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4697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科教版科学小升初试题含答案解析

科教版小升初冲刺模拟测试

科学试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满分26分)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  ,它的镜片特点是  、中间  、边缘  。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  的有效方法。

我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填动物名)。

3.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的是  制品。

除此我们面临的污染还有  、  等。

4.太阳系中,太阳是一颗会发光发热的  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近的行星是  ,与地球自转周期最接近的行星是  ,月球是地球的  。

5.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个天体处于同一直线或接近同一直线时,便发生了  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农历  左右。

有  和  两种类型。

6.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蟋蟀的“耳朵”在  。

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要有效的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  和  。

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  和  两类。

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各种现象的发生,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水加热至沸腾时也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

因此,要准确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需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  产生。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

9.石头、水、空气是物质,声音、光、电也是物质。

  (判断对错)

10.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速度也有快有慢,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判断对错)

11.往水中滴了一滴红墨水,颜色变淡了,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判断对错)

1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时,看到的点状物是由红绿蓝3色组成的。

  (判断对错)

13.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冰川融化,因此地球上的水资源变多,我们不需要再节约用水。

  (判断对错)

14.医院里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是用优质塑料制成的,可以回收后直接加工制造饮料瓶。

  (判断对错)

15.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里,我们观察到月亮位置在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

  (判断对错)

16.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判断对错)

17.在面包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色,说明面包里含有淀粉。

  (判断对错)

18.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海王星的赤道直径最长,它的公转周期也最长。

  (判断对错)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26分)

19.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装满水的圆柱体玻璃杯B.一滴水珠

C.平板玻璃

20.放大镜甲、乙直径分别为3cm、5cm,两个放大镜凸度相同,则放大倍数较大的是((  )

A.放大镜甲B.放大镜乙C.一样大

21.关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气体能灭火

B.该气体比同体积的空气轻

C.蜡烛燃烧也会产生该气体

22.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冒气泡B.溶液颜色变浅

C.有红色物质附在铁钉上

23.下列几种垃圾中,较适合用来做堆肥的是(  )

A.可回收垃圾B.容易腐烂的垃圾

C.能够溶解于水的垃圾

24.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觉得指纹的图象太小,为了使图象大一些,正确的方法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

25.小明某天清晨上学时看见月亮刚好落山,此时应该是(  )左右。

A.农历初七B.农历十五C.农历二十三

26.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大,下列有关物质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手上擦酒精后有凉快的感觉,此过程中酒精蒸发是化学变化

B.吃食物时,牙齿咀嚼、肠胃蠕动等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C.煤、石油燃烧给全球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27.《京都议定书》主要为了解决(  )问题。

A.垃圾B.水体污染C.地球变暖

28.下列关于月球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B.月球是一个会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C.月球上重力为12牛顿的物体,到地球上大约是2牛顿

29.使用显微镜时,对光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③调节反光镜,直到看到亮的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A.①②③B.④②③C.②④③

30.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  )

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③盖好盖玻片

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⑤染色

A.①②④③⑤B.②①④⑤③C.②①④③⑤

31.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可能导致的最大危害是(  )

A.滋生蚊蝇,引发疾病B.污染周边的地下水

C.污染周围的空气

四、连线:

32.下列垃圾怎么分类,请你用直线连一连。

芹菜叶

可回收垃圾

碎砖头

废纸箱

厨余垃圾

空酒瓶

碎瓦片

有害垃圾

烂苹果

旧电池

其他垃圾

过期药品

五、科学探究:

(每空1分,共20分)

33.小明连续观察和拍摄了一个月的月相,其中4张如图。

(1)月相变化是  在围绕  公转中形成的。

(2)在一个农历月中,按时间排列,月相变化的顺序为  →  →  →  (用字母表示)。

(3)通过持续观测,小明知道一个农历月中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

A.由圆到缺B.由缺到圆C.由缺到圆再到缺

(4)D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左右。

(5)上面几个月相中,晚上7点观测,不可能看到的月相是  。

34.显微镜的使用。

(1)在如图1所示括号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在载玻片上写一个“上”字,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图象形状是  。

A.上B.下C.

D.

(3)如图2是小华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到中间,应向  方向移动装片。

(4)小华准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现有显微镜的4个镜头,其中①号和②号为目镜(①号:

10X;②号:

20X),③号和④号为物镜(③号:

15X;④号:

25X),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  号目镜和  号物镜;若要使看到的单个细胞最大,应选择  号目镜和  号物镜,此时放大的倍数是  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满分26分)

1.【分析】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解答】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故答案为:

凸透镜;透明;厚;薄。

【点评】识记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分析】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解答】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珍稀动植物的一种措施。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和这些动物生活的自然环境。

故答案为:

多样性;大熊猫。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保护区,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3.【分析】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解答】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易降解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快餐盒、餐具、杯盘、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等对环境的污染。

除此我们面临的污染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合理即可)等。

故答案为:

塑料;大气污染;水污染。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点。

4.【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一个恒星,太阳系中惟一的恒星是太阳。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与地球自转周期最接近的行星是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故答案为:

恒;水星;火星;卫星。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太阳系,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5.【分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

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个天体处于同一直线或接近同一直线时,便发生了月食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左右。

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类型。

故答案为:

月食;十五;月全食;月偏食。

【点评】熟练掌握月食形成的原因,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6.【分析】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解答】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故答案为:

触角;足的内侧。

【点评】掌握昆虫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分析】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解答】如今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故答案为:

分类;分装。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垃圾的分类,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8.【分析】根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各种现象的发生,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水加热至沸腾时也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因此,要准确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需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故答案为: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物理;新物质。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

9.【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解答】根据对物质的认识,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石头、水、空气是物质,声音、光、电也是物质。

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点评】掌握物质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物质的特点有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导电性,电热性,延展性,溶解性,密度,沸点,熔点,可燃性,稳定性,等。

【解答】所有的物质都是处在变化中的,有的变化快,有的慢。

所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物质变化的存在形式,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1.【分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