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2237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docx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

中国牵连犯处罚原则探索

[摘要]我国刑法理论界对牵连犯的处断,传统观点持“从一重处断论”,近年来,一些学者力主“数罪并罚论”,然而,无论持那一种观点的学者,对牵连犯的处断依据均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牵连犯的牵连关系的基础上,对牵连犯的处断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传统的牵连犯作了类型化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牵连犯的具体处断原则。

  [关键词]牵连犯,牵连关系,双重评价禁止原则,充分评价原则

  牵连犯理论是刑法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牵连犯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对行为人行为的定性与量刑。

国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此早有定论,而我国刑法理论界及司法实务中对此却仍然莫衷一是。

因此,对这一问题作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的刑法理论还是对实际司法实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观点之比较

  何谓牵连犯,依我国刑法通说,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而其犯罪的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

”[1]p222从概念上看,它具有三个方面的要件:

第一,行为人必须实施两个以上的故意行为。

若仅是过失或仅有一个行为,都不能成立牵连犯;第二,两个以上的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第三,两个以上的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

  我国刑法理论界与司法实务部门都肯定牵连犯理论,但我国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总则部分并未涉及这一问题,因此,对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无论在以后的单行刑法还是理论上,一直难以有统一的尺度。

  1979年刑法典总则中,虽然没有对牵连犯做出从一重处断或数罪并罚的规定,但在分则中却存在着对牵连犯从一重处断的具体规定,体现了对牵连犯从一重处断的原则。

但是,其之后的刑事立法中却出现了不同的规定。

单行刑法方面规定实行数罪并罚的有:

《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规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碍执行职务罪实行数罪并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规定:

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关于严惩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

收买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有其他犯罪行为的,实行数罪并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规定:

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类似的规定在其他补充规定中也不乏其例。

对牵连犯采用从一重处断的原则,或仅按重罪论处或者仅在专门设置的相对较重的量刑幅度内处罚的特别刑法有:

《关于禁毒的决定》规定:

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以走私毒品罪在特定的相对较重的量刑幅度内论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规定:

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按照伤害罪、杀人罪从重处罚,并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金。

  法律规定不一,必然使司法机关在遇到法律未明确规定但事实上具有牵连关系的犯罪时,难以权衡具体的处断原则。

对这一冲突现象,刑法修订时本应予以修正,然而,这种不统一的规定在1997年刑法典中却仍然存在着。

1997年刑法典第157条第2款规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9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不过,刑法第399条第3款规定:

司法工作人员贪桩枉法,有前两款行为的,同时构成本法第385第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立法不一同时也导致理论界由对牵连犯一贯坚持的通说即“从一重处断”原则,发展到各种观点争执不休的状况。

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牵连犯处断原则的观点主要有三种:

第一,从一重处断说;第二,是数罪并罚说;第三,是从一重处断和数罪并罚择一说(或称双重处断原则说),即认为刑法明文规定予以并罚的牵连犯,应当实行数罪并罚,对于刑法无明文规定的牵连犯,应当适用从一重处断的原则。

[2]p486-487

  立法标准的不一及理论上的各抒己见,往往使得司法机关在具体司法操作中无所适从。

这样,自然导致了关于牵连犯的存废之争。

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的主张。

  二、关于牵连犯中的牵连关系

  对牵连犯中的牵连关系的不同看法,直接导致了对牵连犯犯罪形态认识的分歧。

所谓“牵连关系”,依照我国刑法理论通说,指的就是行为人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之间的密切了解,具体而言,就是行为人实施的方法罪与本罪和本罪与结果罪之间的密切关系。

而所谓数个行为之间具有的密切关系,是指方法行为与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事实了解。

[3]显然,这一定义未能确定一个可供适用的标准。

因此,刑法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仍然众说纷纭。

概括起来,主要出现了以下一些看法:

  1、主观说。

该说认为,有无牵连关系应以行为人的主观犯意为根据,数行为如果在行为人主观犯意上是统一的,就是有牵连关系。

  2、客观说。

该说认为,有无牵连关系应以行为的客观事实为依据,数行为之间如果有直接的密切的了解,比如一个行为为另一行为的必要方法,或者一个行为为另一行为的当然结果,就是有牵连关系。

  3、主客观统一说。

该说认为,客观上,数行为之间具有密切的了解,主观上,行为人对数行为有统一的犯意,只有这两方面得到有机的统一,才能认为有牵连关系。

  4、因果关系说。

该说认为,牵连犯的数个犯罪行为之间具有一致的内在特性,牵连关系不外是数个行为合乎因果运动规律的了解和发展,实施前一行为就包含着实施后一行为的现实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不可避免的趋势。

  5、折衷说等。

该说认为,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在客观上就是成为通常的手段行为或者成为通常结果行为,同时,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犯意的继续。

对于那些表面上看具有手段和目的关系,但并无内在和直接了解的,则牵连犯罪不能成立。

[4]

  这些观点虽然不无可取之处,但是,不难看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具体的司法实务中很难操作。

主观说认为,数行为之间在主观犯意上的统一就具有牵连关系,这种观点在现实中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合理。

例如,某甲、某乙合谋抢劫银行,事后甲觉得乙不可靠,便把乙杀了,单独一人实行了抢劫行为。

在这里,不能否定甲是在统一的犯意支配下实施的两个行为,但很难认为这两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对其

“从一重处罚”的话,显然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

客观说中,如何理解“直接的密切的了解”?

实践中没有可操作的标准。

主客观统一说的缺陷与客观说类似。

因果关系说中,因为因果关系的复杂性,我们也很难确定那些行为之间的了解是合乎因果运动规律的。

折衷说以“通常”作为判断的依据,而“通常”本身并没有确定性,因此,在具体实务中同样难以操作。

 理论观点的分歧,必然导致对同一犯罪事实是否构成牵连犯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例如,有学者认为,现行刑法第247条关于刑讯逼供罪的规定中,刑讯的方法行为和伤害、死亡的结果行为都从属于逼取口供的目的行为,这无疑存在牵连关系。

[5]然而,对这一条款规定,我国刑法理论界一般是把它当作转化犯处理的,即因发生了伤害、死亡的结果使行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只有一个刑讯行为,目的是逼取口供,伤害或者死亡是刑讯行为造成的结果。

而上述观点,却把它区分为刑讯的方法行为、导致伤害或者死亡的结果行为及逼取口供的目的行为三个行为。

又如,有学者主张,1979年刑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的犯非法拘禁罪而致人重伤或致人死亡的,属于法律明文规定的牵连犯。

[6]这使人非常困惑。

非法拘禁过程中,如果被害人因某种非犯罪行为人的原因而自杀,这也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但对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难以把它作为牵连犯论处。

另外,对侵入他人住宅而盗窃、强奸或杀人一种情况,有学者认为属于牵连犯;[7]但又有学者认为这是具有牵连关系的吸收犯。

[5]p18面对诸多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判断,不能不令人对牵连关系产生究竟何指的疑惑。

  人们对概念含义理解标准的着无定处及处断原则的多元化,造成具体司法适用的困惑。

事实上,从词义上分析,我们也确实难以找到一个具有操作性的标准。

所谓方法即为办法,与手段是同义词,指的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措施。

结果与原因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产生另一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引起的另一现象是结果。

原因是客观事物普遍了解和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

[8]在实际生活中,方法、手段具有多样性,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可选择不同种类的方法;结果也有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偶然结果与必然结果、有形结果与无形结果之分。

在这种情况下,何种方法(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关系密切?

目的行为(原因行为)与何种结果之间具有必然了解?

确实难以找到具体明确的标准,只能根据经验法则相对地进行判断。

也正因为如此,刑法对实施犯罪的手段、方法一般不作规定,即使规定也是带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度,如强奸罪规定的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目的也在少数犯罪中予以规定。

至于结果,许多情况下也另行规定了“后果严重”、“后果特别严重”等。

  因此,以如此极具弹性的词语内涵去界定牵连犯,自然使人对其内涵外延难以有确切的认知和把握。

由此引发人们对其处断原则的观点分歧,就变得十分自然。

事实上,人们实施的前、后相续的两个行为之间,大都具有密切的关系,或者前一行为是行为人实现其目的的手段、方法,或者后一行为是前一行为的结果,牵连关系只不过是在描述前后相续的两个行为之间关系的事实特征,它并不能为对具有牵连关系的犯罪行为的处断究竟依

“从一重处断”还是“数罪并罚”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因此,我们应抛弃本身不具有操作性且价值不大的牵连关系之争,从法律评价行为的实质,即“罚当其罪”的角度去思考牵连犯的处罚原则问题。

  在考虑对行为的处罚是否“罚当其罪”时,必须注意两条原则的要求,即禁止双重评价原则和充分评价原则。

禁止双重评价原则强调的是:

刑罚裁量所根据的重要事实,不论是加重或减轻刑罚的事实,都不能在刑罚裁量中多次加以评价,即应坚持一行为一罚。

充分评价原则强调的是:

对足以建立不法或者责任的加重刑罚事实,不能因为行为人还实施了其他更严重的不法行为,而不加以考虑。

在具体适用刑罚时,判断是否违背双重评价禁止原则和充分评价原则,应从法定构成要件的角度去进行分析。

因为,法定构成要件的要素在决定量刑范围时已指引司法者,这些要素在量刑范围内已被加以考虑,所以,在刑罚裁量范围内的这些要素,对于个别犯罪行为决定适当的刑罚不能再有任何作用。

一个犯罪事实,如果表面上符合数个犯罪构成要件,但是适用一个法条就已经足以把所有的不法构成要件要素完全包含,无须适用其他构成要件,则此时基于双重评价禁止原则,不得再适用其他法条对行为人加以评价,否则便违背了双重评价禁止原则。

相反地,如果仅适用一个构成要件无法把所有的不法构成要件要素完全包含,此时若仅适用一个构成要件加以评价,就会出现评价不足的问题。

因此,必须再适用其他构成要件对行为人加以评价,否则,便违背了充分评价原则。

  依据上述两个原则,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从一重处断”原则,还是“数罪并罚”原则,实际上都只能解决部分牵连犯的处罚问题,而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牵连犯。

  三、牵连犯的类型

  我国学者之所以在牵连犯的处断问题上争执不休,正如上述,症结在于对“牵连关系”的不同理解。

事实上,如果我们依据上述两个前提原则,对牵连犯的处断原则可以作如下解构:

  第一,对于超出了一个法条的构成要件效力范围,必须适用数个法条的构成要件才能予以充分评价的牵连犯,即数个行为之间具有独立关系的牵连犯,一律以数罪予以并罚,这是基于法益保护目的的必然要求。

例如盗枪而杀人的行为,盗窃枪支行为侵犯的法益是国家对社会的管理秩序,而杀人行人侵犯的法益是人的生命权利,杀人行为侵犯的法益超出了盗窃枪支罪法条的构成要件效力范围,行为人实施的两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之间不具包容关系,必须同时适用杀人罪和盗窃枪支罪两个法条的构成要件才能对其行为做出全面评价,因此,必须对其实行数罪并罚。

  首先,从法律评价行为的原则上看,对这种性质的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不存在重复评价的问题。

  所谓双重评价禁止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