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0296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docx

气体特性及处理方法

1氩气

国标编号22011,CAS号7440-37-1,分子式Ar,分子量39.95,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蒸汽压202.64kPa(-179℃);熔点-189.2℃;沸点-185.7℃溶解性:

微溶于水;密度:

相对密度(水=1)1.40(-186℃);相对密度(空气=1)1.38;稳定性:

稳定;危险标记5(不燃气体);主要用途:

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

人体危害

健康危害:

普通大气压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死亡。

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存注意

储存于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气瓶应有防倒措施。

大于10立方米低温液体储槽不能放在室内。

瓶装气体产品为高压充装气体,使用时应经减压降压后方可使用。

包装的气瓶上均有使用的年限,凡到期的气瓶必须送往有部门进行安全检验,方能继续使用。

每瓶气体在使用到尾气时,应保留瓶内余压在0.5MPa,最小不得低于0.25MPa余压,应将瓶阀关闭,以保证气体质量和使用安全。

瓶装气体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时都应分类堆放,严禁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堆放在一起,不准靠近明火和热源,应做到勿近火、勿沾油腊、勿爆晒、勿重抛、勿撞击,严禁在气瓶身上进行引弧或电弧,严禁野蛮装卸。

消防注意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4] 

贮运注意事项

在贮运过程中轻装轻卸,严防碰损,防止高温。

氩气没有腐蚀性,在常温下可使用碳钢、不锈钢、铜、铜合金、等通用金属材料及一般的塑性材料和弹性材料。

在低温下常用聚四氟乙烯和聚三氟氯化乙烯聚合体来作垫圈、隔膜等。

安全防护

氩本身无毒,但在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

当空气中氩气浓度高于33%时,即氧气浓度比平时减少2/3以下时,就有窒息的危险。

当氩气浓度超过50%时,出现严重症状,浓度达75%以上时,能在数分钟内死亡。

  窒息症状表现为,最初出现呼吸加快,注意力减退,肌肉运动失调,继而出现判断力下降,失去所有感觉,情绪不稳,全身疲乏,进而出现恶心、呕吐、衰弱、意识丧失、痊孪、昏睡,以致死亡。

液态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触及皮肤可引起冻伤。

氩气可用玻璃瓶或钢瓶贮装。

急救处理

一:

切断气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处理泄漏事故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处理液氩应配带防冻护具。

若气瓶泄漏而无法堵漏时,将气瓶移至空旷安全处放。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1] 

2高纯氩

无色无味无毒气体。

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未形成任何化合物。

相对密度ds(21.1℃)1.38。

气体密度1.650kg/m3(21.1℃);液体密度1394.0kg/m3(-185.9℃)。

沸点-185.9℃。

熔点-189.2℃。

采用空气分离提氩,即将液化的空气进行精馏,得到粗氩。

抽出粗氩,经进一步提纯可得到高纯氩。

高纯氩在半导体工业中用作生产高纯硅和锗晶体的保护气体;可用作系统清洗、屏蔽和增压用的惰性气体;在化学气相沉积、溅射和退火等工艺中有所应用。

高纯氩也可作为色谱载气。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接触高纯氩,可形成冻伤。

用水冲洗患处,就医。

眼睛接触高纯氩溅入眼内,可引起炎症,翻开眼睑用水冲洗,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停止,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3乙炔

乙炔,分子式C2H2,俗称风煤和电石气,是炔烃化合物系列中体积最小的一员,主要作工业用途,特别是烧焊金属方面。

乙炔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极易燃的气体。

纯乙炔是无臭的,但工业用乙炔由于含有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而有一股大蒜的气味。

操作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

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乙炔钢瓶

运输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应急处置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合适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含量与空气中氧含量一致或接近时)。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以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预防措施:

停止吸入,症状迅速消失。

实际上,乙炔中毒者的症状部分由于混入的磷化氢、硫化氢和其他气体所致。

应注意有否混合气体中毒,尤其是磷化氢中毒的可能性,以便及时抢救。

废弃处理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和填埋。

4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略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二氧化碳是碳酸的酸酐)

人体危害

二氧化碳密度较空气大,当二氧化碳少时对人体无危害,但其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其他生物也是)的呼吸,原因是血液中的碳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并产生酸中毒。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时,感到气闷,头昏,心悸;4%-5%时感到眩晕。

6%以上时使人神志不清、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过量吸入症状

主要征状有:

头痛、头愫晕、耳鸣、气急、胸闷、乏力、心跳加快,面颊发绀、烦躁、谵妄、呼吸困难,如情况持续,就会出现嗜睡、淡漠、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1%以上,就会使人头晕目眩。

达到4~5%,人便会恶心呕吐,呼吸不畅。

超过10%,人便会死亡。

二氧化碳在室外是全球暖化;全球变暖的元凶之一,在室内对人体健康影响及行车安全顾虑更是不容忽视的主因之一。

生活当中二氧化碳是人类无时无刻在制造却经常被忽略的气体,21新世纪大众生活型态的改变,尤其现代人害怕噪音再加上户外空气质量不佳,人们为求隔绝噪音并享受居住空间或办公室空间空调系统带来的舒适便利,长时间将室内窗户密闭以致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含量远高于室外平均值,更有医学报导在冷气房内睡觉连续八小时,由于空气有适足对流有助尘螨滋生,早上会出现鼻塞、皮肤红痒等「病态建筑物症候群」(SickBuildingSyndrome)的症状。

急救措施

打开门窗、通风孔,抢救者才可进入。

将病人救出后,在空气新鲜处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吸氧(避免高压、高流量、高浓度给氧,以免呼吸中枢更为抑制),开始1~2L/分,随病人呼吸好转逐渐增大给氧量(4--5L/分),以至采用高压氧治疗。

(最好是纯氧)

吸入兴奋剂:

多种兴奋剂交替、联合使用,如洛贝林、山梗菜碱等

防止脑和肺水肿:

应用脱水剂、激素,限制液量和速度,吸入钠的份量亦应限制

对症治疗:

给予多种维生素、细胞色素C、能量合剂、高渗糖,以防感染

抢救同时要留意有没有其他有毒气体存在,如一氧化碳等。

5氮气

氮气,化学式为N2,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而且一般氮气比空气密度小。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皮肤接触:

没事(因空气中就含有约78%的氮)

眼睛接触:

没事(理由同上)

吸入:

(浓度较高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气。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氮蒸发,但不可使用水枪射至液氮。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6丙烯

常温下为无色、稍带有甜味的气体。

易燃,爆炸极限为2%~11%。

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属低毒类物质。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危险性

健康危害:

本品为单纯窒息剂及轻度麻醉剂。

急性中毒:

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识丧失,当浓度为15%时,需30分钟;24%时,需3分钟;35%~40%时,需20秒钟;40%以上时,仅需6秒钟,并引起呕吐。

慢性影响:

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乏力、全身不适、思维不集中。

个别人胃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