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及答案.docx
《甘肃省文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文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文县一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及答案
2014-2015学年甘肃文县一中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制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
它包含两方面:
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
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
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
无求与苏世。
《橘颂》中说: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
《橘颂》又说: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
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
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
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
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
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他答曰: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
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
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
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
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
在《涉江》中,他表示: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
《山海经》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
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
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
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B.“独立不迁”是屈原崇高人格的核心,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是屈原这种“独立不迁”人格最为集中的体现。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
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
D.“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隐者截然不同的人格:
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
B.屈原最后投身泪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各国国君没有一个理解他,重用他,他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C.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以让人看出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逐层深入,结构谨严。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
C.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D.尽管王逸和司马迁在《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不同,但其史料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
父成,江夏太守。
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
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
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
“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
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钦因起抚笃曰:
“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
”笃曰:
“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
”钦叹息而去。
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
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千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
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
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
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
岁余,卒于许下。
年八十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素性佞邪 素性:
朴素的品性
B.于是刊章讨捕 刊章:
在诏令上删除高密者的文字
C.俭得亡命 亡命:
丢掉性命
D.若不重其名行 名行:
名字和行为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俭正直贤良的一组是( )(3分)
①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②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
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④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⑤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④⑥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B.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C.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D.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5分)
译文:
②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
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8-9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8、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5分)
答:
9、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中,写自己虽然遭到贬抑,但仍要一如既往地修身洁行,而不论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两句是:
,。
(2)《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也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的两句话是:
,。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情意的浓厚的两句诗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永远的蝴蝶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
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
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
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
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
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
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
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
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
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
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B.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
只带一把雨伞?
”
C.“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失去恋人的痛苦、凄凉的心境。
D.把樱子比喻成蝴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的动作,二是樱子长得象蝴蝶一样的外貌。
E.题目叫“永远的蝴蝶”,就是说蝴蝶是永恒的,“我”爱蝴蝶,“我”也爱樱子。
F.小说最后交代给母亲信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2)(6分)小说以“雨”开篇,并以“雨”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至少答出两点)
答:
(3)(6分)小说最后再次描写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有什么作用?
答:
(4)(8分)开始写“小雨点”溅到眼镜上,之后写“更大的雨点”溅到眼镜上,其作用是什么?
答: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营造、抚育、管理和保护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B.今年春节期间,陇南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将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C.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