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86935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难点详解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同步测评

考试时间:

90分钟;命题人:

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凿壁偷光 B.海市蜃楼

C.猴子捞月 D.雨后彩虹

2、近年来,刷脸支付已成为付款的常见方式,如图所示。

消费者刷脸时面对摄像头,系统将摄像头拍到的人像与后台信息对比,确认后完成付款。

关于刷脸支付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镜头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B.人脸通过摄像镜头成放大的实像

C.人脸应该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若要像变大,人脸应该远离镜头

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描写了诗人看到鱼儿在水中欢快嬉戏的情景。

下图能正确表示诗人看到水中小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4、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5、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华在玻璃板前放置了一支蜡烛A,并将其点燃,将另一支与蜡烛A大小相同的蜡烛B放于玻璃板后方,移动蜡烛B直到在玻璃板前看起来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B.为了让蜡烛A的像更清晰,实验应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C.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蜡烛A的像

D.若按图中乙的方式摆放玻璃板,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

6、放满水的游泳池看起来很浅,但实际很深,不能随便下水,以下能正确说明原因的是(  )

A. B.

C. D.

7、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的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将三位航天员送入天和空间站。

下列对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天和空间站在预定轨道上做曲线运动

B.天和空间站外的摄像头成像原理与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原理相同

C.地面上的总指挥回答“北京明白”与三位宇航员沟通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D.神舟十三号与天和空间站对接成功后,以天和空间站为参照物,神州十三号是静止的

8、如图,小红身高1.6m,站在平面镜前3m,则(  )

A.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一定比1.6m矮

B.若小红走近平面镜,则她在镜中的像会变大

C.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是1m/s

D.若小红靠近平面镜1m,则她与镜中的像的距离是2m

9、下列现象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  )

A.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

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色光

C.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

D.站在岸边看到水面下的石头

10、如图所示,三条入射光线会聚于S点,若在S点之前任意放一平面镜,则(  )

A.三条反射光线可能相交于一点,也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B.三条反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

C.三条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交镜后一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小华陪爷爷去河里叉鱼时,看到了河里游动的小鱼,小华看到的鱼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___________(选填“浅”或“深”),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造成的。

2、学习了一些光学知识后,小夏同学拿了一块手掌大小的平面镜。

(1)他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时,看到镜中是眼睛的_____像,把镜子靠近眼睛时,镜中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夏同学____(选填“能”或“不能”)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此物体表面发生了_____的缘故。

3、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电影放映机______(选填“是”、“不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4、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如图的竖直虚线处是______镜。

5、画出图中反射现象缺少的入射光线______,并算出图中的入射角度数为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44×108km,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求:

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2、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了声和光的知识后,就测量海底深度应该用声还是光产生了争论,甲同学认为应该用光,乙同学认为应该用声,你支持谁的想法,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已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3/4,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若海底深度为4500m).

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5°

30°

45°

60°

70°

80°

反射角

15°

30°

45°

60°

70°

80°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

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

比较r和i,可以得出:

光反射时,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变小时,光线OB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或“折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

这一现象中,请你

①根据题意正确标明光传播的方向(在图中画箭头),

②图中反射角是__________.

5、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

绚烂的焰火盛放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如图所示。

某时刻小明同学在中国科学技术馆附近看到国家体育场上空的礼花开始绽放,经过约t=4s后开始听到它的爆炸声。

已知小明所在地点与国家体育场间直线距离约为s=1368m。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忽略礼花绽放到小明看到礼花所用的时间,求当时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1;

(2)若不忽略礼花绽放到小明看到礼花所用的时间,已知空气中的光速为c,求当时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2(请用题中所给字母s、t、c表示,不必算出具体数值);

(3)已知空气中光速约为c=3×108m/s,请通过计算说明用此种方法测声速时,为何可以忽略礼花绽放到小明看到礼花所用的时间。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小华和同学们正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有:

茶色玻璃板、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火柴、刻度尺、铅笔。

(1)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垂直放在白纸上;

①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为了寻找像的位置,他们取来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

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

②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再正确找到A的像的位置,将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中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小华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华将刻度尺垂直靠紧茶色玻璃板,观察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则该玻璃板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_。

A.2cmB.1cmC.5mmD.2.5mm

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应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

(2)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凿壁偷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猴子捞月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2、C

【详解】

A.摄像镜头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

BC.刷脸时,人脸应该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B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若要像变大,人脸应该靠近镜头,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人看到水中小鱼是鱼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水面,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在水中看到比实际位置高的鱼的虚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4、C

【详解】

A.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向上移动,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即蜡烛应远离凸透镜,光屏靠近凸透镜,故C正确;

D.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烛焰发出的光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的位置没有改变,蜡烛A的像也不会改变。

故A错误;

B.为了让蜡烛A的像更清晰,可以将蜡烛点燃。

明亮的环境,会有其它光线进入人眼,反而不利于观察蜡烛A的像。

故B错误;

C.平面镜所呈的像是虚像,无法在光屏上呈现。

故C错误;

D.图乙中玻璃板倾斜放置,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

故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人看到池底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A.因天和空间站围绕地球运动,其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是做曲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天和空间站的摄像头和望远镜的物镜均是凸透镜,成像时物镜均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二者成像原理相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地面上的总指挥回答时,是通过无线电交流的,而真空中不能传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神舟十三号与天和空间站对接成功后,二者的速度大小相同,其相对位置不变,故以天和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三号是静止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

A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小红身高1.6m,则小红在平面镜中的像还是1.6m,不管小红靠近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她在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AB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始终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若小红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也是1m/s,故C符合题意;

D.若小红靠近平面镜1m,则她与镜面的距离为,则小红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2m,所以她与镜中的像的距离是4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

A.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故A符合题意;

B.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色光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玻璃中折射程度不同而导致色光分离,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站在岸边看到水面下的石头是石头反射的太阳光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就看到了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用光路可逆规律分析:

把三条入射光线看成平面镜的三条反射光线,S点是镜中的虚像点,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的物点与其像点关于镜面对称的关系,我们可以找到相应的点光源S′和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这三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一定相交于平面镜前S′点,这一点与S点关于平面镜对称。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浅折射

【详解】

[1][2]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而我们看到的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2、虚不变不能漫反射

【详解】

(1)[1]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他利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眼睛时,看到镜中是眼睛的虚像。

[2]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把镜子靠近眼睛时,眼睛大小不变,镜中的像不变。

(2)[3]如图所示

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

OC=OC′

所以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知

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所以镜的长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小夏同学拿了一块手掌大小的平面镜,这块平面镜长度没有他的身高的一半,不能从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4]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3、放大是不能

【详解】

[1][2]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物距是15cm,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电影放映机的原理是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电影放映机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物距是

15cm-7cm=8cm

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虚像。

4、凹透

【详解】

由图示知,入射光线经透镜后,会聚点变远了,传播区域变宽了,即此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

5、60°

【详解】

[1][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图中反射角为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

90°-30°=60°

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故入射角也为60°。

在图中先用虚线画出与平面垂直的法线,然后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

三、计算题

1、8min

【详解】

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

答:

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是8min。

2、支持乙同学

【详解】

声音在水中探测来回所用的时间为:

光在水中探测来回所用的时间为:

对比两种情况,使用光探测时时间为时间间隔太短,不易分辨误差较大,因此乙同学的方法更好,应选用声音探测海底深度。

答:

乙同学的方法更好。

3、等于靠近同一平面内可逆漫反射

【详解】

(1)[1]由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分析表中数据发现,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也随着变小,即光线OB靠近直线ON。

(2)[3]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是因为折转时左右两侧不在同一平面,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4]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这表明: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5]实验时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是由于纸板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4、①如上图所示;②∠2.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是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所以光是由乙同学所在的A点发出的光射向平面镜,被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向B点,故箭头如上图所示;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中的∠2。

【考点定位】光的反射定律

5、

(1)342m/s;

(2);(3)见解析

【详解】

解:

(1)若忽略礼花绽放到小明看到礼花所用的时间,当时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2)若不忽略礼花绽放到小明看到礼花所用的时间,则

解得

(3)光传播的时间

可见t光远小于t,所以可以忽略光传播所需时间。

答:

(1)若忽略礼花绽放到小明看到礼花所用的时间,当时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2m/s;

(2)若不可忽略礼花绽放到小明看到礼花所用的时间,当时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由于光从国家体育场上空到小明处传播所用时间远小于4s,所以可以忽略光传播所需时间。

四、实验探究

1、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至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判断平面镜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不变D

【详解】

(1)①[1][2]为了探究物像的大小和位置关系,接下来应该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至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B的位置即为蜡烛A的像的位置;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采用了替代法,用蜡烛B来替代蜡烛A来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②[3]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为了研究像的虚实问题,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上是否有蜡烛A的像,如能承接到,说明是实像,不能承接到,则是虚像。

③[4]由图乙可看出,每一次实验中,蜡烛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分别为15cm、10cm、5cm,将像和物体的对应点连起来,发现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可得出结论: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5]玻璃板向左移动,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变,蜡烛A的像和蜡烛A位置关于玻璃板对称,所以蜡烛像的位置不变。

(2)[6]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图中刻度尺和它的像之间的距离为玻璃板厚度的2倍。

根据刻度尺上的刻度可以估计出,图中刻度尺和它的像之间的距离约为5mm,所以玻璃板的厚度约为2.5mm,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较厚,有两个反射面,均会成像

【详解】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便于比较像与物大小,所以应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2]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

(3)[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说明出现两个像,是因为玻璃板太厚,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两次成像,造成蜡烛的像有重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