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6996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df

2010年第17期第31卷总615期职业技术教育V0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No17,2010V0131GeneralNo615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杰,胡斌武,刘辉,王欣(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32;2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浙江杭州310004)摘要调查发现,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与高职课程体系趋同,师生对课程设置评价不高,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实践条件不足,理论教学与岗位要求相脱节,教学实效性不高。

据此,学校人才培养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商务、小电子”课程模式;以能力为标准,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推进教学改革;以校企合作为支点,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关键词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0)17000904课程通常指学校设置的教学科目,教学是指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程与教学是一体的,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与主要渠道。

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当前,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题组以浙江省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展开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与调查方法浙江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自1992年,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首次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近20年来,浙江省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多达49所,累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21816人,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在校生达11706人。

调查研究分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访谈三种形式。

问卷调查分为两类:

一类是学校问卷,包括教师卷、在校学生卷、已毕业学生卷;另一类是企业问卷,包括企业领导卷、企业员工卷。

整个问卷调查,在杭州调研6所中职学校、5家商贸企业、5家相关企业;在宁波调研4所中职学校、5家商贸企业、5家相关企业;在温州调研5所中职学校、3家商贸企业、3家相关企业;在金华调研4所中职学校、5家商贸企业、5家相关企业;在绍兴调研2所中职学校、3家商贸企业、3家相关企业。

共计发放问卷2095份,回收问卷1460份,回收率为70。

座谈、个别访谈针对目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29所中职学校。

调查显示,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技能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受“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等学科教收稿日期:

20100417作者简介:

吴杰(1968一),女,苗族,贵州安顺人,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讲师;胡斌武(1968一),男,IJfl宣汉人,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刘辉(1978一),男,山东济南人,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学博-L;SE欣(1972一),男,浙江杭州人,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9育思想影响,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1课程设置情况教师对“您所在学校开设了哪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回答,依次是市场营销、网页设计、电商概论、商品学概论、基础会计学、网络营销、营销心理学、电商法律法规、网站建设、电商英语、动画设计、数据库、物流与配送、电商考证、计算机操作员、现代商务、营业员考证、平面设计、商务谈判、网络营销实训、阿里巴巴认证、电商案例分析、模拟公司实训、其他。

在校生对“你所在学校开设了哪些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回答,依次是网页设计、市场营销、电商概论、网络营销、营销心理学、商品学概论、现代商务、基础会计学、物流与配送、网站建设、电商考证、计算机操作员、电商英语、阿里巴巴认证、平面设计、电商法律法规、动画设计、网络营销实训、营业员考证、电商案例分析、商务谈判、数据库、模拟公司实训、其他。

毕业生对“你在学校学过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有哪些”的回答,依次是市场营销、网页设计、电商概论、基础会计学、营销心理学、商品学概论、网络营销、计算机操作员、现代商务、物流与配送、电商考证、计算机操作员、现代商务、营业员考证、平面设计、商务谈判、网络营销实训、阿里巴巴认证、电商案例分析、模拟公司实训、其他。

综合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的选择,浙江省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依次是:

市场营销、网10页设计、电商概论、商品学概论、网络营销、营销心理学、基础会计学、电商法律法规、网站建设、电商英语、动画设计、数据库、物流与配送、电商考证(含阿里巴巴认证)、计算机操作员、现代商务、营业员考证、平面设计、商务谈判、网络营销实训。

2中高职课程体系趋同中高职课程体系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专业课程之间是否有效衔接,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与办学效益。

在访谈中发现,不少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与高职院校存在雷同,甚至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翻版,不少中职学生反映所学课程难度偏大,内容偏深,操作技能训练较少。

究其原因,是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缺乏清晰定位;二是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历史比较短,一些中职学校没有能力自行开发课程,只能借鉴甚至照搬高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3对课程设置评价不高对于“您认为目前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问题,69的教师认为不合理。

在回答“您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总体评价”时,“总体满意”的教师仅为5,“较满意”占17,“一般”占56,“不满意”占22。

在回答“你认为目前学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否合理”时,605的在校生认为合理,395的在校生认为不合理。

关于不合理的原因,教师回答依次是:

“专业理论课程偏多,实训课程偏少”(42)、“文化课比例偏多,专业课比例偏少”(26)、“商业类专业课程偏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偏少”(22)、“其他原因”(10);在校生回答依次是:

“课程多数是理论教学,缺乏动手操作的实训课程”(25)、“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企业需要与技术发展趋势”(22)、“课程内容缺乏范例,联系实际不够”(19)、“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对就业不利”(18)、“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呆板,无法使学生感兴趣”(16)。

毕业生回答依次是:

“课程多数是理论教学,缺乏动手操作的实训课程”(23)、“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呆板,无法使学生感兴趣”(22)、“课程内容缺乏范例,联系实际不够”(21)、“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对就业不利”(18)、“课程内容陈旧,跟不上企业需要与技术发展趋势”(161。

调查表明,无论是教师、在校生还是毕业生,普遍认为课程结构不合理是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课程内容陈旧,实用性差,针对性不强,使得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二)实效性不高实效性指教学的实际效果或成效,即通过教学形成了多少价值或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实效性是教学的中心问题,是考量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

当问及教师“您认为当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其回答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

“忽视课程的实用性,找不到与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的切合点”(14)、“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教学目标难以达到”(14)、“注重理论教学,学生缺少实验实践的机会”(14)、“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关系松散,缺乏针1411813一111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关系松散,缺乏针对性一213教师对专业相应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了解甚少,教学缺乏职业特色,难以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群对人才技能培养的要求口314忽视课程的实用性,找不到与专业知识和生产实际的切合点口413教学内容陈旧,没有把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前沿知识引入,缺乏时代特色_58教学方法、手段落后,教学效率低-614注重理论教学,学生缺乏实验实践的机会714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教学目标难以达到圈8I2考核方式以纸笔为主,对学生专业成绩评价方法单一91其他图1教师认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图2在校生认为学习存在的主要困难对性”f13)、“教师对专业相应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了解甚少,教学缺乏职业特色,难以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群对人才技能培养的要求”f13),具体见图1。

当问及在校生“你在学习专业课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时,其回答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

“教学内容太深,难以理解”f28)、“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f261、“学校没开设相应的动手操作的实训课程,缺乏动手机会”(21),具体见图2。

调查显示,专业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材内容陈旧。

有些教材是五年前编写的,大部分网络营销教材知识偏重于传统的营销策略,内容陈旧,而且缺乏配套的实训项目。

二是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相脱节。

大多数中职学校在专业教学上书本强于实务,缺乏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教学。

三是专业实践条件不足。

电子商务专业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在教学中需要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和实训环境,尽管很多学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但实践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且情境单一,缺失创新空间。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建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商务活动的初级专业人员和高素质劳动者。

据此,学校要服从于就业市场需求,服务于学生技能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基本模式,根据能力标准建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大商务、小电子”课程模式劳动市场是规划课程的出发点,就业是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中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课程与劳动就业的内在联系。

当前,浙江省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模式大体有两类:

一类是依托计算机专业而开办的“电子型”电子商务专业,其课程体系为“计算机专业课程+少部分商务课程”,形成“大电子、小商务”课程模式,其特点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商务内容针对性不强;一类是依托商贸、商经专业而开办的“商务型”电子商务专业,其课程体系为“经贸类课程+少部分计算机课程”,形成“小电子、大商务”的课程模式,其特点是以商贸活动应用为主,商务内容针对性较强。

对于多数企业来讲,企业需要大量的既熟悉商业经济活动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人才。

因此,课题组提出,构建“大商务、小电子”课程模式,以有效融合商业贸易与信息技术,适应就业岗位需要。

(二)以能力为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