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复习题.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717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复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三物理复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三物理复习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三物理复习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三物理复习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复习题.pdf

《初三物理复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复习题.pdf(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复习题.pdf

物理1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9898989898第1题图

(1)实验到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图_(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况(3)从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可判断出实验时的大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4)移去酒精灯一会儿后观察到水会_(选填“继续”或“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地_(选填“吸热”或“放热”)1

(1)96

(2)a(3)98小于(4)停止吸热【解析】

(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

(2)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故a图是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3)根据沸点的概念,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8;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由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4)移开酒精灯一会儿,能够观察到水会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热量2.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第2题图

(1)如图甲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

(2)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_大致在同一高度.(3)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根据表中数据和记录可得结论: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凸透镜,则像会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如图乙所示,当蜡烛在刻度尺上_刻度之间时成放大的实像;(4)某同学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成的虚像时,他始终透过凸透镜向右侧观察寻找成像的位置他的做法是_的,原因是_(5)在图乙中不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移到“0”刻度线处,则光屏应移至_区域,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2.

(1)10.0

(2)中心(3)远离1020(4)错误(或不正确)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5)A缩小【解析】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时,太阳光可看成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因此在另一侧光屏上出现的最亮、最小的光斑,即为焦点,由题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表中1、2、3、4组数据可得结论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则像会远离凸透镜;由题图乙所示,物距为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即刻度尺上1020cm处时,光屏应移至二倍焦距以外,此时成放大的实像;(4)观察烛焰经凸透镜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是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物像同侧,所以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5)不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移到“0”刻度线处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光屏应移至A区域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第3题图

(1)该实验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是为了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_,用玻璃板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选填“好些”或“差些”)(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出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3.

(1)大小

(2)像的位置差些(3)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4)靠近不变(5)不能虚【解析】

(1)实验中的两支蜡烛要求大小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玻璃板是透明的,蜡烛射出的光线只有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透过玻璃板,所以得到的像的清晰度比平面镜中得到的像的清晰度要差一些,但是在蜡烛A一侧能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还能看到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无论如何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说明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故像也未和桌面垂直;(4)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像也靠近平面镜;(5)平面镜成虚像,所以撤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4.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4题图

(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

(2)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多次改变钩码个数和力臂大小,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至少要完成三次实验是为了_,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次数F1/Nl1/cmF2/Nl2/cm11102522101203215310(3)将图乙中杠杆两端的钩码各取下1个,杠杆_(选填“右侧”或“左侧”)下沉,为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只需将右侧钩码移至第_格.(4)实验小组改用图丙装置进行探究,并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左侧沿竖直方向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更换弹簧测力计的位置,重复多次实验,发现所测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请你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4.

(1)右

(2)便于得出普遍规律F1l1F2l2(3)左侧4(4)杠杆的自重对实验有影响【解析】

(1)杠杆左端向下倾斜,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2)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如果将图乙杠杆两侧钩码各取下一个后:

左边2G2L4GL,右边G3L3GL,4GL3GL,所以杠杆不再保持平衡,左边会下沉要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有2G2LGnL,所以n4,即将右侧钩码移至第4格处;(4)图丙中,支点没有位于杠杆的重心上,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杆,杠杆的重力对杠杆平衡产生了影响5.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第5题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运动,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

(2)由_两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4)小明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结论: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

_5.

(1)匀速直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乙、丙(3)不变(4)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解析】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原理,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要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使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即选择乙、丙两图进行实验;(3)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即使拉力增大,滑动摩擦力也不变;(4)在探究实验中,需要控制变量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甲、丙两图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均不同,故得出的结论不准确6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毛巾、棉布、木板和小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第6题图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仍继续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_(3)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

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选填“快”或“慢”)由此可以推理:

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运动(4)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1、W2,则W1_(选填“”、“”或“”)W2.(5)如果要测量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正确做法是:

_6

(1)同一相同

(2)惯性(3)慢匀速直线(4)(5)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小车在毛巾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解析】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应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即应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

(2)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仍继续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惯性;(3)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由此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因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小车的动能相同,最终速度为0,小车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大小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故小车在毛巾、棉布表面上克服阻力做功相等,即W1W2;(5)根据二力平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小车在毛巾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大小和小车所受阻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7如图所示为小明“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过程图:

第7题图

(1)小明首先用手指按了按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柱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然后小明重新调整好器材,继续实验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3)通过比较图丙、丁得出的结论是:

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选填“有关”或“无关”)(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两个图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选填“越大”或“越小”)(5)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探头在盐水中的深度,使探头处于:

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_的压强大小关系7

(1)液体压强计漏气

(2)深度液体密度一定,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3)无关(4)乙、丙越大(5)各个方向【解析】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都会有漏气现象,导致U形管两边液柱几乎无变化;

(2)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探头的方向、容器的形状都相同,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所以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3)丙和丁两图中液体的密度、探头在盐水中的深度、探头的方向都相同,从图中可以得出当改变容器的形状时,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差相同,液体的压强相同,所以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4)要想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使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液体密度不同,故选乙、丙两次实验即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5)固定U形管压强计探头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