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3727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十校联盟学年高三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年10月高三联考

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人类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肥常常造成水体富养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

B.大量氟利昂逸散之后最终将会到达大气圈下层,并使臭氧量减少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

D.酸雨是指由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温室效应

主要成因:

大量使用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

影响:

地球气候异常,灾难性气候增加,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被海水淹没。

解决办法:

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2、酸雨是指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雨,酸雨中所含的酸性物质主要是硫酸和硝酸,正常雨水的PH值一般在5.6左右,但酸雨的ph值可以下降至3-5,甚至更低。

3、水污染

来源: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海洋运输时有泄露和倾倒污染物。

表现:

富营养化。

结果:

如果表现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在湖泊等淡水中称为水华。

【详解】A、化肥常造成自然水体富营养化,并通过正反馈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A正确。

B、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和排放,会造成臭氧层空洞干扰和破坏大气平流层臭氧的自然平衡,B错误。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C正确。

D、酸雨是指由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D正确。

故选B。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便会失去生物学活性

C.某些蛋白质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

D.组成毛发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20种。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的多样性。

【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与蛋白质有关,A正确;

B、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旦发生改变,并不意味着失去生物学活性,B错误;

C、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生长激素具有信息传递、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故某些蛋白质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C正确;

D、组成毛发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D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RNA中都不存

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信使RNA上分布有遗传密码

C.少数RNA可以起催化作用

D.催化rRNA合成的酶是RNA聚合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

1、RNA包括mRNA、tRNA和。

mRNA是翻译过程的模板,通过翻译过程将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上;tRNA是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RNA病毒中不含DNA,只有RNA,故其遗传物质是RNA。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的RNA也具有催化功能。

3、密码子: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这样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即遗传密码。

【详解】A、tRNA具有三叶草结构,其中有碱基对的存在,故tRNA中存在部分碱基互补配对现象,A错误,

B、据分析知:

密码子就是遗传密码,信使RNA上分布有遗传密码,B正确;

C、据分析知:

少数RNA可以起催化作用,C正确;

D、RNA的合成是通过转录过程完成的,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故催化rRNA合成的酶是RNA聚合酶,D正确。

故选A。

4.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细胞自嗤参与了II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能见到。

自噬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体附着区脱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自噬过程是受基因控制的,可发生在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中

B.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对于细胞具有相同的意义

C.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均可体现溶酶体的消化功能

D.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

稳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称为编程性死亡。

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

2、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详解】A、细胞自噬可发生在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中,A正确。

B、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对于胞具有不同意义,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胞凋亡完成的,而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B错误;

C、据分析知: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过程可体现溶酶体的消化功能,C正确;

D、因细胞自噬是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自质或细胞器清除的过程,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D正确;

故选B。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所有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

B.核糖体只能分布在细胞器的表面或内部

C.叶绿体中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

D.纤维分子组成了纤维素,纤维素成层排列组成植物细胞壁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

溶酶体的功能是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细胞从外界吞入物质后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于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便将吞噬泡中的物质降解。

2、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的数目可多达数万,一部分游离在细胞溶胶中,一部分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

3、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内膜里面充满了浓稠的液体称为基质,悬浮在基质中的是许多类囊体,类囊体是由膜形成的碟状的口袋,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其中又有许多叠在一起像一摞硬币,这种叠起来的类囊体称为基粒。

4、纤维素分子组成纤维,纤维成层排列组成细胞壁,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详解】A、据分析可知:

溶酶体是某些植物细胞消化细胞内碎渣的重要场所,A错误;

B、据分析可知:

核糖体能分布在细胞器的表面或内部,以及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有分析可知叶绿体中所有的类囊体连成一体,C正确;

D、纤维分子组成了纤维素,纤维素成层排列组成植物细胞壁,D错误。

故选B。

【点睛】熟练掌握细胞结构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

B.生长素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分裂和伸长

C.甲为向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

D.极性运输使IAA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向光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向光性的原因。

1、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的部位发生了横向运输,从而使得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细胞伸长得快;向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低,细胞伸长得慢,因此发生向光性弯曲生长。

2、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变成的。

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

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3、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生长的。

通常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详解】A、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素浓度一致,故生长状况基本一致,A正确;

B、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在促进细胞伸长,故促进了背光侧细胞的伸长,B错误;

C、据图可知:

甲侧伸长得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于乙侧和对照组,C错误;

D、IAA分布不均匀是因为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所致极,不是性运输使IAA分布不均匀而表现向光性,D错误。

故选A。

7.大豆子叶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

用子叶深绿与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A.2/3B.5/6C.3/7D.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杂种自交,在无选择的条件下,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在有选择的条件下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详解】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植株(Bb)杂交,F1的基因组成为BB(占1/2)和Bb(占1/2),BB与Bb比例为1:

1,各占1/2。

F1自交,F2成熟群体中的基因组成为BB(子叶深绿,占1/2+1/2×1/4=5/8)、Bb(子叶深绿,占1/2×1/2=1/4)和bb(幼苗死亡,占1/2×1/4=1/8),BB与Bb比例为5:

2,B基因的频率为5/7+1/2×2/7=6/7,D正确。

故选D。

【点睛】“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死亡”是本题的关键信息,“F2成熟群体中”是另一关键信息。

考生出错的原因是忽略了上述两点所致。

8.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不仅可以通过性接触或母婴传播,也可经过昆虫传播

B.HI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C.HIV会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

D.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8~10年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癌症HIV。

HIV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外层脂类膜、核心蛋白质、逆转逆转录酶两条病毒RNA。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在人体的T淋巴细胞中,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而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HIV不能通过一般的身体接触或空气传播,不能经过昆虫传播,也不会通过食物、握手或者马桶座传播。

4、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8~10年)才能发病,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1~3年。

【详解】A、据分析可知:

HIV可以通过性接触或母婴传播,不可经过昆虫传播,A错误;

B、由结构分析知HIV的核心蛋白质能进入宿主细胞,B错误;

C、HIV主要寄生到人体的T淋巴细胞,也会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C正确;

D、从症状出现起,艾滋病人的预期寿命只有1~3年,D错误。

故选C。

9.羊膜腔穿刺是产前侧的常用方法,下列不用此方法诊断的是

A.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B.染色体异常

C.神径管缺陷D.冠心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羊膜穿刺和绒毛细胞检查是两种比较常见的产前诊断方法

2、羊膜腔穿刺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穿刺时用穿刺针穿过孕妇的腹壁刺入宫腔,吸出少许羊水进行羊水细胞和生物化学方面的检查。

【详解】据分析可知:

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染色体异常和神径管缺陷可用羊膜腔穿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