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21.docx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2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21
考研政治最新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62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了。
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
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
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正如党后来指出的,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或者说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不可能越过这个阶段的。
故选项C正确。
选项A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点;选项B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前提;选项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第2题:
中国共产党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基本常识题。
第3题: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四马分肥
B.公私兼顾
C.劳资两利
D.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是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企业在利润上实行“四马分肥”的政策,即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和资本家红利各占四分之一。
第4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D.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三大改造”的实质,实际上是指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即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地位,奠定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5题: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想学习西方经验未果
B.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D.列强并不想把中国完全变成殖民地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一道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较小。
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闭关自守、故步自封,并没有想学习西方经验的主动性,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所以,A选项错误。
C选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力量弱小,只能是导致中国革命不能成功和中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因之一,而不能导致中国成为半殖民地。
D选项的错误在于,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把中国完全变成它们的殖民地。
故B选项正确。
第6题:
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
洋务运动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先进技术为手段,来达到自强的目的,是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的,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没有触动封建生产关系,同封建主义旧的生产关系不相容的新生产力,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
C选项正确。
第7题: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指
A.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B.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
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与理解性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C选项正确。
第8题:
孙中山领导策划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是
A.黄花岗起义
B.广州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清活动,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国外;其他三次起义都是同盟会成立后策划的一系列起义。
B选项正确。
第9题: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C.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D.《新青年》编辑部由上海迁到北京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A选项正确。
第10题:
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
A.反对帝国主义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民族压迫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属于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
新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内容。
选项A正确。
第11题:
大革命失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的是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赣南起义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组织发动的三次武装起义,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
紧扣“开端”这个关键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它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本题A选项正确。
此题可以变成多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进入创造红军新时期的标志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都是正确选项,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第12题:
遵义会议成为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
B.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D.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自身问题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义会议的意义,属于理解性兼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重大方针政策都由共产国际制定,中国共产党只能执行。
遵义会议结束了这种状况,中国共产党首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问题,所以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
D选项正确。
第13题: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的文件是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C.《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
D.《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是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作的报告;《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洛川会议制定的。
C选项正确。
第14题:
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会议是
A.国民党五全大会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C.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D.国民党六全大会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党抗战态度变化的原因,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B选项正确。
第15题:
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的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兴国土地法》
C.《井冈山土地法》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兴国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制定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选项正确。
第16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党政干部中存在的腐化问题,中国共产党开展了
A.三查运动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
D.四清运动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三查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举措;五反运动是在建国初期针对工商业者进行的;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选项B正确。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第17题: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阐明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D.提出了“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参考答案:
BCD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第一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其余选项均为《反对本本主义》中的内容。
BCD选项正确。
第18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A.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C.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D.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参考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征的意义,属于识记性兼理解性试题,难度适中。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可以概括为:
第一,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第二,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第三,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第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第五,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BCD选项正确。
第19题:
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争取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有
A.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B.尊重他们的利益
C.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D.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参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有理、有利、有节是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的原则。
ABD选项正确。
第20题: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包括
A.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B.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C.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D.实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方案
参考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三条道路,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
中间路线或第三条道路一般指的是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建国主张,而新民主主义的方案是中国共产党的。
ABC选项正确。
第21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实际上开始实行。
表现为
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