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3349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

《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命题与证明教案.docx

命题与证明教案

命题与证明教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命题与证明

主要内容:

定义与命题、公理与定理以及证明。

本章是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命题进行研究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证明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会判断真假命题,能改写命题的形式,理解公理与定理,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掌握证明的书写格式,能灵活运用公理、定理、定义进行田径逻辑推理,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重点:

命题、公理与定理以及证明。

难点:

命题的证明。

课时安排:

本章约为10课时

定义与命题

(1)

【教学目标】

 1.了解定义的含义.

2.了解命题的含义.

3.了解命题的结构,会把一个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Ø重点:

命题的定义.

Ø难点:

象范例中第(3)题,这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不十分明显,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学生会感到困难,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

(1)阅读新华社酒泉2005年10月11日这篇报导: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2日上午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搭乘两名航天员,执行多天飞行任务.按计划,飞船将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运行在轨道倾角42.4°、近地点高度为200千米、远地点高度为347千米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千米的圆轨道.

要读懂这段报导,你认为要知道哪些名称和术语的含义?

(2)什么叫做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什么叫做物质的密度?

(单位体积内所含某一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定义概念的教学

从以上两个问题中引入定义这个概念:

对一个概念的特征性质的描述叫做该概念的定义.

象问题

(1)中的轨道倾角、近地点高度、远地点高度、变轨的含义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即需要给出定义.

请说出下列名词的定义:

(1)无理数;

(2)直角三角形;(3)矩形

学生阅读教材P35---36

2.命题概念的教学

教师提出问题:

判断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哪些对事情作了判断?

哪些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

(1)对顶角相等;

(2)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

两条直线平行吗?

(5)鸟是动物;(6)若

,求

的值;(7)若

,则

答案:

句子

(1)(3)(5)(7)对事情作了判断,句子

(2)(4)(6)没有对事情作出判断.其中

(1)(3)(5)判断是正确的(真),(7)判断是错误的(假).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命题的概念:

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陈述句),如果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那么称这个陈述句是一个命题.

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称它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假的,那么称它是假命题。

象句子

(1)(3)(5)(7)都是命题;句子

(2)(4)(6)都不是命题.

说明:

讲解定义、命题的含义时,要突出语句的作用.命题属于判断句或陈述句,且都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与判断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

3.命题的结构的教学

告诉学生现阶段我们在数学上学习的命题可看做由条件(或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这样的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以“如果”连接的部分是条件,“那么”连接的部分是结论.如“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下面通过书本中的范例介绍如何找出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例1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对顶角相等;

(4)同角的余角相等;

(5)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6)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分析: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命题在叙述时要求通顺和简练,把命题中的有些词或句子省略了,在改写是注意把时要把省略的词或句子添加上去.

(1)“三条边对应相等”是对两个三角形来说的,因此写条件时最好把“两个三角形”这句话添加上去,即命题的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结论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学生可能会说条件是“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结论是“等角对等边”.教学时可作这样引导:

“等角对等边含义”是指有两个角相等所对的两条边相等,`然后提问学生,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有两条边相等?

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命题中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

“在一个三角形中”,在改写时不能遗漏.

(3)可作如下启发:

对顶角指两个角的关系,相等指两个角相等.把“两个角”添补上去,写成“是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这样学生不难得出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4)条件是“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这个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5)条件是“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结论是“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这个命题可以改写如果“三个角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这三个角的和等于180°”;

(6)如果“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那么这个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例2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

(1)若a

(2)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3)在ΔABC中,若AB>AC,则∠C>∠B吗?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解方程

(6)1+2≠3.

答案:

(1)

(2)(4)(6)是命题,(3)(5)不是命题.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书P39做一做部分

(2)P361,2P401

五、总结回顾,反思内化

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学了什么?

教师做补充.

三个内容:

教学后记:

定义与命题

(2)

【教学目标】

Ø知识目标:

理解真命题、假命题的定义,了解什么是证明与举反例;

Ø能力目标:

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了解什么是互逆的命题和逆命题。

Ø情感目标:

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Ø重点:

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是本节的重点。

Ø难点:

公理、命题和定义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

合作学习:

1:

复习命题的定义,思考下列命题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1)边长为a(a>0)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3/4a2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对于任何实数x,x2 <0. 

提问:

上述命题中,哪些正确?

哪些不正确?

 2:

得出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3: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说命题,然后指定第二组中某一个人来回答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二):

举例: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x=1是方程x2-2x-3=0的解。

(2)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像和原图形全等。

(3)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是实数

(4)如果a是实数,那么a是有理数

(三)讲述证明与举反例

由上述习题引出:

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从而判断该命题为真,这个过程叫做证明。

找出一个例子,它符合命题的条件,但它不满足命题的结论,从而判断这个命题为假,这个过程叫做举反例。

观察(3)与(4)两题的条件与结论的位置,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的命题,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命题。

思考:

命题为真,则逆命题一定为真吗?

 例题、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给出证明

(1)若2x+y=0,则x=y=0

(2)

有一条边、两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是假命题。

 

取x=-1,y=2,

则2x+y=2×(-1)+2=0

但x≠0且y≠0。

即x=-1,y=2具备2x+y=0的条件,

但不具备命题的结论,

所以此命题为假命题

(2)假命题。

如图:

△ABC和△A’B’C’中,

∠A=∠B’

∠B=∠C’

AB=A’B’

但很明显△ABC和△A’B’C’不全等,

所以此命题为假命题

例题小结:

如果要证明或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么我们只要举出一个符合题设而不符合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

这称为举“反例”。

(四):

课内练习:

见书本P40练习部分

(五):

作业:

练习册P19—20

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学了什么?

教师做补充.

教学后记:

 

2.3公理与定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含义

2、初步体会公理化思想,并了解教材中所采用的公理。

3、会判断一个定理有没有逆定理,能说出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4、通过了解公理和定理的含义,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公理和定理的含义

难点:

互逆定理和互逆命题的区别。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互逆命题等有关概念的定义

二、新授:

学生自学教材P42――44

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公理?

什么是定理?

二者有何区别?

公理: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认的真命题,作为证明的原始依据。

称这些真命题叫做公理。

定理:

以基本定义和公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去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已经判断为真的命题叫做定理。

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2、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的公理有哪些?

3、什么是互逆定理?

它和互逆命题有区别吗?

三、请学习书本附录部分(P146――152的所有已学的公理和定理 

四、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这节课学了什么?

教师做补充.

公理: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认的真命题,作为证明的原始依据。

称这些真命题叫做公理。

定理:

以基本定义和公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去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已经判断为真的命题叫做定理。

互逆定理

五、作业:

1、练习册P21-22

     2、继续学习书本附录部分(P146――152的所有已学的公理和定理

教学后记:

证明

(1)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含义,经历探索命题证明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证明。

2.掌握证明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

3.了解证明的表达格式,会按规定格式证明简单命题,注意证明的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

【教学重点、难点】

Ø重点:

证明的含义和表述格式。

Ø难点:

如何把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语言及按规定格式表述证明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证明?

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从而判断该命题为真,这个过程叫做证明。

我们在证明一个命题时,首先要分清命题的条件是什么?

结论是什么?

把条件作为已知内容,把结论作为求证的内容;其次已知条件出发,运用概念的定义、公理和已经证明过的定理,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这个推理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

注意:

证明的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

二、新课教学

1、合作学习

参考教科书P45

证明: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同位角相等,那么其他几对同位角也相等,并且内错角也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问:

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如何把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语言(符号语言)?

2、证明的引入

(1)步骤:

1、根据需要画出图形

2、用几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