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8854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docx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榜样的力量(四)

——201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一、于漪

一位师者60年的坚守与追求

——记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参与20多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评审、领衔名师基地定期培训、指导制定上海“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82岁高龄的她,依然铿锵行走、奋笔疾书、呼吁呐喊。

为了更多教师的成长,她不遗余力。

  她,就是在教育的田野里耕耘了整整60年的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在于漪心目中,教师要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淡泊名利,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攀登。

她就这样努力攀登着,走到峰顶时,自己化作了山峰。

于漪说过三句话,平白朴实却又内涵丰厚,道出了一位师者的坚守与追求。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

  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有一种切身的体会:

教师的责任大于天。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认为上课不是简单的技术性问题,它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素质培养,因为学校培养的是国家的后代、民族的后代。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面对孩子,于漪的心中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

  她为母语的边缘化而痛心疾首,为功利化的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而伤感。

在一次研讨活动中,于漪忧心忡忡地说,新世纪中学生的心灵如同干涸的盐碱地,缺少精神养料。

她大声疾呼:

“不要让题海毁了孩子们。

老师们要好好钻研学科的规律,将语文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无缝对接,唤醒孩子青春的心灵。

  正因为如此,对于《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于漪高度认同。

她说,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行为的有力回击,将会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明天的国民素质取决于今天的教育质量。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正是着眼于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于一些新教材中传统篇目保留过少、新增篇目太多的状况,于漪隐隐担忧:

“教材固然需要介绍外国文学作品,打开学生的视野,但更要首先学好本民族的文化。

我们培养的人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公民,应该深深打上中华民族的烙印,怀有一颗中国心。

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每个教师的责任。

”于漪坚定地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导向不能动摇。

  一肩挑着学生的今天,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

有了这样强烈的使命感,于漪自觉维护着师道的尊严。

她说:

“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让自己的生命和我肩负的教书育人使命结伴同行。

”站在为学生成长、为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她铸起伟大的师魂,自身也获得了崇高的人格力量。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

  于漪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修身养性为人师表。

她说: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

  对于学生的“不懂事”,于漪是这么看的:

“他们毕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如果他们都懂事,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学习做事都很自觉,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

”于漪认为,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首先要教育自己,诲人不倦首先要学而不倦。

  每次上语文课,于漪都力求打破平铺直叙的套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深刻的课堂体验。

一位多年追随于漪的教师说:

“于老师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样内容的课,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时代的活水要在课堂上流淌。

”于漪注重结合时代特点,从身边获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看到很多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于漪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孩子,而是找来有关专辑认真试听,终于找到了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

《青花瓷》等歌词从古典名章中寻找灵感,借鉴了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乐意亲近;现代独生子女无人倾诉,烦闷时哼哼周杰伦的说唱音乐,是种很好的宣泄。

许多学生得到了于老师的理解,高兴地说:

“再告诉您第三个原因,周杰伦的歌,好就好在学不像。

”半个多世纪的代沟一下子消除了,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开展课堂教学时就有了更强的感染力。

  “活到老,学到老。

”60年的教育生涯,60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

她已发表几百万字的教学研究文章和专著,留下了“学做教师”的探索印迹。

 

“我的心中有两把尺子:

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1951年7月,22岁的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

她先是按照校领导安排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行教语文。

第一次登上语文讲台,于漪讲授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组长徐老师在台下听课,她非常紧张。

一堂课结束,徐老师失望地说:

“你虽然在教学上有许多优点,不过语文教学的这扇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

”于漪深受打击,记住“不过”后边的话,暗暗下定决心:

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还要做出一番像样的成绩。

  勤于学习、乐于学习,这是于漪坚持了一生的习惯。

她的心中装着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她认真向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取经,白天,她站在窗外,看别的教师是怎么上课的;晚上,她对着参考书仔细琢磨,不到深夜一两点钟不睡觉。

教研组里共有18位教师,于漪把其他17位教师的长处都学来了;不到3年的时间,她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

  作为一名非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于漪课堂教学的深刻思想、精湛语言、丰富信息常常引得听课者啧啧称赞,对视界融合、后现代等前沿概念,她也领会深刻,使用十分娴熟。

于漪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知道了“阳春白雪”,还要弄明白什么是“引商刻羽”;听到温家宝总理引用“明年春色倍还人”,她穷究这句诗的来龙去脉,让它真正成为自己的内在积累。

  于漪非常关心教师们的个人成长,从今年1月开始,她率专家组进行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调研,对几十所学校进行了调研及现场评审,关注教师们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于漪主持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德育实训基地”等师资培训基地,同样将“两把尺子”传递给学员。

在基地授课过程中,于漪注重引导学员之间彼此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每名学员都要说课、上课、评课,反反复复地实践,教后评论求其真。

学员之间形成了坦诚交流的氛围,进行思想的碰撞,不避其短,实话实说。

于漪说:

“你好我好大家好是捧不出名师的。

不是服从哪一个人,是服从真理,要与真理为伴。

  “从知之极少到知之不断地增加,是发奋学习的结果,要紧扣自己的工作、所教的课程来学习。

”带着两把尺子,于漪走入了基础教育的大门,登堂入室,成为卓然大家。

 

二、王生英

呕心沥血奏华章一颗丹心育新人

——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教师王生英

王生英,女,汉族,53岁,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村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十七大代表。

30年如一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

一场暴雨冲毁了学校教室,她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

为扩大教室,把家里的大豆、小麦等粮食卖了,不顾病残之躯和丈夫一起挖沙、刨石等。

爱生如子,倾尽全力帮助家庭贫困学生求学。

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党员、河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王生英同志是林州市横水镇卸甲平小学的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

那里山高坡陡,土薄石厚,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三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默默奉献,大力弘扬着党员教师永恒的师德魅力。

在教育工作中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自己对教师的深刻理解、深厚挚爱和无悔追求,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楷模。

中央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她更是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事事起带头作用。

她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洒一腔热血,育一代新人。

  

  让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是她多年的夙愿

  1956年,她出生在卸甲平大队的西平自然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和绝大多数的农民家庭一样,生活十分清贫。

幼时她又遭不幸,一场疾病使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

可生性好强的她,偏偏喜欢上了读书,而在当时,上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因为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

村里的许多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一些家庭根本就不让孩子上学,更何况她是一个女娃,还有残疾。

她的爹娘疼爱她,也比较开通,积极支持她上学。

她深深体会到山区的孩子上学是多么的不易呀!

于是她暗地时立下志向,刻苦学习,长大当一名教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能上学,都上得起学。

在父母艰难的支撑下,她以顽强的毅力,勤奋刻苦,读完了高中,并在当年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这时候她突然萌发了一个想法,她要做一棵“傲岩争春”的青松,扎根在这贫瘠的山区,为山区的孩子、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她的青春和热血。

山路崎岖,挡不住她献身教育的脚步

  她生活的卸甲平村共有4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不是大山相隔,就是隔河而望。

她教学的第一站是东平自然村。

从家到学校,中间隔着一条大河,需要走半个小时的路程。

因为她身体残疾,腿脚不便,摔跤是常有的事。

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河水暴涨,架在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冲断,往返学校只好从河坝上趟着没膝深的河水过河,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河水冲走。

即便是身体健壮的青年人,从这儿过河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初任教师的那几年,满脑子想的都是教学工作,趟水过河从来没有害怕过。

经常浑身泥泞地赶到学校,再一身疲惫回到家里。

1978年6月,连绵大雨下个不停。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她只好让他们回到自己家里。

这时候的她,心里没有了着落,急得团团转,只盼着老天爷赶快把雨停下来,可是雨依然不停地下着。

顾不了许多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冒着不停的雨水,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

20多天里,不管雨有多大、风有多急,她每天坚持跑遍全村,决不落下一个孩子。

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她已经记不清了。

乡亲们每当看到她这个样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疼地拉住她的手一股劲地掉眼泪。

每当这时候,她常常想起她的老师送给她的两句赠言:

学春蚕吐尽银丝织春景,做人梯献出碧血育人才,心里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钟爱的教育事业,三十年的教学生活,她二十年以校为家,从来没有误过学生一节课。

初任老师的头几年,她都是在涉河中度过的。

为了给程度差的学生补课,她常常以校为家,以学生家为校,默默地奉献着一切。

多少个夜晚给学生补课回来,在山间小道上跋涉,道路漆黑,没有灯火,经常被摔得鼻青脸肿。

但这些没有动摇她的决心,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她竞能在崎岖的山道行走自如了。

  “有付出,有牺牲,才能换来山区面貌的改变”

  这是她对三十年来教学生涯的理解。

1986年,她自愿到最偏僻、最艰苦的桃园学校任教。

为了改善学校条件,她找来丈夫利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间,垒好土墩,修整了不平的地面,为孩子们上课解除了后顾之忧。

接着又自己花钱,和丈夫修补好教室。

丈夫的支持让她感到莫大的幸福的鼓舞,工作到了忘我的程度。

每天起早贪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经常吃住在学校。

长时间的劳累和营养不良,使她身体变得消瘦、虚弱,常常晕倒在课堂上。

她这种忘我的工作,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着学生也感染着无数的村民。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誓言,把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出来,用一颗丹心育一代新人。

再苦不能苦孩子,以家为校十余载

  1993年,一场暴雨冲垮了她们赖以学习、生活的的教室,学校坍塌成一片废墟。

她和学生们望着那一片瓦砾,伤心地哭了。

洪水不仅仅冲走了她们的教室,而且冲走了她们的期望和理想。

当时由于山村经济十分困难,学校重建拿不出钱来。

怎么办?

让孩子们到哪里去上学?

村里再也找不出一间能容下几十个学生的房屋。

到外村学校去借读?

不行!

外村学校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去外村上学要途经两条狼路,野狼经常在那里出没,过去曾有过小孩被狼吃掉的事情,非常危险。

她便和丈夫商量,决定把孩子们领到家里去上课。

家里的房子虽然不宽敞,也很破旧,但总比在野外上课强多了。

爱人听了她的话,二话不说,便回家收拾屋子去了。

从此,她们家里间、外间,还有门口台阶便成了三个班学生的教室。

  孩子们在这样拥挤的环境里上课,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她一心想把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