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结课阶段性评估检测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结课阶段性评估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结课阶段性评估检测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结课阶段性评估检测语文试题
九年级下学期线上学习(结课)阶段性评估检测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畎亩(quǎn) 夯实(hānɡ) 穷匮(kuì) 法家拂士(bì)
B.冀州(yì) 迂回(yū) 荷担(hé) 弓弩(lú)
C.箕畚(běn) 始龀(chèn) 孀妻(shuānɡ) 胶鬲(ɡé)
D.作揖(yī) 傅说(yuè) 门楹(yínɡ) 簪子(zān)
2.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A.“拭”是擦拭的意思,“秋容如拭”的意思是秋色就好像是刚刚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样,清澈明净。
B.“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四面楚歌”的典故,与“八年风味徒思浙”一起表现民族与国家的危难和自己的命运。
C.下阕以一组三字句开篇,写出了秋瑾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D.词的末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表达了词人对白居易的崇敬之情。
3.在句中横线上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雨林的人们生活比较简单困难, 他们天性朴实快乐,日子过得 比较轻松,我很少看到有人生气发怒。
A.不过……而且……
B.但……反而……
C.因为……所以……
D.即使……也……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把这瓶家乡的水土带在行李箱里,”妈妈说:
“它能保佑你一路平安。
”
B.别太过分以为我们“地大物博”吧!
C.她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她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D.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
5.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南方科技大学的自主招生能力测试不涉及任何高中理化知识,而是主要考察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洞察力。
B.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双边关系中的重头戏。
C.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
D.最近,美国航天局公布了一张令全球震惊的图片:
有“白色王国”之称的北极地区不再是灰白色,而是变成了绿色,荒芜之地居然长出了绿色植物。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日,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几经反转,终被政府部门认定为“一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事件”,涉事饭店营业执照被吊销并处罚款,当地形象在几度反转中受到严重损害。
海南三亚在被曝光“天价厕所”事件后,有关部门查处坚决,认定该厕所为违章建筑,并迅速予以拆除,有效遏制了负面影响的发酵。
②□□□□的效果充分说明了相关部门“态度”的重要性:
一个试图遮掩问题,一个直面并解决问题。
以掩盖问题的方式片面追求问题“零发生”,甚至为此弄虚作假,到头来只会使问题越拖越大、越积越多,积重难返、不可收拾。
纸包不住火,问题是摁不下去、也捂不住的。
事情发展的逻辑就是这样,任何道德风险都可能被成倍放大,成为一个行业、一个城市的形象污点。
③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绝对的“零发生”根本不可能。
对待问题我们应当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坚决零容忍,力求少发生。
不追求问题“零发生”,而是对发生问题零容忍,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发生一起解决一起,进而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防患未然。
这样才能真正减少问题的发生,甚至使问题趋近于“零发生”。
这就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辩证法。
④这些年,正是得益于利剑高悬、严惩重处,我国食品抽检合格率已从十多年前的60%上升到现在的95%以上,2018年的抽检合格率更是高达99.2%。
毒大米、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奶粉等让人触目惊心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已鲜有耳闻,执法“零容忍”的治理效果正在显现。
可以说,公正严明不是在表态中树起来的,质量合格也不能寄望于打包票,只有“零容忍”的执法态度,才是负面问题的灭火剂、公众信心的推进器。
⑤“零容忍”不仅体现在凌厉的监督执法中,也体现在法律的法治的滴水不漏上。
对问题所暴露出来的每一处不足、每一点瑕疵也要“零容忍”,从中吸取教训,找出弥补改进的方法,编织出疏而不漏的恢恢法网,方能把丢掉的“分数”一点点找补回来。
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不让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靠的就是法治的托底力量。
⑥“零容忍”如烧红的炉子,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警示性,人人都知道炉子会烫人,因而都不敢碰;二是权威性,只要有人碰,就一定会被烫伤;三是即时性,一旦触碰,立即会被烫伤,绝没有通融时间,绝不拖泥带水;四是公平性,无论碰的人是谁,都一样烫伤。
⑦中央一再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对待问题不求“零发生”、坚决“零容忍”,才是合乎事理和法治的正确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
(选自2019年3月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6.
(1)请从下面四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词语,填在第②段的空格处。
差强人意 大相径庭 大同小异 无独有偶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7.分析文章第④⑤两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作者首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5个字)为例,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然后又阐明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并指出其作用。
8.下面一则材料放在文章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请选择后并简述理由。
世界各国无论发达与否,食品安全问题都有发生。
美国曾发生“毒菠菜事件”,席卷全国26个州;欧洲在2013年爆发“马肉冒充牛肉”丑闻,英法德等国无一幸免;日本也曾曝出某大型食品公司生产的冷冻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百万倍。
虽然食品安全问题让这些国家的监管部门颜面扫地,但凭借有过必改、违法必究的高压治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得以重建。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宗璞的散文《绿衣人》,完成小题。
①近来翻译了一篇小说《信》,其中有一个自私的母亲教育孩子说,你到了一定年龄就不要再拆信,信里都是别人的痛苦,不要让别人的事伤你自己的心。
译时觉得纸上一股冷气逼人,暗自庆幸我对信的感受相反。
②我喜欢信,喜欢读信,书信越过高山,使分隔两地的离人能互诉衷曲,从互相关心中得到滋养。
古时把生离死别并列,自从有了邮政,虽生离而能有音信,比起去到那永不会有任何消息回来的天国,自然大不一样。
③每个人一生会收到许多信,我也一样。
我曾为别人的欢喜而欢喜,为别人的悲哀而悲哀。
也曾写过许多信,希望别人为我的欢喜而欢喜,为我的悲哀而悲哀。
为了信,我曾盼望,也曾等待。
哪怕得到的是难题,是痛苦,我却因世界上不只有我一个自己,而觉得更充实更温暖。
④得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送信人了。
他们身着绿衣,骑车在一栋栋房屋前停下来,投递着人们期望或不期望的消息。
这一带春来樱花如雪,夏日榴花似火,秋时蔷薇类的黄花开得满院皆金,冬天的雪花飘飘扬扬,覆盖了一切。
绿衣人总是准时地走过花的曲径或雪的小路,把一封封信送到门前。
⑤今年雪下得早,雪使世界变得纯洁了,柔软了,像一篇正在写的童话,像一个尚未飘逝的梦。
在静静地飘落着的雪花中,我看见一点绿色,被地上的雪光照着,移过来,移过来——
⑥这是小展。
奇怪的是,以前我们都不曾知道绿衣人的姓,而现在人人知道她是小展。
她不只送来邮件,还带来欠资信,免得我到邮局去取;有朋友的汇款要转到别处,她说代办了罢,不麻烦;邻居在路上遇到她,她会告诉今天有他的信;年底收款,头一天每份报纸都打上醒目的红字:
明日收报费。
⑦也许小展有时不能给人带来人们所期望的消息,但是小展本身,便展示着希望了。
她不只骑车又下车,拿出信报放进信箱,她是用了心,一颗充满了希望的心、充满了关切的心、总是想给别人方便的心。
医生们说,两个同样的病人,一个受到应有的治疗,一个除了治疗,还有亲人的关心,后者得生的希望要大得多。
我们曾伤过元气①,我们多么需要千千万万这样宝贵的心,来补养,来恢复,来建设新的一切。
⑧雪地上那一点移过来的绿色,常在眼前拂拭不去。
忽然想起,不只送信人身着绿衣,整个邮政系统用的俱是绿色,这也许有什么史话罢。
我无考据癖,只从常理来想,绿色正是春天的颜色,生命的颜色。
人们希望书信能带来春天,带来生命,带来希望。
虽然有的信会传来噩耗,但是身着绿衣的人却承担着带来希望的使命。
⑨春天的希望,生命的希望——绿色的希望,不是每一个新年都应该带给我们的么?
(注)①元气:
指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
背景:
1966年5月—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也受迫害。
本文写于1981年底。
10.说说句第①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译时觉得纸上一股冷气逼人,暗自庆幸我对信的感受相反。
11.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④段画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一带春来樱花如雪,夏日榴花似火,秋时蔷薇类的黄花开得满院皆金,冬天的雪花飘飘扬扬,覆盖了一切。
12.根据上下文以及第⑥段的画线句,描写小展在年底收款前的心理活动(温馨提醒:
用第一人称)
13.第⑦段画线句为什么引用医生说的话?
1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古时把生离死别并列,但是作者认为自从有了书信,生离比起死别好多了。
B.“我”写过很多信,希望“别人为我的欢喜而欢喜,为我的悲哀而悲哀”。
C.以前我们都不曾知道绿衣人的姓,而现在人人知道小展的名字,只是因为小展工作负责。
D.第⑧段第一句“雪地上那一点移过来的绿色,常在眼前拂拭不去”,既照应上文小展雪地送信的内容,又引出下文我的联想。
15.文章为什么以“绿衣人”为题?
请结合全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④ニ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于人民解放军英勇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二十ー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6.画横线部分被称为______,它交代了______、发电地点和______等三个要点。
其作用是:
表明材料______,报道及时。
17.本文导语部分是第 句。
18.第⑤句中“至发电时止”换成“现在”好不好?
为什么?
19.第⑧句中的“此种情况”是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有何作用?
三、句子默写
2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