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822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靖江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靖江市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调研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把答案填写到下面的答案栏内。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

2.《礼记·礼运》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发生在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氏族时期C.尧舜禹时期D.夏朝建立初期

3.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他是

A.齐桓公B.秦穆公C.楚庄王D.晋文公

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老子

6.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B.商C.周D.秦

7.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B.蚁鼻钱C.铲形币D.刀形币

8.如果编演电视剧《秦始皇》,秦始皇要在中央设置官职,应该不包括

A.丞相B.刺史C.御史大夫D.太尉

9.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

A.金文B.甲骨文C.小篆D.行书

10.儒家学说真正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是在

A.孔子创始儒家学派之后B.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D.孔子写出《春秋》之后

11.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制成的衣服最早应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12.宗教的影响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无处不在,你知道我们经常说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因果报应”“下辈子”等与下面何种宗教有关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13.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科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九章算术》C.《周髀算经》D.《甘石星经》

1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以下属于诗词里“汉武”的功绩是

A.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B.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制,改善用人制度D.推进大一统格局

1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下列内容在书中不能查阅到的是

A.齐桓公称霸B.西周分封制C.秦统一六国D.曹操统一北方

16.“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A.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推动了中国产品远销西亚和欧洲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

17.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很受中学生的喜爱,其中有句歌词: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其中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18.电视剧《大南迁》是以晚唐王朝的腐败,社会动乱,北方汉人被迫颠沛流离,大规模南迁的悲壮情景为背景的。

这些北方汉人的南迁最大程度上促进了

A.江南经济的发展B.君主集权的强化C.中外的友好外来D.统一国家的建立

19.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时曹操的书房场景,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书房内正确的道具有

①秦始皇陵兵马俑造型   ②书桌上有一本《孙子兵法》

③墙上挂有一把铁剑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

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顾恺之B.贾思勰C.祖冲之D.司马迁

答案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辨析改错题(请在错的下面划线并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黄巾起义

改为:

22.张仲景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后世尊称他为神医。

改为:

23.西汉初年,经过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中国古代出现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改为:

24.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改为:

25.韩非子主张实行“仁政”,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治。

改为:

三、连线题(共10分)

26.历史成语以源远流长的历史为基石,以事件的发生发展为蓝本

,以千姿百态的人物为主线,内涵深刻又妙趣无穷,以缩影的形态凝结了悠远的时空,成为历史的遗痕。

根据史实,请将下列成语和相关的人物或事件连线。

退避三舍楚庄王

问鼎中原勾践

卧薪尝胆晋文公

四面楚歌淝水之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垓下之战

四、材料分析题

27.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艺术篇】

材料一

(1)图一的文字主要记录了我国哪一朝代的历史?

(1分)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的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的作者是谁?

(1分)后人尊称他为什么(1分)

【思想篇】

材料二

 

杏坛(山东曲阜孔庙) 大成殿匾额(北京孔庙)

(2)孔子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推崇,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分)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主要源于他在哪一方面的成就与主张。

(1分)

 

【科技篇】

材料三中国古代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

东汉时期,……在总结这项发明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3)材料三说的是哪一项技术成就?

(1分)东汉谁改进了这一技术,使之得以普及(1分)

 

材料四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传统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4)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

(1分)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这部著作是什么?

(1分)

 

28.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2分)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

(2分)

 

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

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诸侯国的什么情况?

(2分)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诸侯王对皇权威胁的?

(2分)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

(1分)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

(1分)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2分)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2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6分)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据材料一,写出这次改革的历史名称(2分)及主要内容(至少两项,4分)。

这次改革得到了哪位统治者的支持?

(1分)改革对秦国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2分)

 

材料二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

——《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

(4分)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2分)

 

(3)你认为两次改革有什么共同作用?

(1分)

 

靖江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AAD   6—10DABCC

11-15BABDD   16-20 ADACC

二、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黄巾起义 改为陈胜、吴广起义

22.张仲景改为华佗

23.光武中兴改为文景之治

24.御史大夫改为司隶校尉

25.仁政改为法治

三、连线题(共10分)

26.退避三舍楚庄王

问鼎中原勾践

卧薪尝胆晋文公

四面楚歌淝水之战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垓下之战

四、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7.答案:

(1)商朝;王羲之;书圣(3分)

(2)仁和礼(2分);教育方面(1分)

(3)造纸术;蔡伦(2分)

(4)五禽戏;(1分)《伤寒杂病论》。

(1分)

28.

(1)分封制;郡县制(4分)

(2)诸侯王权力大。

(符合题意即可);颁布“推恩令”(4分)

(3)新疆(1分);西域都护;(1分)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2分)

(4)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言之有理即可)(2分)

29.

(1)商鞅变法。

(2分)秦孝公(1分)

(2)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任意2点4分)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并实现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2分)

(3)措施:

穿汉服、说汉语。

(4分)

目的:

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分)

(4)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1分)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