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502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x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7世纪40年代,有两件大事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几乎同时发生。

在东方,满洲八旗铁骑涌入山海关,建立起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

在西方,英王与国会矛盾激化,爆发内战,宣告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清王朝虽然开创了“康乾盛世”,但那只是落日的余晖,很快地就暗淡下去。

反观西方各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实力迅速增强。

它们对内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对外推行扩张政策。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

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

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样,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学习建议】

●本单元内容涉及很多世界史知识,学习时需要注意联系世界历史大背景。

●将历次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联系起来考察,探究为什么中国人民多次反侵略战争都遭到失败,而抗日战争却赢得了胜利。

●有条件的。

可以到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也可以访问战斗老英雄,取得第一手资料,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与本单元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资料较多,可以适当利用,充实教学内容。

 

第10课鸦片战争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向海外扩张。

1759年英国占领孟加拉,扩大在印度的殖民势力;1819年,侵占新加坡,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海上要道,侵略步伐加快;1824年部分占领缅甸;1838年侵入阿富汗。

这样,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建立起来。

中国已经成为它的下一个侵略目标。

◎虎门销烟

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那时候,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在官僚、地主手里,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

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

面对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从18世纪中期起,英国向中国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从中国购买茶叶、生丝和药材。

受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商品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并严重摧残着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湖广总督林则徐等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泛滥的危害,请求禁烟。

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借端对中国发动侵

略战争。

资料回放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兴思及此,能不股栗!

——《林则徐集·奏稿中》

◎鸦片战争

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广东防御严密,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犯,进攻厦门。

厦门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

英军继续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最后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清政府大为恐慌,与英军谈判,表示只要英军撤回广东,就惩治林则徐。

于是,英军南下广东。

道光帝将林则徐等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与英方“议和”。

在议和时,英军为给清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道光帝感到有失尊严,对英宣战。

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当英军用洋炮洋枪进攻镇江时,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用大刀长矛,同敌人浴血战斗。

将士们“血积刀柄,滑不可握,犹大呼杀贼”,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历史纵横

当年,英国海军舰船虽然主要靠帆力航行,但也装备有蒸汽机作动力。

大型木质装甲舰有两层或三层,可装配几十门、甚至上百门大炮。

英国侵华舰队中,最大的战舰载炮74门,最小的战舰“阿勒琴”号,载炮10门。

而清朝水师提督乘坐的战舰是木质帆船,火力还抵不上“阿勒琴”号。

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

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历史纵横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美法两国趁火打劫,于1844年胁迫清政府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战火再燃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

英国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

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条约规定: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不久,英法两国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

英法联军接连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

学思之窗

一名英国侵略军军官,曾对圆明园之劫有这样的记述:

“(纵火焚园的)命令发下之后,不久就看见重重烟雾,由树木中蜿蜒曲折,升腾上来……顷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一缕一缕的浓烟密雾来……不久,这一缕一缕的烟,聚成一团一团的烟,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

烟青云黑,亏蔽天日。

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

——欧阳采薇译《西书中关于焚毁圆明园纪事》

思考

◎为什么自诩为西方文明国家的军队,会将东方文明的精华焚毁?

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特别是俄国,乘机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模块链接

本课相关内容可参见必修2第9课;必修3第14课。

本课要旨

●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o

●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用史实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二、学习延伸

中国政府对陛下①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②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

上面这段文字是当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的说辞,你认为他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①这里指英王。

②财产,指鸦片。

因为正直的英国人都认为贩卖鸦片是极不道德的,所以,史律将“鸦片”故意说成是“财产”。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1843年,广东花县的秀才洪秀全赴广州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仍未中举。

回家后,他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偶然得到的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从中受到启发。

这本小册子宣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于是,洪秀全萌生了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想法。

随后,他创立拜上帝教,以传教为名,发动群众,乘有利时机,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洋货大批涌人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再加上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农民暴动,此伏彼起。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他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连战连捷。

各地反清势力闻风响应,太平军迅速壮大。

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接着,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

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

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

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

至此,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为了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历史纵横

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

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依靠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反对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斗争。

安徽桐城一个有文化的地主曾作诗哀叹:

“东庄有佃化为虎,司租人至撄(ying)其乳。

西庄有佃狠如羊,掉头不顾角相当。

 

◎天国悲剧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内讧。

1856年秋,韦昌辉杀掉杨秀清,继而韦昌辉又被处死。

接着,石达开因受洪秀全猜忌,率领精兵负气出走。

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

后来,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清军杀害。

学思之窗

1856年,杨秀清借“天父下凡”,请洪秀全到东王府。

他借天父口气对洪秀全说:

“你与东王都是我的儿子,东王有这么大功劳,为什么只称九个岁呢?

”洪秀全回答:

“东王打江山,亦当是万岁。

”并答应在杨秀清生日那天举行封典。

一国不能有两个“万岁”,这等于要洪秀全让位。

洪秀全感到事态严重,密召在外领兵督战的韦昌辉、石达开,火速回京。

韦昌辉接到天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