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4145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docx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园区十路(园区北大道-A-5路)等市政道路

排水管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空港新城项目部

二0—四年月日

1.工程概况2

2.施工要求2

3.施工方法3

4.闭水试验6

5.安全要求9

6.检查井施工11

7.雨季施工措施12

8.工期保证措施12

9.文明施工措施13

10.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15

11.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措施16

附图、框图18~23

排水管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本工程雨、污水为单侧设计,分别位于道路两侧机动车道与非机

动车道之间,管道中心线距离道路中心线为11.5米。

1.2.管道选材与接口:

本项目设计管材为HDPE缠绕结构壁管、钢

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及H级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HDPE缠

绕结构壁管、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均采用电热熔带接口;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采用橡胶圈接口;接口施工均须满足《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中相关要求。

2.施工要求

2.1.管道选材及接口施工均须满足《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中相关要求及设计图纸要求。

2.2.管道基础:

根据施工图设计及《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中相关要求施工;施工中沟槽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防止基土扰动,遇到软弱地基再另作处理。

23雨污水预留管:

雨污水预留管按照施工图设计严格埋设

24雨水口:

路口雨水交汇处一般设偏沟式双算雨水口,线路段设偏

沟式单算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铸铁算圈,算子,并应设混凝土边框.

雨水口深度为1米。

雨水连接管单算、双算分别采用DN300,DN400,并均以i=0.02坡向雨水检查井。

2.5.管道回填

基槽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不得低于下列数值:

检查井周围0.5米范围内,自井底起用砂砾石回填,夯实至道路结构层,要求密实度》95%。

若井基础位于黄土层,检查井周围0.5米范围内,自井底起用砂砾石回填,夯实至道路结构层,要求密实度>95%。

沟槽回填中、粗砂或素土至道路结构层底部,回填密实度按照《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定》(GB50268-2008)执行。

管顶上部0.5米以上至路面回填土部分按道路要求回填。

3.施工方法

3.1.施工主要工艺流程为:

沟槽开挖-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基础施

工-管道安装-基坑回填土。

根据施工安排采取平行流水作业,

避免沟槽开挖后暴露过久,引起沟槽坍塌,同时可充分利用开挖土进行基坑回填,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土方堆积和土方外运数量。

3.2.管道施工工艺和方法:

a管沟开挖:

根据现况管线的分布和实际地质情况,拟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法。

人工填土层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采用1:

0.33的放坡系数,开挖沟底宽,应比管道构筑物横断面最宽处侧加

宽0.5米,以保证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开挖弃

土应随挖随运,以免影响交通;场地开阔处,开挖弃土应置于开挖沟槽上边线1.0米以外,以减少坑壁荷载,保持基坑壁稳定;沟槽开挖期间应加强标高和中线控制测量,以防超挖。

当人工开挖沟槽深度超过2.0米且地质情况较差时,需对坑壁进行支撑。

当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以上0.2米时,应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咼。

b地基处理:

管沟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如遇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甲方、设计、

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换填灰土、填筑碎石、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处理。

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基础以封闭基坑。

c排管检查:

由于管材长距离和路面较差条件下运输、装卸免不了发生碰撞。

因此,对管材的接口、内衬、管身认真检查记录编号,排管承口迎水流向排放。

d管道铺设:

铺管前应复核样板高程,测定管节中心线,放设垫板标高,下管时,吊点应设在管子的重心处,或采用专用吊具。

在吊运管时,要防止管节接口受损,将管节平稳吊下,平移到排管的接口处,调整管节轴线及管缝。

机械下管安装程序:

下管-清洁承口和橡胶圈-上胶圈-清理

插口外表面及涮润滑剂-接口-检查。

运到工地的管材、管件等,合理安排卸料地点,以减少二次运输。

卸料场地进行平整。

卸料时防止碰撞损伤。

安装前用铁锤轻敲管身,看有无裂纹、砂眼、缺陷,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将接口刷扫干净。

采用胶圈接口时,将承口内部和插口外部修磨平顺,避免胶圈卷进时受阻或割伤,然后将胶圈套在插口上。

管材采用吊车下管。

捆绑式吊装,至少保证2个吊点,找好重心,起吊平稳。

起吊速度应均匀,低速轻放下管;将铸铁管吊入沟内,并将管的插口对正前一节管的承口,然后徐徐套进承口,并根据中线或边线校正管中位置,要使插口位置居承口中央,四周承口缝厚薄基本一致,校正后立即在管道两侧填塞回填料,楔稳管身。

e管件安装

混凝土管

承插式砼管由下游至上游铺设安装,安装时承插砼管口朝向施工方向。

安装前要严格检查胶圈及钢筋砼管。

橡胶圈质量有不符合要求严禁使用,砼管有裂缝及管口有破损现象不得使用。

接口前应将承插口清理干净,在承插口处上胶圈,胶圈应保持平整。

无扭曲现象。

接口:

用吊车定位插口对准承口,用锁管法或吊链拉入法就位,初步对口要求如下:

管吊起不能过高,稍离槽底即可,以使插口胶圈准确无误地对入承口内,利用边线调整管身位置,使管中以线符合设计要求。

高程测量:

用水准仪跟踪控制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认真检查胶圈与插口接触是否均匀紧密。

不均匀时,用錾子捣击调整,必须接口胶圈均匀滚入。

安装接口时,顶拉速度应缓慢,并应有人查看胶圈滚入情

况,如发现滚入不均匀应停止顶拉。

用錾子调整胶圈位置均匀后,再继续顶拉,使胶圈达到企口预定的位置。

管接口完成后,应立即在管两侧适当填砂,以使管身稳定。

聚乙烯管

HDOE缠绕结构壁管、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接口均采用电热熔带接口,管道安装前应先检查管材是否破裂,电热熔带是否完

好。

接口时,要将被连接管道的外表面和电热熔带内壁上的杂物、水汽等清除干净,并将连接管道对准轴线。

用电热熔带将管道连接部位紧紧包住,边线端包在内圈,从两侧插入PE棒填充电热熔带端部空隙。

用钢扣带夹钳将电热熔带上紧,使其紧贴管壁。

钢扣带边缘要与电热熔带边缘对齐。

将电热熔机的输出线端的夹子与电热熔带的连接头连接;在电热熔机上设定好时间和电压档,按操作规程进行熔接,熔接结束时,取下接线夹子,再紧固夹子约1/2圈。

熔接完成后电源自动切断,进行冷却;冷却时间一般夏天约20min,冬季约10min,不可用冷水冷却。

冷却后,打开钢扣带,检查熔接是否符合要求。

f回填:

回填前应排除积水,并保护接口不受损坏。

回填填料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施工中可与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管道安装流水作业,分段填筑,分段填筑的每层应预留0.3米以上与下段相互衔接的搭接平台。

管道两侧和检查井四周应同时分层、对称回填夯实。

管道胸腔,部分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基础较宽)每层0.15米厚分层填筑夯实,管顶以上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0.3米厚分层填筑夯实,回填密实度严格按回填土的压实度标准执行。

4•闭水试验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是在试验段内灌水,井内水位不低于管顶经上2m(一般以一个井段为一段),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观察管道的渗水量是否符合标准。

4.1.闭水试验前准备工作:

将检查井内清理干净,修补井内外的缺陷;

检查充水及排水闸门,不渗漏;

设置水位观测标尺;

标定水位测针;

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灌水的水源应采用清水并做好灌水和放水系统的设施。

42闭水试验前检查工作:

外观质量检查合格;

构筑物内清理完毕,无杂物积水现象;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闭水试验所需材料设备进场,人员到位;

D闭水试验程序

施工准备一清理检查井内壁一封堵井口一灌水浸泡一检查沿线管道外壁及检查井渗水情况一验收一缓慢放水

43闭水试验方法

试验前,用1:

3水泥砂浆将试验段两井内的上游管口砌24cm厚的砖堵头,并用125砂浆抹面,将管段封闭严密。

当堵头砌好后,养护3~4d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灌水试验。

灌水前,应先对管接口进行外观检查,如抹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以便及时进行修补,以防灌水时发生漏水而影响试验。

每个检查井都必须在其砂浆达到100%设计强度后,用以考核检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渗水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免污水渗漏,再次污染环境。

这期间应注意闭水试验必须用清水(切忌用污水),逐池缓慢地放水试验,发现渗漏点要做好标记。

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当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当计算出的试验段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首先将被试验的管段起点及终点检查井的管子两端用钢制堵板堵好,在上游井的管沟边设置一试验水箱,将进水管接至堵板的下侧,下游井内管子的堵板下侧应设泄水管,并挖好排水沟。

管道应严密,并从水箱向管内充水,管道充满水后,浸泡1~2昼夜再进行试验。

量好水位,观察管口接头处是否严密不漏,观察30分钟,测量渗水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闭水试验完成后及时将水排出。

准备工作:

灌水之前首先将检查井内清理干净,以免充水后井内浮渣漂浮水面,影响测试精度。

对于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口等都要加以临时封堵,同时还必须严格检查充水及排水闸口,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再计算出设计水头标高,再依据设计水头与管顶内壁和上游检查井井口标高相比的结果来决定试验水头的选取。

然后即可设置灌水水量观测标尺,用以观察灌水时水量所达到的渗水量。

灌水:

向污水管内灌水宜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灌水为设计水量的1/3;第二次灌水至设计水量的2/3,第三次灌水至设计水量,当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若发生渗漏严重的情况,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段水头恒定,以便更好地查找渗漏的地方并做标注,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半小时。

水位观测:

灌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灌水至设计水位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10mm。

灌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

24h。

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未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4h。

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漏水处理:

漏水时,窨井边应设临时行人便桥,以保证灌水及检查渗水量等工作时的安全。

严禁站在井壁上口操作,上下沟槽必须设置立梯、戴上安全帽,并预先对沟壁的土质、支撑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排除,以保证闭水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5.安全要求

管道安装前,宜将管、管件按施工设计的规定摆放,摆放的位置应便于起吊及运送,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

管道安装应采用专用工具起吊,装卸时应轻装轻放,运输时应稳、绑牢、不得相互撞击;管节堆放宜选择使用方便,平整、坚实的场地,堆放时应垫稳,堆放层高应符合有关规定,使用管节时必须自上而下依次搬运。

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基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

管道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