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3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docx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政治论文

“关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

徐燕祖平(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政治课具有实践性、现实性的特点,特别容易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当前,虽然政治学科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教材中也提供了一些方案,但也存在问题,即实践活动多是模拟情景而非真实情境。

模拟情境使学科知识的实践运用通常是按预定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难免会使实践环节和现实生活中事件发展的脉络相脱节,不能充分反映事件本身的复杂性。

所以,模拟情境中学科知识的深化和运用有雾里看花不透彻不尽兴之感,学生缺乏最真实的体验。

政治课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达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目标。

基于以上目标及政治学科实践课存在的问题,我们利用学生筹办“二附简咖”这一契机,通过为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学生的体验中,用经济学思维处理问题,使政治课真正成为以生活实践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生动课堂。

二、学情分析

从参与意愿来看,学生筹建“二附简咖”的过程中,困惑于咖啡如何定价,因而对本课的实施充满热情,能够积极参与。

从参与能力来看,他们已学习并掌握了关于价格的知识,但还处于纸上谈兵状态,既缺乏实践经历,也不知道在实践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价格。

基于以上特点,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是:

引导学生在咖啡定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经济学的概念、方法和工具进行调查、研究、推理、判断。

三、教学方法

实践法,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所学、运用所学。

学生在筹建“二附简咖”的过程中,做市场调查、购买原料、计算成本,运用价格的知识参与定价,并在运营中检测价格的合理性。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实践活动中如何自觉运用价格的知识,学会用经济学思维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如何在比较和选择中合理定价,学会相对理性地思考问题。

五、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并在学科知识的指导下自觉制定计划、组织实践活动。

可以较为理性地认识竞争对手、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比较中学会选择,全面而辩证地认识价格机制如何配置生产要素,进而树立不断创新、提升品质、勇于竞争的意识。

2.能力目标:

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运用所学知识理性思考的价值;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认识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深刻理解影响价格形成的多种因素,思考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应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求生存求发展。

六、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二附简咖的故事

故事的开端要从二附中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说起——从今年暑假就开始筹备的“二附简咖”开张在即。

在紧张筹备的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迫在眉睫——咖啡定价。

产品的价格对于经营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关系着经营者的命运。

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价格呢?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价格形成主要受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的影响。

因此定价活动要从调查需求、了解对手和计算成本三方面人手。

据此我们做了实践任务分工,接下来看一下各组的活动状况。

第一组调查需求;第二了解对手;第三组,计算成本。

第一环节:

调查需求

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市场需求有两个要素构成: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

所以,合理定价,就需要调查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

以下为市场需求的调查结果:

活动总结:

消费意愿的调查非常理想,在针对高二年级310人的调查中,有86.8%的学生对咖啡有消费意愿,可见“二附简咖”具有可行性;支付能力调查中,学生设置了5个价位,学生发现价格越低需求越大,而13元是一个临界点。

所以,一杯咖啡的合理价位应该在5~12.99元之间。

设计意图:

这一实践过程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为什么要做市场需求的调查?

2.市场需求应调查什么内容?

3.应针对哪些群体进行调查?

4.价位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

在实践活动中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及解答,使学生认识到市场需求影响着开办二附简咖的可行性;根据市场需求的两个构成要素,应进行消费需求和支付能力调查;二附简咖的特点决定我们的调查人群主要应针对学生群体,所以,在价位设置中更应该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消费能力。

这一环节的活动要引导学生在实践调查中体会市场需求的多元性和层次性,认识到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形成对市场竞争策略的认识——定价要着眼于市场需求。

过渡:

常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我们的周边竞争对手有哪些呢?

接下来,分析第二组的调查情况。

第二环节:

了解对手

在二附周边有不少出售咖啡的商家,“咖啡陪你”、“金凤成祥”、“麦当劳”、“肯德基”。

我们应该了解对手的哪些情况呢?

基于所学知识,不同商家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

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品牌效应。

所以,学生的调查应主要着手于这几方面。

以下是竞争对手调查结果及与二附简咖的对比结果:

活动总结:

通过对以上四家的调查,在比较中寻找二附简咖的竞争优势。

学生发现“二附简咖”在环境舒适度、质量、商品结构、品牌效应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可以在价格、距离、服务态度方面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其中“价格”是关键,因此一定要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为了更具备优势,学生们决定:

一杯咖啡的价格应低于市场最低价格“10元”。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二附简咖的竞争对手主要是谁?

2.怎样辩证而全面地分析我们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

对二附周边环境是敏感的,但对竞争对手的认识不是全面的,并不清楚从哪些方面来考察对手。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要实现两个转变:

第一,学生作为市场主体,其身份的转变,既从“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第二,由身份转变带来的思考问题角度的转换——一从“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能接受什么样的价格”转变为“我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可制定的价位及利润空间”。

在转变中体会市场竞争的激烈性,认识价格在竞争中的关键性作用,进而形成对市场竞争策略的认识——应形成并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价格优势。

过渡:

知己知彼,我们了解了对手,接下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成本是怎么计算的。

第三环节:

计算成本

什么是成本?

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称之为成本。

我们来看“一杯咖啡的成本核算表”:

分析:

目前二附简咖在装修方面已经投入了90000元,因为每一学年经营160天,每天装修折旧费是:

187.5元;如果每天出售咖啡50杯,每杯咖啡的装修折旧费是3.75元。

同理,每杯咖啡设备折旧费是0.48元。

一杯咖啡的成本一装修和设备折旧费十原材料费十工资三部分构成,根据“一杯咖啡的成本核算表”,一杯咖啡的成本应该是9.03元。

活动总结:

咖啡的销售价格一一杯咖啡的成本十一杯咖啡的利润,所以,咖啡定价应该高于9.03元。

设计意图:

计算成本这一实践活动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如何确定单杯咖啡的成本构成和设计单杯咖啡的成本核算表?

2.如何根据经营时间和预计销售量计算单杯咖啡的成本?

3.如何根据单位成本和预计利润率来定价?

二附简咖单杯咖啡的成本的计算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成本构成应主要包括物的成本和人的成本,成本核算对定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问题:

从计算结果来看,这个成本还是蛮高的。

同学们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提出一个问题: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降低单杯咖啡的成本?

活动总结:

单杯咖啡成本与“预计每天出售50杯”有关,而每天要分摊的机器设备折旧费和工资却是不变的。

所以,为了降低单杯成本,应该努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销售量。

设计意图:

在计算成本的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对成本核算表的观察,找到单位时间产量与成本的关系,用实证的方法,深化、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单位工作日的销售量可以降低单杯咖啡的成本,进而保持价格优势。

使学生形成对市场竞争策略的认识——提高工作效率来降低成本是保持价格优势的重要途径。

第四环节:

最终定价

基于学科知识和实践活动和活动成果,一杯咖啡的合理价位是:

大于9.03元,小于10元。

但是,故事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一个精彩的故事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局。

由于“二附简咖”的经营收益主要用于公益活动和为学生会积累活动资金,并且它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空间和实践机会,为了鼓励和支持这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学校决定承担装修及设备费用,工资也用学生的社会志愿学时来抵扣,一杯咖啡的成本变化如下图。

活动总结:

一杯咖啡的成本降为3元。

在学校的优惠政策影响下,一杯咖啡的合理价位就应调整为:

大于3元,小于10元。

设计意图:

理解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除了需求、成本和竞争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

让学生深刻体会、理解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形成对市场竞争策略的认识——要善于利用市场有利条件,抓住机遇,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

过渡:

到这里,定价的故事就结束了。

但是经济学的思考并没有结束……

问题:

1.如果校外人员来校购买咖啡我们是否应该以同样的价格出售?

2.如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学校的补贴行为呢?

活动总结:

随着实践的发展,还将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用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解决。

设计意图:

以上问题并不寻求答案,目的是应启发学生经济学思考,进而去反思“咖啡定价”的过程。

应使他们认识到:

二附简咖并没有完全参与市场竞争,其价格形成中学校“补贴性”的因素太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学校还承担了水电费的支出),具有福利性价格的特点,而二附简咖也不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市场主体。

那么,校外人员是否有“资格”享受这种价格福利呢?

如果学校以入股而不是补贴的方式参与到二附简咖的经营中,定价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这其中的经济学的思考永远不会结束,理论之树常青!

【专家点评】(祖平,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政治特级教师)

从“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徐燕老师利用学生筹办“二附简咖”这一契机,通过为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学生的体验中,用经济学思维处理问题,使高中政治课真正成为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的生动课堂。

徐老师的教学设计,真正体现了生活逻辑是新课程追求的教学起点,学科逻辑是新课程追求的教学支撑,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咖啡定价的实践活动成为了学生们现实的经济生活和抽象的经济理论相连接的桥梁,它将生活情境与书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得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

真正体现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且指导实践的课程设计追求,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价值。

在活动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容易实现的,而让学生在自行探究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形成各种能力,教师适时、适度的组织引导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在筹建“二附简咖”的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将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到政治课教学中,从而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索、研究、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在困惑于咖啡如何定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枯燥的价值规律理论与鲜活的市场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二附简咖”这个研究课题,深入探究,将所学知识恰如其分地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尝试着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了所学知识的价值和魅力。

注重启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实际,在学生真实有效的可感、可知范围内,把若干抽象而又零碎的知识寓于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境中,从而把静态的问题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教师不以知识的权威自居,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