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358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 DN.docx

高中生物人教必修2配套课件+同步习题+章末知识整合第3章基因的本质9份打包第1节DN

 

 

1.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推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2.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表明: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4.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1)原理:

S型细菌可以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2)过程:

①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

②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③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

④注射S型死细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3)结论:

S型死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使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使小鼠死亡。

2.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

(1)过程:

①S型细菌

DNA+R型细菌→R型细菌+S型细菌;

②S型细菌

蛋白质+R型细菌→R型细菌;

③S型细菌

荚膜多糖+R型细菌→R型细菌;

④S型细菌

DNA+DNA酶+R型细菌→R型细菌。

(2)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原理: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行大量繁殖。

2.过程:

(1)标记大肠杆菌:

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获得分别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

(2)标记T2噬菌体:

用分别含35S和32P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3)对照实验:

用分别含35S和32P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

(4)同位素检测:

对两组大肠杆菌培养液进行离心检测。

3.结果:

35S标记的T2噬菌体离心后,上清液中放射性高;32P标记的T2噬菌体离心后沉淀物中放射性高。

4.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论:

RNA是遗传物质。

3.人类的探索结论。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因为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1.判断正误:

(1)S型肺炎双球菌体内的DNA可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

(√)

(2)用含35S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经离心后,可在沉淀物中发现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

解析: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外壳,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所以经离心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解析:

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证明了RNA也可以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

解析: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问题导学:

(1)格里菲思的实验能否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提示:

不能。

只能证明使R型细菌转化的物质是S型细菌内的某种物质——“转化因子”。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含有的物质主要是什么?

提示:

上清液中主要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中主要是大肠杆菌。

(3)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吗?

请举例说明。

提示:

不是。

例如,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⑤HIV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A.②③⑤B.②③④

C.①③⑤D.③④⑤

解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不管是在细胞质中还是在细胞核中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也都是DNA;HIV的遗传物质是RNA。

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C)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经典实验的识记。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的基本规律;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艾弗里等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将分离后的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外壳与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死亡,从其体内分离出来的仍是R型肺炎双球菌。

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则小白鼠死亡,并从体内分离出来了S型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

以上实验说明(C)

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互相转化

B.S型的蛋白质外壳可诱导R型转化为S型

C.S型的DNA可诱导R型转化为S型,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S型的DNA可使小鼠致死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实验设计的能力,通过题干可以发现,题干中的实验以DNA与蛋白质作对照,分别与R型茵放在一起,共同注射,观察能否引起小白鼠的死亡,其目的是证明DNA和蛋白质哪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即哪种物质可作为遗传物质。

小白鼠的死亡与否只是实验现象,以此体现实验结论,并不是实验的主要目的。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C)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艾弗里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5.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是(A)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图中①指的是氨基酸的R基,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氨基酸中的S位于R基上,核苷酸中的P位于磷酸基团上。

6.肺炎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引起人或动物患肺炎或败血病;无荚膜的无毒性,不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

如图所示为1944年美国学者艾弗里和他的同事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

请回答:

(1)实验A,老鼠患败血病死亡。

以后各实验中,老鼠的情况分别为: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不致病的肺炎球菌接受了_____________,

使它的遗传特性发生了改变。

(3)肺炎球菌的毒性由荚膜物质引起,荚膜物质是一种毒蛋白,这说明蛋白质的合成由________控制。

(4)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肺炎球菌无荚膜的无毒性,有荚膜的有毒性,所以单独处理,前者生存,后者死亡。

煮沸有毒性的细菌,蛋白质变性,毒性消失,而DNA结构稳定性强,加热没有变性,所以与无毒菌混合在体内发生DNA整合而控制有毒蛋白的合成,导致小鼠死亡。

答案:

(1)能生存 能生存 死亡 能生存 

(2)致病肺炎球菌的DNA (3)DNA (4)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一、选择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时,做法是(B)

A.分别用35S和32P的人工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分别用上述细菌培养T2噬菌体

C.分别将35S和32P注入鸡胚,再用T2噬菌体感染鸡胚

D.分别用35S和32P的动物血清培养T2噬菌体

解析:

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所以不能用人工培养基培养,A项错误;先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得到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后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即可得到35S标记的噬菌体和32P标记的噬菌体。

综上所述,B项正确,C、D项错误。

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知(C)

A.①不能证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

①②组:

R型细菌+S型细菌的蛋白质/荚膜多糖,只长出R型细菌,说明蛋白质和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

③组:

R型细菌+S型细菌的DNA,结果既有R型细菌又有S型细菌,说明DNA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④组:

用DNA酶将DNA水解,结果只长出R型细菌,说明DNA的水解产物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从反面说明了只有DNA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3.用正常噬菌体(31P、32S)去感染大肠杆菌(含32P、35S),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放射性元素是(B)

A.31P、32P、32SB.31P、32P、35S

C.31P、32S、35SD.32P、32S、35S

解析:

本题考查对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理解。

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的原料及合成场所均来自细菌,噬菌体注入细菌体内的只是其DNA,而32P、35S分别标记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那么,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中含35S,DNA中含31P和32P。

4.若用3H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结果最可能是(D)

A.上清液中出现微量放射性,沉淀物中出现明显放射性

B.只有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C.只有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D.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出现明显的放射性

解析:

噬菌体是细菌病毒,其化学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若用3H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噬菌体侵染,则3H会出现在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核酸进入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所以无论是上清液还是沉淀物中都会有放射性。

5.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大部分生物是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只有少数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动物、植物、真菌均属于真核生物,除此之外原核生物中也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除细胞生物外,部分病毒也是以DNA为遗传物质。

6.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合成另一病毒丙,并以丙感染寄主细菌,则寄主细胞中的病毒具有(B)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

C.RNA乙和蛋白质乙

D.RNA乙和蛋白质甲

解析:

病毒丙浸染寄主细胞时,其遗传物质(RNA)进入寄主细胞内,并利用寄主细胞内的原料合成子代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因此子代病毒与病毒甲相同。

7.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A)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解析:

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将TMV的RNA与蛋白质分离开,A正确;能将TMV的蛋白质接种到正常烟草细胞内,B错误;烟草花叶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不能进行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