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4352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docx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yuP):

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

通“汝”,你。

知:

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还:

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齐:

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

通“只”。

6、日之其所亡。

(《乐羊子妻》)亡:

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

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为学》)屏:

通“摒”。

8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

通“贴”。

火:

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

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

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

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

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

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

通“攀”,牵,弓I。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

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

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

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

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

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

通“僵”,僵硬。

20、滨者更道,从大门入。

(《晏子故事两篇》)道:

通“导”,弓I导。

21缚者曷为者也?

(《晏子故事两篇》)曷:

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

(《晏子故事两篇》)熙:

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买犊还珠》)辑:

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

(《塞翁失马》)遽:

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

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

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

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

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

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

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

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错:

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仓:

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裁:

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適:

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唱:

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以:

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

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

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

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

通“才”。

40、其真无马邪?

(《马说》)邪:

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

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

(《峡江寺飞泉亭记》)暴:

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

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

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

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具:

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

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赀:

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

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直:

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

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

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鱼我所欲也》)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

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

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信:

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

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徧:

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

通“肢”。

59、鸡栖于(《君子于役》):

通“撅”,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初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汇释

1、把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②把酒临风(a动词:

端,持b动词:

端起、端着)

2、白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

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

白色c白丁:

指没有学问的人)

3、悲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②余悲之(a动词:

悲伤b动词:

同情)

4、备①众妙毕备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

具备b形容词:

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

准备d防备)

5、比①其两膝相比者②比肩继踵而在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a动词:

靠,挨着b动词:

比较,比起c动词:

等到)

6、鄙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

边远地区b形容词:

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

粗俗、知识浅陋)7、毕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

全部、都b动词:

完成、完)8兵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轻兵锐卒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⑥田忌欲引兵之赵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

士兵b名词:

兵器c名词:

军队d名词:

军事)

9、策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

驱使,鞭打b名词:

马鞭)

10、病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

生病b名词:

疾病c形容词:

困苦不堪d名词:

耻辱)

11、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

迫近b形容词:

与“厚”相对)

12、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

著称b动词:

称赞)

13、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dng,副词:

重新、再次b音zheng,形容词:

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14、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

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15、赐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

赏赐b动词:

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

战者请从(a动词:

听从b动词:

跟随)

16、当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

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

对着,面对c副词:

一定,必定d动词:

应当e音deng,动词:

两者相抵,对、当)

17、道①是非君子之道②滨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

作为、行为。

B通“导”,引导)

18、得①卖炭得钱何所营?

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

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

得到。

b.动词:

适合,中

意。

c.动词:

能够)

19、点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

征。

b.检阅。

20、毒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

怨恨。

B名词:

毒物,有毒的c名词:

危害、毒害)

21、度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

度过、越过。

B音d8,动词:

估计。

法①世传其兵法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

法律、制度、法令、刑法。

b名词:

谋略、策略)

22、方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

方圆。

b副词:

正(好)、正要)

23、复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

(a副词:

再、又。

b恢复。

24、赋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

抒发。

B动词:

征收、敛取。

C名词:

赋税。

25、负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

背、以背载物b动词:

依仗)

26、更①三更半夜②子能更鸣③滨者更道从大门入④更若役,复若赋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

改变,更换。

b名词:

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

因geng,更加)

27、顾①顾谓良曰:

“孺子!

下取履!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a动词:

回头看b动词:

拜访,探望c副词:

难道,反而)

28、故①鸠曰:

“何故?

”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③故直使楚矣④公问其故⑤故自号曰醉翁⑥故为之说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阳关无故人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词:

缘故,原因b形容词:

老、旧c连词:

所以,因此)

29、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②予观夫巴陵胜状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④启窗而观,雕

栏相望焉。

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动词:

看b名词:

景观,景

色c动词:

考察)

30、归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动词:

回,返回b归依)

31、规①圆规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a名词:

原形b动词:

计划)

32、国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a名词:

都城、京城b名词:

诸侯国)

33、果①魏果去邯郸②未果,寻病终(a副词:

果然、果真b动词:

实现c名词:

果实)

34、号①故自号曰醉翁②阴风怒号③齐号为怯(a动词:

取别号b动词:

呼啸c动词:

称)

35、和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②越明年,政通人和③若春和景明④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a动词:

伴着b形容词:

安乐、和睦c形容词:

和暖d动词,音hub:

拌和,混合

36、会①会宾客大宴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a动词:

回合、聚会b动词:

适逢,正赶上)

37、火①持就火炀之②火烧令坚③再火令药熔(a名词:

火b用作状语:

译为“用火”c用作动词时,译为“用火烤”)

38、及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②鞭长莫及③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a动词:

至V、至b动词:

接触到c动词:

比得上d连词:

和)

③讳疾忌医④风疾知劲草(a名

39、疾①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词:

病b动词:

通“嫉”,妒忌c形容词:

快速)

40、骑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②翩翩两骑来是谁(a名词:

骑兵b名词:

骑着马的人d动词:

跨)

41、间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a名词:

两个事物的当中b动词:

音jim,夹杂)42、见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②见楚王,王曰:

“,,”③曹刿请见孙膑以刑徒阴见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④风吹草低见牛羊(a动词:

拜见、谒见b动词:

通“现”,显露c动词:

看见)

43、将①子将安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