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3083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

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1.美丽的城市夜景光碟.

2.八年级物理配套光碟(上).

实验器材:

大烧杯、蚊香、火柴、玻璃水槽(装水)、玻璃砖、激光小电筒若干套、三棱镜、小平面镜.

学习资料:

测光速的方法的资料文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放一段美丽的城市夜景图.

感受美丽的光,陶冶情操.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列举光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或应用,由此导入新课.

通过感知光的美丽和巨大的应用价值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进行新课

一、光源

师:

指导学生阅读69页第1~3自然段,让学生归纳出光的共同点.问:

还有没有能够发光的物体呢?

板书在黑板上,引出“光源”并进行分类.

培养归纳能力,拓展视野,培养思维能力.

生:

归纳出共同点:

发光.发挥想象,找出各种可以发光的物体(举手发言),并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二、光的直线传播

与声的传播比较,引出“光的传播特点”的探究课题:

(学生回答声音传播的特点.)

1.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学生回答,并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2.

(1)光是怎样传播的?

明了实验目的和方法,引导学生三人一组做实验,并总结、归纳出光的传播是沿直线进行的.

(2)光的直线传播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讨论作答,举手发言.

三、光的传播速度

从生活实例着手,引导学生体会光速非常大.

引导学生看“光的传播速度”一段和图4.1-7并回答光速的一些问题.

小结:

光的传播特点(与声的传播作比较).

总结得出:

①光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③光速很大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最快为c=3.0×108m/s).

引导学生看“科学世界”.

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才能得出规律性的知识.

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常见现象,体会它的应用.

加深对光速的感性认识.

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体会光速很大.

可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理顺思路,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激发兴趣,体会光知识的重要性,拓展视野,感知宇宙之大.

课堂小结

学生、教师共同总结归纳。

复习巩固,拓展提升空间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二、光传播的特点:

(1)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速很大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学生总结后填上)

第2节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漫反射.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

激光光源、小平面镜、带量角器的平面板、水、金属盘、桌面、白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回顾上一节内容,向大家介绍你在实验探究中发现了哪些现象.

请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讲解.实验小组选用一个大的透明的可乐瓶,瓶内有一装水的小烧杯,一个小平面镜和一小段点燃的蚊香.当打开激光灯并且照射到瓶内时,会发现三种现象:

①透过瓶内的烟雾,可以看到光在空气中沿着直线传播.

②当红色的激光照在小平面镜上时,会看见平面镜又反射出了一条光线.

③当用激光光线照在水中时,发现光线变弯折了.

这是一个综合探究,学生可能发现一种现象,也可能发现两种现象,通过学生的描述,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几个人合作,发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以此引入话题.

进行新课

师:

提出问题:

把你看到的光的传播进行简单地分类.

生:

可以分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师:

什么叫光的反射?

关于光的反射,你想知道什么?

生:

把光从空气照射到平面镜上再反射出来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定律

学生提问(老师板书)我想知道:

①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大小粗细是否一样?

③反射角、入射角的夹角的大小关系.

④两支光在速度方面有什么差别?

请学生先选择研究一个问题.

组织学生互相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学生选择问题:

反射光、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先讨论再上台交流,边说边演示:

拿一面镜子,用激光照在镜子上.学生操作,发现并且提问:

根本就看不见光线.

师:

提议改用水做.

生:

反驳水是折射不是反射.

学生继续探究:

会有同学发现,光沿着表面平整的纸面或桌面传播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束光.应在平面镜上竖直放置带量角的器的平面纸板,并让光线沿平面纸板射入.

师:

难题解决了,请同学们开始探究吧.

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实验结果拿出来交流?

生:

邀请小组同伴上讲台演示.果然大家都看见了入射光.

师:

试一试,能用图形把你看到的现象画下来吗?

(画图:

区分法线与光线,法线本身不存在,该用虚线.(类比数学的辅助线)引入:

入射角、反射角.再写几组报告实验数据.)

师:

根据图形、表格,试一试把你发现的规律用语言描述出来.

生: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师:

实验中得到上述结论的小组有多少组?

总结: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4.光路是可逆的.

简单的概念,可以由学生建立.

学生的问题,要依具体的情况而定,开始提问随意性较大,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抓住关键问题的能力.

开始的积极性很高,但实验往往是错误的.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相信学生,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和机会,充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活动也是渐进的,探究过程会遇到问题,即使也不一定是了不起的发现,但一定要有真实的体验.

由于教师事先已把角度按法线为0°角标度,所以学生容易说出较准确的数据.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关于法线的问题,学生不提,教师不要讲,要降低难度.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还有其他实验方案吗?

例如,有选择镜子以外的物体做反射面的吗?

生:

可以选实验盘(注:

盘面很光滑、平整),还可以选水,还可以选书、桌面、墙……

给学生分工:

第一组选盘子,第二组选书,第三组选水,第四组选桌面.分别开始实验.查找资料(教材),看看教材中是怎样解释这一现象的?

学生交流:

镜子表面光滑,反射情况清晰,叫镜面反射.书、桌子表面不平整,反射方向杂乱,叫漫反射.

教师肯定学生发现.

提出问题:

能用它们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吗?

例如:

教室里的黑板有些地方常常很“晃眼”,也叫“反光”,这是什么原因?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吗?

(同时在黑板上出示平面镜,分别在镜子和旁边黑板上写字.)

生:

晃眼是镜面反射,可以把镜子磨粗糙变成漫反射.

图形、图表、文字都可以描述光的反射规律.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描述物理规律的方法.

因为降低了难度,所以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比画图效果好.

课堂小结

复习巩固,拓展提升空间.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2节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定律

1.提出问题

2.实验和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入射角i

反射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3.分析和论证

文字描述: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图形描述: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实验小组

选择反射面

效果(清晰看见一条反射光)

第一组

盘子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組

桌面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

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

【教学准备】

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片,跳棋棋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J2501型光具盘,手电筒.┃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且可以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用我国古代应用平面镜的事例引入,请几个同学上前来悄悄地照镜子,进行心理暗示,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心理满足,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镜司空见惯,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兴趣.本课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受到精神鼓励.

进行新课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生实验]准备:

在纸上的黑白交界线处画一直线,把平板玻璃竖立在交界线上.

1.实验步骤(投影)

a.在白纸一方任意位置放一粒跳棋子(成像棋子),用笔记下棋子位置,观察玻璃板后面的像;

b.用手在玻璃板后面摸一摸是否有棋子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纸上是否有像;

c.拿另一个棋子(寻像棋子)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记下此棋子的位置;

d.改变棋子的位置,重做实验;

e.取下实验用的纸,沿交界线对折,研究棋子与像的关系.(巡视、启发、指导,5秒钟)

2.归纳实验结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虚像、等大、垂直、等距.

二、平面镜成虚像

纸条模拟演示:

突破难点——虚像概念.

三、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讨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各种应用例子,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