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时期艺术.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3082797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哥德时期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哥德时期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哥德时期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哥德时期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哥德时期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哥德时期艺术.docx

《哥德时期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哥德时期艺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哥德时期艺术.docx

哥德时期艺术

領隊導遊藝術欣賞與涵養

1、最早的繪畫

藝術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資產,可以從人類目前發現最早的繪畫中看出,目前人類發現最早的繪畫出現在:

1.西班牙阿爾塔密拉洞窟

2.法國拉斯考洞窟

這兩個洞窟繪畫都屬於史前舊石器時代人類所畫,己具有相當高的寫實性,主要用途推測應是祭祀儀式時乞求狩獵豐收所用;當時人類繪畫的透視方法屬於原始空間處理法(又名填空白法),較無秩序。

2、遠古世界

1.埃及藝術

人類的繪畫史上第一次有意識性的空間觀念,把眾多的繪畫對象置於一條水平線上,且有秩序地排列下去,又稱一次元空間處理法。

範例:

梅姆頓之鵝

2.希臘藝術

最主要的特點是人體的表現方式,影響了後來整個西方藝術。

從一開始學習埃及人體雕刻的僵硬人體,漸漸走向栩栩如生、優雅動態的人體。

3.羅馬藝術

羅馬繪畫藝術源自對希臘藝術的仿製,呈現出寫實、悠閒、抒情的特質。

範例:

採集花朵的少女

3、拜占庭時期藝術(4世紀-9世紀)

拜占庭最特別的是馬賽克壁畫,馬賽克是用石子及金箔製作的鑲片所鑲成,壁畫呈現出一種拘謹優雅、僵硬而充滿權威的莊重感。

範例:

查士丁尼與其隨從

四、哥德時期藝術(12世紀-14世紀)

哥德時期的繪畫有許多是為讓文盲大眾了解基督教的教義而畫的,有些畫如聖像畫多用於增進沈思和祈禱之用,哥德時期重要畫家的人像畫具有精神上純潔的特質,也因此拜占庭的畫風得以延續。

代表畫家:

1.杜契爾(Duccio,1260-1319)的繪畫相較於拜占庭時期已比較逼真,而且畫面也開始具有透視感,也懂得運用前縮透視法。

範例:

聖母與聖嬰及六位天使

2.馬提尼(SimoneMartini,1284-1344)的畫風精緻、高雅,具有流動性、曲線造形,甚至把人體比例拉長、彎曲使之有變化。

範例:

天使與聖告

五、文藝復興時期藝術(14世紀-16世紀)

「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字面意義就是指古典文學及人文主義的再生,所謂的古典就是希臘、羅馬時期的藝術。

1.達文西(LeonardodaVinci,1452-1519):

自幼就彰顯繪畫的天份,精通數學、音樂、繪畫、天文、地質、物理、機械和解剖學,是佛羅倫斯派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建築師,但其建築作品是否被建造過仍待考究。

1470年幫助其老師維洛及歐繪製《基督受洗圖》中左側天使和風景,由於達文西的繪畫才能,維洛及歐竟棄畫筆轉而從事雕刻。

達文西觀察到物體愈遠,在人的視界中其輪廓也就愈模糊,也認為雨、霧、浮塵等大氣效應也會影響視覺,色彩本身則隨距離而變化,例如遠山就略帶藍色,從這些觀察當中,他發展出「大氣透視」(AtmosphericPerspective)的理論。

《蒙娜麗莎》為其最著名的畫作,充滿女性的含蓄及神祕感,藝術造詣可謂已臻化境,為歐洲畫壇打開新的局面。

2.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diLudovieoBuonarrotiSimoni,1475-1564):

1496年,米開朗基羅受委託雕刻《聖殤圖》(Pieta)而來到羅馬,這件雕塑作品顯示出他驚人的解剖學,以及用大理石雕刻的衣紋皺摺看似柔軟織物的技能。

1508年,教皇朱力斯又強迫他為西斯汀教堂繪製天花板的壁畫,歷時4年半1512年才完成。

教皇原來希望畫的是十二門徒像,但是米開朗基羅卻決定畫舊約聖經裡的《創世紀》。

他將天頂中心分為9個長方形區域,描繪了世界的創造、人類的誕生和諾亞時期,長方形四周畫的是聖經中的人物。

1534年,另一位教皇克里門七世委託米開朗基羅完成西斯汀禮拜堂的另一幅祭壇壁畫《最後的審判》,於1541年完成(距《創世紀》已近30年),其藝術的精湛令人嘆為觀止,並以「神聖的米開朗基羅」稱之。

3.拉斐爾(Raphael,1483-1520):

擅長聖母畫的題材,學習能力極高,很容易吸收其他畫家的特色融入自已的作品中。

拉斐爾的作品特色:

安寧、和諧、協調、對稱、完美,並擁有恬靜的秩序。

與米開朗基羅不同,拉斐爾對人友善而令人喜悅,因此許多藝術愛好者都很喜歡接近拉斐爾,但可惜的是,拉斐爾雖才華洋溢,也僅活了37歲,相當可惜。

六、巴洛克時期藝術(17世紀)

「巴洛克」意指形狀怪異、大而不勻稱的珍珠。

巴洛克藝術具有誇大、扭曲、繁複、裝飾的特質,充滿濃厚的宗教權勢與眩目華麗的色彩。

巴洛克藝術誕生於羅馬,然後以此為中心向外擴展,散佈到整個歐洲。

1.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3-1610)

義大利米蘭人,巴洛克藝術的先驅者。

一生致力於聖經故事的描繪,但為人卻頗受爭議,因而有「暴戻瘟神」的稱號。

 

善於運用光線營造畫面的戲劇性效果,且使用明暗表現法藉以襯托真實的空間感。

範例:

在艾瑪斯的晚餐。

2.貝尼尼(Bernini,1598-1680)

 17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不僅是雕塑家、建築師,也是畫家。

 其代表作品是「聖德勒薩之沈迷」的雕刻作品,構思手法細膩、完整,是繼米開朗基羅之後最偉大的雕刻家。

 1629年,他完成全世界最大的教堂—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的建造(此教堂歷經100年蓋成,從文藝復興蓋到巴洛克時期)。

3.魯本斯(PeterPaulRubens,1577-1640)

 其畫作充滿享樂的氣氛,人體的表現明快、豐潤,他一反法蘭德斯筆法瑣碎的傳統及繪製小畫的習性,創造出充滿人物的巨幅大畫。

 魯本斯的作品對後來法國浪漫派的影響深遠。

範例:

大衛勝歌利亞。

七、洛可可時期藝術(18世紀)

洛可可一詞由法文rocaille演變而來,意指不規則形狀的物體,如C形或S形等渦捲式貝殼、岩石或植物圖案。

洛可可的繪畫傾向輕快與華麗的作風,至於雕刻則多為室內裝飾的小雕像。

洛可可的小巧、精緻、甜美優雅與巴洛克風格形成明顯差異,而且它是實利主義的產物,致力於追尋世俗的享樂。

1.華鐸(AntoineWatteau,1684-1721)

法國路易十五的宮廷畫家。

畫風承繼魯本斯的裝飾性色彩和S型構圖,畫面柔美,並呈現如夢境般的景象,主題多為紳士、淑女在林中嬉戲野餐的景象,有「宴遊景象畫家」之稱。

2.布雪(FrancoisBoucher,1703-1770)

最具典型的洛可可裝飾畫家,風格甜俗,作品取材於神話的歡愉情境,他的畫作没有英雄氣概,只有瑰麗、耽樂的情境。

八、新古典主義時期藝術(18世紀末~19世紀初)

「新古典主義」意指與古代希臘和羅馬的文學、美術、建築或思想有關的潮流,它強調思考的秩序和明晰性,精神的尊嚴和寧靜,結構的單純和勻稱。

1.大衞(JacquesLouisDavid,1748-1825)

法國新古典主義的領袖,拿破崙登基後被聘為首席畫家。

其畫風承襲普桑式的古典精神,以穩重、明快、莊嚴之特質著稱。

繪畫創作對他來說,無非要激發高尚的志節及道德的風範,內容多取材自希臘、羅馬史實。

但到了拿破崙稱帝時期,則繪製了大幅的作品以歌頌拿破崙的豐功偉業。

範例:

加冕禮﹝Coronation﹞

2.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Ingres,1780-1867)

是新古典主義大衞的繼承者,並且深受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的影響。

他認為美的形體是豐滿而結實的,形體中的細節並不能破壞整個外貌,一旦安格爾認為不必要的話,連最起碼的解剖學原則也會棄之不顧,所以知名畫作「宮女」才會多出三塊脊椎骨。

安格爾的人體具有高貴典雅的氣質,成為後來學院派爭相模仿的對象。

九、浪漫主義時期藝術(18世紀末—19世紀中)

法國大革命,己經結束,而產業革命正在進行,畫家們發現

像大衞那樣形式化的古典,己經不符合時代的精神了,畫家們開始確立個人、情緒和奇幻的創作模式,以符合「不安的」新時代精神,並且開始對理性主義反動。

浪漫主義關心社會時事、民族自決…等議題。

1.傑利柯(ThéodoreGéricault,1791-1824)

傑利柯的畫作具有獨特的動感氣勢,他在1816年到義大利旅遊的時侯,深受米開朗基羅畫作的感動,因而深入研究過米開朗基羅的畫作,畫作受其影響。

1819年的梅杜莎之筏,被視為浪漫主義的宣言,浪漫主義最具震撼力的手法就是,將真實事件藉由繪畫,做戲劇性的描述。

2.德拉克洛瓦(EugeneDelacroix,1798-1863)

畫作除了受傑利柯影響,也受泰納等英國風景畫家的影響,一生致力於色彩及構圖的鑽研,創作過程己採用互補色並置的方法,其畫作多呈現強烈的色彩和燃燒的熱情。

拜倫為亞述末代君王sardanapalus寫了一個悲劇故事,把他塑造成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也畫了「薩達納帕魯斯之死」,但因此五年賣不出畫作,最後終於在完成「自由女神領導人民」畫作之後,被政府收藏,才又開始賣出畫作。

3.哥雅(Goya,1746-1828)

哥雅早期在西班牙宮廷擔任首席御用畫家,直至拿破崙的軍隊入侵西班牙,哥雅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晚年所畫的作品,揭露了人類很多的陰暗面,他的畫面經常捕捉人性的各個面相,但他也描繪少女的美麗,這兩個特質形成他畫作當中的特色。

傳統的貴族肖像畫,都是非常尊貴不可侵犯的,但哥雅的貴族肖像畫,卻寫實的呈現了貴族們的缺點。

拿破崙的軍隊入主西班牙之後,哥雅畫了許多戰爭殘酷的現實面。

十、印象派時期藝術(19世紀中—20世紀初)

印象派(Impressionism)的由來其實一開始是負面的意思,但用至今日己經消除了一開始負面的意思,變成一種新畫派的定位和稱呼。

1874年,約30位巴黎的青年藝術家為了與官方沙龍對抗,獨立舉辦了相抗衡的畫展,但這次的畫展卻受到當時輿論的奚落,剛好當時畫展上展出了一幅莫內的《日出,印象》﹝Impression:

Sunrise﹞,於是人們便戲稱這些人為「印象主義者」。

印象派最大的特色就是補捉戶外光線在轉瞬間的變化,印象派認為藉由對光的表現,便可以找到繪畫藝術的一切,印象派最特殊的繪畫技法,就是色彩分解、顏色並列,這種方法可以使觀賞者的視覺自行調合顏色。

1.莫內﹝ClaudeMonet,1840~1926﹞

1860年,莫內曾經隨著步兵團到阿爾及利亞當兵,但因病提前退伍。

療養期間,他與激進叛逆的庫爾貝、馬內結為好友,也經常的與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們往來,在楓丹白露的戶外寫生。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為了逃避徵兵,而前往英國倫敦,倫敦的大霧相當的吸引他,這段期間,他常描繪濃霧中的景色,對後來的畫風有很大的影響。

1890年,莫內終於在吉凡尼擁有自己的房子,此後他把大部份的時間,用在修建庭院、池塘上,也因為對於日本藝術的喜愛,在庭院裏建造了一座日本拱橋。

在吉凡尼,莫內也創造了系列式的睡蓮作品。

很少稱讚人的塞尚說:

「莫內只有一隻眼睛,但天啊!

那是何等的一隻眼睛。

2.雷諾瓦﹝Pierre-AugusteRenoir,1841~1919﹞

雷諾瓦在1862年進入巴黎藝術學院(EcoledesBeaux–Arts),並決定以藝術為終身職業,他曾經模仿過羅浮宮華鐸的作品。

早期雷諾瓦的畫作色調偏暗,習慣以黑色做為陰影主調,與晚期的畫風有些不同,在楓丹白露作畫時,雷諾瓦結識了巴比松畫家迪亞茲﹝Diaz﹞,迪亞茲鼓勵他把畫面的明亮度提高,放棄以黑色做為陰影主調,雷諾瓦的畫作慢慢往較明亮的色調去走。

在當時的畫壇上,雷諾瓦待人熱心、善解人意,所以很快的和畫壇的畫家莫內結為好友,並一起結伴出外寫生,因此有些畫作的寫生地點兩人會一致。

印象派展出的初期並不是很順的,在1876年第二屆印象派畫展時,雷諾瓦參展了一幅「太陽下裸露半身的女子」,引來了極大的風波,被當時的藝評家評為:

「看起來像腐爛的屍體一樣。

」雷諾瓦一直要到1886年,在紐約舉行一次成功的畫展之後,他的畫壇地位才被肯定。

雷諾瓦在1890年奠定了成熟的畫風,也就是在物象的輪廓線內,運用流暢的筆觸,在畫布上塊狀地塗抹。

十一、後印象派時期藝術(十九世紀末)

後印象派主要是對印象派創作理念反省後的一個畫派,他們否定了印象派的一些理念,甚至於突破了印象派。

印象派只依賴視覺及科學分析的畫法,漸漸讓一些藝術家感到不足,藝術家們重新反省繪畫的本質,反對片面追求外光與色彩,強調畫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觀情緒才是繪畫的核心。

因為這些貢獻,後印象派成為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源頭:

塞尚重結構,於是影響了立體主義。

高更、梵谷注重感情,則影響了野獸派和表現主義。

1.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

1880-1886年,畢沙羅推薦他參加最後4屆的印象派畫展,於是高更對繪畫漸有強烈的興趣,甚至到狂熱的地步,1888年,他到阿爾(Arles)和梵谷相聚,3個月後因梵谷的精神病發作,只好返回巴黎。

1891年,高更前往大溪地描繪土著人原始、神祕的生活方式,完成的畫作帶有裝飾性圖案和宗教色彩,顯現出既神祕又嚴肅的氣氛,1891-1893年,高更真正體驗大溪地的土著原始生活,欣喜發現了這一塊處女地,畫作儘是表達陽光、青翠茂盛的植物及滋長的喜悅。

2.梵谷(VincentvanGogh,1853~1890)

1883-1885年,梵谷畫了第一批油畫作品,顏色、題材如同米勒專門以農夫、織布工人為主。

梵谷進安特衛普美術學院習畫,雖因被退學,没學到傳統繪畫的技法,但他還是深受魯本斯和日本版畫的影響。

轉往巴黎後,經弟弟迪奧的引見,開始接觸藝術界的名流,更與高更結為莫逆之交。

1888年,梵谷前往法國南部的阿爾鎮,租下了「黃屋」,著手創作。

他狂熱地以果園、收割及葡萄園作為繪畫題材,運用強烈色彩來表達南部陽光的明亮。

他寫信邀請高更前往與他同住,可是由於個性不和無法相處,12月一個晚上,梵谷手握鋒利的小刀,威脅割斷高更的喉嚨,在精神錯亂下,竟割下了自己的一隻耳朵。

梵谷因瘋狂曾多次進出精神醫院--聖雷米(Saint-Remy),治療期間售出有生以來第一幅作品。

1890年後,畢沙羅和迪奧建議他去奧維居住,梵谷在那裏遇到加賽醫生,曾畫了醫生的肖像。

梵谷雖没有受過正式的繪畫訓練,但對人性的刻劃卻極深入,尤以礦工和礦區房子為題材的素描,為他的繪畫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梵谷認為:

「藝術應當關心社會問題,探索如何喚醒人的愛心來改造世界。

梵谷在奧維渡過了人生最後階段,這段期間曾製作銅版畫藉以拓寛他的繪畫領域,由他自殺前所描繪的畫作,我們可以預期到梵谷的畫風必有另一番的突破,可惜卻無緣目睹其蛻變後的真面目。

3.塞尚(PaulCezanne,1839~1906)

塞尚經常到羅浮宮臨摹著名畫作,幾年下來,他深為杜米埃、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所影響。

創作初期,採用的題材僅是些樸素的靜物、風景或具有故事性的人物。

1873年,以新畫風參展印象派畫展,可惜,藝評家把他的畫作批評得體無完膚,左拉好友大寫文章為他辯護。

但往後左拉對藝術的見解,漸漸持相反的看法,於1886年寫了「創作」小說,對塞尚極盡諷刺,大大地傷了他的心,從此二人老死不相往來。

當時,塞尚正處於康德實證主義的時代,主張以經驗的事實作為認識的出發點,塞尚以此理論作為創作的依據,塞尚認為自然具有一定的深度,人有能力去改變或修飾自然的外表,卻不能接觸其內部的蘊藏,所以他不僅描寫自然,更注重內在深處的心靈感受。

塞尚不盲從時尚,也不墨守成規,只探索那大自然中美得無比的變化,塞尚認為「在自然中,一切物象皆以球體、圓錐體、圓柱體為本而形成的。

為了追求畫面構圖的堅實感,塞尚設法改變空間的意識,採用「二次元」的空間去表現自然界「三次元」的物象。

更主張「兩個蘋果」可以代表整個宇宙,並不重視空氣或霎那間的印象。

依憑塞尚觀點:

「畫家的創作是始於色彩,終於色彩。

」塞尚喜歡用堅實渾厚的綠色,也就成為近代史上有名的「塞尚色」。

塞尚終結了印象派,也為未來的藝術開創了百花齊放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