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82637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docx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中考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篇一:

初中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父玭为县令,赞始就学,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则玭自肉食,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谓之曰:

“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

”由是赞益力学,举进士,为罗绍威判官,去为租庸使赵岩巡官,又为孔谦盐铁判官。

明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

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

是时,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

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

赞泣曰:

“祸将至矣!

秦王所请王府元帅官属十余人,类多浮薄倾险之徒,日献谀谄以骄王,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

秦王尝命宾客作文于坐中,赞自以师傅,耻与群小比伍,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

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

已而,秦王果败死,唐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冯道曰:

“元帅判官任赞与秦王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刘赞皆以正直为王所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病告家居久,皆宜不与其谋。

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

”朱弘昭曰:

“诸公不知其意尔,使秦王得入光政门,当待赞等如何?

吾徒复有家族邪!

且法有首从,今秦王夫妇男女皆死,而赞等止其一身幸矣!

”道等难之。

而冯赟亦争不可,赞等乃免死。

于是论高辇死,而任赞等十七人皆长流。

初,赞闻秦王败,即白衣驾驴以俟,人有告赞夺官而已,赞曰:

“岂有天子冢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不死幸矣!

”已而赞长流岚州百姓。

清泰二年,诏归田里,行至石会关,病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勤学问以干禄干:

求取

b.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道:

引导

c.退则杜门不交人事杜:

关闭

d.率以正道率:

直率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刘赞为人正直的一组是()

①由是赞益力学,举进士

②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

③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

④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

⑤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

⑥詹事王居敏及刘赞皆以正直为王所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②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境贫寒,从小穿粗布衣服,吃很简单的饭食这样的生活激励刘赞努力学习,走上仕途后不断升迁。

b.刘赞品行端正看不惯秦王的骄纵,刘赞刚得知为秦王傅,就哭泣着说:

“祸将至矣!

”这惹怒了秦王。

于是秦王不愿见他,每月仅让他来王府一次。

c.秦王败死后,冯道认为任赞与秦王的关系一向非常好,应判重罪;而刘赞为人正直,且不与谋,秦王败死之事与刘赞无关,应减刑。

d.朱弘昭认为如果秦王阴谋得逞,应当会任用刘赞。

按照法律,秦王是首犯,而刘赞作为从犯,判处他一人死刑对他来说已经很幸运了。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

译文:

(2)赞自以师傅,耻与群小比伍,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

译文:

(3)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

译文:

刘赞,魏州人氏。

父亲刘玭是县令,刘赞开始读书时,穿的是青布衣衫,每次吃饭时刘玭自己吃肉,而另外让刘赞在床下吃蔬菜,刘玭对刘赞说:

“肉,是皇上给的俸禄,你如果想吃,就勤奋学习挣得俸禄,我吃的肉不是你能吃的。

”因此刘赞更加努力学习,考中进士,成为罗绍(地名)德高望重的判官,去为租庸出使赵岩当巡官,又为孔谦盐铁当过判官。

唐明宗年,多次迁升官职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邢部侍郎。

他做官严守法度,有权有势的人也不能够

从他这里谋求好处。

当时,秦王从荣拥兵自重,有很多过失,有人说应该请一位师傅来辅佐他。

大臣们害怕秦王,不敢替他决定他的事,因此请秦王自己选择。

秦王就请来了刘赞,授予他秘书监的官职,做秦王的师傅。

刘赞哭着说:

“祸患将要来了。

秦王请来的王府元帅等官十几人,都是些轻浮阴险狡诈的人,每天都对秦王阿谀奉承来使秦王高兴,只有刘赞从容进谏,用正确的道理坦率地奉劝秦王。

秦王曾经让宾客在座位上做文章,刘赞认为自己是师傅,耻于和这些小人物为伍,虽然勉强写了文章,但却露出不高兴的表情。

秦王有些讨厌他。

后来告诉左右的的人刘赞来时不要通报。

刘赞也就不去了,只是每月一日到秦王府上,回到家里就闭门不出,谢绝人事往来。

不久秦王果然兵败而死,大臣们商议秦王属下的官员哪些应该收监受罚,冯道说:

“任赞和秦王向来不和,在职不过一月,詹事王居敏和刘赞都因为正直而被秦王厌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告病在家很久了,(这些人)都应当没有参与秦王所谋划的事。

而谘议参军高辇和秦王关系很好,他按法应当判处死刑。

其他人可以依次按实际情况判刑。

”朱弘昭说:

“大家不知道秦王的意图,假使秦王进了国都(当了国君),会怎样对待刘赞这些人呢?

我辈还有家室族人吗!

况且法律分首犯和从犯,如今秦王夫妇儿女都死了,而只杀刘赞等人自身一人算是他们的幸运了!

”冯道等人都阻拦这样做,冯赟也力争说不能杀他们,于是刘赞等免于死罪。

于是判处了高辇死刑,而刘赞等十七人都被长期流放。

最初,刘赞听说秦王兵败,就穿上白衣骑着驴等待判刑,有人告诉他只是被免了官,刘赞说:

“哪有天子的后代被杀,而官僚却只是被免官的道理?

我不死算是幸运了啊!

”不久刘赞被流放到岚州做百姓。

清泰二年,皇上下诏让他回故乡,走到石会关,病死了。

二、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

父炳,从邢帅薛怀让辟,为观察支使。

沆少好学,器度宏远,炳尝语人曰:

“此儿异日必至公辅。

”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迁右赞善大夫,转著作郎。

淳化二年,判吏部铨。

尝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

“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

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慰劳久之。

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

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

“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问其人,曰:

“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

”后致尧副温仲舒安抚陕西,于阁门疏言仲舒不足与共事。

轻锐之党无不称快,沆不喜也,因用他人副仲舒,罢致尧。

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

沆对曰:

“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以为真奸邪是也。

”真宗曰:

“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时李继迁久叛,兵众日盛,有图取朔方之意。

朝廷困于飞挽,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帝颇惑之,因访于沆。

沆曰:

“继迁不死,灵州非朝廷有

也。

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方众议各异,未即从沆言,未几而灵州陷,帝由是益重之。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

旦叹曰:

“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

”沆曰:

“少有忧勤,足为警戒。

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

“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

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

沆曰:

“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

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吾老,不及见此,此参政他日之忧也。

”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

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

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

“李文靖真圣人也。

”当时遂谓之“圣相”。

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

准问之,沆曰:

“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

”准曰:

“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

”沆笑曰:

“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

”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

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

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

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

或言其太隘,沆笑曰:

“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至于垣颓壁损,不以屑虑。

堂前药阑坏,妻戒守舍者勿葺以

试沆,沆朝夕见之,经月终不言。

妻以语沆,沆曰:

“岂可以此动吾一念哉!

”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

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

“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

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

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景德元年七月,沆待漏将朝,疾作而归,诏太医诊视,抚问之使相望于道。

明日,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

方还宫而沆薨,年五十八。

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临哭之恸,谓左右曰:

“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

”言终又泣下。

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有忧勤,足以警戒少:

年少

b.巢林一枝巢:

筑巢。

c.身食厚禄,时有横赐。

横:

出乎意料的

d.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趣:

同“驱”。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体现李沆有“先识之远”的一项是

①此儿异日必至公辅。

②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

③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④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⑤李文靖真圣人也。

⑥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

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防治皇帝渐渐生出奢侈心,李沆经常拿过去的一些旱涝灾害以及盗窃案件对社会的,劝说皇帝要提高警惕。

b.李沆接待宾客时说话少并非他不善交流,他认为违背自己的意愿而乱说的谈话会使自己受到笼络人心的诟病。

这表现了他的谨慎。

c.有人认为李沆的居第大小与他的官职不相称,李沆也承认,但他却感到满足,认为从传给子孙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居住条件已经好多了。

d.王旦因为公务过于繁忙而盼望清静太平,而李沆则认为天下过于安定对朝廷未必是好事。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

(3分)

⑵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

(3分)

⑶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

(4分)

古弼,代人也。

少忠谨,好读书,又善骑射。

初为猎郎,使长安,称旨,转门下奏事,以敏正著称。

太宗(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言其辅佐材也。

令弼典西部,与刘洁等分绾机要,敷奏百揆。

世祖即位,以功拜立节将军,赐爵灵寿侯。

征并州叛胡。

还,进为侍中、吏部尚书,典南部奏事。

与安原降东部高车于已尼陂。

又与刘洁屯五原河北,以备叛民。

拜安西将军,从征赫连定。

驾至平凉,次于泾南。

遣弼与侍中张黎击平凉。

赫连定自安定率步骑二万来救,与弼等相遇。

弼伪退以诱之。

世祖使高车敕勒驰击定,斩首数千级。

弼乘胜取安定。

恭宗总摄万几,徵为东宫四辅,与宜都王穆寿等并参政事。

诏以弼保傅东宫,有老成之勤,赐帛千匹、绵千斤。

迁尚书令。

弼虽事务殷凑,而读书不辍,端谨慎密,口不言禁中之

【篇二:

初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细柳营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芝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皇帝亲自慰问军队。

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领们都下马迎接和送别。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天子先行的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先行的卫队说:

“天子将要到了。

”军营门的军官说:

“将军命令说:

‘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皇帝发布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门。

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

”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

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作揖说:

“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

”天子被感动了,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

皇帝派人告知说:

“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

”完成礼仪就离开了。

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

汉文帝说:

“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

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

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他吗?

参考答案:

一.1.c2。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示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1.①已经②刚才

2.①那里的将军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

②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①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

②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

4.①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周亚夫和霸上、棘门军作了评价,一褒一贬的对比出自皇上之口,不仅有着鲜明的艺术效果,也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周亚夫“真将军”风采的认识。

5.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

(二)孟母戒子

(《韩诗外传》)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孟子少时,诵

(1),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

(2)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諠(3)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

”对曰:

“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注释]

[练习]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②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

”()..

?

处士笑而然之()?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

()②此:

()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

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

孟子突然停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再背。

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

“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

”孟子回答说:

“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

”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说:

“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

”从此那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参考答案

1.①?

的样子。

②为什么。

③同意,赞同。

④哪里,哪一点。

2.諠是3.d(助词,的。

其余皆为代词。

(三)欧阳修论作文

(苏轼《东坡志林》)

(2)顷岁

(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

“无它术,唯勤读书而..

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

(5)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

[注释]

(1)[顷岁]近年来。

(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

(3)[工]精,妙。

(4)[患]毛病、弊端(在于)。

(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术()过()疵()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多作自能见之()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译文

某年初,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

欧阳修说:

“没有

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

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曾经)术(方法)过(超过)疵(弊病)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此指欧阳修)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此指文章)

(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此指缺点)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四)自护其短

(1)

(2)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

壳。

”某人自护(3)其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

(1)[北人]北方人。

(2)[仕]做官。

(3)[护]掩盖,遮掩。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而()啖()去()欲()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仕于南方。

不得已而从仕。

b.或曰:

啖菱须去壳。

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道。

c.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仕于南方。

尝射于家圃。

3、在下列句子的括号里填上省略成分。

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4、翻译文画横线的句子。

5、这个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译文

有个人是从出生以来就不认识菱角的北方人。

他到南方做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吃。

有人说:

“吃菱角要去壳。

”他想掩盖自己的错误,于是说:

“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

”问的人又问:

“北方也有菱角吗?

”他说:

“前山,后山,什么地方都有!

参考答案

1、从?

?

以来;吃;去掉;想。

2、d

3、第一个括号填我,第二个括号填其,它(代词,代菱)

4、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呀!

5、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五)蒲留仙写书

(邹弢《三借庐笔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

(1)也。

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

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2),中贮苦茗,具淡巴菰(3)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

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4)。

故笔法超绝。

[注释]

[练习]

1、蒲留仙是谁?

请写出我们学过他写的文章。

2、用四到六字为每个段落拟个小标题。

3、用原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译文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

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

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

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

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参考答案

1、蒲松龄;《狼》《山市》

2、第一段:

高度评价。

第二段:

生活状况。

第三段:

积累素材。

第四段:

书时间。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①搜奇说异②归而粉饰③持之以恒成

【篇三: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txt>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

(共11分)3357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负箧曳屣()

(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

(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2分)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

(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

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

“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

“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

(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2分)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

(共8分)3826

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

(3分)

①食马者()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④执策而临之()....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段中画线句的意思。

(3分)

17.文中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

(2分)

及(接触)之而后知,履(实行)之而后艰(知道艰难),乌有(哪有)不行而知者乎?

.....

披(阅)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攀登);谈沧溟(海洋)之广,以为知海,....

不如估客(商贩)之一瞥;观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吃)。

(魏源《海国图...

志》)

18.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