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20760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docx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教师在"双减”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各位家长:

晚上好!

一、说现状

现在习惯和纪律在进步中,期初想讲就讲,想玩就玩,想走就走,大有改善。

感谢大家的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一往无前,希望每个孩子都获得腾飞本领。

但腾飞阻力不低,同志仍需努力。

比如:

作业想不做就不做,卫生想不搞就不搞,课间想打闹就打闹;

比如,见地板就躺,见垃圾就扔,见同学就闹。

比如,天天背着垃圾袋,时时守着垃圾堆。

比如,作业本像鸡窝,做作业如蜗牛。

比如,下课飞翔,不顾安全到处跑;上课发呆,顶着脑袋不思考。

比如,一言不合就相争,一事不爽就相恋,一时冲动就相打。

凡此种种,我们都要反思,生在新时代,长在好社会,孩子为什么偏偏少了好习惯呢?

特别在“双减”背景下,这是每个教师,每个家长的崭新课题,因为我们除了做父母,还会做爷爷奶奶,我们的教育思想,至少影响三代人。

所以,我们的成长,分量很重,重到事关家族命运。

二、说管理

1.轮流抽签担任班干。

这事注定艰难,大部分孩子无经验,也不尽责,成长特别慢,甚至弄得一地鸡毛。

难也要做,因为有意义,因为谁的成长都不易。

2.以法治班。

制订班规班法,现在已经正式通过两个公约,《教室和课堂公约》和《作业公约》,还有两个《卫生公约》和《安全公约》正在制订中,很快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目的在于,实现管理目标,培养法制意识。

3.每月播放一次电影,艺术教育就是最好人生观教育。

九月看了《地道战》,十月份看纪录片。

4.轮流做班刊。

现在出版两期,效果挺好。

(插入班刊)

5.写短信。

无特殊情况,每天给两孩子写短信。

一个月刚好给全班孩子写一轮。

(展示短信)

6.谈心。

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太忙,只能见缝插针,甚至连做操的路上都用起来,或课间课后。

长则十几分钟,短则几分钟。

主要是激励,其次是提醒、第三是辅导。

希望谈出美好。

还有课前演讲、家长大讲堂未开展,一是课时紧张,二是先抓习惯,再搞活动。

没有良好纪律支撑,搞也是白搭。

管理中,教师的“工具箱”已经没有几把“扳手”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违反纪律的孩子留下来。

其实,风险巨大,一地发生过学生违反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好心下来教育或辅导,结果学生回家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家长一纸状纸,把教师告到法院,法院判教师无责,但家长天天到学校闹,最后教师无耐赔了。

我心知风险,但责任又让我的侥幸心蠢蠢欲动,于是坚持。

我征求过孩子,留下来是否告诉家长,孩子意见非常坚定——不要。

我的态度也很坚定——要。

孩子说我是“叛徒”,还好,不是“汉奸”。

我有告知责任,告知从本周开始。

三、说教学

1.抓高效。

除了读课外书、百字作文、实践作业外,其他写字生、听写、背诵、创意作文、教材作文、课文作文、自学作业等都在课堂完成。

且规定时间,要求当天事当天毕,不完成留下做,以培养良好作业习惯。

也是为初中顺利学习搭一把梯子,更好攀登。

2.抓创新。

作文训练、自学作业、实践作业,班刊都指向创新意识培养。

体现在作文强化评讲,不断修改,准备一节作文评讲课,至少小四个小时,每本作文仔细阅读,并做记录,然后制作PPT,自学作业学生自由选择,实践作业多交叉、多动手、多探索,引导孩子有乐趣,有创意完成。

家校合力,威力无比。

必须重视实践作业,有些孩子脱离老师视线,作业快乐下线。

所以,家长及时跟上,习惯和成绩才能按时向上。

做好教材作文录入,第一单元28人入围,只有18人录入发给刘沐瑶家长,有些可惜。

第二单元44人入围,本周又要录入,我在群里发布消息,希望及时行动。

录入之前,让孩子改一改,录入之后,改一改,打印后,我再让孩子修改,然后再挑选装订成册,摆放书架,全班共享。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这是学习写作最简单最有效办法。

“双减”推行,考试改革随之而来,考察重心核心,必在创新能力。

今天先行一步,明天先机在手。

特别做好“三听一玩”,听广播、听英语、听故事,玩实验。

也是培养创新能力重要抓手。

四、几点思考

习惯不好,学习的短板愈加凸显。

抓习惯,就是抓成绩。

1.抓习惯。

学习习惯是生活习惯的观照。

生活习惯不好,学习习惯肯定拉倒。

我们要反思,教育是否方向有误,力量错位,一味在学习习惯上做加法,一直在生活习惯做减法,以致习惯全面崩盘。

比如,写字差就重写,甚至撕本子;比如学习分心,作业拖拉,先是温馨提示,再到河东狮吼,最后甚至来“一盘炒粉”。

仍然无济于事,转眼恢复原型。

根源何在,都是生活惹的祸。

生活中,有头无尾,丢三落四,拖拖拉拉,欠缺自律,必然传染到学习上,接踵而来,就是无法专心,马虎应付,得过且过,无心向学。

比如,回到家鞋子衣服飞舞,如何叫他写字不跳舞;家里坐不下来,静不下去,不是喝水就是尿尿,如何学习专心致志;家里寻迷手机电视,如何叫他迷恋读书学习。

所以,习惯培养从生活开始。

学会整理书包房间开始,从讲究个人卫生开始,从做好一次饭菜开始,从学会好好说话开始,每一件小事的严格要求,都是好习惯的有效累积。

只有关注每个细节,并且持之以恒,习惯才能长大成“人”。

举个例子,某家长说,我的孩子很喜欢做家务,一年有十几次,把偶尔当成喜欢,这不是教孩子做家务,是教会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习惯培养最怕蜻蜓点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生活习惯培养失去细节和坚持,必然导致教育一败涂地。

2.抓作业。

在习惯未良好养成之前,每天必须检查,作业不多,在于做好,作业高质保证,才能成绩高位保持。

有些孩子把作业做成了作品,有些孩子把作业做成了作假。

比如百字作文,有些孩子写成了千字作文,这叫急流勇进;也有孩子写成十字作文,这叫急流勇退。

进退之间,差别巨大,优劣分明。

3.抓读书。

儿童阅读决定其一生的精神底子,儿童阅读必须为其精神的健康成长奠基。

语文作业布置那么少,就想让孩子大量读书。

小学是孩子读书最后“白金阶段”,过期木有,无比珍贵。

上中学,学生往往与课外书不是“无缘”,而是“绝缘”。

功课太重,绝大部分中学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读书,往往只有姿势,而无实际。

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没有读书,赢不了明天。

所以,“双减”背景下,书房就是最好的培训班。

真正读起来,与孩子齐齐读起来,带一段路,让孩子走上读途,然后自由奔跑,一路收获风景无数。

五、几点建议

1.手表手机问题,弊大于利,非必要不带,与孩子联系的渠道很多,无需用手表手机“绑架”孩子。

2.迟到问题。

李白诗说,忽闻岸上踏歌声,不及汪伦送我情。

某同学是,忽闻铃声进教室,等得老师干着急。

有家长说,叫不醒啊。

现在叫不醒,中学还能叫醒?

未来能醒着拼吗?

3.安全问题,进入青春发育初期,生理和心理进入一个动荡阶段。

不冲动就是魔鬼的年龄,心理特征:

冲动易怒;行为表现:

好动好玩好闹好斗。

两个方法,积极体育锻炼,促进体育发育,消耗多余精力;深度交流,疏解情绪,安抚心灵。

安全有保障,成长才保证。

4.跳绳比赛,学校下个月举行跳绳比赛,名次其二,锻炼第一。

每天让孩子在家练5分钟。

当作契机,培养孩子锻炼习惯。

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做父母需要给孩子根和翅膀。

父母三观正,敢于严格正确管教,为孩子扎下深根;经常陪伴,用爱填满孩子的心,将助力孩子高飞。

感谢家长大力支持,特别感谢家委会辛勤付出。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可以不是天才,但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祝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校长在“双减“家长会上的讲话发言稿

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

“双减”背景下我们如何做教育?

“双减”之后,孩子在校完成作业了,回家后多了哪些发展空间?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各地3500名中小学生进行“快乐成长指数”调查,六成多学生打90分以上(成绩上等占72%),7.5%打60分以下(成绩下等占69%),7.7%的中学生存在高抑郁风险,5.5%存在严重焦虑,18.1%有过自杀想法。

可见,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很多成绩差的孩子会感到不快乐,甚至会有心理疾病。

故事1:

一个孩子,原本成绩优异,但突然有一段时间开设下滑,家长知道后,着急得不行,每天陪着孩子找原因:

是上课听不懂还是课后巩固不及时?

哪一门课感觉最吃力,要不要补补?

孩子也为自己的成绩下降而感到难过,每天尽量逼着自己多学一点,但就是学不进。

她晚上很难入睡,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告诉了家长,家长问她睡不着在想什么,她说:

什么都想,担心成绩,害怕同学嘲笑,又觉得自己再睡不着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家长的回答是:

你这个孩子,就是想太多了,所以成绩才会变差,才会睡不着。

实际上她已经得了抑郁症,只是谁也没有发现。

好像,谁都不想去发现。

心理疾病也是病,孩子跟你诉说是想寻求你的帮助,而不是被你否定,她更会因为你的否定陷入自我怀疑。

中国家长最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最不关注孩子的情绪和交友(这正是孩子幸福和快乐的要素)。

一定要让孩子做三件“无用的事”和一件“有用的事”

1.第一是运动。

研究发现,体育成绩好,学习成绩上等的占25%,下等的占5%,而且体育好的学生朋友人数更多,更愿意与伙伴一起玩,更善于沟通。

每晚在家跳绳500个。

2.第二是玩耍。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很多看似无用的休闲时光,正是孩子成长的精神养分;家长每周给点属于孩子自主安排的时间,不干涉、不限制,让孩子自己放开了玩,让孩子的压力得到释放,情绪得到缓解,便是快乐。

3.第三是劳动。

很多家长都不重视,虽然我从初一开始就强调。

为帮孩子增加学习时间而忽略劳动。

经常劳动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发展,减少感觉统合失调导致的障碍。

眼里有活儿的孩子更善于观察,善于换位思考,爱劳动的孩子心中有他人,也更有责任心。

第四是培养学习力

教会学生应该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学习是一场艰苦的赛跑。

最终到达目的的人并没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大家的先天条件都差不多,他们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份专注、一份执着。

学生在学习中要有专注精神——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看书时要聚精会神,做作业时要专心致志。

错误观念:

时间与学习效果画上了等号。

建议:

三心二意坐一天,不如一心一意干一小时。

学习不是空想,不能心猿意马,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内心无旁鹫,才有可能得到灵感女神的垂青。

教育专家说:

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

提高专注力的几点建议

1.首先,在情绪上做好准备。

例如:

在上课前几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在作业前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时不查阅资料。

2.其次,全神贯注与休息是密不可分的,注意力也是需要暂停的。

休息时可以放松自己,吃点零食,听一段古典音乐或散散步等。

3.一个学习周期开始时记一下时间,如上午九点,在学习告一段落也记一下时间,如十点半,慢慢地,逐渐加大学习任务,很快将看到大效果。

这个小措施特别适合双休日的时间管理。

长期下来,不仅能更专注的学习,而且可以问心无愧的享受休息。

再次感谢大家班级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