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1799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5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

《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及急救措施.pdf

测井野外作业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急救措施急救措施乌兹别克作业区乌兹别克作业区2012年年7月月1日发布日发布中油测井乌兹别克作业区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机密第1页共13页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测井野外作业工作人员的职业特点:

1、野外露天作业。

长年在野外,有时在沙漠、戈壁、深山等人烟稀少的地区作业和住扎,生活单调寂寞。

2、气候条件恶劣。

北方施工气候寒冷、风沙弥漫;南方施工夏季高温、湿热,蚊虫叮咬。

3、交通和医疗条件较差。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施工,一旦发生外伤或急病,有时不能及时救治。

4、居住和膳食条件差。

在偏远地区施工时,职工有时要住帐篷和露营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有时副食和蔬菜供应困难,食物营养和热量不足。

野外作业时应注意防雨、防雷、防署、防冻、防洪、防风、防虫、防蛇、更要注意安全生产避免工程事故。

一、交通安全测井作业出车前,了解气候,行车路线,路况等情况,驾驶员负责出车前车辆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如下内容:

1、检查轮胎外表有无破损或异物,备胎是否完好,工具是否带齐,仪器气包是否打开。

2、检查发动机温度和油压表是否正常。

3、检查风扇皮带、水泵、水箱及水箱管是否良好,水箱内冷却液是否充足。

4、检查蓄电池面,电液不足时,应充加蒸溜水。

5、检查车辆各部螺栓、弹簧和各零部件是否松动、损坏。

6、检查燃油、机油、空气滤芯,及时清理污物或更换。

7、检查制动和传动系统,若存在问题应立即维修,不准带病运转。

出车前,应配备以下物品:

出车前,应配备以下物品:

a)足够的饮用水、封装食品、食盐(因季节、人员而定)、火柴等生活用品;中油测井乌兹别克作业区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机密第2页共13页b)工具箱、备胎、补胎工具、千斤顶、垫木、脚踏泵、加油软管、充气皮管、气压表、短柄铁铲、牵引杠或钢丝绳、燃料油、风扇皮带和易损配件包;c)指南针、井位地图、通讯工具。

d)穿戴工作服、帽、防寒靴、墨镜,备用加厚衣服和厚毯等;e)常用急救药品。

车辆行驶要求车辆行驶要求执行作业区安全行车规定,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相关交通安全法律和规则。

乘车人员按指定的车辆乘坐,并系好安全带;影响行车初视线时,应打开雾灯减速行驶,能见度太低时应停靠路边,并打开黄色闪烁灯;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或上下坡道频繁时,不准开快车冒险行进;急弯、偏坡或松软路面要注意减速、谨慎驾驶,防止侧翻;行驶中,按照测井车在前,皮卡工程车在后的的原则队列行驶,车距应保持在50m以上,不得相互超车和单车行驶。

要礼貌会车,主动让车。

行驶50100km左右要停车检查。

停车应注意路面宽度和停车距离,不得影响过往车辆行驶。

由测井队长明确一人全程负责放射源使用,包括借源、押源、井场存放、装源、卸源、还源。

出发前队长必须检查源罐锁和源仓锁。

途中遇天气突变而视线不清或行车困难时,要减速或停车等候,不准强行赶路。

押车人员应协助观察路面及前方情况,负责检查车上井下仪器及工具是否完好。

行车途中任何人不准饮酒,保证按时休息。

二、现场施工安全班前会对动态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交代施工作业顺序及分工。

人员劳保护具上岗,扎紧袖口和裤脚,佩戴护目镜。

人员证照、合格证、计量牌齐全。

中油测井乌兹别克作业区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机密第3页共13页区域标识、警示标识齐全并摆放合格,必要时应配备硫化氢、可燃气体检测仪和逃生设备。

张力计、天地滑轮、接地线安装正确,绞车摆放正确并用掩木固定。

车辆、发电机配备阻火器。

接(断)电时旁边有专业人员保护,井口盖板使用正确,仪器出入井口有专人指挥,井口工坚守岗位。

仪器上提下放严格执行规定速度、仪器搬运固定符合标准,现场垃圾及时清理。

最大张力的计算,遇卡时的处理流程清楚。

落实(放射源、火工品)现场检查制度,放射源上锁安排并专人巡回检查。

预防高温中暑要注意防护,不得在高温下长时间暴晒。

保证饮水供应,必要时补充钾、钠等无机盐。

必要时应调整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期。

发现有中暑先兆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三、饮食安全注意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瓜果、蔬菜要洗净再吃,剩饭菜一定要加热消毒后再吃,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

禁止采、食不识别的蘑菇、野菜、野果,不要随意采食村民蔬菜、果子。

防食物中毒,并采取以下措施:

a)由原材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即:

不采购、不验收、不加工、不卖腐烂变质食品(原料);b)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即:

生食与熟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杂物、药品隔离,食品与辅助佐料隔离;c)用(食)具实行“四过关”,即:

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蒸、煮或紫外线、远红外线等办法);d)环境卫生实行“四定管理”,即:

定人、定物、定时、定质量和划片分工、包干负责;e)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

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被。

中油测井乌兹别克作业区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机密第4页共13页急救措施基本用药配置范围除按急救箱说明和要求配备所用药品和器材外,还应根据人员、工区特点配备以下药品:

a)抗感染为主的各种抗菌素;b)解热止痛镇静药类;c)各种感冒、喘咳类药品;d)胃肠炎为主的消化系统药品;e)生物制剂(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f)外伤用治疗药及预防其他疫源地传染病疫苗;g)水和环境的消毒药和制剂;h)各种维生素;i)各种大输液制剂(葡萄糖、生理盐水、706代血浆等);j)防毒蛇、毒虫咬伤药剂及灭蝇蚊鼠的消杀剂。

野外常见伤病的防治一、蚊虫叮咬一、蚊虫叮咬在野外为了防止蚊虫的叮咬,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

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

被昆虫叮咬后,可用氨水、肥皂水、盐水、小苏打水等涂抹患处卡痒消毒。

被昆虫咬伤或者蜇伤时,可还用冷水或冰水冷敷患处后,再在伤口上抹些氨水。

如果被蜜蜂蜇了之后,就用镊子将蜂刺拔出之后再在伤口上涂些氨水或牛奶。

1、蚂蝗咬伤的急救、蚂蝗咬伤的急救蚂蟥头部有一吸盘,当遇到人体的皮肤粘膜处即钻进去吸血,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物质,阻碍血液凝固。

它吸血时,很难自动放弃。

中油测井乌兹别克作业区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机密第5页共13页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

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盐水、烟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

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

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为48小时。

此外,将大蒜汁涂抹于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作用。

注意:

1.发现蚂蟥叮咬,不要强行拉它,以防拉断而吸盘仍留于创口,加重伤情。

2.采用以下办法使它自动脱离伤口。

(1)用食醋、酒精或饱和盐水,半棉球浸湿放在蚂蟥的头部。

(2)用手拍打或针刺,或烟油刺激其头部,使其自动脱开皮肤。

(3)如喉、鼻腔、消化道被咬时,可用1%-2%丁卡因溶液,或2%-4%的多卡因溶液涂于蚂蟥头部使其麻醉,然后用镊子轻轻取下。

(4)有出血可用2%麻黄素溶液浸湿棉球压迫止血。

(5)伤口用盐水冲洗,无菌纱布包扎。

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6)如果病情不严重,即在当地急救处理,如创伤严重即速送医院治疗。

2、蜂蜇、蜂蜇如何应付蜂蛰离草丛和灌木丛远些,因为那里往往是蜂类的家园。

发现蜂巢应绕行,一定不要做出过与“亲近”的表现。

最好穿戴浅色光滑的衣物,因为蜂类的视觉系统对深色物体在浅色背景下的移动非常敏感。

如果有人误惹了蜂群,而招至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

千万不要试图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如果不幸已被蜂蛰,可用针或镊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

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蛰伤处,中和毒性。

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伤处,减轻肿痛。

最后,直奔医院吧!

中油测井乌兹别克作业区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机密第6页共13页3、蛰伤、蛰伤蜇伤:

被蝎子、蜈蚣等毒虫蛰伤后,伤口红肿、疼痒,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要先挤出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氨水、烟油、醋等涂擦伤口,或用马齿苋捣碎,汁冲服,渣外敷。

也可用蜗牛洗净捣净后捣碎涂在伤口上。

此外,蒜汁对蜈蚣咬伤有疗效。

二、毒蛇咬伤二、毒蛇咬伤在野外如果被毒蛇咬伤,患者会立即出现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几小时内就会出现休克等危险,不及时治疗甚至会造成死亡。

因此,一旦遇到毒蛇咬伤,必须马上用布条、手帕或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来不及消毒,将刀放在火上烧一下即可)在伤口处划开一个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

只要口腔粘膜没有损伤,将其液化,可起到中和的作用。

毒蛇咬伤处理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

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

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

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症状:

神经毒:

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局部反应较少,会出现脉弱、流汗、恶心、呕吐、视觉模糊、昏迷等全身症状。

血液毒:

侵犯血液系统为主,局部反应快而强烈,一般在被咬后三十分钟内,局部开使出现剧痛、肿胀、发黑、出血等现象。

时间较久之後,还可能出现水泡、脓包,全身会有皮下出血、尿血、咳血、流鼻血、发烧等症状。

混合毒:

同时兼具上述两种症状。

处理:

1.保持冷静中油测井乌兹别克作业区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机密第7页共13页千万不可以紧张乱跑奔走求救,这样会加速毒液散布。

尽可能辨识咬人的蛇有何特征,不可让伤者食用酒、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立即缚扎用止血带缚于伤口近心端上五至十公分处,如无止血带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条代替。

扎敷时不可太紧,应可通过一指,其程度应以能阻止静脉和淋巴回流不妨碍动脉流通为原则,每两小时放松一次即可(每次放松一分钟)。

而以前的观念认为15至30分钟钟要放松30秒至1分钟,临床视实际状况而定,如果伤处肿胀益形扩大,要检查是否绑得太紧,绑的时间应缩短,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组织坏死。

3.冲洗切开伤口,适当吸吮在将伤口切开之前必须先以生理食盐水、蒸馏水,必要时亦可用清水清洗伤口。

在将伤口以消毒刀片切开成十字型,以吸吮器将毒血吸出,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用嘴吸毒并不是好方法,吸毒的人也可能因此中毒)4.立即送医院除非肯定是无毒蛇咬伤,否则应视作毒蛇咬伤。

此时应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

(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预防:

1.进入有蛇区应着厚靴及厚帆布绑腿。

2.夜行应持手电筒照明,并持竹竿在前方左右拨草将蛇赶走。

3.野外露营时应将附近之长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类躲藏。

4.大多数蛇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人不小心踩或要抓它,才会露牙咬人。

在山野中行走,不要随便把手插入树洞或岩石空隙。

手中拿一根小棍子,行走时“打草惊蛇”,也是方法之一。

三、犬咬伤处理方法三、犬咬伤处理方法第一步应及时正确伤口处理。

第一步应及时正确伤口处理。

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拨毒,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中油测井乌兹别克作业区测井野外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机密第8页共13页用3%5%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肥皂水与新洁尔灭不可合用。

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伤及头面部,或伤口大且深,伤及大血管需要缝合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为前提,做抗血清处理后即可缝合。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和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即使延迟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也应将结痂去除后按上法处理。

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处理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但注射部位应与抗狂犬病毒血清和狂犬疫苗的注射部位错开。

狂犬疫苗注射原则上是接种越早效果越好。

但是,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只要在疫苗生效前,也就是疫苗刺激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