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4357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docx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切实提高基础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在全省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工作部署会议的讲话

李君明

2014年3月6日

 

  受牧童副厅长的委托,召开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全省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工作,分析当前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

  2013年,全省基础教育战线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等重大改革项目,大力推进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

  全省普通高中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继续增强,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人民群众满意程度逐步提高。

到2013年底,全省普通高中379所,在校生58.9万人,校均规模155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4.7%,比2012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

继续开展国家“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点,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严格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继续加强普通高中国际班管理,深入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检查。

  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确保了三年行动计划完美收官。

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召开了2013年全省公办幼儿园建设电视电话会议。

配合省人大、省政协对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

大力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全省设立了32所省级培训实践基地园,对480名农村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对全省农村800名幼儿园园长、800名幼儿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

委托北师大对全省学前教育的科(处)长、32名学前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园的园长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高端培训。

积极开展学前教育援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加强实验区、实验园实验工作指导。

  大力推进特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和专业发展,加快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深化医教结合和随班就读改革。

在绥化学院召开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教育部谢敬仁副司长和牧童副厅长分到会别并做重要讲话。

加强特教教师培训,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殊教育研究所开办黑龙江省特殊教育视导员、教研员高级研修班。

委托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办“医教结合、综合康复实验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

继续开展了区域教研活动。

  加强教材、教辅工作管理。

启用教材教辅辅助管理平台,保证教材教辅的规范管理。

按照教育部和厅领导要求,组织开发了黑龙江省中小学教材教辅管理平台,通过启用这个平台,实现教材教辅的规范管理,保证公开透明,便于社会和有关部门监督。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

做好今年的全省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高中教育工作,总的要求是:

以提高治理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重点,强化省级统筹,转变基础教育发展方式,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推动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具体说:

第一,以改革促进发展,重点是实施好三个计划:

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和薄弱高中改造计划;第二,以改革提高质量,重点是实施好三项改革:

高中课程改革、高中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特殊教育综合改革;第三,以改革推进资源共享,重点是加强三个平台建设:

学前教育网、高中课程资源平台和教材教辅管理平台;第四,以改革推进治理能力建设,重点是抓好三项工作:

普通高中综合治理、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和加强教材教辅管理。

  下面,围绕今年的重点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基础教育治理理念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也是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实践,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晶。

适应教育形势变化,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由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改变用分数管学生、用升学率管教师的管理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治理理念,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基础教育要回答好六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面向绝大多数人还是面向少数人的问题?

  第二,要解决解决单一发展方式还是多样化发展方式问题?

(也可说:

要解决满足单纯升学需求还是还是提供满足多样特色需求问题?

或者说:

要解决提供单一产品还是提供多样化资源问题?

  第三,要解决提供公平、无差别、非竞争的公共产品还是提供稀缺性、有竞争的公共产品?

  第四,要解决自主创新发展还是被动应付发展的问题?

  第五,要解决自拉自弹自唱还是管、办、评问题?

  第六.要解决低标准区域均衡还是高质量差异发展的问题?

  回答好以上六个问题,就会从根本上理解基础教育新的治理理念,就会把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落实好。

  从管理到治理,就是政府履行职责方式的转向。

教育是政府公共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块,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的稳定所在;教育的改革又极为复杂,决定了政府所负有的教育管理责任和履行的职责方式必须转向。

从管理走向治理,政府要按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角色,对教育发展要有敏锐的判断。

  第一,政府是面向所有人的政府,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基础教育也是这样,必须满足绝大多数人甚至是全部受教育者的需求,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就是普及性的大众教育,不能办成少数人的精英教育。

有的地市把很大经费投入到示范学校,而薄弱学校改造进度很慢;把高中升入重点大学人数作为评价学校的指标,这都是违背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宗旨、违背教育规律的。

  第二,政府要面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不是单一的产品。

要给每个受教育者更多的教育选择。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是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教育发展。

之所以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是因为教育发展的现实结果与理想目标存在巨大反差。

高中教育必须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的目标,推动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满足不同孩子的受教育需求。

  第三,政府给广大民众提供的基础教育产品,可以说是公共产品,或者叫准公共产品,而这种产品是面向全体民众的、无差别的、非竞争的、公平享有的产品。

而不是稀缺性、有竞争的产品,目前为什么出现了竞争和稀缺是因为政府提供基础教育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还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受教育需求,因此需要我们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

但是提供优质资源不是揉面式的区域均衡,也不是像摊大饼式简单把优质资源分开,而是要高质量差异发展。

  第四,政府是有限的政府,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也不能包办代替一切,政府管教育也一样,不能既办又管又评。

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以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基本要求,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推进学校自主办学,就是要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明确权利责任,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社会广泛参与,就是教育质量要接受社会评价、教育成果要接受社会检验、教育决策要接受社会监督,最大限度吸引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

政府、学校、社会,管、办、评三者之间,权责清晰,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持,逐步形成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比如说:

政府发展学前教育,并不一定要自办幼儿园,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形式实现农村办学网点的全覆盖,在农村推行个人办园、村集体资助、政府奖补的办园体制就是鼓励引进社会资源办园。

  第五,政府是法治的政府,政府管理教育就要法治的形式实现有效监督,大力推进依法治教。

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实施、管理和发展教育是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别是在国家没有明确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通过本省地方立法实现对教育的有效管理。

比如:

山东省去年出台了规范办学行为的省长令,今年针对学前教育发展,出台《学前教育规定》省长令。

通过立法实现教育管理任务,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第六,政府是责任的政府,政府职责是不可推卸的,但是履行职责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

可以直接提供,也可以间接提供,运用公共支出向社会专业机构购买专业性的服务,就是一种间接提供。

基础教育办得好不好,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率,是考评政府服务效能的重要标准。

教育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之间要建立协商关系、利益诉求机制和利益协商机制。

 

  教育从管理转向治理,要求政府深入洞察社会的发展,寻找政策以及政策的切入口,审时度势,准确把握。

比如总认为只要政府给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其实并非如此,体制和机制是决定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不从体制机制上考虑,难以在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科学合理的制度是政策执行的保证,制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今天教育管理走向治理的必要前提,为此强化教育决策者的制度意识和建立制度、运用制度能力,就显的更为迫切。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转变基础教育发展方式

  转变基础教育发展方式,主要是从三个层面来考虑,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和结构层面。

制度层面主要是基于治理理念,完善规章制度,逐步上升到立法层面。

技术层面主要是利用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推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实现管理现代化。

结构层面,弥补类别结构、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不足,强化总体质量提高和布局均衡。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落实“四个三”。

  一是以改革促进发展,重点是实施好三个计划。

  第一,实施好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

从2011年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省新建幼儿园476所,其中省定129所,改扩建1154所,其中省定1073个。

公办幼儿园占27.31%,比201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0.82%,增加了近22个百分点。

全省幼儿园已达到6950所,在园儿童60.55万人。

 

  目前存在问题:

一是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仍然不足。

我省公办幼儿园只占总数的27%左右,按照省政府确定的2015年达到4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在园儿童占总数的47%,离省政府要求到2015年达到65%也有很大差距。

二是长效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幼儿教育经费比例还较小,成本分担机制还不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还没有确定;贫困幼儿资助标准偏低范围偏小。

(补助标准为入园费的50%,范围为入园儿童的5%)三是公办性质和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机制不健全。

对集体、事业、军队、国有企业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没有扶持政策;对普惠性民办园扶持的政策还相对单一,无法引导他们提供普惠性服务。

四是幼儿园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

我省实际统计1898所公办幼儿园,没有独立事业机构编制的有1445所。

幼儿园没有独立事业机构编制就无法核定教师编制,经费投入也受到很大影响。

五是解决教师编制问题。

全省公办幼儿园幼儿与教职工比例为比为15.14:

1,其中城市为11.89:

1,县城为23.96:

1,农村为37.2:

1,远远超出6:

1的编制配备标准。

  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主要思路是:

继续以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职责为核心,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深化办园、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保教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

  主要目标是:

从2014年到2016年,在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以区县为单位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基本满足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本满足留守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