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30846892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pptx

纵向轨枕轨道系统全面施工技术交底纵向轨枕生产流程纵向轨枕施工介绍纵向轨枕设计介绍纵向轨枕产品介绍一、纵向轨枕产品介绍产品检验铁科静载、疲劳试验(合格)同济大学静载、疲劳试验(合格)一、纵向轨枕产品介绍现场减振效果测试(北京交大)对于北京地铁6号线纵向轨枕道床进行列车通过测点时的检测结果表明:

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轴横向力等指标符合相关规范,满足运营安全的要求。

行车安全测试(铁科院)一、纵向轨枕产品介绍通过北京市科委鉴定课题组从国内轨道交通减振的实际需求出发,研制开发了纵向轨枕减振系统。

该成果达到了预期的减振效果,具有较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应用推广前景良好。

验收专家组认为课题承担单位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与会专家对纵向轨枕至今未出现波磨现象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纵向轨枕产品介绍一、纵向轨枕产品介绍一、纵向轨枕产品介绍纵向轨枕内侧及横梁处缓冲部件预埋套管位置纵向轨枕内外侧吊装孔位置缓冲部件1(蓝色)和缓冲部件2(黑色)纵向轨枕下减振部件图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1.材料、工具运抵生产现场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2.纵向轨枕模具的安装与清理工作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3.穿预应力钢绞线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4.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单根张拉整体张拉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5.绑扎钢筋;安装纵向轨枕内各部件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6.浇筑混凝土、振捣、抹平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7.粘贴减振部件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8.压试块,强度满足要求后放张预应力钢绞线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9.脱模,切断钢绞线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10.吊装纵向轨枕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11.封端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12.纵向轨枕编码标记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13.外观测量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简介14.纵向轨枕养护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简介15.静载试验1在混凝土达到28d设计强度后进行,对纵向轨枕就行静载试验,试验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

2静载试验时所施加的荷载PP(设计值),未出现裂纹,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试验方法详见纵向轨枕轨道技术标准附录A二、纵向轨枕生产流程简介16.疲劳试验纵向轨枕在疲劳荷载循环作用200万次卸荷后,残余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05mm。

最大疲劳试验荷载依据运营参数经计算确定(如某地铁Pmax=76kN,),最小疲劳试验荷载Pmin=20kN。

加载频率48Hz。

试验方法详见纵向轨枕轨道技术标准附录A三、纵向轨枕系统供货范围纵向缓轨冲枕减部振件部件捷适公司供货范围施工单位准备材料泡沫板胶包裹套道床混凝土道床钢筋四、纵向轨枕设计介绍过渡段纵向轨枕:

在纵向轨枕铺设里程的两端采用两块5.9米过渡枕。

轨枕下的减振部件中心间距为600mm。

四、纵向轨枕设计介绍1.纵向轨枕铺设里程:

YDK31+735YDK31+8972.一般设计内容:

钢轨、扣件等及轨道设计参数及轨道几何尺寸验收标准等同正线一般地段轨道。

3.纵向轨枕横、纵向定位采用混凝土限位凸台的方法。

沿行车方向小里程方向,凸台与缓冲垫之间不留空隙,作为固定端;沿行车方向大里程方向凸台与缓冲垫之间留15mm的空隙,作为移动端。

4.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内布钢筋,兼做杂散电流排流钢筋。

五、纵向轨枕施工介绍注意事项:

检验合格的纵向轨枕在运输及铺设过程中,应注意减振部件、缓冲部件以及纵向轨枕成品的保护。

(一)施工准备纵向轨枕轨道施工准备工作,应在设计单位及产品供货单位的配合指导下进行,并要求施工前试装配。

1.纵向轨枕准备工作:

纵向轨枕出厂时应按设计图纸检查各部尺寸,对混凝土纵梁应进行表面平整度的检查。

厂内验收合格后方可运往铺设现场,运送至铺设现场存料场后进行堆码存放。

(1)纵向轨枕运抵施工现场五、纵向轨枕施工介绍注意事项:

纵向轨枕应按设计文件要求吊装,不得单点吊装,以及利用联接横梁吊装。

如果使用钢丝绳吊装,应对纵向轨枕与其接触表面进行防护,不得损伤纵向轨枕。

应利用吊装孔,并使用专用吊装工具进行吊装,保持纵向轨枕平面不受扭转力的影响。

(2)纵向轨枕吊、卸过程五、纵向轨枕施工介绍(3)纵向轨枕码放过程五、纵向轨枕施工介绍注意事项:

进行纵向轨枕的堆码存放时,每垛最多可码放七层;现场码放纵向轨枕时,应考虑到其受力结构,按设计要求设置支承点。

支承位置距离端头约1.2m(不和减振部件重合)。

码放时应在纵向轨枕与基础之间、每层纵向轨枕之间放置方木,上下层方木应对齐,方木要保证纵向轨枕处于水平状态,方木不能放置在减振部件处。

(3)纵向轨枕码放过程五、纵向轨枕施工介绍2.钢轨、扣件和施工机具的准备根据施工方法,将施工用的钢轨、钢筋、扣件、支承架等材料和机具运至施工作业区,利用吊车吊卸至施工作业面进行布设。

注意事项:

在组装轨排之前,应进行扣件与纵向轨枕的试装配。

施工步骤:

铺轨基地准备工作:

钢筋加工、轨排组装(缓冲部件、减振部件、泡沫板等均粘贴在轨枕上,并将包裹套固定在纵向轨枕上)地下线施工步骤:

1.绑扎、铺设基底及凸台钢筋。

2.粘贴泡沫板,绑扎包裹套。

3.组装轨排。

4.吊装及架立轨排。

5.精调轨道几何尺寸。

6.浇筑凸台及基底混凝土及侧边混凝土。

7.拆除工装。

五、纵向轨枕施工介绍

(二)施工步骤:

1.绑扎基底钢筋注意事项:

钢筋应在满足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后精确绑扎。

2.铺设钢筋笼注意事项:

1.铺设钢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钢筋铺设完成检验合格后方可安装模板。

2.顶面钢筋的位置应根据设计轨面标高限位凸台和底座的顶面标高,以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确定。

3.粘贴泡沫板、绑扎包裹套注意事项:

1.为避免浇筑基底时混凝土进入减振垫与泡沫板之间的空隙,影响减振效果,剪裁泡沫板时误差尽量控制在5mm以内。

2.纵向轨枕底面与侧面粘贴厚度为25mm的泡沫板,凸台处粘贴厚度为15mm的泡沫板。

粘贴厚度为15mm的泡沫板4.组装轨排注意事项:

钢轨及配件按照要求安装至纵向轨枕上。

纵向轨枕吊运时应保证不受破坏前提下安全运至指定地点,应按纵向轨枕设计要求的吊装点吊装,并使用专用吊装工具,保持纵向轨枕不受扭转力的影响。

5.铺设轨排,精调轨道几何尺寸注意事项:

1.架设前应做好机械、材料、人员等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按照图纸要求,测量线路中心线,确定纵向轨枕的起止位置。

2.支承架位置应视纵向轨枕重量合理设置。

3.架设轨排时应严格控制好纵向轨枕横梁与限位凸台钢筋之间的空隙。

6.安装模板,浇筑凸台及基底混凝土1.质量要求:

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为:

位置5mm,垂直度2mm;抹面允许偏差为:

平整度3mm,高程0-5mm。

模板位置和垂直度允许偏差和混凝土强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

单个限位凸台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完成,振捣应密实,混凝土初凝前应及时进行抹面。

2.施工注意事项:

浇筑沿行车方向大里程处凸台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凸台边与缓冲垫15mm的间距。

混凝土浇注12小时后,应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为14天。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轨道上方可载重、行车。

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将模板进行拆除时应注意保护成品混凝土的完整性。

拆除完毕后的模板应进行清洗并分类摆放、回收。

7.缓冲部件安装位置及凸台浇筑要求缓冲部件2(黑色)安装在沿线路方向凸台两侧,缓冲部件1(蓝色)安装在垂直线路方向,靠近轨枕的横梁处。

沿行车方向靠近小里程处为固定端,凸台应与缓冲垫不留空隙,靠近大里程处为移动端,缓冲部件与凸台处留15mm空隙。

行车方向有关要求:

纵向轨枕存放要求、搬运要求、组装要求等参见Q/320925JSZH001-2014纵向轨枕轨道技术标准。

纵向轨枕施工验收除满足正线一般减振地段轨道验收标准要求外,还应满足Q/320925JSZH001-2014纵向轨枕轨道技术标准。

相关标准:

一般标准:

同正线一般减振地段轨道标准。

纵向轨枕标准:

Q/320925JSZH001-2014纵向轨枕轨道技术标准。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