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1542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docx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

玉米实习报告(共3篇)

第1篇:

玉米实习报告玉米种植实习论文

组员:

张坤余泽文

常永林孙菊彭逸云

班级:

农学1404

玉米种植实习论文

一、玉米的发展历史

(一)玉米简介

玉米,又名番麦、御麦、包米、珍珠米、棒子,是今天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

玉米原产于南美洲,1492年,当哥伦布踏上美洲的一个岛屿时,就“发现了一种名叫麦兹的奇异谷物。

它甘美可口,焙干,可以做粉”。

哥伦布的这篇日记,曾被认为是世界上关于玉米的最早文字记载;学术界也曾认为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玉米才在世界上传播开来。

(二)玉米起源: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或中美洲,栽培历史估计已有4500~5000年。

1954年在现今墨西哥城下60~70米处的岩芯中(判断为~年前的地层)发现了花粉化石,有人认为可能是玉米花粉,由此推断现代玉米的祖先是野生玉米。

但此说未被广泛承认。

1964年麦克尼什在墨西哥南部特瓦坎山谷史前人类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野生玉米穗轴,据判断为公元前5000年有稃爆粒种玉米的残存物,现代的栽培种系由此进化而成。

但也有人认为玉米是从野生墨西哥类蜀黍(Euchl-aenamexicana)进化而来,或是由类玉米与其他禾本科植物杂交而形成的。

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了玉米,以后知道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

1494年他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

中国玉米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估计传入的时间当在1511年前。

传入的途径由陆路从欧洲经非洲、印度,传入西藏、四川;或从麦加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西北部,再传至内地各省。

一说由海路传入,先在沿海种植,然后再传到内地各省。

在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全国已有20个省区种植玉米了。

玉米的引进:

由于引进的玉米特别适合山地种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扩大了土地播种面积,促进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

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玉米的引进栽培在解决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

玉米植株吸水较多,盘根极深,在人类栽培的主要谷类粮食作物中,种植玉米产生的水土流失是最严重的。

玉米一般的分类标准:

硬粒型:

也称燧石型。

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

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

籽粒品质好,是中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

马齿形:

又叫马牙型。

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顶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所以顶部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故名。

籽粒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多为黄、白色,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品质较差。

它是世界上及中国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

半马齿型:

也叫中间型。

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

籽粒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

顶部的粉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在中国栽培较多。

各种玉米(9张)

粉质型:

又名软质型。

胚乳全部为粉质,籽粒乳白色,无光泽。

只能作为制取淀粉的原料,在中国很少栽培。

甜质型:

亦称甜玉米。

胚乳多为角质,含糖分多,含淀粉较低,因成熟时水分蒸发使籽粒表面皱缩,呈半透明状。

多做蔬菜用,中国种植还不多。

甜粉型:

籽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乳。

中国很少栽培。

蜡质型:

又名糯质型。

籽粒胚乳全部为角质但不透明而且蜡状,胚乳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

食性似糯米,粘柔适口。

中国只有零星栽培。

爆裂型:

籽粒较小,米粒形或珍珠形,胚乳几乎全部是角质,质地坚硬透明,种皮多为白色或红色。

尤其适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

中国有零星栽培。

有稃型:

籽粒被较长的稃壳包裹,子粒坚硬,难脱粒,是一种原始类型,无栽培价值。

玉米用途:

由于玉米籽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的许多特点,决定了玉米的广泛利用价值。

就玉米用途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人类口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三种用途。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

营养丰富:

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

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

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3000种以上。

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

食用广泛:

玉米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特别是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

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

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国菜”玉米饼的年消耗量达到1200万吨之多,人们无论贫富贵贱都非常喜欢食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在某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玉米依然是人们廉价的裹腹之物。

食品加工优势:

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

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

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

如特制玉米粉和胚粉、膨化食品、玉米片、甜玉米整穗速冻、籽粒速冻、罐头和玉米啤酒等

玉米是饲料之王:

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

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

饲料消费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该项消费可以看作是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函数: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尔系数较高,人们对肉、蛋、禽、奶的强劲需求拉动了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大发展,导致饲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为玉米增产的主要动力;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恩格尔系数下降,对肉、蛋、禽、奶等的需求将保持平稳,此时饲用玉米消费将仅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具体应用包括:

(1)玉米籽粒:

玉米籽粒,特别是黄粒玉米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鹅等畜禽饲料;特别适用于肥猪、肉牛、奶牛、肉鸡。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广泛应用,单纯用玉米作饲料的量已大为减少。

(2)玉米秸秆:

也是良好饲料,特别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

玉米秸秆的缺点是含蛋白质和钙少,因此需要加以补充。

秸秆青贮不仅可以保持茎叶鲜嫩多汁,而且在青贮过程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乳酸等物质,增强了适口性。

(3)玉米加工副产品的饲料应用:

玉米湿磨、干磨、淀粉、啤酒、糊精、糖等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麸皮、浆液等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美国占饲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淀粉:

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

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

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形成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玉米的发酵加工:

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

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

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玉米制糖:

随着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

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50%,玉米在下一世纪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

玉米油:

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由于玉米油的上述特点,且还因其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因而深受人们欢迎。

二、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

玉米的一生:

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

(大约70-150天)

物候期:

出苗:

苗高2cm拔节:

雄性生长锥伸长,伸长节间伸长2-3cm,大喇叭口:

心叶丛生,形成大喇叭口状。

抽雄开花:

雄穗主轴从顶叶抽出3-5cm吐丝:

雌穗花丝开始露出苞叶2cm左右成熟:

苞叶变黄而且松散,籽粒脱水变硬。

(二)、器官形态发育根形态:

须根系,由次生根和初生根组成。

次生根又称节根,地下部分的节根成为地下节根,地上茎节的节根为地上节根或气生根。

生长:

幼苗2-3叶时,开始发生第一层地下节根,一般4--6条。

随着茎叶生长,依次向上发生,可达4-8层。

地下节根是玉米主要根系。

生理功能:

根系每层所吸收的矿物质主要输往该层根所在的节位以上的叶,而不向下输送。

影响根系生长的和功能的因素:

氧气,水分,养分供应。

应该多中耕,保持土壤疏松。

形态:

胚轴分化发育形成茎,由若干节和节间组成。

茎节数目和叶片数目相同。

生长:

茎的纵向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横向增粗靠每个细胞的体积扩大。

通常,位于地上部分有3-7个不生长节间为不伸长茎节。

生产上的要求:

下部节间短而粗,上部分节间要适当拉长。

形态:

叶着生在茎节上,一般由叶鞘,叶舌,叶片组成。

生长:

叶片一般是14-24片,根据单株叶片的多少可以判断品种的熟期。

一般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的适期栽培的叶片数目是比较稳定的,年际变化小。

叶的功能分组:

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对器官的建成作用不同,按“供长中心叶”和“生长中心叶”的关系,把叶片分成4组:

根叶组,茎叶组,穗叶组,粒叶组。

花序与穗的发育

花序的形态:

雌雄同株异花,异形异位的异花授粉作物。

雄花序为圆锥花序,由主轴和若干分枝组成,主轴上着生若干行成对小穗,分枝细,每个小穗由两片护颖和两朵小花组成,每朵小花由内颖,外颖,鳞片和雄蕊组成,正常雄蕊产生大量花粉粒。

雌花属于肉穗状花序,结实后成为果穗。

雌穗为变态的侧枝,由茎节上叶腋中的腋芽形成,由穗柄,苞叶和果穗组成。

雌雄穗的分化与发育:

主要分为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性器官发育成熟期,雌雄穗的形态变化有差异。

开花授粉与授精

当雄穗散出花粉,雌穗花丝露出苞叶时称为开花。

花粉落在花丝上面,在柱头上面萌发并且完成授精。

一般在温度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花粉授在柱头上10min后开始萌发,30min后大量萌发,1-2h花粉管进入花丝中。

子粒的形成与发育

子粒形成期:

授粉后1-15d,种子像半透明小珠子,体积和含水量迅速增加。

乳熟期:

授粉后15-35d,种子由扁圆形逐渐变成长圆形,种皮由白色转化为淡黄色,体积增大至三倍,并在最后达到最大值。

蜡熟期:

授粉后36-50d,随着淀粉的沉积和含水量的下降,子粒内含物逐渐浓缩而呈蜡状,含水量下降,干物质大量积累。

完熟期:

授粉50d后,进入子粒的脱水过程,仍有干物质积累。

三、对环境的要求

温度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的特性,整个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

通常以10℃为其生物学起点温度。

发芽最适温度为25-35℃.当日均温度达到18℃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在一定范围,温度越高,生长越快。

抽雄开花期要求日均温度为25-28℃.子粒形成和灌浆期要求温度20-24℃为宜。

玉米生育期间对有效积温要求比较稳定。

在生产上,适当早播,延长出苗到抽雄阶段时间,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和幼穗分化。

水分

需水特性,玉米的蒸腾系数约为250--320,比小麦和大麦低,但是玉米产量高,所以消耗水的绝对数量大。

播种至出苗期,需水量少。

拔节至抽雄期,茎叶增长迅速,雌雄穗不断分化和形成,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气温升高,叶面蒸腾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