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6217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pdf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分析王艾青安立仁摘要首先讨论了中国人力资本的度量问题,认为用教育年限法可以对中国人力资本进行更为精确的度量。

其次,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空间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低、数量大,总量呈下降发展趋势;城镇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数量少,总量呈上升发展趋势。

第三,中国从业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不断提高趋势。

第四,人力资本水平呈递增趋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力资本国。

第五,中国人力资本单位产出率很低,总体水平不高,以基础人力资本为主。

因此,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专业人力资本数量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度量教育年限法作者简介王艾青,西安邮电学院社科系讲师;安立仁,西北大学经济增长与计量研究所所长、博士、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69。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4)09-0026-07一、引言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1978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计算,年平均增长率9.71%。

1999、2000、2001、2002、2003年五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1%、8.0%、6.9%、8%、9.1%。

影响中国20余年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是内在要素,包括科技进步、资本(投资)、耕地资源、劳动力(包括人力资本);第二类是外在因素,包括改革效应、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政府调控、对外贸易等。

西方新经济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已证明人力资本是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人力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

因此,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讲,开发配置和利用好中国的人力资本,不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能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同时也是充分、有效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及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要开发配置和利用好中国的人力资本,就必须对中国人力资本的存量或现状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更为合适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使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增长。

为达此目的,首先涉及的是对人力资本的度量问题,其次是在度量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描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二、中国人力资本的度量问题在有关人力资本研究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对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但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量度角度:

其一是从人力资本的产出角度度量;其二是从人力资本的直接投入角度度量。

1.产出角度的度量方法从产出角度度量人力资本,最常用的方法是劳动者报酬法,即用劳动者的平均劳动所得来体现劳62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动者身上所蕴藏的人力资本。

从理论上说,由于劳动者报酬直接是产出的部分,用它来体现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不仅精确明了、计算简单,而且将投入与产出紧密联系,关系清晰、简单。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法却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差。

其一,劳动者身上所蕴藏的人力资本同它在生产中实际的人力资本供给往往是不一致的,而劳动者在生产中实际供给的人力资本和他应得的劳动报酬也往往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用劳动报酬体现实际的人力资本供给进而表示实际的人力资本存量是不精确的。

其二,从产出的增加值角度度量的劳动者报酬通常只是一个汇总的结果,并未对不同劳动者进行分类。

而中国从工资、奖金、红利等方面统计的劳动者报酬又往往低估了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也就低估了人力资本的实际存量价值。

这就使得这一方法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2.投入角度的度量方法大多数的人力资本度量方法都是从投入角度进行的。

它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指标度量上的简易性和数据的可行性,具体方法包括:

(1)学历指数法。

对不同层次的劳动力赋予不同的学历指数,将学历指数作为权数进行加权求和,计算公式为:

Ht=6i=1HEiti

(1)其中,Ht是人力资本存量;HEit为第i学历水平的劳动力数量;i为学历指数。

i=1,2,3,4,5,6分别表示大学本科及以上、大学专科、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半文盲。

不同学者对于学历指数的确定给出了不同的方法,其共同之处就是都考虑了知识的累积效应,将学历指数序列确定为几何增长或指数增长。

这种度量方法的缺点在于主观性很大,学历指数序列的确定完全凭主观认识以及序列选取计算上的方便,缺少客观依据。

(2)技术等级或职称等级法。

按照劳动者的技术等级或职称加权。

这种方法较上述两种方法更能反映不同劳动者所含人力资本对产出的实际贡献,其应用的困难来源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方面的障碍。

由于统计上原因,在我国很难找到完全、统一和具有可比性的数据。

同时由于劳动力认证体系的不完善和劳动力市场的残缺,劳动者的技术等级和职称往往不能确切反映或者错误反映其人力资本存量及其贡献。

尤其在中国,职称评定制度在应用上的狭窄性和主观性,也使其不能覆盖所有部门和所有职业的劳动者,因此,在数据可靠性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疑问。

这显然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应用。

(3)教育成本法。

从人力资本核算的角度测算培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成本,是度量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培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成本可分为公共支出和个人支出,个人支出又分为直接支出与间接支出。

公共支出部分主要来源于财政支出中的公共教育经费,同时还应包括用于劳动力卫生保健和劳动保险的公共支出部分,来源于其他渠道的非财政教育经费,以及企业和公共机构用于劳动力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支出等。

个人直接支出就是家庭和受教育和培训所花的费用;间接支出是指接受教育和培训的人在接受教育或培训期间所损失的工资和其他收入(机会成本)。

无论是个人的直接成本还是间接成本,其数据和统计很不完全,甚至没有统计,即使有的数据,由于不同数据来源的资料统计口径也存在很大差异,可比性很差。

这种现象在个人成本的统计方面就更为突出。

由于数据可得性和准确性的限制,该方法无法准确估计中国人力资本存量。

(4)人才与非技术劳动分解法。

西方学者对劳动投入的分解,最初的想法是将其分解为人力资本和普通劳动力,或所谓的人才和非技术劳动力,从而分别度量它们对产出的贡献。

人才与人力资本二者之间有较强的联系。

人力资本是人具有的知识、能力和才干;人才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人。

然而,有关人才的定义和度量从来就是一个模糊而争议的问题。

可以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定义人才,也可以用职称、职务、工龄、学历、专利和科研成果等多种特征来给人才下定义。

这显然带来了很多72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矛盾和质疑。

有些人才的定义往往同人才对产出的实际贡献不一致,甚至是相悖的。

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障碍,并且人才投入不能把生产中的人力资本投入全部包含,它往往低估了人力资本的总投入。

3.受教育年限法受教育年限法属于投入角度的度量方法,这里强调的是这种方法与别的方法不同并有自身的优点,强调受教育年限对人力资本的代表性。

为了度量不同劳动力之间所含人力资本的差异性,最一般方法是将劳动力分类,然后按照不同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特质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总的人力资本存量。

Ht=6i=1HEithi

(2)其中,Ht为t年人力资本总存量,HEit为第t年第i学历层次劳动力的人数,hi为第i学历水平的受教育年限。

这一方法简明扼要,数据的可得性和精确性都令人满意。

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或年限代表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不仅简明扼要,数据获得的可能性与精确性强,而且受教育年限与接受教育或培训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成较强的正相关性,它排除了用货币计算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价格因素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或年限与劳动力在“干中学”或“边干边学”的人力资本积累成正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在劳动中积累经验的能力越高和接受新技术、新知识越容易(Ben-Porath,1967);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与劳动力的收入成正相关(Mincer,1958)。

不仅如此,人的受教育年限越长,越注意保持自身健康;受教育年限越长用于选择合适职业的信息收集和迁移的成本越高。

另外,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或年限代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可以排除“学历指数法”、“技术等级或职称等级法”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以排除“劳动报酬法”中的工资等分配政策和制度影响。

受教育年限对人力资本存量具有代表性。

当然,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

它忽略了或无法计算知识的累积效应,即认为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是呈算术级数增长;将小学教育的1年时间与大学教育的1年时间等同,不能充分反映没受教育阶段的时间价值存在的巨大差异;而且基础教育与专业化教育不能给予区分,另外也不能将影响人力资本质量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充分地体现在该方法中,这也是其他方法存在的共同不足。

4.人力资本存量度量方法的选择不同的度量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手段、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是影响度量方法选择的重要方面。

通过比较,使用受教育年限法估计的人力资本存量比其他方法更接近于实际,因此,使用该方法估计人力资本存量的文献比较多,本文采用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法来表征人力资本存量。

三、中国人力资本存量问题1.中国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及其基本水平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空间上,如城乡之间的分布趋势是城市的劳动力比重呈增长的趋势、农村劳动力比重呈下降趋势。

总人力资本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64年到2000年的6岁及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见表1及图1)。

但从总量上看,中国的人口和劳动就业的重点仍在农村。

2002年中国农村人口7824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0.9%,市镇人口5021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39.1%,2002年全国从业人口总量7374082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万人,占总人口的57.41%,其中农村从业人口48960万人,占从业人口总量的66.40%,城镇24780万人,占33.60%。

可见,人口和劳动就业的重点仍在农村,而从中国现实人力资本总的情况分析结果看,仍呈数量大、质量低的特征(见表2、表3及图1)。

表1中国6岁及以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构成单位:

%受教育程度1964年1982年1990年1995年2000年大学(含大专)0.520.681.592.243.84高中(含中专)1.647.489.049.1311.84初中5.8220.0326.5030.1736.08小学35.2639.9442.2742.4537.93文盲或半文盲56.7631.8820.6116.0110.31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1及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表2世界部分国家2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教育构成比较国家或地区时间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文盲半文盲中国19952.838.138.920.2美国199446.544.68.20.6日本199020.743.733.60.3韩国199013.453.921.711.0加拿大199121.462.015.71.0挪威199017.979.30.10.1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1、国际统计年鉴1997。

表319781998年中国各年15岁以上人口各级受教育水平相对比例年份总计大学本科大专高中含中专初中小学文盲半文盲197810.00510.00170.08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