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29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docx

创新创先聚焦聚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高水平构筑区域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在全市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海泉

(2017年3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粮食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和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总结2016年工作,分析面临的新形势,谋划2017年工作任务。

下面,我代表局党委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砥砺奋进,全市粮食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粮食系统紧紧围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全力化解仓容紧张、市场疲软、灾害性天气等困难挑战,凝心聚力、负重奋进,始终坚持谋全局、抓重点、把关键,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1、突出规划引领。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导向,精心编制了《无锡市粮食安全保障“十三五”规划》。

《规划》围绕构建“五大体系”(发展规划保障体系、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安全供应保障体系、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科技人才保障体系)、推进“十大工程”(粮源保障工程、粮库更新改造工程、智慧粮食建设工程、市场体系建设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品牌创建工程、放心粮油工程、法治粮食建设工程、科技人才创新工程、粮食文化建设工程),明确了“十三五”我市粮食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具体任务、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措施等,为粮食流通业新一轮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同时,对《规划》实施情况将开展年度监测评估,逐年总结评价《规划》进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提出实施改进的对策建议,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2、突出粮食收购。

坚持多措并举去库存。

通过压库促销、移仓并库、新建粮库、租用社会仓容等综合施策,有效缓解了仓容压力,保障了收购需要。

全市夏、秋两季收购粮食89.5万吨,其中夏粮收购49.3万吨,秋粮收购40.2万吨,全年为农增收1亿元以上。

受历史罕见灾害天气影响,2016年夏粮受灾严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李书记、汪市长均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刘霞副市长多次调研了解灾情,研商对策措施。

市粮食局快速反应,主动作为,提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小麦收购工作的紧急通知》(锡政传发[2016]11号),并会同市财政局、农发行无锡市分行下发了《2016年不合格小麦收购处置指导方案》(锡粮[2016]26号),各地结合实际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实行政策托底、敞开收购,并积极争取保险理赔,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利益,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

秋粮收购再次遭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收割延迟,稻谷水分高、发芽率高,全市各级粮食部门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分类指导农户有效应对灾害性天气。

同时提升服务水平,指导收储企业帮助粮农烘晒粮食,对粮农手中的等外粮,积极帮助销售。

3、突出项目建设。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完成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宜兴分库等5个库点的新建或扩建任务,全市新增现代化仓容18.15万吨,新增烘干机5套,新增烘干能力1310吨/日,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宜兴分库、宜兴国家粮食储备库杨巷分库等现代仓储设施已全面投入使用。

二是升级智慧粮食工程。

全市8个库点、1个平台的智能化升级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无锡市智慧粮食物联网市级综合监管平台”手机APP版已开发完成,新安库安全巡仓智能机器人投入使用。

三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

推进放心粮油、应急保供、军粮供应、成品粮油储备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基本实现放心粮油与应急供应网点城乡全覆盖。

全年共组织开展放心粮油市级检查3次;联合食药监等部门对申报2016年放心粮油企业的18家单位进行现场审核;积极开展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质量安全科普讲座、“世界粮食日”等活动。

四是完成“无锡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570万元,新建微生物分析实验室,为实现微生物检测零的突破打下了硬件基础;新增和更新了吹泡仪、氨基酸分析仪等31台(套)检测设备,扩展了氨基酸分析、小麦粉吹泡特性、米粒品质判定等检测项目。

4、突出抗洪保粮。

2016年6月底7月初,因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全市基层粮库不同程度出现进水、渗漏等现象,最严重时,全市64个存粮仓库有56个粮库不同程度受灾,受灾面达87%,其中12个粮库受淹,6个粮库粮仓进水,受灾粮食3.8万吨。

刘霞副市长第一时间对防汛抗灾保粮工作作出指示,市粮食局迅速召开防汛抗灾紧急会议部署救灾保粮工作,并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粮库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

面对汛情,各级粮食部门和各基层粮库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抗灾保粮工作。

市粮食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宜兴地区,靠前指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局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分别挂钩一个片区和一个粮库,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宜兴地区全员动员,全力抗洪,并请求宜兴市防指协调当地武警官兵360人紧急支援,协助抗洪抢险保粮。

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组织青年突击队,领导带头,众志成城,采取加高加固围堤、动力排水、围堵仓门等措施,奋力抗灾保粮,及时抢运销售未受潮粮食,确保了灾害损失最小。

因抗洪保粮得力,降低了地储粮受灾程度,全市共计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5、突出产业发展。

全市粮食产业经济完成销售收入64.88亿元,实现利润2.3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8%和12%。

全市粮食产业继续以粮油加工业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宜兴粮油加工业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工业产值连续三年保持在26亿元左右;伽力森主食企业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示范带头,取得江苏省军区后勤战备物资代储资格,被江苏省军区授予“军民融合示范企业”称号;推进粮宝宝商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其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企业跨入新的发展阶段;无锡太湖可可食品有限公司尼日利亚“一带一路”项目推进顺利;无锡布勒公司逆势上扬,再创佳绩,实现销售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25%。

6、突出“两学一做”。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市、市(县)区粮食局党委和基层党组织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在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上下功夫,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向全系统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市粮食局党委邀请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党工委领导和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赴井冈山、沙家浜、红十四军纪念馆实地见学,缅怀革命先烈英勇事迹,重温入党誓词,强化党员、党性意识;组织党章党纪党规知识竞赛,深化学习成效。

在抗洪保粮中成立党员突击队,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也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外,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粮食安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等工作推进顺利,成效明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粮食流通快速发展与基础设施、装备落后的矛盾依然突出;人才队伍建设步伐缓慢,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

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担当作为,加快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发展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粮食流通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

全面把握当前形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

1、牢牢把握“两聚一高”的新要求。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两聚一高”主题,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把聚力创新、聚焦富民作为重点的关键抓紧抓好。

农业是聚力创新的基础领域,农民是聚焦富民的重点群体,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种粮收入是农民的基础收入,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粮食市场价格低迷,高产量与低效益并存,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当前农民种粮纯收益有下降趋势,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省委主要领导指出,一些地方长期稻麦两熟,产业发展无特色,产值效益低。

促进种粮农民增收是粮食部门的重要职责,但在新形势下支撑农民通过种粮增收的动能减弱。

通过深化改革,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处理好农民种粮与增收的关系,让种粮农民“口袋”更加充实,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作出积极贡献,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2、牢牢把握产业强市的新使命。

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把转型、改革、补短作为关键的具体抓实抓细。

打好转型攻坚战,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既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又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努力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机制上实现较大突破。

粮食产业经济涵盖一二三产业,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产业富民、促进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全市粮食行业要深入领会市委精神,推动粮食产业融合发展,把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粮食产业链有机结合,推动优质粮源转化为优质产品,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要着力推动粮食加工转化,全面对接国家《粮油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展精深加工,推广适度加工,提升主食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要积极推动粮食产业集聚,支持大型龙头企业主导创建产业园,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产业园。

3、牢牢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新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

粮食流通发展中的矛盾,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在于供求结构性不平衡,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尤其是粮食供求弹性不大,简单地采取扩大需求总量的办法并不可行,必须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的办法解矛盾、破难题,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促进更高层次的粮食供需平衡。

粮食部门要主动作为,探索建立“优质优价”粮食流通机制。

优质,满足日益提升的中高端粮油消费需求;优价,让种粮农民通过市场增加收入。

要引导农民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推动粮食加工业改造升级,增加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供应,由保障“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到”,转到推动“种粮能赚钱、吃粮更健康”。

4、牢牢把握粮食收储改革的新趋势。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流通能力显著提升为粮食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宽松环境,但粮食高库存、供需结构的不匹配对粮食行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从生产看,粮食生产连获丰收,但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流通看,粮食供应充足,但“高库存、高进口、高成本”的“三高”叠加压力沉重;从消费看,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需求加快升级,但绿色优质粮油供给不足;从改革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任务依然艰巨;从开放看,国内外市场加速融合有利于我们利用国际资源,但外部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

国家必将从大局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稳妥地推进收储政策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农业结构性改革的体制机制。

中央文件明确: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按照“突出重点、有保有放”原则,立足我国国情,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

粮食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实行“价补分开”是粮食价格改革的方向,也是收储政策调整的方向。

长期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原粮、管原粮、卖原粮”和“吃政策饭”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

要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化危为机,走出政策依赖,自我革新,创新发展。

三、改革创新,扎实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

2017年全市粮食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