在他们选择职业时,常常会想到的是既能表现知识和能力水平,又可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同时还能充分展示自身价值。

然而一些职业却往往与他们意愿所违背,有了工作却不肯就业。

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持续上升。

有资料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尚存在着干部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而高校毕业生思维活跃、专业知识较为扎实,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本领较强,创业创新的热情也较为高涨。

吸引有志青年到农村创业,不但能缓解农村人才紧缺的困难,更能加快农村经济的脱贫致富,逐步实现小康社会。

选派优秀的大学生到达基层,可以为农村送去专业知识、帮助村干部拓宽思路,更新观念,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组织农民搞好生产,为农民探索致富的途径从而提高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可以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

目前,大学生村官存在专业知识不对口,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的情况。

记者通过对江苏苏北五市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一系列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

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占22%,哲学、历史学以及说不清楚的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45%。

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来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整体思路。

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专业和学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欠缺。

部分大学生和农村没有任何的专业联系,只是拥有一个大学生的光环,对在农村工作欠缺心理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储备。

一名大学生村官告诉记者。

大学生到农村,一些诸如职务晋升、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各种保险的缴纳、档案和户口的管理等待遇问题,是个现实问题,大学生去农村的钱途与权途,远远不及在城市内光明灿烂。

此外,跳农门也是一些农村学子上大学的重要目的,所以很多大学生在城内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而不愿意倒退去农村。

大学生就业难,农村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不愿去农村,诸多现实令人尴尬。

当村官是机遇也是挑战

今年江苏省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7687名应届大学生毕业生踊跃报名,最终1670人入选,其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及获得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占80%。

这些村官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扶持三农建设,或许他们应该借鉴一些已有经验。

张天然,江苏省徐州铜山单集镇洪楼村的党支部书记。

7月18日,在江苏省欢送167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仪式上,就不忘为乡亲们推销产品:

一定要到我们那儿去吃粉丝!

小张是去年江苏省选派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干部,她是学外贸英语的。

刚到村里时,她上网搜索了大量信息,反复比较论证后,与天津一家公司驻徐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