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2672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docx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

XX四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苏教版)

  用列表的方法来解答类似求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来解答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初步体会运用列表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并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中的数量关系,并从中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增强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并能够有条理和富有个性地思考,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体会到“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选择合适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列表的价值,并产生掌握列表的策略的心理需求。

  引导学生探索日常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主动运用列表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课时用列表的方法解决求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教材第56~58页的内容。

  积极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会用列表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初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

体会“策略”的价值,并能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

会运用有关策略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配套光盘。

1.一位清洁工人清扫一条马路,2小时清扫了260米。

照这样计算,3小时可清扫多少米?

  小玲去奶奶家,2小时走了6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去奶奶家还要走4小时,她家离奶奶家多少千米?

  例题讲解。

  出示教材第56页例1,指名让学生分析题中给出的条件。

  提问:

谁能根据问题列出表格,再说一说如何解答?

  桃树3行每行7棵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让学生思考:

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先算什么?

  指出:

在计算前要整理好表格,通过表格解决问题。

  解答:

  桃树的棵数:

7×3=21

  梨树的棵数:

5×4=20

  桃树和梨树共有多少棵:

21+20=41

  答: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41棵。

  试一试。

  提问:

上面所讲的例题用了几步才解答出来?

  例题是求两积之和,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与例题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列表整理,并在小组里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解答。

  杏树8行每行6棵

  梨树4行每行5棵

  解答:

  杏树的棵数:

6×8=48

  梨树的棵数:

5×4=20

  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48-20=28

  答:

杏树比梨树多28棵。

  教材第58页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认真看图,收集各种有用的信息。

  提问:

要求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列表:

  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个班2个班4个班

  每班45人每班48人每班42人

  解答:

  三年级的人数:

45×3=135

  四年级的人数:

48×2=96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35+96=231

  答: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31人。

  五年级的人数:

42×4=168

  四年级的人数:

48×2=96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168-96=72

  答: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72人。

  第2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列表整理。

  列表:

  长袖2件270元

  短袖3件180元

  指名让学生列式解答问题:

  ①每件长袖衬衫多少元?

  0÷2=135

  ②每件短袖衬衫多少元?

  0÷3=60

  ③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

  35-60=75

  答:

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75元。

  口算。

  0÷20=

  XX÷40=

  0÷40=

  ×8=80×2=72÷24=

  解决问题。

  某玩具厂生产970个玩具熊,前10天每天生产45个,剩下的8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玩具熊?

  玩具熊

  个前天每天生产个

  剩下天平均每天生产个

  一块边长12米的正方形草坪,它的四周有一条1米宽的花圃。

在花圃里栽牡丹花,每棵花占地1平方米,一共要栽多少棵?

  红乡水泥厂两个星期生产了154吨水泥。

  ①平均每天生产水泥多少吨?

  ②照这样计算,把下表填写完整。

  生产水泥的吨数132264396

  需要的天数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题中的条件,请你至少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假设北京西站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一列火车。

已知6:

40、7:

05、7:

30和7:

55都有列车开出。

你能判断出下面哪个时刻有列车开出吗?

  1:

1012:

3014:

10

  :

2519:

0521:

25

  课堂作业新设计

  18 50 17 200 160 3

  玩具熊

  个前天每天生产个

  剩下天平均每天生产个

  70-45×10

  =970-450

  =520

  20÷8=65

  示意图略 12+1+1=14 14×14-12×12=52 52÷1=52

  ① 154÷2÷7

  =77÷7

  =11

  ②

  生产水泥的吨数132264396

  需要的天数122436

  日产量不变,总产量扩大几倍,所用的天数也就扩大几倍。

  略

  思维训练

  1:

1012:

30􀳫14:

10􀳫

  :

2519:

0521:

25

  本节课的例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繁杂,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条件,排除了无关条件的干扰。

学生在研究的同时更加体会到了列表整理的妙用。

  在实际的解决问题中,本节课的问题其实并不十分复杂,只要能够准确地列出所需的条件学生自己是能够解决的,只是在列式之后解答时需要强调运算的顺序。

教材安排的例题,主要是呈现生活情境,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再通过“寻求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列表整理数据信息策略的价值,并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但一般处于无序状态,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规范化。

  根据题意画图或列表,可以使学生掌握收集和整理信息的作用,而且更直观地显示数量关系,甚至使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

练习的设置启发学生有序地思考,以防遗漏和重复。

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归一、归总的问题

  教材第58~60页的内容。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难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并能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配套光盘。

说一说,算一算。

  只青蛙一天能吃800只虫子。

照这样计算,1只青蛙一个月能吃多少只虫子?

  你能将上面的问题列成一个表格吗?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青蛙时间只数

  只1天800只

  只30天?

  例题讲解。

  出示教材第58页例2,指名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整理成下表:

  时间水位下降情况

  小时12厘米

  ?

小时120厘米

  学生分组讨论。

指名学生叙述,教师总结。

  师:

要求使水位下降120厘米所用的时间,先求出水位每小时下降的高度,然后用120厘米除以1小时下降的高度,就能求出一共要放水多少小时。

  学生列式:

12÷2=6 120÷6=20

  答:

一共要放水20小时。

  ②想一想。

根据所学,试求:

经过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

应该怎样解答呢?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留作课后作业。

  小军用去多少元?

小丽能买多少本?

  小明 本 元

  小军 本 元

  小丽 本 元

  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整理成下表:

  小明3本18元

  小军5本?

  小丽?

本42元

  ①提问:

怎样才能求出5本笔记本的价钱?

  提示学生观察表格,由于他们买的是同一种笔记本,所以可以从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入手,算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②提问:

小丽用42元买笔记本,能买多少本?

  让学生根据上面的方法将这道题里的有关条件和问题整理成表格,并进行思考。

可以让学生对这两道题进行比较,分别找出在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使学生明确:

在思考过程中,无论是求小军用去多少元,还是求小丽买了多少本,都要求出1本笔记本的价钱,所以在计算方法上步都用除法,即18÷3=6,找出1本的价钱。

这是相同的地方。

因为已知小军买了5本,要求小军用去多少元,所以第二步用乘法,即6×5=30;而已知小丽用去42元,求小丽买了多少本,则第二步用除法,即42÷6=7。

这是不同的地方。

  可以把上面的两个表格合并起来,并简化成下面的形式,再根据两题的解答结果,填出括号里的数:

  本18元

  本元

  本42元

  ③总结规律:

每本笔记本的价钱相同,购买笔记本的数量越多,所付的钱数也越多。

即在三个量中,有一个量不变,另一个量变化,第三个量也随着变化。

  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2题。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教师提问:

图中高度是168毫米的这一摞有几本字典?

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板书:

每本字典高168÷6=28。

你能填一填下面的表格吗?

  本高168毫米

  本高毫米

  本高504毫米

  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并解答。

  蛋糕每块

  元买

  块

  果汁每瓶

  元买

  瓶

  牛奶每盒

  元买

  盒

  饼干每包

  元买

  包

  学校新买了一批课外读物。

如果每班发3本,可以发给48个班。

如果每班发4本,可以发给几个班?

  小张、小李、小王3人买了10个苹果,平分着吃。

小张付了6个苹果的钱,小李付了4个苹果的钱,小王没有付钱。

等吃完后一算,小王应拿出1元钱,小张、小李各应收回多少钱?

  课堂作业新设计

  小贝康乃馨5枝10元

  小玲菊花4枝12元

  小敏白玫瑰3枝15元

  ×2÷4=3

  蛋糕每块3元买6块

  果汁每瓶8元买2瓶

  牛奶每盒4元买4盒

  饼干每包6元买3包

  每班3本发给48个班

  每班4本发给36个班

  思维训练

  0个苹果:

1×3=3 1个苹果:

3元=30角 30÷10=3

  小张付了6个苹果的钱:

3×6=18,而他应付1元,应收回8角。

小李付了4个苹果的钱:

3×4=12,他也应付1元,应收回2角。

  教材习题

  第60页练一练

  小明3本18元

  小军5本30元

  小丽7本42元

  应先算每本笔记本用多少元。

  168÷6=28

  ×15=420

  04÷28=18

  练习时先让学生列表整理,小组交流,再让同组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解题思路,最后列式解答,既给了学生自主性,又帮助了一部分弱势学生。

  让学生用简化图整理,既快、又清晰,是学生愿意做的,能让学生真正觉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必要的一种问题解决思想方法,它是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素质,掌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系统研究用列表的方法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