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SOP文件.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86952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SOP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血常规SOP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血常规SOP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血常规SOP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血常规SOP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常规SOP文件.docx

《血常规SOP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SOP文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常规SOP文件.docx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SOP

一,检验目的及原理

1,目的:

用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和实验室定量分析血液细胞,对人体的血液中三种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19项参数和3个直方图进行分析。

是人体血液的基本生理病理指标之一。

白细胞计数

WBC

淋巴细胞计数

Lymph#

中间细胞计数

Mid#

中性粒细胞计数

Gran#

淋巴细胞百分比

Lymph%

中间细胞百分比

Mid%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Gran%

红细胞计数

RBC

血红蛋白

HGB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RDW-CV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RDW-SD

红细胞压积

HCT

血小板计数

PLT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血小板压积

PCT

白细胞分布直方图

WBCHistogram

红细胞分布直方图

RBCHistogram

血小板分布直方图

PLTHistogram

对患者和健康人群来讲,观察有无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出血和失血,目前机

体有无细菌及病毒感染,可筛查出各种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原理:

电阻法

测量的血样先用稀释液进行指定比例的稀释,用以测量WBC、RBC、PLT和HGB等参数。

WBC、RBC计数池的稀释标本在负压作用下,分别通过各自的计数微孔,流入管道,通过两个光电传感器,在这两个光电传感器之间的液量就是仪器分析计数的标本量。

用阻抗法测量WBC、RBC和PLT的体积分布和数目。

电极插在液体中计数微孔的两边,在计数微孔的两边周围建立了一个电场环境,根据血细胞非传导性的性质,当有细胞通过计数微孔时,将引起阻抗的变化,阻抗变化的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

WBC根据体积的大小,它有多种形态,由于稀释液、溶血剂和溶血时间的不同,WBC的体积大小会发生变化。

在一定的程序控制下,显示出WBC的三分类——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嗜酸+嗜碱+单核)和中性粒细胞。

被稀释的血样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与溶血剂结合形成复合物,用波长525nm的单色光在WBC计数池内测定此化合物的透过光强,用这个透过光强与空白状态的透过光强相比较,得到血红蛋白浓度(空白状态是指WBC计数池中只有稀释液的状态)。

二,标本

1,标本种类:

末梢血为200-300微升,静脉血2毫升。

2,采集标本容器及添加剂:

容器:

末梢血为一次性朔料试管,静脉血为真空采血管。

添加剂:

不同实验使用不同的抗凝剂,不能互相代替。

血常规用EDTA-k2抗凝。

3,采集方法:

毛细血管采集或静脉穿刺采集。

采集时间:

患者随到随时采集。

4,标本运送: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5,标本接受:

标本的编号与化验单上的编号要一致,清楚,正确及完整。

6,准备与保存:

室温静置10-15分钟,充分混匀后上机检测。

血液常规标本一般保存在室温24小时。

三,设备与试剂

1,设备:

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产品注册号:

粤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400522号。

2,专用试剂:

①稀释液:

M-30PD,等渗溶液,具有特定的电导值,为细胞计数提供稳定的环境。

作为人体血细胞计数,体积测量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时的稀释液使用。

本品应为透明液体,不得有沉淀,悬浮物和絮状物。

主要成份,NaCl,Na2SO4,缓冲剂,抗菌剂。

本品2-30℃保存期2年。

开瓶后,使用温度15-30℃,有效期60天。

产品注册号:

粤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400276号。

②冲洗液:

M-30PR,不含蛋白酶和次氯酸钠(NaCIO)等强蛋白清除剂的电解质溶液,用于仪器的进样孔,阀和管路系统的清洁和冲洗。

本品应为透明液体,不得有沉淀,悬浮物和絮状物。

主要成份,NaCl,KCl,Na2SO4,缓冲剂,抗菌剂和表面活性剂。

本品2-30℃保存期2年。

开瓶后,使用温度15-30℃,有效期60天。

产品注册号:

粤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400303号。

③无氰溶血剂:

M-30PCFL,能溶解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形成复合物。

用于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群和血红蛋白测定。

本品应为透明液体,不得有沉淀,悬浮物和絮状物。

主要成份,NaCl,KCl,Na2SO4,缓冲剂,抗菌剂和表面活性剂。

本品2-30℃保存期2年。

开瓶后,使用温度15-30℃,有效期60天。

产品注册号:

粤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400274号。

④E-Z清洗液(酶清洗液):

M-30PE,含有蛋白水解酶的电解质溶液,能有效地清除蛋白污渍,用于仪器的进样器,阀和管路系统的清洁和冲洗。

本品应为透明液体,不得有沉淀,悬浮物和絮状物。

主要成份,NaCl,,缓冲剂,抗菌剂,表面活性剂,蛋白水解酶。

本品2-30℃保存期2年。

开瓶后,使用温度15-30℃,有效期60天。

产品注册号:

粤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400303号。

⑤探头清洁液:

M-30PP,本品为含有次氯酸钠的电解质溶液,用于仪器的进样器,的清洁和冲洗。

主要成份,NaOH,次氯酸钠(NaCIO),表面活性剂。

本品2-30℃保存期2年。

开瓶后,使用温度15-30℃,有效期60天。

产品注册号:

粤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400303号。

四,操作步骤

1,开机前的准备:

①检查试剂(稀释液,冲洗液,溶血剂)是否足量,有无浑浊变质。

②试剂管路连接正常否,管道有无扭结。

③并倒空废液瓶。

④电源连接是否正常。

2,开机启动:

①打开仪器主机后面的电源开关。

②电源指示灯燃亮,仪器内部进行初始化,进行自检。

③自动冲洗内部管路,自动测量本底。

④80秒钟后进入计数界面。

3,本底检查:

出现计数界面后,仪器自动测量本底数值显示在屏幕上,本底结果要求:

WBC≤0.3RBC≤0.03HGB≤1PLT≤10

如果本底没有达到仪器的要求,仪器将会提示“本底异常”,请执行清洗或维护程序。

4,室内质控操作:

5,全血测量:

①在计数界面下,按[模式]键,将模式设置为“全血”。

②用K2EDTA抗凝剂作抗凝血标本。

③混匀抗凝血后,送到采样针下,让采样针插入抗凝血。

⑤按开始键,开始对样本计数。

⑥58秒后测试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⑦按“打印”键,结果打印出来。

6,末梢血测量:

①在计数界面下,按[模式]键,将模式设置为“预稀释”。

②按“稀释液”,按开始键,用试管从采样针下取0.7ml稀释液。

③将毛细血管采取的20μl末梢血标本,迅速注入盛有0.7ml的稀释液的试管中,制成稀释血样(注意针刺得要深,用不起毛的纸巾拭去第一滴血)

④制好的稀释血样要摇匀(注意不要剧烈震荡,否则有可能会因产生微小气泡导致计数值不准)

⑧将预稀释血样放置3分钟后,再次摇匀,放于采样针下,按开始键计数。

⑨58秒后测试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⑩按“打印”键,结果打印出来。

7,关机:

每天测试完毕一定要用E-Z清洗液执行“关机”程序,等待屏幕提示“关闭电源”后关掉主机电源。

WBC、RBC、HGB、HCT、MCV、MCH、MCHC、PLT、Lymph#、Lymph%、Gran#、Gran%

六,结果分析与报告

1,复查标准:

HGB凡低于80g/L,高于170g/L者应进行复查。

WBC凡低于3*109/L或高于20*109/L者应复查。

凡直方图有明显异常者,必须推片染色油镜分类。

PLT低于5×109/L或高于35×109/L应复查

2,按照仪器模式出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

七,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测定(HGB):

120-160g/L

降低:

贫血、白血病、大量失血及钩虫病等。

增高:

慢性缺氧(肺气肿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慢性一氧化碳中毒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时。

2.红细胞计数(RBC):

4.0-5.5×1012/L

临床意义同血红蛋白,巨幼红细胞贫血时减少更为明显。

3.红细胞压积(HCT):

0.42-0.49

增高:

失水和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血液浓缩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

降低:

贫血及血液稀释时。

4.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82-92fl

用于贫血分类:

增大为巨红细胞性贫血,减小为小细胞性贫血(如严重缺铁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7-31pg

用于贫血分类:

增加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见于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6.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G):

320-360g/L

大细胞性贫血正常,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时正常,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减小。

贫血形态分类

MCV

MCH

MCHC

病因

大细胞性贫血

巨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正细胞性贫血

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障,白血病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慢性感染,炎症,肝病,恶性肿瘤,风湿疾病

小细胞低色素性血

缺铁性,地中海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7.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11.5-14.5%

是反映血液中红细胞体积变异的参数,以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

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①小细胞均一性贫血(MCV↓RDW正常,如地中海贫血),②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RDW↑,如缺铁性贫血),③正细胞均一性贫血(MCV,RDW均正常,常见急性失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④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正常RDW↑,如早期缺铁性贫血和急性溶血性贫血),⑤大细胞均一性贫血(MCV↑RDW正常,如慢性再障)。

⑥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MCV和RDW均↑,如巨幼细胞性贫血和恶性贫血)。

8.白细胞计数(WBC):

4.0-10.0×109/L

增多:

细菌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和应激状态(急性出血和大手术)等增多(妊娠后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可有生理性增加)。

减少:

病毒感染、伤害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严重感染、放射性辐照、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9.白细胞分类(DC):

正常参考值见下表

检测项目

英文缩写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NEUT%

0.5-0.7

淋巴细胞百分比

LYMPH%

0.2-0.4

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O%

0.03-0.08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O%

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ASO%

0.000-0.005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2,NEUT#

3.0-5.0×109/L

淋巴细胞绝对值

LYMPH#

1.0-3.0×109/L

单核细胞绝对值

MONO#

0.067-0.325×109/L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

EO#

0.02-0.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

BASO#

0.005-0.05×109/L

中性粒细胞:

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和尿毒症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疟疾、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性辐照和肿瘤化疗。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副伤寒等。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和铅中毒等。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其减少见于免疫缺陷病。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10.血小板计数(PLT):

100-350×109/L

减少:

造血功能障碍(如急生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消耗增加(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时。

增多:

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时

11.血小板平均容积(MPV):

9-17fl

(1)血小板数低而MPV增高:

骨髓自身正常,但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造成血小板降低的刺激后反应性增生时,巨核细胞DNA倍体数及细胞大小都增加,MPV也增高。

由于骨髓受抑制而造成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在恢复初期MPV也升高,这主要因外周血血小板数减低应激性地致使巨核细胞倍体数增加所致。

(2)血小板数高、MPV正常: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增多但MPV正常。

(3)血小板数与MPV均下降:

AIDS(艾滋病)病毒直接影响巨核细胞并导致血小板减少。

大约2/3的病人血小板数降低,92%的病人MPV值下降,与骨髓受抑时的血小板状态相似。

患发育不良性贫血的病人积压小板数通常都降低,其MPV值也低,但PDW升高。

当骨髓纤维化或被脉冲瘤细胞浸润危及正常造血时,血小板数减少,随即MPV值也降低。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瘤或白血病化疗后,败血症所致血小板沽少等骨髓受抑性疾病中,虽然仍可能有一些大血小板,但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减小。

(4)MPV值与血小板数都升高: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病人中,其MPV值升高,因血液的流失和本内损伤造成的急性大失血都可使血小板值上升。

(5)MPV值升高而血小板正常: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均可周到MPV升高,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主要使骨髓增生异常,两种疾病中,血小板体积经常增大并大小不均。

外周血涂片中可出现大血小板。

半数α-型和β-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患者有4种明显的血液学改变;血小板大小改变、红细胞大小改变、肝珠蛋白改变和对疟原虫抵抗力改变。

其MPV值增高而血小板数正常。

12.血小板压积(PCT):

0.9-5.1%

由血小板数量和体积两个因素决定,通常主要受数量影响。

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的各种原因,减少见于血小板减少的各种原因。

13.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15-17%

是反映血液中血小板容积变异的参数,以测得的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PDW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血小板体积均一性高,PDW增高表明血小板体积大小相差悬殊。

常见的血液病的血小板参数改变情况见下表

病种

PLT

PCT

MPV

PDW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急性白血病

↓↓

巨幼细胞性贫血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N

骨髓增生性疾病

↑↑

九,注意事项

十,参考文献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