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964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0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pdf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期末总结报告土木77班王惠生2017010295时光飞逝,陆老师的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这门课程结束了,留下的是深深的印象和满满的回忆。

首先,我要对陆老师精彩的讲授表示真心的感谢。

从古至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在不断演进。

过去的农耕社会,我们祈求风调雨顺;现今的城市生活,我们希望自己的房屋能够“风雨不动安如山”。

然而,真实的生活并非始终那样风平浪静,灾害总是神出鬼没般“光临”我们的周围。

因此,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不断与各种灾害抗争的历史。

在这种抗争中,人们不断研究总结,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防灾减灾学。

它是以防止灾情为目的,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多种科学理论和技术,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的新兴学科。

记得课堂上展示的地震后惨不忍睹的画面成群倒坍的楼房和那些不再喘息的熟睡着的人们,巨大的损失给一座城市甚至一座国家蒙上了难以消散的阴影。

地震灾害是无法预测的,带给人类的更是永不磨灭的伤痛。

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时“山川移易,道路改观,屹然而起者成阜,坎然而下者成壑,倏然而涌者成泉,忽焉而裂者成涧”;1976年唐山地震导致了24.2万人死亡,70多万人受伤;2008年汶川地震后,沿岷江两岸的山体发生滑坡,由原来的植被茂盛、山川秀美变成了“鬼剃头”,生态恢复需十余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为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8%;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导致了砂土液化,昔日的芳草萋萋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满地的黄沙狼藉地震导致的破坏和损失可能使人类多年的建设成果毁于一旦,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地震灾害之所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土建工程却都很大关系。

正如老师所说,“Earthquakesdontkill,buildingsdo.”在唐山地震中死伤的绝大部分人并非“震死”,而是房屋倒塌后砸死,而财产损失有一大半集中于损毁的房间中,因而土木工程对防灾减灾有巨大责任。

图1汶川地震前后的照片对比内蒙古高原的森林中,熊熊的烈焰仿佛一双双魔爪,撕裂着、吞噬着绿色的生机;滚滚的浓烟为虎作伥,好像正为大火奏响一首哀嚎的圣歌。

一瞬间,火焰的边界从这边推向到那边,散发着无限的热量,却剩下残存的遗骸火灾是指失去控制的火灾蔓延过程中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灾害,是所有灾害中最危险、最具破坏性的灾种之一。

它既可以是天灾,也可以是人祸。

新疆阜康煤田从清代一直延烧到2001年才扑灭;198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特大火灾造成130余万公顷森林被毁,损失约人民币50亿元。

火灾不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馆举办文艺演出活动,全市15所中小学师生共796人参加。

在演出过程中,舞台纱幕被光柱灯烤燃,火势迅速蔓延至剧厅,各种易燃材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由于友谊馆内很多安全门紧锁,人员来不及疏散,酿成325人死亡、132人受伤的惨剧,令人扼腕叹息。

图2内蒙古森林大火泥石流、滑坡、崩塌,无一不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交通堵塞,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安全不受保障,如果我们不去避免,后果将会无法设想。

2013年7月10日,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灾害。

经过全力搜救,对滑坡体进行清理,并与村民和寻亲家属反复核实,灾害已造成43人遇难,登记失踪和失去联系人员为118人,经国土资源部工作组现场初步调查,估算滑体宽约300m,纵长约150m,体积超过150万m3。

成昆铁路铁西车站内1980年7月3日发生滑坡堆积在路基上的滑坡体厚达14m,体积为220104m3,掩埋铁路长160m,中断行车40天,造成的经济损失仅工程治理费就达2300万元。

灾害是一种超出受影响社区现有资源承受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

它是如此突然,突然到无法及时与之对抗;它又是如此残忍,不惜带走那些宝贵的生命和文明。

莽莽大地,芸芸众生,人类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尽管灾害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人类,我们还是有科学的办法规避灾害,并且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也正是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这门课程真正让我们学到的知识。

记得课堂上展示的用计算机制作的各种数据模型,让我感受到这门学科的无穷魅力。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校园建筑震害场景的可视化”,图中用颜色的变化代表受力的程度,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哪些区域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强;而相反地,另外一些地区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弱,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就容易受到损坏。

在查阅资料时,我发现了这种叫做OpenSceneGraph(OSG)的软件,这是一种场景可视化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灾害模拟相关的虚拟现实场景,并应用于灾害中的逃生或救灾训练,进一步提高人员的御灾能力。

土木工程与防灾减灾这门学科已经融入了高新技术,并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图3北京CBD遭遇1679三河-平谷8级地震模拟记得每节上课之前亲身体验到的小实验。

从“调频质量阻尼器减小结构振动”到“建筑物表面的风压演示”,从亲自动手操作的“防火钢板的火灾实验”到“锚杆护坡的演示”,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许多时候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相信,比如最后的锚杆实验,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想到与沙土相比如此细小的锚杆竟然有那般强大的抵抗能力,而且相比前两种结构要更加节约资源和材料;还有那次“建筑物表面风压演示”让我们直观地看到了建筑物各表面受到大风的影响效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使我们还没有学习到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还不能完全听懂那些复杂的原理和公式,但也在感性的层面上让我们有了一些初步的领悟。

图4抗火钢结构的演示记得课堂上展示的那些雄伟豪华的超高层建筑,让我惊叹于科技的魅力,更激起了我无限的学习热情。

从帝国大厦到世界贸易中心,从国油双峰塔到台北101大厦,从哈法利塔到北京的中国尊,超高层建筑逐渐走进的人们的视野。

可是这样一群庞然大物是如何屹立不倒、雄姿挺拔的,还是要靠土木工程师来设计完成的。

我还有幸能够参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巨大的风洞、先进的地震试验台,让我大开眼界。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里的一个个框架结构,它们正是一座座巍然耸立的超高层建筑的雏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如果没有这些一次次精密而又严谨的实验,就无法保证每一座建筑的安全,更无法保证人民和财产的安全。

而这,又令我想起了如今的“工匠精神”。

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这是一种工作职责,更是一种伟岸。

追求极致,敬业乐群,不仅是对土木工作者的要求,更应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道德。

图5建筑环境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超高层建筑框架除此之外,我在课堂之上及课外查阅资料还学习到一些很有趣的问题,比如地震的震级是如何定义的。

书中写道,“地震震级是度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个量,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多少有关。

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C.F.Richter提出了里氏震级,用地震仪量测值来度量地震大小。

里氏震级按下式计算:

L=lg()lg0(),式中为待定震级的地震记录的最大振幅,m;0为标准地震在同一震中距上的最大振幅,m;lg0()是零级地震在不同震中距的振幅的对数值,称作起算函数,或标定函数。

”以及地震释放的能量与震级关系的经验公式:

lgS=1.5+11.8。

如果没有学过这样一门课程,我还真不能想到,当震级增大一级时,地震动的振幅值增大10倍,地震释放的能量增大约32倍。

再如对于抗震结构体系应具有怎样的特点,我也查阅了许多资料,比如说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具有整体牢固性、具备足够大的抗震承载力和刚度,等等。

在最后一堂课结束后,让我永远铭记起的不仅仅是了解到的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更是作为一名防灾减灾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诚然,灾害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是正因为有了防灾减灾的工作者们,才能够使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你们是社会经济财富的维护者,是生态自然的保护者,更是人类文明的守护者。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研究灾害,并非在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是在造福全世界、全人类,这是一种心系社会的使命和责任,是一种胸怀天下的勇气与担当。

也许我们阻止不了灾害的发生,也不能保证没有任何人员的伤亡或财产损失,但是我们有能力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防灾减灾工作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相信如果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地球的明天必将变得更加光明,更加辉煌!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陆老师精彩的讲授。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还能够听到陆老师生动的讲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